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雖如此……但此事怕也隻能這樣了。”
劉昭按住衛子夫的手,輕拍了兩下以示安慰。
大漢以孝治天下。
就算明知史家此舉有推脫的嫌疑,推掉的還是太子的婚事。
可史家祭出一個“孝”字,理由就正當了許多,使得衛子夫哪怕有再大的火氣也無法在此事上發作……
除非劉徹願為劉據做主,尋找其他的借口拿魯王或史家開刀。
“姐姐說的是,是妹妹關心則亂了。”
衛子夫也意識到自己有些失態,調整了一下表情。
劉昭沉吟了片刻,又無可奈何的道:
“妹妹,有些事姐姐不便多嘴,不過不說你也應該知道。”
“如今這樁婚事沒什麽打緊,難道天下少了他史家女兒,旁人還不娶妻生子了麽?”
“所以……如今的重中之重還是據兒。”
“姐姐也不瞞著你,因為據兒的事,你那做了大將軍的弟弟已經連續幾夜不吃不睡,終日守在書房唉聲歎氣,身子骨都消瘦了一圈。”
“長此以往,總歸不是迴事啊。”
衛子夫自然比任何人都清楚劉昭在說些什麽,卻也隻能滿麵愁容的道:
“妹妹又何嚐不是,可如今到了這般田地……毀堤淹田的事按說已經過去了,陛下卻忽然又做這般,妹妹連究竟出了什麽問題都不知道,就連補救都不知該如何補救。”
“要不去問問霍光?”
劉昭忽然想到了什麽,開口提道,“霍光也算是你與衛青的半個外甥,又是陛下近臣,或許知道些什麽?”
衛子夫聞言心中卻瞬間提高了警惕,目光微微流轉,不動聲色的道:
“姐姐有所不知,自去病亡故以後,沒有了這層牽連,霍光就不再認我和衛青了,平日裏從不走動不說,連聲姨母和舅父也再未叫過。”
“霍光竟如此絕情?”
劉昭有些意外。
“這是連陛下都知道的事,不過倒也無可厚非,霍光與去病是異母兄弟,霍仲孺又並未迎娶我二姐,與我們本來就沒有血緣和親情。”
衛子夫作無奈狀,搖了搖頭露出一臉的苦笑。
劉昭蹙起眉頭:“那就沒法子了,或者你再派個人去問問據兒,此事恐怕也隻有他說得清楚了。”
“據兒若是知道,就不會走到如今這步田地了。”
衛子夫依舊是苦笑。
話說到這個份上,劉昭終是陷入了沉默。
之後又安慰了衛子夫一番,才提出告辭離開了椒房殿。
直到此時衛子夫才抬起頭來,眸子望向博望苑的方向,微微釋放心中的擔憂與困惑:
“據兒啊據兒。”
“霍光傳來密信,說那日在博望苑,你父皇大發雷霆,還揚言要廢了你。”
“你究竟說了什麽大逆不道的話,竟惹來這麽大的禍端,你這是要母親和你舅父的命啊,我的祖宗……”
……
幾日後,逐慕苑。
駕六金根車也大張旗鼓的來了,就像前些日子去劉據的博望苑一樣。
劉徹依舊在門口就下了車,在一眾內侍近臣和期門武士的簇擁下走入大門。
不過與上次不同的是。
這次劉徹與劉閎見麵之後,展現在眾人麵前的不再是令人尷尬到能用腳趾摳出一座建章宮的硬聊和硬接。
而是真正意義上的父慈子孝,父友子恭。
當然,這時候還沒有建章宮,劉徹還得再努力努力。
同樣的。
劉徹也沒有教劉閎帶他參觀起居的地方,而是直接進入了客堂。
隻不過這次仍是隻有父子二人的私聊。
“閎兒,你老實告訴朕,這天祿箱真是你創造出來的麽?”
父慈子孝的話剛才在外麵已經說過了,劉徹看著這個隻有十二歲的二兒子,選擇了釋放氣場開門見山。
他覺得此事存疑……
劉閎立刻感受到了壓力,小臉微微發白,卻低下頭堅持道:
“迴父皇的話,是。”
“不是也不打緊,朕說是你的就是你的,可你若是騙朕,那可就是欺君了。”
劉徹進一步施壓。
“迴父皇的話,天祿箱確是兒臣的創造!”
劉閎不免有些膽怯,但又想起了劉據的囑托,當即抬起頭來咬著牙,語氣變得更加肯定,卻又因為緊張,那雙丹鳳眼微微泛紅,
“兒臣雖自小就被送去了齊國,但始終一心想著為父皇分憂,隻為得到父皇的一句誇讚,哪怕隻換來父皇的一個笑容,兒臣就心滿意足了。”
“想不到如今兒臣終於做出了些事情,竟遭父皇如此懷疑,父皇就這麽看不上兒臣麽?”
這話自然是劉據教的。
不過隻教了前半句,為的是喚迴一下可能還存在的父愛。
至於後半句的質問則是劉閎自由發揮,是緊張之餘又出於對劉據的兄弟情誼,進而激發出來的勇氣使然。
或者也可以說是心虛的虛張聲勢。
若劉據在此,聽到這番話大概要豎起大拇指了。
這是妥妥的超常發揮啊,我的小老弟!
“……”
聽了這話,尤其是看到劉閎那雙微微泛紅的丹鳳眼,劉徹果然陷入了沉默與自責。
朕究竟是一個什麽樣的父親?
在這個兒子尚且年幼時就將其送去千裏之外,多年來未曾見過一麵。
可這個兒子始終記著朕,一心想為朕分憂解難。
如此拳拳之孝心,朕如何能夠受的心安理得?
朕如今竟然還……
唉——朕也有心,朕怎麽能夠這樣懷疑立了大功的閎兒?
劉據與朕已經離心離德,屢屢在朕麵前出言不遜,難道朕還要與乖巧懂事的閎兒也離心離德麽?
想著這些,劉徹忽然捏住劉閎的肩膀,寵溺將其攬入懷中:“閎兒,朕相信你,你是朕最喜愛的兒子,朕怎麽會不相信你呢?”
“謝父皇,方才兒臣一時委屈,有些孟浪了……”
“不必說了,你我父子何須說這些?”
見劉閎如此表態,劉徹心中更加溫暖與欣慰。
他不由的又想起了劉據。
劉據就不會說這些暖心的話,尤其最近,字字句句都與他針鋒相對,甚至誅心!
如今細想起來……
何止是最近,就算是以前,劉據對他可能也是陰奉陽違,否則招攏那些亂臣賊子又是怎麽迴事?
隻不過最近,他決定不裝了!
是這樣!
一定是這樣!
這個逆子!
劉徹的胸腔不受控製的大起大伏,抱著劉閎的手臂也緊了許多,有些衝動的問道:
“閎兒,若朕教你來做太子,你可願意?”
劉昭按住衛子夫的手,輕拍了兩下以示安慰。
大漢以孝治天下。
就算明知史家此舉有推脫的嫌疑,推掉的還是太子的婚事。
可史家祭出一個“孝”字,理由就正當了許多,使得衛子夫哪怕有再大的火氣也無法在此事上發作……
除非劉徹願為劉據做主,尋找其他的借口拿魯王或史家開刀。
“姐姐說的是,是妹妹關心則亂了。”
衛子夫也意識到自己有些失態,調整了一下表情。
劉昭沉吟了片刻,又無可奈何的道:
“妹妹,有些事姐姐不便多嘴,不過不說你也應該知道。”
“如今這樁婚事沒什麽打緊,難道天下少了他史家女兒,旁人還不娶妻生子了麽?”
“所以……如今的重中之重還是據兒。”
“姐姐也不瞞著你,因為據兒的事,你那做了大將軍的弟弟已經連續幾夜不吃不睡,終日守在書房唉聲歎氣,身子骨都消瘦了一圈。”
“長此以往,總歸不是迴事啊。”
衛子夫自然比任何人都清楚劉昭在說些什麽,卻也隻能滿麵愁容的道:
“妹妹又何嚐不是,可如今到了這般田地……毀堤淹田的事按說已經過去了,陛下卻忽然又做這般,妹妹連究竟出了什麽問題都不知道,就連補救都不知該如何補救。”
“要不去問問霍光?”
劉昭忽然想到了什麽,開口提道,“霍光也算是你與衛青的半個外甥,又是陛下近臣,或許知道些什麽?”
衛子夫聞言心中卻瞬間提高了警惕,目光微微流轉,不動聲色的道:
“姐姐有所不知,自去病亡故以後,沒有了這層牽連,霍光就不再認我和衛青了,平日裏從不走動不說,連聲姨母和舅父也再未叫過。”
“霍光竟如此絕情?”
劉昭有些意外。
“這是連陛下都知道的事,不過倒也無可厚非,霍光與去病是異母兄弟,霍仲孺又並未迎娶我二姐,與我們本來就沒有血緣和親情。”
衛子夫作無奈狀,搖了搖頭露出一臉的苦笑。
劉昭蹙起眉頭:“那就沒法子了,或者你再派個人去問問據兒,此事恐怕也隻有他說得清楚了。”
“據兒若是知道,就不會走到如今這步田地了。”
衛子夫依舊是苦笑。
話說到這個份上,劉昭終是陷入了沉默。
之後又安慰了衛子夫一番,才提出告辭離開了椒房殿。
直到此時衛子夫才抬起頭來,眸子望向博望苑的方向,微微釋放心中的擔憂與困惑:
“據兒啊據兒。”
“霍光傳來密信,說那日在博望苑,你父皇大發雷霆,還揚言要廢了你。”
“你究竟說了什麽大逆不道的話,竟惹來這麽大的禍端,你這是要母親和你舅父的命啊,我的祖宗……”
……
幾日後,逐慕苑。
駕六金根車也大張旗鼓的來了,就像前些日子去劉據的博望苑一樣。
劉徹依舊在門口就下了車,在一眾內侍近臣和期門武士的簇擁下走入大門。
不過與上次不同的是。
這次劉徹與劉閎見麵之後,展現在眾人麵前的不再是令人尷尬到能用腳趾摳出一座建章宮的硬聊和硬接。
而是真正意義上的父慈子孝,父友子恭。
當然,這時候還沒有建章宮,劉徹還得再努力努力。
同樣的。
劉徹也沒有教劉閎帶他參觀起居的地方,而是直接進入了客堂。
隻不過這次仍是隻有父子二人的私聊。
“閎兒,你老實告訴朕,這天祿箱真是你創造出來的麽?”
父慈子孝的話剛才在外麵已經說過了,劉徹看著這個隻有十二歲的二兒子,選擇了釋放氣場開門見山。
他覺得此事存疑……
劉閎立刻感受到了壓力,小臉微微發白,卻低下頭堅持道:
“迴父皇的話,是。”
“不是也不打緊,朕說是你的就是你的,可你若是騙朕,那可就是欺君了。”
劉徹進一步施壓。
“迴父皇的話,天祿箱確是兒臣的創造!”
劉閎不免有些膽怯,但又想起了劉據的囑托,當即抬起頭來咬著牙,語氣變得更加肯定,卻又因為緊張,那雙丹鳳眼微微泛紅,
“兒臣雖自小就被送去了齊國,但始終一心想著為父皇分憂,隻為得到父皇的一句誇讚,哪怕隻換來父皇的一個笑容,兒臣就心滿意足了。”
“想不到如今兒臣終於做出了些事情,竟遭父皇如此懷疑,父皇就這麽看不上兒臣麽?”
這話自然是劉據教的。
不過隻教了前半句,為的是喚迴一下可能還存在的父愛。
至於後半句的質問則是劉閎自由發揮,是緊張之餘又出於對劉據的兄弟情誼,進而激發出來的勇氣使然。
或者也可以說是心虛的虛張聲勢。
若劉據在此,聽到這番話大概要豎起大拇指了。
這是妥妥的超常發揮啊,我的小老弟!
“……”
聽了這話,尤其是看到劉閎那雙微微泛紅的丹鳳眼,劉徹果然陷入了沉默與自責。
朕究竟是一個什麽樣的父親?
在這個兒子尚且年幼時就將其送去千裏之外,多年來未曾見過一麵。
可這個兒子始終記著朕,一心想為朕分憂解難。
如此拳拳之孝心,朕如何能夠受的心安理得?
朕如今竟然還……
唉——朕也有心,朕怎麽能夠這樣懷疑立了大功的閎兒?
劉據與朕已經離心離德,屢屢在朕麵前出言不遜,難道朕還要與乖巧懂事的閎兒也離心離德麽?
想著這些,劉徹忽然捏住劉閎的肩膀,寵溺將其攬入懷中:“閎兒,朕相信你,你是朕最喜愛的兒子,朕怎麽會不相信你呢?”
“謝父皇,方才兒臣一時委屈,有些孟浪了……”
“不必說了,你我父子何須說這些?”
見劉閎如此表態,劉徹心中更加溫暖與欣慰。
他不由的又想起了劉據。
劉據就不會說這些暖心的話,尤其最近,字字句句都與他針鋒相對,甚至誅心!
如今細想起來……
何止是最近,就算是以前,劉據對他可能也是陰奉陽違,否則招攏那些亂臣賊子又是怎麽迴事?
隻不過最近,他決定不裝了!
是這樣!
一定是這樣!
這個逆子!
劉徹的胸腔不受控製的大起大伏,抱著劉閎的手臂也緊了許多,有些衝動的問道:
“閎兒,若朕教你來做太子,你可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