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高成縣城樓上,看到不遠處黃巾軍被張合軍陣分割包抄,戰局勝勢已定,姬平轉身迴了城內,起初他與張合分兵,才上城守備,如今張合迴來,他自然不會再插手。
過度的攬權插手下放事務,就是對手下能力的不信任了,他需要盡快培養出一批人才來,尤其是目前招攬的一大批曆史名將、良謀,如今都還年輕,都需要成長和曆練。
一個鞠躬盡瘁、麵麵俱到的主公不是好主公,而一個會用人的主公才是好主公。
不過就在不久前,也許是在盧茂的作用下,公孫瓚突然任命他為高成令,掌管高成縣一應事宜,李儒做了縣丞。
對於這個任命,姬平頗感怪異,他堂堂一個主公卻來這裏做個縣令,而且是另一個諸侯公孫瓚任命的,確實有些滑稽,不過姬平性格裏也有那麽幾分隨意,縣令便縣令,麻雀雖小五髒俱全,也是一次很好的體驗和曆練。
迴到縣府,姬平暫時放開了眼前這場大戰,而是將眼光和思路放到全局上來。
從這段時間收集的消息來看,如今已經是風雨欲來之勢,他和李儒分析了很久,黃巾軍此時北上冀州,應該有一個很重要的目標,就是與黑山軍匯合,而不在圖謀什麽幽州,但公孫瓚卻怕萬一,而且袁紹將富庶的渤海郡讓給公孫瓚,以公孫瓚的強勢性格,自然不會讓囊中之物被黃巾侵奪。
對於公孫瓚與青州黃巾的戰場,姬平同樣與李儒分析過,大致確定應該在渤海郡東光一帶,是渤海郡南皮與青州的中間,因為那裏在渤海郡邊境,而且地勢寬闊。最適合騎兵衝擊。
若是戰場再往後開,對渤海郡損失太大,必然是公孫瓚不願意看到的。而戰場再往南開,則不適合騎兵大規模作戰。如今公孫瓚以三萬對三十萬,必然不敢大意。
這時冀州戰場的情況,蓄勢待發。
在東郡戰場,老朋友曹操和鮑信已經開始行動了,二人合兵對抗入侵的黑山軍,在這處戰場上,姬平讓劉備和張飛動手了,二人出手自是不凡。先是擊潰了騷擾河內郡的數千黑山軍,隨後反擊,進入東郡。
劉備無疑是領會了姬平的意思,與張飛占據了東郡中與河內郡毗鄰的延津與燕縣,將勢力插入了兗州之內,算是布下了一步棋子。
而對於還盤踞在太行山的數十萬黑山軍,荀攸一麵令徐晃和典韋進攻,一麵采取了招降張燕的策略,荀攸在來信中對姬平詳細分析過。
張燕原名褚燕,中平元年黃巾起義爆發後。褚燕聚集一幫少年為盜,在山水間轉戰出擊,不到一年。部隊便擴張到一萬多人。次年,博陵人張牛角也聚集起一夥人,自稱將軍,與褚燕合兵一處。褚燕推舉張牛角為首領,進兵攻打癭陶,張牛角被流箭射中,身受重傷,臨死之前,命令他的部下尊奉褚燕為首領。褚燕也改姓張。喚作張燕。
張燕身輕如燕,又驍勇善戰。在太行山諸賊中名望日盛,與常山、趙郡、中山、上黨、河內等地叛匪互相勾結。眾匪部眾歸附到張燕麾下,張燕部眾很快發展到近百萬人,號稱“黑山軍”,朝廷卻無力派兵圍剿。
而張燕此人雖然投身為賊,但也頗有些政治想法,黑山軍勢力發展後,張燕派使者到京城雒陽,上書朝廷請求歸降,漢靈帝於是任命張燕為平難中郎將,使他管理黃河以北山區的行政及治安事務,每年可以向朝廷推薦孝廉,並派遣計吏到雒陽去匯報。
因此張燕此人說起來,也算個朝廷官員,他的黑山軍也不如黃巾軍那般死命反抗朝廷。
而且就在半個月前,徐晃軍隊在太行山中截獲一位董卓派遣會見張燕的使者,此使者竟是董卓自長安任命的冀州刺史壺壽,計劃與張燕聯合,圖謀冀州。
荀攸便將計就計,一邊命徐晃繼續打壓,一邊以河東王的名義招降張燕,不過招降書上,加了一個傳國玉璽的印。
姬平對於荀攸的建議自是聽從,他相信荀攸的謀略,這是能令曹操作為謀主的大才,在謀略方麵比他強的多,對付一個張燕自是不成問題。而且招降張燕這些黑山軍,要比招降黃巾軍或世家勢力好處理多了,不會有太多後患。
太行黑山軍那邊,姬平已經不用分心,不過他提醒了荀攸,盡量不要暴露上黨與河東的關係,他要借此迷惑很多人。因為神武王在河東的消息幾乎人所共知,北進並州之事也有不少人知道,但河東戰略形勢並不太好,而並州又有鮮卑等異族大敵,所以才能讓這些諸侯在征戰中忽略河東這股勢力,自得的各行其是。
但如果他們得知河東與上黨的關係,那就不一樣了,上黨的戰略位置太重要了,首先對冀州威脅很大,如果袁紹知道了荀攸也歸附了姬平,必然寢食難安,很難放手與公孫瓚打起來。
同樣,姬平自身與張合在冀州的消息,也是隱秘的,他在公孫瓚軍中這股勢力,幾乎徹底與河東、並州的勢力分清,所帶的郡兵都是中山等冀州本地兵,也很少聯係,除了盧植、張遼、典韋等心腹,河東、河內大多官吏和將領都不知道姬平如今身在何處。
因為他如今也是在刀尖上跳舞,四麵都是其他勢力,一個不慎,就是粉身碎骨。
雒陽方麵,董卓爪牙胡軫、李傕南下潁川諸郡,大肆劫掠,袁術本軍收攏在南陽,使得南陽躲過了一劫。
不過姬平命唐方暗中聯合屯駐在中牟的當世名將朱儁,推動二次討伐董卓,一方麵是要死死將董卓困於函穀關以西,不給關中長安擴張的機會,否則董卓這頭老虎一旦露出爪牙,也很是難以收拾。
另一方麵,卻是為了對付董卓先前在長安發出的討伐偽王逆賊的檄文,因為隻要關東諸郡一出麵討伐董卓,則董卓先前發出的檄文就是笑柄,因為沒人響應。
二次討伐董卓,有徐州刺史陶謙、前揚州刺史周乾、徐州琅邪相陰德、徐州東海相劉馗、徐州彭城相汲廉、青州北海相孔融、豫州沛相袁忠、兗州泰山太守應劭、豫州汝南太守徐珪、前九江太守服虔、博士鄭玄,不過其中很多都是掛個虛名,如前揚州刺史周乾、前九江太守服虔、博士鄭玄根本沒有任何實力。
雖然姬平也出了一些力,但二次討伐董卓比第一次更可笑,隻有徐州刺史陶謙派了精兵三千,其他州郡隻是派了數百郡兵,總共不過六千人,即便加上唐方和朱儁的人馬,總計也不過一萬五千人。
好在姬平也沒指望二次討董有什麽成果,主要的目的隻是分散、騷擾和拖延董卓的兵力,防止董卓趁機進擊河東,並借此事蓋過和削弱董卓所發檄文的影響。
而且姬平讓唐方建議陶謙等諸侯表奏朱儁為行車騎將軍,這個手段看似沒什麽,但實際上影響很大。
因為袁紹目前自領的是車騎將軍,姬平讓唐方建議這些諸侯表奏朱儁為行車騎將軍,隻會令袁紹怨恨這些諸侯,無形中將這幾路諸侯推到了袁紹的對立麵。
其他諸侯還好說,其中的徐州刺史陶謙和泰山太守應劭關乎到下一步青徐的戰局,甚至大儒鄭玄與袁紹對立,也會在無形中削弱袁紹在士人中的地位和影響。
就如同錦衣夜行,姬平在暗中已經做了很多事,改變或是加快了很多曆史進程,讓形勢逐漸朝自己有利的方向發展。(未完待續)
過度的攬權插手下放事務,就是對手下能力的不信任了,他需要盡快培養出一批人才來,尤其是目前招攬的一大批曆史名將、良謀,如今都還年輕,都需要成長和曆練。
一個鞠躬盡瘁、麵麵俱到的主公不是好主公,而一個會用人的主公才是好主公。
不過就在不久前,也許是在盧茂的作用下,公孫瓚突然任命他為高成令,掌管高成縣一應事宜,李儒做了縣丞。
對於這個任命,姬平頗感怪異,他堂堂一個主公卻來這裏做個縣令,而且是另一個諸侯公孫瓚任命的,確實有些滑稽,不過姬平性格裏也有那麽幾分隨意,縣令便縣令,麻雀雖小五髒俱全,也是一次很好的體驗和曆練。
迴到縣府,姬平暫時放開了眼前這場大戰,而是將眼光和思路放到全局上來。
從這段時間收集的消息來看,如今已經是風雨欲來之勢,他和李儒分析了很久,黃巾軍此時北上冀州,應該有一個很重要的目標,就是與黑山軍匯合,而不在圖謀什麽幽州,但公孫瓚卻怕萬一,而且袁紹將富庶的渤海郡讓給公孫瓚,以公孫瓚的強勢性格,自然不會讓囊中之物被黃巾侵奪。
對於公孫瓚與青州黃巾的戰場,姬平同樣與李儒分析過,大致確定應該在渤海郡東光一帶,是渤海郡南皮與青州的中間,因為那裏在渤海郡邊境,而且地勢寬闊。最適合騎兵衝擊。
若是戰場再往後開,對渤海郡損失太大,必然是公孫瓚不願意看到的。而戰場再往南開,則不適合騎兵大規模作戰。如今公孫瓚以三萬對三十萬,必然不敢大意。
這時冀州戰場的情況,蓄勢待發。
在東郡戰場,老朋友曹操和鮑信已經開始行動了,二人合兵對抗入侵的黑山軍,在這處戰場上,姬平讓劉備和張飛動手了,二人出手自是不凡。先是擊潰了騷擾河內郡的數千黑山軍,隨後反擊,進入東郡。
劉備無疑是領會了姬平的意思,與張飛占據了東郡中與河內郡毗鄰的延津與燕縣,將勢力插入了兗州之內,算是布下了一步棋子。
而對於還盤踞在太行山的數十萬黑山軍,荀攸一麵令徐晃和典韋進攻,一麵采取了招降張燕的策略,荀攸在來信中對姬平詳細分析過。
張燕原名褚燕,中平元年黃巾起義爆發後。褚燕聚集一幫少年為盜,在山水間轉戰出擊,不到一年。部隊便擴張到一萬多人。次年,博陵人張牛角也聚集起一夥人,自稱將軍,與褚燕合兵一處。褚燕推舉張牛角為首領,進兵攻打癭陶,張牛角被流箭射中,身受重傷,臨死之前,命令他的部下尊奉褚燕為首領。褚燕也改姓張。喚作張燕。
張燕身輕如燕,又驍勇善戰。在太行山諸賊中名望日盛,與常山、趙郡、中山、上黨、河內等地叛匪互相勾結。眾匪部眾歸附到張燕麾下,張燕部眾很快發展到近百萬人,號稱“黑山軍”,朝廷卻無力派兵圍剿。
而張燕此人雖然投身為賊,但也頗有些政治想法,黑山軍勢力發展後,張燕派使者到京城雒陽,上書朝廷請求歸降,漢靈帝於是任命張燕為平難中郎將,使他管理黃河以北山區的行政及治安事務,每年可以向朝廷推薦孝廉,並派遣計吏到雒陽去匯報。
因此張燕此人說起來,也算個朝廷官員,他的黑山軍也不如黃巾軍那般死命反抗朝廷。
而且就在半個月前,徐晃軍隊在太行山中截獲一位董卓派遣會見張燕的使者,此使者竟是董卓自長安任命的冀州刺史壺壽,計劃與張燕聯合,圖謀冀州。
荀攸便將計就計,一邊命徐晃繼續打壓,一邊以河東王的名義招降張燕,不過招降書上,加了一個傳國玉璽的印。
姬平對於荀攸的建議自是聽從,他相信荀攸的謀略,這是能令曹操作為謀主的大才,在謀略方麵比他強的多,對付一個張燕自是不成問題。而且招降張燕這些黑山軍,要比招降黃巾軍或世家勢力好處理多了,不會有太多後患。
太行黑山軍那邊,姬平已經不用分心,不過他提醒了荀攸,盡量不要暴露上黨與河東的關係,他要借此迷惑很多人。因為神武王在河東的消息幾乎人所共知,北進並州之事也有不少人知道,但河東戰略形勢並不太好,而並州又有鮮卑等異族大敵,所以才能讓這些諸侯在征戰中忽略河東這股勢力,自得的各行其是。
但如果他們得知河東與上黨的關係,那就不一樣了,上黨的戰略位置太重要了,首先對冀州威脅很大,如果袁紹知道了荀攸也歸附了姬平,必然寢食難安,很難放手與公孫瓚打起來。
同樣,姬平自身與張合在冀州的消息,也是隱秘的,他在公孫瓚軍中這股勢力,幾乎徹底與河東、並州的勢力分清,所帶的郡兵都是中山等冀州本地兵,也很少聯係,除了盧植、張遼、典韋等心腹,河東、河內大多官吏和將領都不知道姬平如今身在何處。
因為他如今也是在刀尖上跳舞,四麵都是其他勢力,一個不慎,就是粉身碎骨。
雒陽方麵,董卓爪牙胡軫、李傕南下潁川諸郡,大肆劫掠,袁術本軍收攏在南陽,使得南陽躲過了一劫。
不過姬平命唐方暗中聯合屯駐在中牟的當世名將朱儁,推動二次討伐董卓,一方麵是要死死將董卓困於函穀關以西,不給關中長安擴張的機會,否則董卓這頭老虎一旦露出爪牙,也很是難以收拾。
另一方麵,卻是為了對付董卓先前在長安發出的討伐偽王逆賊的檄文,因為隻要關東諸郡一出麵討伐董卓,則董卓先前發出的檄文就是笑柄,因為沒人響應。
二次討伐董卓,有徐州刺史陶謙、前揚州刺史周乾、徐州琅邪相陰德、徐州東海相劉馗、徐州彭城相汲廉、青州北海相孔融、豫州沛相袁忠、兗州泰山太守應劭、豫州汝南太守徐珪、前九江太守服虔、博士鄭玄,不過其中很多都是掛個虛名,如前揚州刺史周乾、前九江太守服虔、博士鄭玄根本沒有任何實力。
雖然姬平也出了一些力,但二次討伐董卓比第一次更可笑,隻有徐州刺史陶謙派了精兵三千,其他州郡隻是派了數百郡兵,總共不過六千人,即便加上唐方和朱儁的人馬,總計也不過一萬五千人。
好在姬平也沒指望二次討董有什麽成果,主要的目的隻是分散、騷擾和拖延董卓的兵力,防止董卓趁機進擊河東,並借此事蓋過和削弱董卓所發檄文的影響。
而且姬平讓唐方建議陶謙等諸侯表奏朱儁為行車騎將軍,這個手段看似沒什麽,但實際上影響很大。
因為袁紹目前自領的是車騎將軍,姬平讓唐方建議這些諸侯表奏朱儁為行車騎將軍,隻會令袁紹怨恨這些諸侯,無形中將這幾路諸侯推到了袁紹的對立麵。
其他諸侯還好說,其中的徐州刺史陶謙和泰山太守應劭關乎到下一步青徐的戰局,甚至大儒鄭玄與袁紹對立,也會在無形中削弱袁紹在士人中的地位和影響。
就如同錦衣夜行,姬平在暗中已經做了很多事,改變或是加快了很多曆史進程,讓形勢逐漸朝自己有利的方向發展。(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