“倭人?!”


    劉據下意識的問道。


    “殿下說什麽?”


    那信使聞言卻麵露疑惑之色,表示不明白劉據再說什麽。


    雖然“倭”字自古以來就有矮小的意思,但這個時候還沒有用來特指倭國和倭人,甚至根本就不知道海外還有這樣一片土地和這樣一類人。


    “沒什麽,你接著說。”


    劉據不知何否的笑了笑,示意信使繼續說下去。


    信使躬身繼續說道:


    “出海的將士將這幾個矮小野人帶迴來之後,楊將軍立刻親自審問了他們。”


    “這一審居然發現他們除了嘰裏呱啦的亂叫之外,竟有少數詞匯與我大漢現行的用語頗為類似,隻是帶了較為明顯的齊地口音,若是搭配手勢和表情,甚至能夠進行較為簡單的交流。”


    “而且楊將軍還發現,他們居然識得少許的大漢文字。”


    “楊將軍命他們將識得的文字書寫下來,雖然寫得歪歪扭扭,但不難看出他們用的竟是秦朝小篆的行筆方式。”


    “而他們寫的最為端正的兩個字,則一個是‘委’字,一個是‘奴’字。”


    “楊將軍還從他們那裏得知,這座島上隻有他們一個部落,人數在兩百上下,由一個卑狗和一個卑奴掌管。”


    “卑狗是他們的首領,名字隻聽發聲應該是叫對馬,不知該如何書寫這個名字,卻偏偏會寫卑狗二字。”


    “卑奴則是他們的副首領,名字隻聽發聲應該是叫做翰馬,也不知該如何書寫,卻獨獨會寫卑奴二字。”


    “他們祖上本來居於一片大島,數十年前大島許多部落發生爭鬥,他們的部落為了躲避戰亂乘小船逃到海上,後來在海上遭遇風浪,最後隻有十幾人活著飄到了這座小島,自此便在島上居住了下來。”


    “目前所知的情況就是這些,楊將軍不知該如何處置這些矮小野人,於是便先命末將前來向殿下稟報,請殿下盡快前去查看定奪。”


    劉據聽罷立刻又追問了一句:


    “楊將軍就沒有詢問他們這與我大漢相近的用語和文字從何而來?”


    “有些話這些矮小野人根本就聽不懂,楊將軍與其交流極為困難,就算打著手勢都不能令他們明白意思,因此實在問不出太多……”


    信使皺起臉來為難的答道。


    “明白了。”


    劉據點了點頭,扭頭看向郭振,


    “郭振,你去準備一下,通知隨行的人馬收拾營帳,一個時辰後啟程前往合浦與楊將軍匯合。”


    “諾。”


    郭振應了一聲連忙去辦。


    劉據卻依舊在迴味信使剛才提及的內容。


    能夠書寫少許大漢文字,但行筆方式卻是秦朝書同文時期流行的小篆。


    寫的最為端正的一個是“委”字,一個是“奴”字。


    首領和副首領連名字都不會寫,卻偏偏會寫稱唿,首領被稱作“卑狗”,副首領被稱作“卑奴”。


    大島曾在數十年前發生爭鬥,使得這個部落不得不為了躲避戰亂出海……


    劉據不由想到了關於東漢開國皇帝劉秀與倭國接觸的一些史料。


    那是史書中天朝最早與倭國來往的記錄,大約在距今近兩百年後。


    倭國首次派來使臣訪問天朝,使臣自稱為大夫,到達雒陽之後獻上國書表示願為漢臣,劉秀遂賜予一枚刻有“漢委奴國王”字樣的蛇鈕金印。


    而這枚金印已經在後世被一個倭國農民發現,現存於倭國地方博物館中。


    在天朝古代,這個“委”字就是通“倭”字的。


    剛才這名信使在向劉據稟報的時候,也是將“委”字念成了“倭”,說明就連這些矮小野人,也認同將“委”字念wo……


    這個發現就讓劉據不得不懷疑。


    究竟是大漢先對倭國使用“倭”和“奴”這種帶有歧視意義的字眼的,還是倭國自己先以“倭”和“奴”這樣的字眼為尊前來求印,而光武帝劉秀隻是從未見過這麽奇怪的要求,又出於外交禮節和大國雅量,便滿足了他們的要求,賜予了他們這樣一枚金印,並從此默認了他們以“倭”和“奴”為國名?


    劉據現在開始傾向於後者了,畢竟現在倭國已經出現了這樣的字眼,看看他們一個部落的首領和副首領是怎麽稱唿的吧,一個叫“卑狗”,一個叫“卑奴”。


    這是不是能夠說明一些問題?


    何況光武帝劉秀能夠成為開國皇帝,肯定也不是一個沒腦子的人,雖然天朝曆來有北方稱胡、南方稱蠻、東方稱夷的傳統,但對於一個建國之初就主動跑來內附稱臣的國度,他必是歡迎還來不及,應該不至於一上來就直接罵人吧?


    而萬事都要有個源頭。


    雖然到了唐朝時期,隨著天朝與倭國的文化交流愈發頻繁。


    倭國人也漸漸明白了“倭”和“奴”不是什麽好字,屢次請求唐朝朝廷允許他們更改這樣的稱唿,甚至還曾私自做出過更改國名的舉動,結果又因始終不被他國承認,隻得繼續懇求唐朝朝廷更名,如此一直到了武則天那一朝,才在武則天一次醉酒之後稀裏糊塗的答應其更名為日本。


    但不可否認的是,在這之前倭國內部可是始終對這樣的字眼情有獨鍾的。


    比如三國時期就曾有記錄倭國曹魏和孫吳來往的史料表明,那時倭國對“倭”、“奴”、“狗”、“卑”這樣的字眼可是相當推崇的。


    他們的國家最高官員,自稱為“大倭”。


    他們的國家名稱,名字裏麵帶“奴”、“卑”和“狗”字的就有好幾個,勢力比較大的除了邪馬台國,就是“奴國”和“狗奴國”,那時邪馬台國的女王也叫卑彌唿。


    這都是後來的事了。


    而現在劉據唯一能夠想到天朝的文字帶去倭國,並對倭國產生如此影響的人,好像就隻有徐福和他隨行的三千童男童女……


    並且信使剛才提到的倭人那奇怪的齊地口音,還有書寫文字時使用的秦朝小篆。


    都無疑於指向了秦朝出海求仙的徐福!


    所以……


    野史中的傳說是真的,徐福真的到了倭國?


    而且徐福是從齊地出發,最可能到的就是位於倭國列島最南端的九州島,而距離對馬島最近的也是九州島……


    種種跡象都在表明,這一切都可能與徐福存在著聯係!


    可為何當前的倭國會以“倭”、“奴”、“狗”、“卑”這樣的字眼為尊呢?


    無論如何,徐福肯定都知道這些字眼的含義,他的文化水平可不算低,傳說還是鬼穀子的關門弟子來著,史書記載他博學多才,通曉醫學、天文和航海,如果真是他向倭國土著輸出了這些文字,按道理講應該不會出現這種南轅北轍的錯誤才對……


    劉據實在有些想不通,隻能盡快前往合浦向從幾個矮小野人身上尋求答案。


    可惜司馬遷這迴沒有同行,否則這個家夥估計要比自己更加狂熱,畢竟接下來可能即將見證一段遺失在曆史長河中的往事……


    ……


    五日後。


    劉據一行人終於抵達合浦。


    建造海港的事宜正在進行當中,非但有大漢的兵馬在此勞作,還有大量辰國的百姓受“以工代賑”的吸引,前來混口飯吃。


    而楊仆則將軍營安置在了距離海港二十裏外的一處山崗後麵。


    這地方可以阻擋部分海風的侵襲,同時山上樹木繁茂,可以就地砍伐和開采修建海港所需的木料和岩石。


    “殿下……”


    得知劉據到來,楊仆自是親自出帳迎接。


    “楊將軍,那幾個野人呢?”


    劉據也不與他客套,見麵就直奔主題。


    楊仆躬身說道:


    “就安置在後麵的營帳之中,末將命人日夜看守,隻等殿下前來查看。”


    “這幾日可曾問出一些新的東西?”


    劉據又問。


    “語言不通,末將實在無法問出更多的東西,不過末將這幾日正命一個識字的軍候教授他們大漢的語言文字,相信假以時日,應該可以有所改觀。”


    楊仆一邊笑著迴答,一邊對劉據做出一個請的手勢,


    “殿下請隨我來,末將這便引殿下前去看看他們。”


    於是兩人一前一後,向營地中央的一處軍帳行去,


    趙周、倪寬、常融、李季和郭振等人則亦步亦趨的跟在後麵。


    他們也已經知道了矮小野人的事,心中同樣充滿了好奇。


    同時他們此刻也有些不知該如何評價劉據的“夢境”……


    在這之前,他們多少還對劉據的“夢境”存在一些懷疑,畢竟夢裏的事又有誰能說得準,可是楊仆還真就依循劉據畫的海圖,找到了一座小島,這又教人如何解釋?


    但話說迴來,劉據不是聲稱在他的夢境中,海外是一片平原廣澤的仙境麽,那生活在島上的不該是仙人與仙民麽,怎麽楊仆卻聲稱抓迴來的隻是矮小野人,這又要如何解釋?


    眾人正如此想著的時候。


    “跟我念,我~看我手指著自己,這就是我~我~念我!”


    前方不遠處一個敞著帳簾的軍帳內,傳來了有人正在耐著性子授課的聲音。


    “鵝!”


    “鵝鵝!”


    “臥臥!”


    軍帳中立刻傳來三個仿佛舌頭長瘸了的聲音。


    循著聲音望去,隻見兩男一女,三個幹幹巴巴、麵黃肌瘦的人正蹲在地上爭先恐後的叫嚷。


    雖然他們都是十分不雅的蹲姿,但從體型上不難看出,這三個人的身高絕對都不超過一米五,稱之為矮小野人並不過分。


    “很好,你念的最準,這是賞你的獎勵。”


    軍候對那個喊出“臥臥”聲音的女子點了點頭,然後從一塊粟米餅上揪了一小塊下來,遞到那女子手中。


    “鞋!鞋!司福!”


    女子慌忙接過去,背著另外兩名矮小男子一把塞入口中,仿佛生怕被搶走一般。


    “這……”


    眾人見狀期盼的心立刻沉了下去。


    這幅尊榮與仙人和仙民的確毫不搭嘎,楊仆將他們稱作矮小野人確實不算誇張,感覺也就比山中的猴子強了那麽一點。


    唯有劉據絲毫沒有感到意外,徑直走進帳中,看向三個矮小野人開口問道:


    “你們可曾聽說過徐福這兩個字?”


    那個女野人愣了一下,立刻又大聲叫嚷了起來:


    “西福!西福!請子西福?”


    “你是想說秦之徐福吧?你們果然聽說過這個人?”


    劉據聞言精神大振。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戾太子隻想被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知魚之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知魚之樂並收藏我戾太子隻想被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