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做馮嫽?”


    聽了韓淩的話,劉據立刻想到了一個奇女子。


    這個奇女子就出現在劉細君死後,作為侍女隨取代劉細君與烏孫和親的解憂公主劉解憂一同前往烏孫。


    解憂公主活得長久,使得大漢對烏孫的影響日益增加。


    而在這個過程中。


    馮嫽以使節身份代表劉解憂出使,行賞賜於城郭諸國,在烏孫周邊的西域各國均享有很高的聲譽,後來又在烏孫發生叛亂之際,遊說叛亂王子降漢成功,使得烏孫國徹底歸降附屬,被譽為天朝曆史上第一位女外交家,甚至時常被拿來與蘇武相提並論。


    “什麽馮嫽?”


    韓淩自是從未聽過這個名字,麵露疑惑之色。


    “沒什麽。”


    劉據搖了搖頭,跳過這一話題,繼續道,


    “你要先搞清楚,我製定這個計劃的前提,是這個計劃的賭注於我而言不大,就算出了意外損失亦在可以接受的範圍之內,故而願意一試。”


    “而你若一同前去,便大大增加了我的賭注,無異於將人質送到了烏孫手中,出現任何問題都會牽動我不得不立刻做出反應,對待烏孫時恐怕也將投鼠忌器,如此你還覺得是在助我一臂之力麽?”


    聽到這話,韓淩心中已經明白了劉據的心思。


    他嘴上說會確保劉細君的安危,但實際上也不能完全確定,其中終歸還是帶了些賭的成分,也帶了些忽悠劉細君的成分。


    當然,這也不能說劉據就完全不在乎劉細君。


    畢竟劉細君目前的處境已經不能再差了,這個計劃對她而言亦是一次逆天改命的機會,劉據雖在利用她,但實際上與各取所需也沒什麽不同,類似於一種合作共贏關係。


    反倒是劉據這關於“賭注”的定義,充分表現出了對她的重視,讓她心裏升起了一股子暖意。


    明白這些的同時,韓淩也明顯感覺到了劉據的蛻變。


    他已經不再是此前那個意氣用事的男孩,沒有了那些不計後果的婦人之仁,在她尚未來得及察覺的時候,他已經蛻變成了一個深謀遠慮、思維理性的男人。


    以前的那個男孩。


    或許還需要她在關鍵時刻拉上一把,避免因意氣用事而令陷入險境。


    但現在這個男人。


    則已經能夠運籌帷幄,看清得失,把握全局,不再需要她過多憂心。


    這樣的男人雖然有時看似冷酷,但卻是一個王者必須具備的特質……若在這之前他已經完成了這種蛻變,應該就不會被廢了吧?


    如此想著。


    韓淩隻得又躬身道:


    “是妾身自作聰明了,妾身收迴剛才的話……”


    “不過好在蘇武將隨君子一同出玉門關,先前往烏孫取迴聘禮,如此一來一迴尚有數月間隔,劉細君雖膽識與智慧有所欠缺,但也勤奮好學,妾身如今與她朝夕相處,便還是借此機會為她製定一套速成方略吧。”


    “如此雖不能應對到達烏孫之後的所有情形,但有備而去總好過讓她隨機應變,至少確保方向不會跑偏。”


    “不知君子以為如何?”


    “那就辛苦你了。”


    劉據撫了撫韓淩的頭發,隻覺得和這個一點就通的聰明姑娘說話很是舒暢。


    前世看電視的時候,他最受不了的就是那種危急之際“你先走!”“不!你不走我也不走,要死一起死!”之類的對話,看似情義深重,實則互相拖累,簡直愚蠢至極。


    “對了,劉細君的烏孫語學得如何?”


    劉據又問。


    “搭配手勢和表情,與烏孫人完成日常交流應該已經沒有太大問題。”


    被劉據撫著頭發,韓淩像貓一樣舒服的眯了眯眼睛,點頭道,


    “這幾日妾身也跟著一並學習了烏孫語,這迴妾身雖聽從君子的安排,但日後若君子需要出使烏孫,妾身亦可為君子做個翻譯。”


    “你又學到了什麽程度?”


    劉據順嘴問了一句,語氣中帶了些調笑的意味。


    韓淩卻挺了挺幾乎沒有的胸,不無驕傲的道:


    “不需搭配手勢與表情,妾身已可與翻譯順暢交流。”


    “此話當真?”


    劉據聞言倒有些意外了,這姑娘直到他們快走出酒泉時才進入軍中,這才過了幾天,竟能將烏孫語學到這種程度,這就是她的天賦麽?


    “撒嘎婆!”


    韓淩忽然說了一句。


    “啊?什麽意思?”


    劉據一愣。


    “等君子也懂一些烏孫語,自然便會知道”


    韓淩神秘一笑,施禮告辭,


    “天色已晚,君子又出征在即,還是早些歇息吧,妾身先告退了。”


    這姑娘似乎也猜到了劉據想給她一個名正言順的心思,又或是也不希望因為此事給劉據帶來不好的影響,因此哪怕此刻很想留下來,卻還是保持了克製。


    至於此次出征的安危。


    她知道劉據非去不可,這非但是大漢的立威之戰,亦是劉據的立威之戰。


    因此她不會勸阻劉據,隻是囑咐過此行將與劉據一同前去的二哥韓增,若韓增不想失去她這個好妹妹,定會全力維護。


    而且她心中有數,非但是韓增一人,其他將領亦會全力維護劉據周全。


    哪怕劉據已經不是太子,此行若真出了什麽岔子,這些人也都難辭其咎。


    現在。


    幾乎所有的後續事宜,都將取決於這場首戰是否能夠取得大捷,成敗在此一舉……


    ……


    次日,大軍開拔。


    依照王恢的建議,漢軍兵分多路,每支隊伍均不超過兩千人,依次出了玉門關向西挺進。


    這是因為沿途的沙漠隔壁中不但綠洲稀少,並且麵積都不大,無法供應更多的人同時飲馬修整。


    分兵乃兵家大忌的說法,在此戰中是不成立的。


    是否分兵取決於具體的戰略環境和戰術需求,這一路環境惡劣,絕不會有敵軍能夠穿越戈壁與沙漠中襲擾,並且就算是一支不超過兩千人的漢軍,依舊非樓蘭能夠抗衡。


    如此一月之後,劉據所部第二個抵達了如今尚且水源充足的鹽澤(羅布泊)。


    第一個抵達的,則是趙破奴與王恢所部。


    這次如果沒有劉據在出發前著重警告,在劉據到來之前,趙破奴八成已經像曆史上一樣率700輕騎突襲樓蘭,等劉據到達鹽澤的時候,樓蘭國王已經綁到了麵前,等待劉徹下詔封侯。


    而這一次。


    劉據則打算對趙破奴打出一張均功卡,並且趙破奴還得因此領他一個人情。


    再過兩日,兩部人馬於夜間抵達樓蘭王城城郊。


    隨即再兵分兩路,以精銳騎兵自東西兩側突襲合圍樓蘭王城。


    幾個時辰後,數千大漢鐵騎便已輕易突入防禦薄弱的王城,戰馬的奔騰聲,驚碎了樓蘭人的美夢,城內城外,殺聲震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戾太子隻想被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知魚之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知魚之樂並收藏我戾太子隻想被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