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殿。


    劉徹靠在龍榻上,滿臉愜意的從旁邊一個盛放著十幾卷簡牘的木匣中取出一卷,展開細細查看上麵的文字。


    這些都是自劉據去了西域之後,陸續傳迴來的戰報。


    其中有一卷和樓蘭國臣民的血書一同送迴來的戰報,則被單獨放在另外一個木匣中,束之高閣,因為太惡心了。


    哪怕過了這麽久,那惡心的腥臭味道也依舊滲在簡牘中,始終無法散去。


    “全是好消息啊……”


    戰報中的內容他已經看了許多遍,甚至有些已經可以逐字默背,卻依舊愛不釋手,閑來無事便要取出來觀摩,因此才一直放在龍塌旁。


    “比當年霍去病北擊匈奴時還要提氣,這個逆子去了西域才一年有餘,便已到了如此地步,幾乎每月都有喜人的消息傳來,還全都是捷報。”


    “那些加入了‘西約’的西域小國也陸續派使者送來了臣服的國書,如今已經接近二十國,等於已經征服了半個西域。”


    “倒是與大漢和親的烏孫,直到現在仍未加入‘西約’,也未送來國書。”


    “或許正是因此,和親的事才沒有了音信吧?”


    “倒也的確像是這個逆子能夠做出來的事,這點的確很像朕,順者昌逆者亡,王者正該有如此氣勢,否則旁人怎會敬畏?”


    心中想著這些,劉徹的腳又不自覺的晃動起來。


    “讓這個逆子去攻伐樓蘭、姑師兩國,這個逆子非但瞄上了整個西域,竟還把手伸到了匈奴這邊。”


    “這或許是自大漢建朝以來,自漠北之戰之後,最接近逼迫匈奴臣服的一次了吧?”


    “逆子,再給朕加把勁!”


    “一旦匈奴向大漢臣服,西域的‘西約’也形成如同朝鮮半島那聯合都護府一樣的製式,便幾乎達成了這個逆子此前提出的封禪前提,朕舉行封禪大典的日子也該到了。”


    “這便是你送給朕的賀禮,這就是你的孝道麽?”


    “果然,忠言還是逆耳,孝子未必恭順啊……”


    或許是因為劉據是他的兒子,劉徹此刻竟沒有像對衛青一樣,產生功高蓋主的顧慮。


    畢竟無論劉據在西域怎麽折騰,說到底都是他這個天子派去的,做出來的功績自然還得算到他頭上。


    最後史書中書寫這段曆史的時候,雖然可能會對劉據大加讚揚,但無論何時說起來,這也是發生在他這一朝的事,總歸是還是要算在他這個天子父親頭上。


    何況,劉據這次可是“戴罪立功”。


    衛青、霍去病需封萬戶侯才能服眾,而對他自己的兒子,則隻需要複立太子就已經夠了,而他這個父親怎麽對自己的兒子,朝臣也說不出什麽來。


    甚至給的越少,賞的越少,旁人還會覺得他大公無私,並非唯親是舉。


    最重要的是。


    他已經到了這個年紀,雖然身子骨還算硬朗,但誰又說得準還有幾年,就算封禪大典之後乘龍登仙,這大漢國祚也一樣是要托付給兒子的。


    因此劉據表現的越好,他反倒越發安心……


    至少現在是這樣,隻是不知繼續這樣下去,而他又如同曆史上一樣奔著六十九去活的時候,心態會不會發生改變,會不會後悔這次的決定。


    另外。


    劉徹對於此次的戰事也有自己的心理預期。


    他最佳的心理預期,就是匈奴最終派來使者向大漢服軟,獻上國書臣服。


    屆時他便會要求匈奴送來質子,讓滿朝文武都看著這個質子跪在自己腳下,讓那些提倡和親、懼怕匈奴的人好好看看,誰才是天命所歸的天子!


    匈奴單於自稱“天子廣大”,還不是一樣要給朕送來質子,屈膝向朕臣服?!


    至於劉據所想之事,他暫時還沒有想到。


    也不相信劉據能夠將匈奴徹底亡國滅種,畢竟匈奴再不濟,將那些臣服的部族全部算上,也號稱有數百萬人口。


    而且劉徹並不知道漠北再往北走。


    過了北海(貝加爾湖)之後,便是不適宜目前以遊牧為主的匈奴人生存的絕境。


    他始終覺得天大地大,哪怕劉據像霍去病一樣打到北海,匈奴人也還有地方可以逃竄,而大漢如今尚沒有力量在這片區域行政,待漢軍一撤走,匈奴人便可以再迴來,因此最好的結果就是逼迫匈奴臣服,上下成為令大漢印綬的漢臣,接受大漢官員的監督與轄製。


    “秦嬴政命蒙恬兩次出兵大漠,打敗匈奴兩次,也未曾令匈奴臣服。”


    “朕若能夠實現,便真正超越了秦嬴政,必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皇帝,朕的封禪亦是有史以來最名副其實的封禪。”


    “朕之功績,天地可鑒!”


    ……


    最開始成立的“狩獵支隊”隻有四支,每支三百人,合計一千二。


    後來衛青率大軍降臨,大漢在西域的防衛力量得到了巨大的補充,也能騰出更多的鐵器,於是“狩獵支隊”也增加到了八支,合計兩千四。


    而在這次匈奴使者來過之後。


    劉據幹脆將“狩獵支隊”增加到了十六支,合計四千八,令匈奴壓力呈幾何倍數增加。


    四千八多麽?


    一點也不多,劉據還有餘力!


    因為有了雙馬鐙之後,漢軍騎兵的訓練速度已經有了質的飛躍。


    甚至不需要衛青的援軍,劉據照樣能夠組織出這樣的“狩獵支隊”規模,畢竟哪怕他自己出玉門關時,看似隻帶了幾千騎兵,但算上負責後勤的郡國兵,有生力量可是三萬多。


    隻要有足夠的馬匹,配上雙馬鐙,就算是軍中不會騎馬的夥夫都能上馬遛兩圈。


    馬匹如今自然也是不缺的。


    自攻下右賢王庭之後,漢軍俘獲了上百萬牲畜,其中馬匹就有數萬,而且其中許多都是好馬,雖不說是有多充裕,但目前也夠用,分兵四千八搞襲擾沒有任何問題。


    當然,這並不是劉據的最終目標。


    他的最終目標是自給自足的“獨立”。


    糧草、軍餉、兵卒、馬匹、兵器都必須達到自給自足的程度。


    如此當未來有一天劉徹覺察到不對勁,要用“斷掉信用卡”的方式逼他迴京複命的時候,他才有大聲對劉徹說“不”的底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戾太子隻想被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知魚之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知魚之樂並收藏我戾太子隻想被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