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爺做事向來以小心謹慎著稱,一般賠本的買賣不做,不然也不會一步步走到今天的地步。但是這次不知道怎麽了,出了那麽多人力物力不說,還親自出馬,搞這麽大的動靜就為了收這幾個珠子?還是他終於良心發現,覺得自己這麽多年幹的事兒有損陰德,這是在懺悔?


    誰也不知道南爺葫蘆裏賣的什麽藥,唯獨那個風水先生知道。話說牛老哥和宋九兒忙完村裏的事情之後,就馬不停蹄的奔赴南爺,南爺收了那些珠子卻不見動靜就是在等這二位,據傳,南爺把那些珠子收起來都用一口虎口棺鎮著,這虎頭棺不是一般的棺,不是給人用的,而是專門葬妖用的,所以上麵的戾氣要比一般的鬼怪高的多的多,這些珠子被放在棺裏,但是他們本就是靈物,哪裏肯安分,整天鬼哭狼嚎的,而且散出去的綠光把整個山頭都染成了綠色,一到晚上,隻見南爺地盤上的這山頭閃著綠光,而且裏麵淒慘的聲音不絕於耳,雖然南爺特意找了一座特別偏僻的山,但是還是避免不了消息走漏,一些亡命之徒聞著味道一路尋來,借著這樣做太危險,終究不是辦法的借口,想要這一批珠子,但是南爺哪裏肯放手,所以來的人都悻悻而歸,南爺說了不字,再敢造次的就是在找死。


    等人齊之後,南爺把步驟大體說了一下,原來他收集這麽多的珠子隻為一用,就是煉成一顆珠子,把所有珠子的精華都集中到一顆上麵,那麽這樣一來,這珠子可就算是邪惡至極了,以後盜墓帶了這顆珠子,那可真謂之百無禁忌了。


    而具體的做法就是用一個百年以上的葬過人的銅角金棺,把珠子都封到裏麵,然後將金棺和珠子一並放到一個萬人坑裏,底上鋪一層厚厚的石灰,中間用柳木,槐樹柴堆疊,頂上再用老墳頭土蓋住,連燒帶燜,過了七七四十九天即可,這方法窮盡了那個風水先生畢生所學,將木,火,水,土,金五行相生相克運用到了極致,不過執行起來風險較大,必須有四個道行深的人守在四個方位,不怕萬一,就怕出了差錯,這一旦有一點兒不對付,那後果真的,恐怕隻有神仙能抗衡了。


    好在是四個人四十九天來寸步不離,吃住都在那裏,一刻也不敢放鬆,其他人還好,南爺瘦的都脫了形。


    開土那天,眾人都穿的幹幹淨淨,像是在迎接天神一樣隆重,土慢慢被挖開,裏麵的木柴都成了黑炭,越往下,人們的心情越緊張,奇怪的是,挖到底都沒有看到金棺,棺可能化成了金水,但是珠子卻不見一顆,偌大一個坑,人們整整找了一天,才在坑底發現了一塊不起眼的石碑,有一顆不到拳頭大小的深綠色珠子鑲嵌在背麵,就在南爺鬆了一口氣,感覺萬事大吉的時候,有細心人在石碑上發現了倆行字,“空亡地上邪成靈,縱然有穴易歇滅。”


    眾人百思不得其解,最後還是牛老哥道出了其中玄機,這千萬顆珠子經過七七四十九天融為一顆,也就是說,所有形,氣,靈,怨,傷,病,死等不好的東西都匯到了一起,這就不是一顆珠子那麽簡單了,這東西已經有了靈氣,不是誰都能左右的,所以第二句就是在說,即使你發現了墓也是白忙活,不認你這主,你無論如何也驅使不了這珠子。這話已經說的很明白了,這就是在告訴南爺,這珠子自己是靠不上了。


    但是南爺雖幹的是這行,可就是不信命,執意要把珠子帶到身上,倒是從帶了珠子之後,進了墓再沒遇到過邪物,但是世間萬物有利必有弊,這珠子在驅邪的同時也招邪,像那時候的皇帝一樣,人們都懼怕其威嚴,但還是想法設法去接近,這也一樣,邪物倒是不敢靠的太近,但是在一定範圍內,四麵八方的鬼怪都聚了過來,像是在朝聖一般。


    弄的方圓十幾裏再沒了生氣,南爺的身體也開始一天不如一天,脾氣也變的暴躁,不近人情,並開始有了吃食人肉的惡習,周圍人一看,這樣下去他遲早是要死在這珠子上。然後手下找機會把珠子偷出來,由牛老哥帶著去找有緣人去了。


    從那之後,南爺慢慢恢複過來,終究也想明白,不該是自己的絕不能強求。再說這解鈴還須係鈴人,牛老哥拿著珠子又找到了沈家村那個朝官,此時,那人已經是孑然一身了,辭去了官職,隱居在山上。


    牛老哥把事情的來龍去脈一說,這珠子既然問世就必須要有一個落腳處,開始的時候這珠子誰也傷,可就不害這朝官,所以牛老哥試試看,這珠子是不是就認他為主。


    那沈姓官員也不推辭,說自己已經成了獨自一人,無牽無掛,不管它認不認我,就放到他那兒,算是為了天下百姓做了一件善事,要是真能犧牲他一個,幸福千萬家,說什麽也值得。


    當牛老哥把珠子交到伸沈家人手上的時候,珠子突然閃了一下光就滅了,隻是看著很好看,卻不再發出幽幽的綠光,看著遠沒有那麽囂張跋扈了,好似乖順了很多,牛老哥大喜,說沈家人就是那珠子的主人,然後給了那人一個布兜,把那個珠子隨身帶好,盡量就放到布兜裏,這樣可以避免很多的邪氣外泄,以免給你造成傷害。牛老哥最後叮囑那人,不到萬不得已千萬不能啟用那珠子,要他死的時候,把珠子一並葬了,越隱蔽,越安全的地方越好。


    那人全都應下,多年後,牛老哥迴了一次沈家村,那人已經搬走了,去了哪裏沒人知道,隻是世上從那之後再沒有了關於鬼眼的傳說,有人說這本來就是沒有的事兒,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棺香墓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柳王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柳王爺並收藏棺香墓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