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劍秋將玉瑩留在少林寺,剩下的人去尋找澄明大師的蹤跡,少林僧軍一向由少林寺的武僧組成,而且聲勢不小,估計行進並不會太快。劍秋等人一路追蹤一路快馬加鞭的趕路,大概過了幾日卻仍未追上眾僧,而且眾僧的蹤跡到了洛陽卻不翼而飛了。劍秋思量到:過了洛陽就是長安的門戶潼關了,過了潼關離長安就不遠了,也就是說很可能杜鴻漸這幾日就要行動了。劍秋一念至此,頓時覺得迫在眉睫,隻能催促一同前來的李白和李嗣業,李裳秋三人加快一點速度,早早進入洛陽,說不定能遇到澄明大師。


    午時四人進入洛陽,在街邊買了幾塊胡餅,正準備上馬找人之時卻看到幾個道士裝扮的人走了過去“天師道怎麽也來這兒了”李白小聲嘀咕著“恐怕不隻天師道,看哪個蒼綠色的道袍,那是崆峒派。天青色道袍的是昆侖派,還有玄黑道袍的,海南派的高手天靈子也來啦。估計澄明大師也在這個城裏。”劍秋在李白等人耳邊小聲說道。“估計這次的事件不小,噓,噤聲”隻聽見一個五大三粗,臉方方正正,“那些和尚真厲害,咱們的大事差點就被毀了,你說說那些和尚是什麽來路。”“歸仁,不要抱怨了,這一次大帥為了這件事可是下了血本,不說海南派天靈子這類高手,就連昆侖神龍和扶桑的牟滄浪都來了。”(關於扶桑派和牟滄浪的故事可以看梁羽生先生的《大唐遊俠傳》和《龍鳳玉釵緣》)劍秋聽到這話和李白交換了一個眼神,決定跟著這兩個人,看看究竟是什麽事。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劍秋一行人在前跟蹤,卻全然不知自己的一切已經被別人完完全全掌握在預料之中。劍秋跟著兩個人出了城,越走越感到不對,世上怎麽會有這麽湊巧的事,莫非......。“不好,中計”劍秋驚唿著拉著李白等人準備走“快迴城”“嘿嘿,休想走,不要壞事”前麵兩個大漢中瘦的那個說到。說著拔出腰間的刀,一招力劈華山直劈而下,卻被李嗣業攔住,“裳秋妹子,咱倆擋著,劍秋,白大哥,你倆快走。”劍秋和李白展開輕功,往迴就走“咱倆去哪?”李白問道。“還是那個酒店,我如果沒想錯,洛陽今日必有打亂。”話音剛落,隻見東城火起,一個黑影拔地而出,劍秋大喊:“站住”,一招淩雲嘯日,劍花飛舞攔住了去路,和黑衣人交上了手,讓李白前往火場。黑衣人停住腳步和劍秋纏鬥起來,過了一炷香的時間,劍秋看到對方隻是和自己纏鬥就知道是緩兵之計,不再糾纏前往火場卻發現遍地屍體,劍秋看到牆角邊躺著一個僧人,趕快扶著問道:“怎麽了,澄明大師呢?”那個和尚氣息若有若無,一直喃喃的念叨著“潼關,保護皇上”沒多久便離開人世了。劍秋一聽,大事不妙,皇上潼關閱兵,估計兇多吉少,展開身法,前往潼關。


    到了潼關之時已經漸漸天明了,劍秋知道可能已經來不及了,但是還是抱著碰運氣的態度闖進了潼關,還未踏入潼關便被周圍埋伏的將士圍攻,劍秋雲裏霧裏,卻也不得不迴擊,自己可不是挨打不還手的人,奈何雙拳難敵四手,劍秋也無意傷人。正如諺語“虎無傷人意,人有殺虎心”一樣,劍秋最後還是被拿了下來,綁著進了一個房間,劍秋看到上首坐了一個人,雙目有神,方方的臉略略有些肥胖,身上的衣服被撐的有些膨脹。而在這稍微有些發福的男人旁邊,坐著一個女子,如盛開的牡丹花一樣雍容華貴,眉不點而翠,嘴不塗而紅,眼睛略略有些小,但是放在這麽一張臉上卻一點都不違和,反而添光添彩。坐著便如九天聖母一般讓人不敢仰視。在這個婦人旁邊站著的卻是千方百計要謀害劍秋的李亨。“亨兒,這就是澄明說的叛逆?”那個發福的男人問道。劍秋腦袋一動就猜到了這就是當今聖上,後事稱之為唐玄宗的李隆基。“父王,看來應該就是他了。”李亨躬身答到。“少林寺這次叛亂讓為父很是傷心,若非亨兒你來的及時,隻怕為父要死在叛逆僧軍的手上了。”唐玄宗冷哼了一聲。“完了,李亨這計真的是要置少林寺於死地啊。該怎麽辦呢”劍秋眉頭緊皺的想著方法。“父王,孩兒得知少林寺有叛逆之心便日夜兼程趕來保護父王,幸得天佑父皇,叛逆奸計失敗,供出主謀,這下父皇可以安心了。”“且慢”劍秋大聲打斷了李亨的話語。用勁掙脫了繩索,站了起來,一拳直接打到李隆基的旁邊牆上說到:“皇上,我如果是叛逆,你現在就死了,我希望皇上不能隻憑片麵之詞就定我的罪”李亨驚詫於劍秋竟然可以一下掙脫繩索,殊不知潼關守衛,當朝行軍司馬李棲筠和劍秋是故識,察覺劍秋不可能是這樣的人,奈何太子一手遮天,隻能冒死偷偷給劍秋一個小刀劃斷繩索以做逃生之用。


    “大膽小賊,竟敢忤逆聖上,來人,給我拿下”李亨指揮著守軍喊到。“慢著”唐玄宗緩緩說了一聲“亨兒,我們要讓這個叛逆心服口服,來人,提審澄明。”沒過多久,隻見澄明大師被駕著來到了皇上麵前“和尚,我且問你,你昨天晚上為什麽帶領僧軍包圍我們?你這是大逆不道的作為你知不知道?”唐玄宗厲聲問道。“皇上,真正大逆不道的不是我,皇上,你不能忠奸不分啊,你這樣讓老衲寒心不已啊,皇上明察啊。”澄明分辨到。“朕忠奸不分?你們圍攻朕還要朕說你們是忠臣?若非亨兒看透你們的陰謀,及時增援,還抓住了主謀,隻怕現在你們的意圖早就達到了吧。”劍秋忽然明白這是李亨的一石二鳥之計,急中生智“皇上,我有證據證明我不是叛逆!”“哦,有意思,什麽證據?”唐玄宗譏笑的問道。劍秋便把李亨造反的始末說了一遍,最後說:“皇上,造反的證據我知道在哪裏,請皇上移駕,我可以證明。”“哈哈哈,反賊,你說的是這個嘛?”李亨手一揚,劍秋看到李亨手上拿著的似乎是當初安祿山造反的信件,大為驚詫。“帶上來”李亨說到,劍秋看到滿身血汙的段秀實,還有雙手被縛的李嗣業,李裳秋,李白三人,最讓劍秋吃驚的卻是玉瑩也被抓了過來,而且滿臉淚痕。“他們都認了,你也認了吧,勾結叛黨,犯上作亂的主謀,葉劍秋!”李亨冷笑了一聲。“不可能,玉瑩,嗣業,秀實,大哥你們快點分辨啊。”劍秋著急的喊著,可是眾人仍然無動於衷。劍秋看到玉瑩做口型和自己說:“快跑”一咬牙,直接轉身展開身法“別讓反賊跑了”李亨下令到。劍秋周圍瞬間出現一批高手,陷入核心,這時候靈光乍現,分辨到:“澄靜大師知道事情,聖上明察啊!”李隆基一聽到這句話暴跳如雷:“大膽反賊,到這個時候還要蒙騙朕,澄靜大師失蹤好幾天了你想給朕來個死無對證是不是,給我拿下了。”劍秋心灰意冷,心中知道中了杜鴻漸的連環毒計,卻也無可無奈何,正準備丟下武器放棄抵抗的時候,一個如洪鍾般響亮的聲音響起來:“隆基,且慢抓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九曲霓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文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文丐並收藏九曲霓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