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時,百官諸將得入宣室殿。


    申正時,劉徹親臨宣室殿,由謁者宣讀昭功詔書,慶功宴正式開始。


    席間劉徹先與群臣共飲三杯,隨後便問起了李息與徐自為此戰的經過。


    二人自然不敢隱瞞,當即從劉據前往北軍提出作戰方略開始,到劉據發明的“天燈”,再到最後全殲羌人,撿此戰中重要的事情依次說了一遍。


    當然。


    這兩個家夥也不是傻子,像什麽“十萬軍功”之類明顯像是劉據在算計劉徹的話,則統統加以省略,免得給劉據引來麻煩,也免得給自己惹來事端。


    百官聽完自是無不愕然側目。


    不管他們對李息和徐自為有多少了解,也不管他們此前是否猜到劉據在這場戰事中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此刻都不能不重新審視劉據這位太子。


    他現在才多大年紀。


    竟有如此膽識、魄力和頭腦,這不是類父又是什麽?


    百官皆知。


    劉徹一直以來對匈奴的態度隻有兩個字——滅國!


    而劉據初次參與戰事,對於西羌這塊難以處理的頑疾也隻有兩個字——滅國!


    對待敵人,這父子二人真是不遺餘力,力爭一點不給敵國留一點餘地啊……


    不過兩者不同的則是。


    匈奴至今未滅。


    劉徹始終未能達成這個戰略目標,如今匈奴遠遁北海,雖元氣大傷但仍在苟延殘喘,甚至最近還有了卷土重來的跡象,這迴西羌生事便有匈奴人的影子。


    而西羌呢。


    經過此戰,天下恐怕再無西羌,就憑僥幸逃走的那數千個羌人,還真不是瞧不起他們,他們今後隻能逃往杳無人煙的苦寒之地,哪怕再給他們百年休養生息,恐怕也難再有卷土重來的機會。


    因此完全可以說,劉據已經圓滿完成了滅羌的目標。


    不過這倒也並不能證明劉據就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畢竟匈奴和西羌本來就是兩個不能放在一個層麵相提並論的敵人。


    以劉徹數年前漠北之戰的強度,隻怕五十個西羌都早已滅絕,匈奴若非跑得快跑得遠,而漢軍又對北海一帶了解頗少,八成也是要滅國的。


    同時他們又隱約覺得劉據此舉有那麽一絲絲的不符合情理。


    此前鎮撫南越國的事情他們還印象深刻。


    因此他們不太明白,為何對待南越國時,劉據就用了“一國兩政”那樣的懷柔國策,使得南疆諸國紛紛前來內附。


    而這次對待西羌,他卻一心隻想滅國?


    甚至在此戰開始之前,有不少人就已經在猜測此戰的結果,還以為這迴也是像鎮撫南越國一樣,不過是以震懾為手段,逼其內附大漢。


    畢竟劉徹點了李息和徐自為為將……


    另外。


    再說起那個“天燈”。


    百官心中倒是越發好奇了,李息和徐自為將這東西說的如此神奇,甚至稱其為局部戰爭中有史以來最迅捷有效的傳令神物。


    若是二人所言非虛,此物恐怕已經可與前些日子齊王進獻的“天祿箱”相提並論了吧?


    話說這屆皇子都是什麽怪物?


    個個拎出來都能手搓神物,還信手拈來,難不成天子求仙問鬼,反倒將上天賜予的福祿求到了這屆皇子身上?


    “……”


    劉據聽著李息與徐自為的奏報,則是麵不改色。


    他早知道有些事情是不可能隱瞞,因此從未要求李息和徐自為幫他保密,而且以這兩個人的膽量,也未必敢在劉徹麵前說假話。


    何況立下這麽一個可大可小的功勞,對於他的“擺爛躺平”計劃也不是沒有好處。


    接下來他應該就能躺在這個功勞簿上唿唿大睡了,隻要不犯什麽大錯的話,劉徹不看僧麵看佛麵,應該也不會輕易再將他投入詔獄。


    “嗯。”


    劉徹則早在一月之前就猜出了一些端倪,對此倒並不感到太過意外。


    也包括這個“天燈”,齊王劉閎早就與他說過劉據還有許多像“天祿箱”一樣的好東西。


    上次他將劉據打入詔獄,還曾命劉閎去騙去偷襲來著,結果最終也沒從劉據身上爆出金幣。


    沒想到這迴命他去做中監軍。


    反倒無心插柳從他身上爆出了金幣,這也算是一個意外收獲吧。


    如此聽李息和徐自為說完之後。


    劉徹並未予以置評,隻是微微頷首,當著百官的麵對劉據露出一個讚許的笑容,而後又看向了此戰中最顯眼的那個顯眼包:


    “公孫敬聲,與這些相比,朕倒更想聽聽你一戰建三功的經過,想必在座的諸位也有與朕一樣的好奇吧?”


    “陛、陛下!”


    聽到劉徹叫到自己,公孫敬聲立刻緊張起來。


    以至於慌亂起身時高高凸起的將軍肚還不甚碰倒了案幾上的酒杯,美酒灑在案上,順著邊緣汩汩而下。


    不遠處的父親公孫賀看到這一幕,心中暗罵了一聲:“蠢材,上不得台麵!”


    然而劉徹看到這一幕,卻毫不在意的笑著擺了擺手:


    “不必起身,你就坐著說吧。”


    “末將不敢!”


    公孫敬聲哪敢造次,依舊堅持來到堂中,施禮說道,


    “啟奏陛下,末將不敢居功,此戰末將能夠立下如此戰功,一來是因為先登營的將士與謫戍卒拚死拱衛衝殺,二來則是全賴陛下賜福!”


    “哦?還有朕的事?”


    這話劉徹可就愛聽了,當即來了興致。


    “正是!”


    公孫敬聲接著又微微躬身,將劉據教的詞娓娓道來,


    “那日我大軍將羌人團團圍住,羌人首領非但不投降還欲頑抗到底,李將軍與徐將軍勸降不成,隨即下令全軍出擊。”


    “末將率領先登營將士和謫戍卒打頭陣,隻有舍命拚死衝殺。”


    “然羌人雖已因遭受大軍圍困士氣低迷,但怎奈人數依舊眾多,我營衝殺至羌人中軍時,傷亡已接近半數,恐怕難以再進一步。”


    “正待末將心急如焚之際,忽在衝殺聲中隱約聽見山巒中傳來陣陣低吟。”


    “再去細聽,那聲音似是在喊什麽‘漢天子萬歲’之言。”


    “末將還道是自己耳鳴幻聽,於是亂局中詢問身邊的將士與謫戍卒,哪知他們竟也聽見了這個縹緲悠揚的聲音,那聲音自遠方山間傳來,卻又似是在耳邊輕聲低吟,令人難尋出處。”


    “此時營中不知是誰大聲附和了一句:‘這是祁連山的唿喊,漢天子萬歲!’”


    “這聲音比軍中戰鼓更加鼓舞人心,登時教人熱血沸騰。”


    “於是我亦大唿‘漢天子萬歲’,全營將士與謫戍卒亦高唿‘漢天子萬歲’,刹那間我等隻覺得周身上下湧入一股無法言喻的力氣,猶如得到神助!”


    “再奮力衝殺時,我等隻覺得渾身上下的力氣都用不完,那些負隅頑抗的羌人亦被震懾,竟變得不堪一擊,我等自此成破竹之勢一舉殺入了中軍。”


    “羌人首領見狀雖已慌亂,卻還欲掙紮逃生。”


    “與末將一同衝殺至此的將士和謫戍卒又齊唿‘漢天子萬歲’,竟將那羌人首領震得僵在原地不能動彈,兩名謫戍卒趁機衝上前去,一人奪刀,一人抱腰將其製住。”


    “末將亦手起刀落,一刀斬下其頭顱,奪下中軍大旗,又將其頭顱懸於旗杆之上示眾。”


    “自此羌人終於大亂,遂紛紛投降淪為俘虜。”


    “因此末將才說。”


    “末將與先登營的將士和謫戍卒能夠立此戰功,那莫名自山巒之中傳來的陣陣低吟至為關鍵,那聲‘漢天子萬歲’,定是祁連山的感念,是陛下於長安賜予先登營將士和謫戍卒的福祉。”


    “若非如此,我等此戰恐怕生死難料,遑論建立此功?”


    “末將,代先登營的將士和謫戍卒銘記陛下恩澤!”


    “……”


    聽到這裏,整個宣室殿都陷入了沉默。


    一眾官員麵麵相覷。


    公孫敬聲這番說辭,說扯吧,的確是有那麽點扯,可是他們也不敢妄言真偽,畢竟這個時代他們就算再理智,也不是全然不信鬼神之說。


    何況“國之大事,在祀與戎”,這是華夏文明出現以來一直到大漢都公認的理念。


    如今“祀”與“戎”相輔相成出現在了一場戰事之中,誰又能斷言公孫敬聲說的是假話呢?


    或者就算有些人明知是假,又有誰敢站出來當眾指出劉徹沒穿衣服呢?


    曆史上他們不敢,難道現在就敢了?


    並且在這之前,公孫敬聲已經私下與先登營的將士和謫戍卒達成了共識,現在他們就是利益共同體,就算有人去詢問,也隻會得到相同的答案。


    與此同時。


    “漢天子萬歲?萬歲……”


    劉徹細細品味著其中的意境,臉上逐漸泛起一抹紅光。


    “……”


    然而此刻公孫敬聲的腿卻在微微顫抖,不自覺的瞄向劉據。


    他心裏實在沒底,若非為了先登營的那幹謫戍卒,打死他也絕對不敢用這番話來欺騙劉徹,這可是欺君的大罪。


    而劉據則隻是不動聲色的衝其合了下眼皮,示意他安下心來。


    因為他心裏有數,他這迴隻是讓公孫敬聲複製了不久之後即將發生的“山唿萬歲”事件,或者也可以說成“嵩唿萬歲”。


    《史記·封禪書》記載:


    “上禮登中嶽太室。從官在山下聞若有言‘萬歲’雲。問上,上不言;問下,下不言。於是以三百戶封太室奉祠,命曰崇高邑。”


    《漢書·武帝紀》有雲:


    “翌日親登嵩高,禦史乘屬在廟旁,吏卒鹹聞唿萬歲者三。”


    後世學者一致認為,這件事其實就是術士聯合地方官員策劃出來的鬧劇。


    為的就是迎合劉徹的喜好,故弄玄虛騙取封賞。


    既然術士和那些地方官員能用,而且用的還很成功,甚至引領了兩千年的封建王朝“萬歲”風潮。


    那麽劉據自然也能用。


    反正都是去騙去偷襲,他去騙劉徹總好過旁人去騙。


    這叫肥水不流外人田,也叫穿別人的鞋,走別人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戾太子隻想被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知魚之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知魚之樂並收藏我戾太子隻想被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