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恆已被禁足,無法再入宮,他的人若再去打探容易被皇上懷疑,萬一再抓住把柄更難解釋,於是太夫人吩咐傅文出麵,找人在宮中打探,看這消息究竟是誰走漏給皇帝的。
不必太夫人交代,傅文已在安排此事,他比誰都清楚,傅恆不能倒,此事可大可小,皇帝的脾氣古怪,誰也摸不透,有可能過幾日就不提此事,再找個借口將傅恆調迴軍機處做領班,也有可能就此對他生出嫌隙,再不重用,那麽整個富察家就會處於劣勢!
是以傅文必須替他化解這個危機才是!
宮中的消息不大容易打聽,在皇上跟前伺候的人大都嘴緊,不會輕易泄露,有銀子也不一定能買通。
幸得鄂弼也在密切關注此事,就在傅文惆悵之際,鄂弼帶來了好消息,說是他的兒子在酒樓飲酒時,曾聽訥親之子說起晴柔之事。
“訥親的兒子怎會知曉我們的家事?”
鄂弼隻道不甚清楚,“當時鄂定也有些醉了,聽訥親之子宏泰說起晴柔的傷疤時並未當迴事,隻當他在信口雌黃的詆毀,直至春和出事之後,鄂定才想起此事,又與我說起,我想來與你透個風,你且莫著急,待鄂定抽空再宴請宏泰,將他灌醉再套話便是。“
訥親的後人去告密,這也可以理解,畢竟訥親被賜自盡時,正是傅恆榮耀之際,兩人本就不睦,傅恆又取代了訥親,自然會被他家的人嫉恨,隻是這消息究竟是誰走漏給宏泰的呢?
急不來,傅文隻好停止探查,等著鄂弼那邊的消息。
聽聞鄂弼出手相助,傅恆甚感欣慰,“那時白茶不願做他的妾室,他雖未說什麽,但畢竟被拒絕,麵子有失,我還擔心他會心生芥蒂,未料竟不計前嫌,還肯為我奔走,看來是我小人之心了啊!”
放眼朝堂,也就西林覺羅氏一族與富察家走得最近,“鄂爾泰一生剛正不阿,他那幾個兒子也都是忠良為國,鄂弼的哥哥鄂容安為國捐軀,弟弟鄂寧雖生性風流,在官場也頗為圓滑,好在分得清是非善惡,處事並不糊塗,
鄂弼更是心思縝密,深得皇上信任,他不似旁人那般攀附於你,但你出事,他卻是第一個願意站出來的,得此忘年摯友,乃是春和你的福氣啊!“
的確是福!奈何傅恆此時正被禁足,不方便去鄂弼府上道謝,於是擺脫他四哥與鄂弼道聲辛苦。傅文勸他放寬心,
“鄂弼不是斤斤計較之人,這個節骨眼兒上,你們二人不方便見麵,否則他怎會隻來找我,卻不見你?隻因他清楚,不能讓皇上曉得你們走得太近,不然日後求情便有偏幫的嫌疑,且靜候鄂定的消息罷!”
鄂定與奎林,福靈安等人一向關係甚好,隻是此次是打探消息,奎林等人若是出麵,宏泰必會有所戒備,不願說實話,於是鄂定便沒叫他們同往,隻叫了其他幾位海量的友人一道,借著宏泰即將納妾一事,一齊將他灌醉!
饒是他酒量再好,也敵不過這麽多人的輪番敬酒,很快他就迷迷糊糊,開始吹起了牛皮。
鄂定趁機詢問那件事,糊塗的宏泰並未防備,如實道出,說是留香樓的一位姑娘透露的消息。
“苓惜?”鄂定曉得這女子,可不就是直接傅中堂揚言要納之為妾的姑娘嗎?那時候還一度傳為京城茶餘飯後的閑話,都道這女子有本事,隻因傅中堂十幾年未納妾,竟然鬆口,實屬難得,但後來此事又作罷,個中因由,鄂定也不甚清楚。
難道是因為這個,苓惜心生嫉恨,才會報複?
既問出罪魁禍首,剩下的就該交由傅中堂來裁斷,鄂定隻管告知福靈安即可。
傅恆千算萬算,也未料到竟會是那個幾乎要被他遺忘的女子在作怪,一個小姑娘,何故要管這些朝堂之爭?
福靈安也在猜測著,“會不會是因為阿瑪沒讓她進門,她才懷恨在心?伺機報複?”
細細琢磨著,傅恆隻道這個可能性不太大,“她不是愚笨之人,應該考慮過後果,亂嚼舌根,自己也很有可能被泄露出去,一旦被查出,富察府絕不輕饒,隻為了這事兒而冒險,似乎得不償失,除非……她另有目的。”
至於是什麽,還需查證,想到一事,傅恆又交代福靈安,“千山那邊還需你去安撫,這個節骨眼兒上,萬莫出來見晴柔,你祖母這會兒正在氣頭兒上,他若再被抓住,誰都不敢保!”
明白這當中的利害攸關,福靈安拱手應承著,“是,阿瑪放心,孩兒會看著千山的。”
晴柔之事得放一放,如今傅恆得先解決自己的麻煩,才能再去為女兒謀劃。至於苓惜,他得親自審問,一邊交代海豐去留香樓帶人,另一邊再派人去打探她的身世,力求找到證據,她才無法推托逃避。
奈何留香樓的老鴇對她的來曆並不十分清楚,說是從外地買來的,隻曉得家道中落,其餘一概不知,連本姓也不曉得,
“留香樓隻收留苦難女子,不問前塵,奴家真是幫不了官爺您呐!”
老女人一再給他拋媚眼,扮可憐,看得海豐直反胃,料想問不出個所以然來,便沒再多待,命人帶走苓惜,匆匆趕迴府。
海豐先審時,苓惜什麽也不肯答,隻說要見傅恆,“有些話我隻跟他說,你沒資格審我。”
被嫌棄的海豐輕蔑斥道:“我呸!就你那身份,也配讓我們爺親自審訊?當初你與我們爺可是銀錢交易,講得一清二楚,我主子可沒毀你清白,銀子也沒少給,你竟然暗中算計報複,真當這富察二字是好寫的?”
麵對他的炫耀和不屑,苓惜揚著首,高傲依舊,冷笑迴應,“這兩個字,怕是用了多少鮮血才書就而成罷?你們的光鮮亮麗,自由富貴,是犧牲了多少人的性命而得?”
莫名其妙的指責聽得海豐稀裏糊塗,不懂她這番感慨卻是為何,甚是嫌棄的皺眉,
“瞎扯什麽呢!現在說的是你泄露消息一事!老實交代,你的消息從何而來,誰指使你這麽做的?坦白還可從輕發落,若然隱瞞,嚴加懲處!“
無懼於他的威脅,苓惜還是那句話,“傅恆肯出麵我就交代,你再問也是浪費口舌,我懶得與你廢話。”
“假清高!”海豐本想對她用刑,但又覺得浪費時辰,主子這會兒隻想要一個答案而已,他再怎麽折騰也是多餘,還是莫要賭氣的好,於是讓人看著,他去請示主子。
聽罷他的複述,傅恆更覺蹊蹺,指定要見他,還說些稀奇古怪的話,究竟這女子與富察家有何牽連?看來必得他親自過去一趟問個清楚!
然而事與願違,就在傅恆趕去,打開房門之時,苓惜竟已自盡!傅恆頓感失望,質問海豐這是怎麽迴事,海豐也覺詫異,生怕被連累,“奴才隻命人好好看著她的,不曉得她怎會自盡!”
詢問看守者,他們也是茫然不知情,“這姑娘突然說她要去茅房,奴才看押人犯不能讓她亂跑,於是提了夜壺給她,關上房門避嫌,還以為她腹痛才會耽擱那麽久,並不知她會服毒自盡啊!”
借口要方便,轉身就服毒,看來她是早有預備,沒打算活著出去,但好歹也等他問完再去罷!
眼看著就要水落石出,卻又斷了線索,懊惱的傅恆越發覺得可疑,認為這是有人在背後搗鬼,而苓惜的話又讓他坐立難安,不確定她的死究竟是自殺還是他人,遂又找來仵作驗屍,同時又命海豐去審問伺候苓惜的丫鬟,不放心的他又特意交代,
“這迴可給我看好咯!再自盡就讓你去給她們作伴兒!”
委屈的海豐喏喏稱是,可不敢再馬虎大意,親自去找攬月,才發現這丫鬟十分膽小,不似苓惜那般高傲,一見他們這陣仗就開始求饒,
“奴婢隻是伺候姑娘的,但姑娘一向話少,甚少與奴婢多說什麽,是以並不知曉她的事,你們問我也沒用啊!”
眼看她驚嚇的哭鼻子,海豐也沒嚇她,曉之以情,動之以理,態度和藹的拉她坐下,
“咱們都是做下人的,你說的情況哥哥十分了解,很多有關主子的機密之事,咱們並不知情,我也跟九爺說過,不要為難你一個小姑娘,可九爺要求我例行盤問,我總得問出點兒什麽才好迴話不是?
你就隨意講幾句關於苓惜之事,我迴去也好交差,不再叨擾你。“
軟硬兼施的幾句好話哄下來,攬月就此妥協,但依舊為難的撅起了小嘴,“該說什麽呢?我也沒個頭緒。”
眼看有譜,海豐手支下巴,湊近她繼續誘哄道:“她平時喜歡吃什麽?可有與你說過方言,聽得出是哪裏的麽?”
仔細迴想,攬月隻道不曾,”姑娘說她是外地的,可我聽她說話就是京城人氏無疑。至於吃食,也沒什麽稀奇的,她不怎麽挑食。“
海豐又問了許多話,皆無找到什麽線索。攬月被問的有些心煩,想讓他們快些離開,便也努力思索著一些小細節,猛然想起一事,
“依稀記得,今年清明時,我好像看到她在房中偷偷祭拜,這裏是不允許燒紙錢的,嫌晦氣,她晚上偷偷的燒,被我撞見,可能怕我告狀,就給我塞了好處,後來我看到她將牌位包裹好放在箱子中鎖了起來。”
不必太夫人交代,傅文已在安排此事,他比誰都清楚,傅恆不能倒,此事可大可小,皇帝的脾氣古怪,誰也摸不透,有可能過幾日就不提此事,再找個借口將傅恆調迴軍機處做領班,也有可能就此對他生出嫌隙,再不重用,那麽整個富察家就會處於劣勢!
是以傅文必須替他化解這個危機才是!
宮中的消息不大容易打聽,在皇上跟前伺候的人大都嘴緊,不會輕易泄露,有銀子也不一定能買通。
幸得鄂弼也在密切關注此事,就在傅文惆悵之際,鄂弼帶來了好消息,說是他的兒子在酒樓飲酒時,曾聽訥親之子說起晴柔之事。
“訥親的兒子怎會知曉我們的家事?”
鄂弼隻道不甚清楚,“當時鄂定也有些醉了,聽訥親之子宏泰說起晴柔的傷疤時並未當迴事,隻當他在信口雌黃的詆毀,直至春和出事之後,鄂定才想起此事,又與我說起,我想來與你透個風,你且莫著急,待鄂定抽空再宴請宏泰,將他灌醉再套話便是。“
訥親的後人去告密,這也可以理解,畢竟訥親被賜自盡時,正是傅恆榮耀之際,兩人本就不睦,傅恆又取代了訥親,自然會被他家的人嫉恨,隻是這消息究竟是誰走漏給宏泰的呢?
急不來,傅文隻好停止探查,等著鄂弼那邊的消息。
聽聞鄂弼出手相助,傅恆甚感欣慰,“那時白茶不願做他的妾室,他雖未說什麽,但畢竟被拒絕,麵子有失,我還擔心他會心生芥蒂,未料竟不計前嫌,還肯為我奔走,看來是我小人之心了啊!”
放眼朝堂,也就西林覺羅氏一族與富察家走得最近,“鄂爾泰一生剛正不阿,他那幾個兒子也都是忠良為國,鄂弼的哥哥鄂容安為國捐軀,弟弟鄂寧雖生性風流,在官場也頗為圓滑,好在分得清是非善惡,處事並不糊塗,
鄂弼更是心思縝密,深得皇上信任,他不似旁人那般攀附於你,但你出事,他卻是第一個願意站出來的,得此忘年摯友,乃是春和你的福氣啊!“
的確是福!奈何傅恆此時正被禁足,不方便去鄂弼府上道謝,於是擺脫他四哥與鄂弼道聲辛苦。傅文勸他放寬心,
“鄂弼不是斤斤計較之人,這個節骨眼兒上,你們二人不方便見麵,否則他怎會隻來找我,卻不見你?隻因他清楚,不能讓皇上曉得你們走得太近,不然日後求情便有偏幫的嫌疑,且靜候鄂定的消息罷!”
鄂定與奎林,福靈安等人一向關係甚好,隻是此次是打探消息,奎林等人若是出麵,宏泰必會有所戒備,不願說實話,於是鄂定便沒叫他們同往,隻叫了其他幾位海量的友人一道,借著宏泰即將納妾一事,一齊將他灌醉!
饒是他酒量再好,也敵不過這麽多人的輪番敬酒,很快他就迷迷糊糊,開始吹起了牛皮。
鄂定趁機詢問那件事,糊塗的宏泰並未防備,如實道出,說是留香樓的一位姑娘透露的消息。
“苓惜?”鄂定曉得這女子,可不就是直接傅中堂揚言要納之為妾的姑娘嗎?那時候還一度傳為京城茶餘飯後的閑話,都道這女子有本事,隻因傅中堂十幾年未納妾,竟然鬆口,實屬難得,但後來此事又作罷,個中因由,鄂定也不甚清楚。
難道是因為這個,苓惜心生嫉恨,才會報複?
既問出罪魁禍首,剩下的就該交由傅中堂來裁斷,鄂定隻管告知福靈安即可。
傅恆千算萬算,也未料到竟會是那個幾乎要被他遺忘的女子在作怪,一個小姑娘,何故要管這些朝堂之爭?
福靈安也在猜測著,“會不會是因為阿瑪沒讓她進門,她才懷恨在心?伺機報複?”
細細琢磨著,傅恆隻道這個可能性不太大,“她不是愚笨之人,應該考慮過後果,亂嚼舌根,自己也很有可能被泄露出去,一旦被查出,富察府絕不輕饒,隻為了這事兒而冒險,似乎得不償失,除非……她另有目的。”
至於是什麽,還需查證,想到一事,傅恆又交代福靈安,“千山那邊還需你去安撫,這個節骨眼兒上,萬莫出來見晴柔,你祖母這會兒正在氣頭兒上,他若再被抓住,誰都不敢保!”
明白這當中的利害攸關,福靈安拱手應承著,“是,阿瑪放心,孩兒會看著千山的。”
晴柔之事得放一放,如今傅恆得先解決自己的麻煩,才能再去為女兒謀劃。至於苓惜,他得親自審問,一邊交代海豐去留香樓帶人,另一邊再派人去打探她的身世,力求找到證據,她才無法推托逃避。
奈何留香樓的老鴇對她的來曆並不十分清楚,說是從外地買來的,隻曉得家道中落,其餘一概不知,連本姓也不曉得,
“留香樓隻收留苦難女子,不問前塵,奴家真是幫不了官爺您呐!”
老女人一再給他拋媚眼,扮可憐,看得海豐直反胃,料想問不出個所以然來,便沒再多待,命人帶走苓惜,匆匆趕迴府。
海豐先審時,苓惜什麽也不肯答,隻說要見傅恆,“有些話我隻跟他說,你沒資格審我。”
被嫌棄的海豐輕蔑斥道:“我呸!就你那身份,也配讓我們爺親自審訊?當初你與我們爺可是銀錢交易,講得一清二楚,我主子可沒毀你清白,銀子也沒少給,你竟然暗中算計報複,真當這富察二字是好寫的?”
麵對他的炫耀和不屑,苓惜揚著首,高傲依舊,冷笑迴應,“這兩個字,怕是用了多少鮮血才書就而成罷?你們的光鮮亮麗,自由富貴,是犧牲了多少人的性命而得?”
莫名其妙的指責聽得海豐稀裏糊塗,不懂她這番感慨卻是為何,甚是嫌棄的皺眉,
“瞎扯什麽呢!現在說的是你泄露消息一事!老實交代,你的消息從何而來,誰指使你這麽做的?坦白還可從輕發落,若然隱瞞,嚴加懲處!“
無懼於他的威脅,苓惜還是那句話,“傅恆肯出麵我就交代,你再問也是浪費口舌,我懶得與你廢話。”
“假清高!”海豐本想對她用刑,但又覺得浪費時辰,主子這會兒隻想要一個答案而已,他再怎麽折騰也是多餘,還是莫要賭氣的好,於是讓人看著,他去請示主子。
聽罷他的複述,傅恆更覺蹊蹺,指定要見他,還說些稀奇古怪的話,究竟這女子與富察家有何牽連?看來必得他親自過去一趟問個清楚!
然而事與願違,就在傅恆趕去,打開房門之時,苓惜竟已自盡!傅恆頓感失望,質問海豐這是怎麽迴事,海豐也覺詫異,生怕被連累,“奴才隻命人好好看著她的,不曉得她怎會自盡!”
詢問看守者,他們也是茫然不知情,“這姑娘突然說她要去茅房,奴才看押人犯不能讓她亂跑,於是提了夜壺給她,關上房門避嫌,還以為她腹痛才會耽擱那麽久,並不知她會服毒自盡啊!”
借口要方便,轉身就服毒,看來她是早有預備,沒打算活著出去,但好歹也等他問完再去罷!
眼看著就要水落石出,卻又斷了線索,懊惱的傅恆越發覺得可疑,認為這是有人在背後搗鬼,而苓惜的話又讓他坐立難安,不確定她的死究竟是自殺還是他人,遂又找來仵作驗屍,同時又命海豐去審問伺候苓惜的丫鬟,不放心的他又特意交代,
“這迴可給我看好咯!再自盡就讓你去給她們作伴兒!”
委屈的海豐喏喏稱是,可不敢再馬虎大意,親自去找攬月,才發現這丫鬟十分膽小,不似苓惜那般高傲,一見他們這陣仗就開始求饒,
“奴婢隻是伺候姑娘的,但姑娘一向話少,甚少與奴婢多說什麽,是以並不知曉她的事,你們問我也沒用啊!”
眼看她驚嚇的哭鼻子,海豐也沒嚇她,曉之以情,動之以理,態度和藹的拉她坐下,
“咱們都是做下人的,你說的情況哥哥十分了解,很多有關主子的機密之事,咱們並不知情,我也跟九爺說過,不要為難你一個小姑娘,可九爺要求我例行盤問,我總得問出點兒什麽才好迴話不是?
你就隨意講幾句關於苓惜之事,我迴去也好交差,不再叨擾你。“
軟硬兼施的幾句好話哄下來,攬月就此妥協,但依舊為難的撅起了小嘴,“該說什麽呢?我也沒個頭緒。”
眼看有譜,海豐手支下巴,湊近她繼續誘哄道:“她平時喜歡吃什麽?可有與你說過方言,聽得出是哪裏的麽?”
仔細迴想,攬月隻道不曾,”姑娘說她是外地的,可我聽她說話就是京城人氏無疑。至於吃食,也沒什麽稀奇的,她不怎麽挑食。“
海豐又問了許多話,皆無找到什麽線索。攬月被問的有些心煩,想讓他們快些離開,便也努力思索著一些小細節,猛然想起一事,
“依稀記得,今年清明時,我好像看到她在房中偷偷祭拜,這裏是不允許燒紙錢的,嫌晦氣,她晚上偷偷的燒,被我撞見,可能怕我告狀,就給我塞了好處,後來我看到她將牌位包裹好放在箱子中鎖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