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究竟是誰給你們的勇氣?【四更萬字求訂閱】


    正如此想著的時候,卻聽劉據忽然又道:


    “李將軍也太容易激動了吧,不知道還以為李將軍帳內藏嬌,故意大嚎幾嗓子教裏麵的美嬌娘抓緊躲起來呢。”


    “?!”


    李息的笑容瞬間僵硬。


    這話什麽意思?


    太子該不會是已經聽見了老夫和徐自為的對話,故意用這話來點老夫的吧?


    然而他哪裏知道,劉據隻不過是單純的嘴賤習慣了而已。


    在劉徹和衛青麵前的時候,他還會相對收斂一點。


    但在其他人麵前,他在後世練就出來的嘴強王者技能就很容易不小心側漏出來,畢竟太子嘛,偶爾嘴賤一下也沒人敢打他。


    不過見李息表情不對,劉據也覺得自己和這樣一位老將軍這麽說話似乎有點不太尊重,又嘿嘿幹笑了一聲道:


    “李將軍莫怪,我隻是開了個小小的玩笑,李將軍千萬別放在心上。”


    “下官怎敢。”


    李息這才緩過勁來,露出一個難看的笑容施禮道,


    “殿下請吧,帳內沒有什麽美嬌娘,隻有徐自為徐將軍,我二人方才正在查看輿圖商定破羌方略,殿下來得正是時候,正好可以為我們提供一些寶貴的建樹。”


    “李將軍太高看我了,我又不懂軍事,李將軍真要給我兩千人馬,光是行軍我都未必能完整的帶到祁連山,何談建樹?”


    劉據這次倒少見的極為謙虛,也對李息做了個請的手勢。


    然後便在李息的陪同下向大帳內走去。


    “那我……”


    公孫敬聲被晾在邊上,頓時有些無所適從。


    畢竟以他現在的校尉軍階,還真沒有資格在太子和兩位將軍商定方略的時候進入大帳,擅自跟進去隻會讓自己的處境更加尷尬。


    結果也不知是看他是和劉據一起來的,還是琢磨著他與劉據還有著一層表兄弟的關係。


    李息走了幾步之後,倒還沒忘迴頭招唿了他一聲:


    “公孫校尉,你也請吧?”


    “哦哦,來了!”


    公孫敬聲如蒙大赦,趕忙快步跟了上去。


    ……


    大帳內。


    徐自為剛才聽到李息的叫聲,自是立刻便知道外麵究竟是誰來了。


    這一刻他心裏也是“咯噔”了一下,心說剛才和李息在裏麵說的那些話不會被劉據聽了去吧?


    若真是如此,見了太子有些尷尬倒還好說,怕隻怕劉據以太子和中監軍的身份開始給他們二人穿小鞋,不顧戰局一味為難瞎指揮,影響了破羌大計可就要壞事了。


    到時候一旦吃了敗仗,或者損失太大。


    承擔責任隻會是他們二人。


    難道還能在天子麵前往劉據這個太子和中監軍身上推責不成?


    那才是真的作死行為,天子隻怕連個使錢贖罪的機會都不會給了。


    “別聽見啊!”


    “千萬別聽見啊,否則這場仗還沒開打就先敗了一半了……”


    正如此祈禱的時候,李息已經掀開帳簾,引著劉據和公孫敬聲兩人走了進來。


    “徐自為見過太子殿下!”


    徐自為腮幫子一抖,連忙轉過身來向劉據施禮。


    “徐將軍不必多禮,我就是順路過來看看,也了解一下李將軍與徐將軍製定的破羌方略,免得哪天父皇問起來,我身為中監軍卻一無所知,可就要受到斥責了。”


    劉據笑嗬嗬的還了一禮,眼睛已經瞄向了鋪在案幾上的一幅輿圖。


    輿圖上還擺了好幾個一端削成箭頭的長方形小木塊,代表的似乎是進攻的方向和路線。


    而箭頭所指的方向,正是隴右郡西北和武威郡以南一片緊鄰祁連山脈的突出區域。


    那裏應該就是羌人這次聚集的區域。


    如果劉據沒有記錯的話,這地方應該是後世西寧市及其周邊的區域。


    “……”


    李息和徐自為此刻都不確定劉據是否聽見了他們之前的置喙,心中自是有些沒底。


    不過見劉據並未多說什麽,而是直接問起了方略。


    兩人互相眼神交流了一下還是略微鬆了口氣,而後由李息引著劉據來到那幅輿圖前麵,正色說道:


    “在為殿下講解我二人定下的破羌方略之前,殿下需先了解一下敵方的具體情況。”


    “據下官目前得到的消息,如今敵方是以先零羌為首,聯合封養羌、牢俎羌兩個部族,又得到了匈奴方麵提供的支持,共計約十萬人聚集於湟水以北的這片區域。”


    “下官與徐將軍分析,接下來這些羌人若有所行動,八成會先進攻城池低矮、守軍薄弱的令居、安固兩縣,以圖掠奪糧草和物資補充軍需,否則以羌人的國力,恐怕難以支撐將這場仗繼續打下去。”


    “而羌人軍隊這次雖號有十萬眾,但其實不過是一群男女老少齊聚的烏合之眾。”


    “我軍則是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精銳之師。”


    “這是國力與軍力的全麵碾壓,因此下官與徐將軍一致決定。”


    “由下官率本部五萬兵馬自隴西郡出發,由徐將軍率本部五萬兵馬自武威郡出發,形成掎角合圍之勢一同殺向湟水以北,必可一舉攻克敵軍!”


    “殿下,如果不出意外的話……”


    “這將是一場毫無懸念的戰爭,我軍所至必是摧枯拉朽,不需任何陰謀詭計!”


    說到“不出意外”四個字的時候。


    李息還偷偷用餘光瞄了劉據一眼,頗有些意有所指的味道。


    “?”


    這一幕正好被站一旁無所事事的公孫敬聲捕捉到,心中暗自腹誹,


    “看來這個李息心中也擔心劉據做了中監軍,就對這次的戰事指手畫腳啊。”


    “不過這種擔心倒也不無道理,劉據如今不過才十六歲,能不能聽懂李息的這通分析都尚不好說,若仗著自己的身份亂來,真有可能攪和了這必勝的一仗。”


    “唉,這迴唯獨就苦了我一人……”


    “我就不明白了,我究竟什麽地方得罪了他,他竟要如此害我,我還給他送禮了呢!”


    “……”


    正當他如此想著的時候。


    就見劉據煞有介事的對李息點了點頭:


    “我相信二位將軍的判斷,隻要羌人與我軍正麵敵對,哪怕屆時李將軍和徐將軍還未會師,僅憑你們其中一方便可殺的敵軍丟盔棄甲,鬼哭狼嚎。”


    “殿下英明,下官必不辱使命!”


    李息與徐自為見他們方略得到了劉據的認同,當即施禮表態。


    結果劉據略作沉吟,忽然又問了一個他們從未設想過的問題:


    “不過我在想啊,倘若羌人見二位將軍氣勢洶洶而來,心中自知不敵,立即一路向西逃竄,二位將軍又當如何應對?”


    “這……”


    李息和徐自為麵麵相覷。


    這次不是與匈奴作戰,加之羌人所在的這片區域多是延綿的山嶺,因此漢軍主要以步卒為主要組成部分。


    倘若羌人一路西逃,相比更加熟悉當地地形環境的他們,漢軍自是很難追上。


    不過這個問題似乎根本不需要考慮吧?


    徐自為笑了笑,走上前來說道:


    “太子殿下,下官以為羌人逃了亦是好事,如此我大漢便是不戰而勝,同樣揚我國威,振我軍威。”


    “那我大漢調集這十萬兵馬耗費的軍需糧草該怎麽算?”


    劉據立刻又看向徐自為問道。


    “……”


    徐自為一愣,一時竟不知該如何迴答。


    畢竟這事好像也不歸他管,他隻負責領兵打仗,軍需糧草自有國庫內帑調配供給。


    所以,要算也是劉徹去算。


    見徐自為不敢迴答,劉據的問題卻像連珠炮一樣繼續射向李息和徐自為:


    “還有這十萬將士為了上陣殺敵,奔赴數千裏的辛勞又該怎麽算?”


    “還有像公孫校尉這樣自告奮勇而來,卻敗興而歸的赤膽忠心又該怎麽算?”


    “還有將士們嗷嗷待哺的建功立業之心又該怎麽算?”


    “就算二位將軍不為麾下的將士們考慮,是否也該為自己考慮一下?”


    “李將軍,你年紀也不小了,好像還是個隻有區區三百戶食邑的關內侯吧?”


    “徐將軍,看伱也沒比李將軍小多少,據我所知,你現在似乎還沒有封侯吧?”


    “好好反思一下吧。”


    “為什麽別的將軍到了你們這個年紀,少了也是個千戶侯,我舅父衛青早在多年前已是萬戶侯,甚至就連這位公孫校尉的父親,也就是我的姨夫公孫賀,他也早已成了千戶侯?”


    “是不是因為你們不夠努力,遇事不願意多動動腦子,沒有一顆爭取進步的心,本該到手的封侯大功往往把握不住?”


    “十萬羌人,這可是十萬羌人,十萬個光彩奪目的功勳啊!”


    “你們若稍微動動腦子,將這十萬羌人包了圓,說不定立時就能成為和我舅父一樣封萬戶侯,你們居然還覺得讓他們逃了是好事?”


    “我對你們很失望。”


    “我父皇對你們恐怕隻會更失望,你們帶了如此優勢的兵馬,來打這麽一場毫無懸念的仗。”


    “若你們最終還讓敵軍逃了,還自認為這是好事,還自認為可以迴京向我父皇複命。”


    “我真的很想問二位將軍一句。”


    “究竟是誰給你們的自信與勇氣,讓你們活的如此樂觀,活的如此自足,還活了這麽多年?”


    “……”


    一旁的公孫敬聲聽到這些問題,整個人都驚呆了:


    “這還是我認識的太子麽?”


    “這張嘴也太毒了吧,對這兩位老將軍真是毫不客氣,可謂字字誅心啊!”


    這章3000字,今天完成了1萬字,呦吼!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戾太子隻想被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知魚之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知魚之樂並收藏我戾太子隻想被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