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弈你狠,沒關係,隻要逮著了魏知,勝負還未可料!
景深殿沒有後窗,隻有前麵這一個門戶,魏知和公主還在裏麵,哪怕就算現在已經穿好衣服也不成,隻要公主在,魏知便有罪!
他含著一抹冷笑,轉頭向殿內望去,等著看見倉皇躲藏的魏知,等著聽幾百人的驚唿,等著咄咄逼人占盡上風的寧弈,啞口無言目瞪口呆。
確實目瞪口呆。
不過是他自己。
殿門開處,景深殿一切如常,魏知衣裳整齊皺眉負手立在一邊,另一邊站著個中年女子,看那紫裳青裙,是個有身份的嬤嬤,她也皺著眉,盯著腳下一個小太監,正恨恨怒斥:“你這丟盡玉明殿臉麵的混賬東西!”
那小太監伏跪著,似乎已經昏了,一張臉正對著殿外,燈火通明裏大家都看得清楚,是個圓臉褐皮膚,生著不少白麻子的小太監。
吳文銘瞪大眼睛,在一覽無餘的殿內四處搜尋——韶寧公主呢?
有人低低“咦”了一聲,“這不是玉明殿的小紀子嗎?那是陳嬤嬤,這半夜三更的,怎麽會在這裏?”
寧弈抬眼向殿內望去,正遇上鳳知微眼光,兩人目光一碰,都沒有驚魂初定的緊張,隻泛出淺淺笑意。
同一類人,心思默契對付同一樁危機而產生的熨貼的笑意。
隨即寧弈的目光轉了開去,落在那小太監身上,眼神一閃露出驚異之色,又看了看陳嬤嬤。
陳嬤嬤卻誰也不看,恨恨盯了那小太監一眼,轉身對寧弈拜下,道:“殿下,老奴在此請罪。”
“這是玉明殿陳嬤嬤吧?”寧弈淡淡道,“你怎麽會在這裏?”
陳嬤嬤露出羞愧神色,期期艾艾說不出話,鳳知微笑道:“是這樣的,這位小公公,今兒夜裏不知怎的撞到我這裏來,被我遇見,還以為是刺客,擒了來問問,誰知道是玉明殿的灑掃太監,剛想放迴去,玉明殿的陳嬤嬤尋了來,這位小公公見了她竟然嚇昏了,還沒來得及請兩位迴去,吳大人又跑了來,我想著,陳嬤嬤和小公公,半夜出現在我這裏,不大妥當,若是因此受責,倒是我的罪過,所以拖延猶豫了陣,讓吳大人心急了,對不住。”她對著臉色慘白的吳文銘躬了躬,隨即笑道,“但是吳大人說我這裏有刺客,那確實是沒有的,這點陳嬤嬤可以證明,或者吳大人認為陳嬤嬤和這位小公公是刺客?”
她說得溫柔又恭謙,其中的諷刺意味卻誰都聽得出,陳嬤嬤和小紀子,絕不可能是刺客,眾人都是在宮中應差的,很容易便聽出魏大人那解釋的意思——景深殿以前是空殿,守衛一向少,最近因為住了魏大人養傷,陛下發過來不少賞賜,東西堆得滿殿都是,魏大人是外臣,東西將來是要帶出去的,也沒有太監給他專人保管入庫,大概這個玉明殿小太監因此發了賊心,借著什麽出來的機會,偷偷潛進來想發點財,反正魏大人養傷耳目不靈,東西多得也未必記得住,少幾件也沒什麽,卻被魏大人捉住了,大概魏大人不想聲張,便喊了玉明殿管事嬤嬤來處置,正巧被吳大人堵住而已。
這一番來龍去脈不用說得太清楚,人人心裏都有了自己的解釋,何況那小太監懷裏露出的一個粉彩青花瓷盅,似乎正是禦賜的東西。
跟隨吳文銘來的禦林軍一個分隊長無聲對手下偏了偏頭,又讓開了一點。
吳文銘不可置信的看著殿內——公主哪去了?陳嬤嬤為什麽會在這裏?
他的目光落在小太監臉上,剛才聽見有人認識這個太監,他的心又涼了涼,卻還是有個念頭從心底掠過,有沒有可能……
“陛下駕到……”
長長的傳報聲傳來,近在耳側,眾人迴首,便看見一色瓜形宮燈浮遊而來,燈下是天盛帝的禦輦,輦上老皇麵有疲倦之色,頗有衰老之態。
眾人都俯伏參拜,天盛帝並沒有下輦,遠遠的看了殿中一眼,揮揮手道:“深更半夜,影子都不曾見一個,鬧得成什麽體統?都散了。”
這一句話出來,眾人都愣了愣,誰也沒想到陛下問也不問一句,直接便遣散了侍衛,寧弈立即直起腰,道:“是。”二話不說便令長纓衛下去。
吳文銘看見天盛帝過來,心中已經一沉,軟軟在階上跪了,又覺得不妥,趕緊挪跪下階,卻覺得雙腿僵木不聽使喚,額上汗珠滾滾而下。
“吳大學士翻弄這半夜,也該累了。”天盛帝淡淡瞥一眼吳文銘,語氣裏聽不出喜怒,“還是迴值戍房歇著吧。”
話是沒什麽不妥,但是那句“翻弄”,用得著實厲害,吳文銘抖著嘴唇,顫聲不成句,深深俯首於地,“是。”
“你是文臣,昌文殿大學士。”天盛帝高高坐在禦輦上,臉掩在宮燈陰影裏,半明半暗間隻看見一張嘴一開一闔,吐出的字眼平淡而森涼,“文臣就應持心守正,隻以一心事君,為天下表率,時時勤拂拭,莫使染塵埃,寒窗苦讀十餘載,滿腹道德文章可別用錯了地方,機心籌謀之類,沾著了便該避之唯恐不及,若是不知自量卷進去,誰也救不得你——這裏有一本前朝賢相李文正公的《臣論》,你拿迴去,好好讀讀,什麽時候讀通了,說給朕聽。”
一本書啪的扔下來,扔在吳文銘膝前。
吳文銘抖著手去拿書,薄薄一本,拿了幾次都沒拿動。
鳳知微和寧弈,又對視一眼。
天盛帝這番話,厲害得很,幾乎把老吳的麵子裏子全部撕了,似勉勵似勸慰似警告似教訓,平淡裏無限壓力和森森殺氣,卻又高高提起輕輕放下,臨到頭來,不過是個閉門思過,誰也聽不出他的意思是從此永不敘用呢,還是隻是冷落一段時間?
景深殿沒有後窗,隻有前麵這一個門戶,魏知和公主還在裏麵,哪怕就算現在已經穿好衣服也不成,隻要公主在,魏知便有罪!
他含著一抹冷笑,轉頭向殿內望去,等著看見倉皇躲藏的魏知,等著聽幾百人的驚唿,等著咄咄逼人占盡上風的寧弈,啞口無言目瞪口呆。
確實目瞪口呆。
不過是他自己。
殿門開處,景深殿一切如常,魏知衣裳整齊皺眉負手立在一邊,另一邊站著個中年女子,看那紫裳青裙,是個有身份的嬤嬤,她也皺著眉,盯著腳下一個小太監,正恨恨怒斥:“你這丟盡玉明殿臉麵的混賬東西!”
那小太監伏跪著,似乎已經昏了,一張臉正對著殿外,燈火通明裏大家都看得清楚,是個圓臉褐皮膚,生著不少白麻子的小太監。
吳文銘瞪大眼睛,在一覽無餘的殿內四處搜尋——韶寧公主呢?
有人低低“咦”了一聲,“這不是玉明殿的小紀子嗎?那是陳嬤嬤,這半夜三更的,怎麽會在這裏?”
寧弈抬眼向殿內望去,正遇上鳳知微眼光,兩人目光一碰,都沒有驚魂初定的緊張,隻泛出淺淺笑意。
同一類人,心思默契對付同一樁危機而產生的熨貼的笑意。
隨即寧弈的目光轉了開去,落在那小太監身上,眼神一閃露出驚異之色,又看了看陳嬤嬤。
陳嬤嬤卻誰也不看,恨恨盯了那小太監一眼,轉身對寧弈拜下,道:“殿下,老奴在此請罪。”
“這是玉明殿陳嬤嬤吧?”寧弈淡淡道,“你怎麽會在這裏?”
陳嬤嬤露出羞愧神色,期期艾艾說不出話,鳳知微笑道:“是這樣的,這位小公公,今兒夜裏不知怎的撞到我這裏來,被我遇見,還以為是刺客,擒了來問問,誰知道是玉明殿的灑掃太監,剛想放迴去,玉明殿的陳嬤嬤尋了來,這位小公公見了她竟然嚇昏了,還沒來得及請兩位迴去,吳大人又跑了來,我想著,陳嬤嬤和小公公,半夜出現在我這裏,不大妥當,若是因此受責,倒是我的罪過,所以拖延猶豫了陣,讓吳大人心急了,對不住。”她對著臉色慘白的吳文銘躬了躬,隨即笑道,“但是吳大人說我這裏有刺客,那確實是沒有的,這點陳嬤嬤可以證明,或者吳大人認為陳嬤嬤和這位小公公是刺客?”
她說得溫柔又恭謙,其中的諷刺意味卻誰都聽得出,陳嬤嬤和小紀子,絕不可能是刺客,眾人都是在宮中應差的,很容易便聽出魏大人那解釋的意思——景深殿以前是空殿,守衛一向少,最近因為住了魏大人養傷,陛下發過來不少賞賜,東西堆得滿殿都是,魏大人是外臣,東西將來是要帶出去的,也沒有太監給他專人保管入庫,大概這個玉明殿小太監因此發了賊心,借著什麽出來的機會,偷偷潛進來想發點財,反正魏大人養傷耳目不靈,東西多得也未必記得住,少幾件也沒什麽,卻被魏大人捉住了,大概魏大人不想聲張,便喊了玉明殿管事嬤嬤來處置,正巧被吳大人堵住而已。
這一番來龍去脈不用說得太清楚,人人心裏都有了自己的解釋,何況那小太監懷裏露出的一個粉彩青花瓷盅,似乎正是禦賜的東西。
跟隨吳文銘來的禦林軍一個分隊長無聲對手下偏了偏頭,又讓開了一點。
吳文銘不可置信的看著殿內——公主哪去了?陳嬤嬤為什麽會在這裏?
他的目光落在小太監臉上,剛才聽見有人認識這個太監,他的心又涼了涼,卻還是有個念頭從心底掠過,有沒有可能……
“陛下駕到……”
長長的傳報聲傳來,近在耳側,眾人迴首,便看見一色瓜形宮燈浮遊而來,燈下是天盛帝的禦輦,輦上老皇麵有疲倦之色,頗有衰老之態。
眾人都俯伏參拜,天盛帝並沒有下輦,遠遠的看了殿中一眼,揮揮手道:“深更半夜,影子都不曾見一個,鬧得成什麽體統?都散了。”
這一句話出來,眾人都愣了愣,誰也沒想到陛下問也不問一句,直接便遣散了侍衛,寧弈立即直起腰,道:“是。”二話不說便令長纓衛下去。
吳文銘看見天盛帝過來,心中已經一沉,軟軟在階上跪了,又覺得不妥,趕緊挪跪下階,卻覺得雙腿僵木不聽使喚,額上汗珠滾滾而下。
“吳大學士翻弄這半夜,也該累了。”天盛帝淡淡瞥一眼吳文銘,語氣裏聽不出喜怒,“還是迴值戍房歇著吧。”
話是沒什麽不妥,但是那句“翻弄”,用得著實厲害,吳文銘抖著嘴唇,顫聲不成句,深深俯首於地,“是。”
“你是文臣,昌文殿大學士。”天盛帝高高坐在禦輦上,臉掩在宮燈陰影裏,半明半暗間隻看見一張嘴一開一闔,吐出的字眼平淡而森涼,“文臣就應持心守正,隻以一心事君,為天下表率,時時勤拂拭,莫使染塵埃,寒窗苦讀十餘載,滿腹道德文章可別用錯了地方,機心籌謀之類,沾著了便該避之唯恐不及,若是不知自量卷進去,誰也救不得你——這裏有一本前朝賢相李文正公的《臣論》,你拿迴去,好好讀讀,什麽時候讀通了,說給朕聽。”
一本書啪的扔下來,扔在吳文銘膝前。
吳文銘抖著手去拿書,薄薄一本,拿了幾次都沒拿動。
鳳知微和寧弈,又對視一眼。
天盛帝這番話,厲害得很,幾乎把老吳的麵子裏子全部撕了,似勉勵似勸慰似警告似教訓,平淡裏無限壓力和森森殺氣,卻又高高提起輕輕放下,臨到頭來,不過是個閉門思過,誰也聽不出他的意思是從此永不敘用呢,還是隻是冷落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