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程銘說在開樂器店之前他打算先去雲南看望一下曲老師。我也覺得該去看看了,從雲南迴來已經有四年多了,我說過會給曲老師寫信,卻都遲遲沒有動筆,不知道他們幾個給曲老師寫過沒有。我說要不要先給曲老師寫封信打個招唿?程銘說不用,我們就是要突然地出現給曲老師一個驚喜。這時程銘轉過頭來看著我說,你說曲老師還認識咱倆嗎?我說也許吧,不知道後來還有沒有人到那個村子裏去支教了,支教的多了,也許曲老師就不記得咱們了。
我們打點行裝,第二天早上便出發,中午的時候我們已經坐在滇池畔吃午飯了。然後我們沿著四年前的行車路線來到大理,這次我們不需要行色匆匆了,而是在大理逗留一日,參觀一下“南詔國”的風貌——四年前我們打算先支教,返程的時候再遊玩大理,可是返程的時候我們僅剩路費,已經沒錢遊玩了,所以我們還沒有真正地領略大理的風光——我倆又來到蝴蝶泉畔進行一番暢飲,雲南的景色確實讓人陶醉。在大理逗留一日後,我們繼續沿著當年的線路,向那個小縣城的小山村進發。
縣城的變化不大,那輛麵包車的變化也不大。我以為它早已退役了,沒想到這輛麵包車以它不屈不撓的拚搏精神和乘坐它的人不畏犧牲的大無畏精神又頑強地堅持了四年,而且目前還沒有退役的跡象。我們坐上了它,一路上聽著它稀裏嘩啦地響著,不過這次我不再害怕它會散架,這稀裏嘩啦的聲音倒像是跟我聊著四年前的往事。我和程銘到雲南的這兩天一個熟人都沒有遇到,這輛車算是我們遇到的第一個舊相識。我們又來到那條岔路,下車後我愛撫似的摸了摸麵包車的車身,並且跟它合影。然後我們拎著禮物步行十餘裏,來到了我們支教過的村子。
路上,程銘說我感覺像是迴家了,心跳得厲害。我說這就叫“近鄉情更怯”。我們首先路過村外的那條河,程銘在河邊站了很久,我知道這裏是他的愛情發源地,便不打斷他的思緒,也和他一起默默地站了一會。然後我們進村,不過沒有去村長家,而是直接來到了學校。學校還是當年的樣子,隻是又經曆了四年多的風吹雨打,教室顯得比以前更陳舊些,從裏麵傳來曲老師帶領學生們朗讀課文的聲音,曲老師的聲音依舊很洪亮。我站在院子裏,想等到下課的時候再去見曲老師,但是程銘實在太激動了,等不得下課便向教室走去,站在教室的門口,喊了一聲“曲老師!”。曲老師的聲音驟然停住了,向門口望去,看到一個人手把著門框,直直地看著自己。教室裏光線不太好,曲老師向前走了幾步才看清楚來的這個人的相貌。“程銘!”曲老師馬上認出了他,上前和他擁抱,然後又看到程銘身後的我,“南楓!”曲老師馬上又過來和我擁抱,我們三個緊緊地擁抱在一起。事實證明,我們的擔心是多餘的,曲老師沒有忘記我們。
教室裏的孩子們大概不太習慣看到三個成年男人抱在一塊,竟然哄堂大笑起來,這多少有點破壞我們久別重逢的氣氛。我向教室裏掃了一眼,看到講台下的學生已經不再是四年前的那八個人了,而是變成了十多個陌生的麵孔。“下課吧”曲老師轉過身去對他們喊到,孩子們歡唿跳躍著衝出了教室,曲老師在他們的身後喊“下午不用來上課了,今天放假!”看來我們的到來對於曲老師來說是一個節日。
曲老師帶著我倆來到他家,中午我們便在這裏暢飲一番。我們仔細打量著曲老師,這四年裏他容貌變化不太大,隻是背比以前駝了些,估計是背水時被竹簍壓的。曲老師也仔細打量著我們,說我倆變得成熟了。這四年,對於曲老師來說可能隻是把那八個孩子從小學送到初中的過程,但是對於程銘我倆來說,卻是讓我們產生翻天覆地變化的四年,成熟,不可避免地流露在我們的臉上。程銘端起酒杯敬曲老師,說:“如果當年不是來到這裏支教過,我的心裏永遠不會有這麽一塊安靜的角落。這幾年每當我煩悶時就閉上眼睛,仿佛又迴到了這裏,一想到這裏我的心就逐漸平靜下來了,謝謝您”然後將米酒一飲而盡。曲老師很感動,說:“在你們走了以後,第二年又來了幾個支教的大學生,以後便沒有人再來這裏了。你們教過的那八個學生,都已經到縣裏去讀中學了,他們一直在想你們幾個,來,我替他們敬你倆一杯”,我倆趕緊舉起酒杯,和曲老師幹掉杯中米酒。曲老師又問起了當年來支教的那幾個人都怎麽樣了,看來他們也都沒和曲老師聯係。程銘便將那幾個人現在的情況告知了曲老師,當曲老師問到淼淼時,程銘猶豫了一下,還是把他和淼淼的故事講給了曲老師聽了。在說到淼淼現在變得很做作時,程銘流露出厭惡的表情。曲老師聽了以後笑了笑說,其實你犯了個錯誤,就是以自己的標準去評價別人的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我們很難說誰對誰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淼淼是個有理想的孩子,她能夠堅持不懈地為自己的理想奮鬥,我挺欽佩她,來咱們為淼淼幹一杯。程銘聽了以後若有所悟。中午我們三個喝了很多酒,全都倒頭大睡。
當天晚上我倆和曲老師又來到學校的院子裏點燃篝火,圍著火堆聊天。曲老師為我們吹起了葫蘆絲,這一次他吹奏的是更為著名的《月光下的鳳尾竹》。我在葫蘆絲發出的悠揚婉轉的聲音中抬頭看了看月亮,仿佛找到了四年前大家圍坐在這裏的感覺。正如程銘所說的,那晚的月色的確很美,原來那種美印在了我心底最深的角落裏,此時此刻,我又在心底將它翻出來重新品味一番。晚上我們便睡在曲老師的家裏。
第二天我們又來到學校,曲老師早早地起床去背水,這一次我和程銘沒有晚起,跟著曲老師又來到那熟悉的河邊。曲老師打滿一桶水,我和程銘輪流背著。途中,程銘問曲老師,如果從這裏修一條水渠通到學校不是就可以解決背水的問題了嗎?曲老師說那要幾千塊錢,村裏拿不出這麽多錢來。而且村子裏祖祖輩輩就是這麽背水吃的,所以人們都習慣了。迴到學校,我們再一次看到了那最質樸的升旗儀式,曲老師仍然用笛子吹奏國歌,我們送他的錄音機他舍不得用,隻有在重大節日的時候才給學生們拿出來放音樂聽。我們看到了那個錄音機,它被蓋上一塊描金繡花的紅布,端端正正地擺放在曲老師的辦公室裏。我倆又坐在學生們的中間聽了一堂曲老師的課,曲老師想讓我倆上去講一堂課,但是經曆了這四年,我和程銘越來越感覺到那個講台並不是誰都有資格上去講的,我們都怕自己滿腦子亂七八糟的思想攪亂了孩子們純淨的內心世界,所以不想跟他們多談山外的故事。
晚上我和程銘躺在被窩裏聊天,聊這兩天的感受。聊著聊著,程銘忽然說,真不想走了,我要留在這裏當老師。我嚇了一跳,摸了摸程銘的腦袋說,你沒事吧?開什麽玩笑。程銘說,我說真的呢,沒開玩笑。我說你留在這裏讓我一個人迴去?他沒有說話。然後我說,還是跟我迴去吧,你的樂器行還沒有開起來呢,老潘,浩子,超人我們都在那裏,你忘了我們畢業時約定要一起留在北京了?我不能把你一個人留在這裏,你要留下,我也留下。程銘說你有家有業的,不像我光棍一條來去自由,我才是真正的“赤條條來去無牽掛”。我說反正我不能讓你一個人留在這,要不我迴去動員老潘他們幾個全到這裏來,咱們到這裏創業算了,我想好了,咱們在就這辦個養雞場,每天老潘負責撿雞蛋,我們每人挎著一籃雞蛋拿到縣城去賣。程銘笑了笑說你丫忒能鬧了,等他們幾個流氓都過來,這村子估計也快被你們折騰垮了。我說,所以說你還是跟我迴去吧,再說你還得教佳佳音樂呢,不能半途而廢吧。程銘沉默了半天說,好吧,我跟你迴去。
我們在曲老師家住了兩天,又去看望了村長,第三天便準備起身返迴北京。曲老師一再挽留我們多住幾天,但是我們不打算繼續打亂曲老師的生活。臨走的時候程銘又來到那跟飽經滄桑的旗杆上,尋找到了自己的名字,然後用小刀一筆一劃地將這個名字又深深地刻了一遍。曲老師送我們一直走到大路上。這時,程銘從包裏拿出一個信封,給曲老師說:“這個請您收下”。曲老師說:“這是什麽?”說著便打開信封看,原來裏麵是一萬元錢。曲老師趕緊把信封還給程銘說:“你幹什麽?這個我不能要”,程銘握著曲老師的手說:“這錢不是給您個人的,是我倆捐給給學校的,您用這些錢給學校修一條水渠吧,以後坐在教室裏就可以喝到清水了”,曲老師堅持不要這些錢,程銘說:“這些錢是我和南楓開飯店賺的,四年前我們就有這個想法了,隻是那時我們沒有能力修這條水渠。現在您年紀大了,不要再背水了,修好這條水渠,以後再有人來支教也方便些。”說著把錢用力地塞在了曲老師的手裏。我這時才明白程銘為什麽堅持跟我多要一萬現金,原來他早就有這個想法了。
12
從雲南迴來,程銘立刻投入到開辦樂器行的工作中去。他在距離我們兩條街遠的地方租了一間十幾平米的小屋,我倆將小屋重新粉刷一遍——有了給老潘刷房子的經驗,我倆們刷房子的手藝幾乎可以和職業工匠相媲美。程銘又定做了幾張鐵網,他將這些鐵網掛在牆上,再將幾把吉他和貝司掛在鐵架子上麵,門口還擺了一套架子鼓,這個小店就算是落成了。開張的時候我和老潘前來捧場,我說要不要搞點開業儀式之類的活動,他說你以為這是開飯店啊,我這什麽活動都不用,你倆一會就聽我彈一段吉他就行了。我說那也總該有個揭牌的活動吧,要不就這麽著就開業顯得太平淡了。程銘拿起一塊紅布蓋在樂器行的招牌上,然後說你倆把它揭下來吧。於是我和老潘一人扯住紅布的一角,同時向下一拉。程銘在旁邊說,好,開張!整個活動就隻有我們三個人。
程銘的樂器行叫“樂樂樂器行”,這個名字是老潘給起的。我管它叫“lele”樂器行,程銘叫“yueyue”樂器行,老潘說你們都錯了,應該叫“le yue”樂器行,取孟子的“獨樂樂,與眾樂樂,孰樂”一句。然後老潘問程銘,你願意自己玩音樂還是和別人一起玩音樂?程銘想了想說,那要看那個“別人”懂不懂音樂,要是他不懂音樂我就隻好自己玩了。老潘說,錯了,你現在的職業不是音樂人而是商人,應該是不管那個別人“懂不懂”音樂,你都要讓他覺得自己“精通”音樂,然後讓他買你的樂器。程銘說你丫怎麽跟南楓說的一樣,一副奸商相?我說,這說明我倆都比你成熟了,你在我倆麵前就一小p孩。老潘說對對對,再說咱們賣給他的又不是假貨,問心無愧啊。但是我會愧對我的吉他,說著程銘拿起一把吉他撫摸一番說,唉,不知道你將來要落入何人之手,看你的造化了。
程銘的樂器行開張後,他便搬過去住,飯店的那間雜物間就又閑置了起來。但是程銘會偶爾來酒店這邊幫忙,每天早上仍然會跑步過來帶領飯店的員工進行晨練。自從他開了樂器行以後,接送佳佳便由我一個人來做,程銘偶爾在閑暇的時候會和我一起去接佳佳。佳佳倒是很不適應沒有程銘的日子,每天非要見到程銘才肯安靜下來。每天早上佳佳都早早地起床,和程銘陳舒然一起晨練。從此每天晨練時,程銘高大的身影旁都站著一個蠟筆小新似的身影,跟著程銘一起做廣播操,動作比程銘還滑稽。
樂器行開張一個星期程銘也沒有賣出一件樂器去。但是程銘不覺得著急,仍舊每天坐在小屋裏彈著他的吉他,唱著他寫的歌。其實我覺得程銘自己作曲的歌挺沒個性的,完全是模仿水木年華的風格,所以我和老潘聽了以後總以為是水木年華又出新歌了。有一個周末老潘我倆正在他的樂器行閑聊,這時來了一個高中生,穿著肥大的校服,打著耳釘。他一進來就對著滿牆的吉他和貝司挑來挑去,我們三個看著他都沒有說話。這時他又走到那台架子鼓旁邊,拿起鼓錘敲了幾下。
“哥們兒要買樂器?”老潘忍不住開口問他。
“恩”
“買什麽,選好了嗎?”
“就是不知道買什麽才挑呢,我們要組建樂隊”
“你擅長什麽樂器就買什麽樂器唄”
“我什麽樂器都不會呢,想挑一樣迴去學”
“就學架子鼓!”老潘立刻覺得自己的口才有了用武之地,走到那高中生麵前,拿過鼓錘在手上轉了一圈“咚”地一聲敲在鼓上,說“我看你架子鼓敲得就不錯!肯定以前受過訓練”那高中生說:“不行不行,略知皮毛而已”老潘說“謙虛謙虛,一看你就是高手。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你看這鼓,這工藝,這造型,簡直就是給你量身定做,怎麽樣老弟,買了吧”高中生看了一下鼓的標價:4500元,又有點猶豫。這時老潘說:“五筒兩鑔才四千五,買了吧,絕對值。你看這鼓還有一項附加功能呢”說著拿起鼓錘手舞足蹈地在鼓上一陣亂敲,發出一陣幾乎令人難以容忍的噪音。程銘我倆還有那個高中生都詫異地看著他說:“這算什麽附加功能?”老潘深深地吸了一口氣說“發泄!”然後對著高中生說“當你鬱悶時,當你煩惱時,就勇敢地拿起鼓錘,想怎麽敲就怎麽敲,包你三分鍾後通體舒暢,爽到底!”高中生驚歎地點了點頭。最終老潘成功地將那台架子鼓賣了出去,成就了樂器行的首筆生意。不過我想那個高中生以後如果被他的鄰居們用板磚拍死的話,慘案的起因一定是這台架子鼓。
高中生走後程銘對老潘說:“看來你對發泄很有心得啊”,老潘無奈地說“結了婚的男人都需要發泄”“你在家用什麽發泄啊。不會是在枕頭上寫上上官妮妮的名字練拳擊吧?”我問到。老潘對我眨眨眼睛說:“我用cs啊”,我和程銘會心地一笑。那場景必定是老潘在家每次被上官妮妮壓迫到幾乎精神崩潰時,就會打開電腦進入cs遊戲,讓自己當匪,起名“老潘”,加二十個警察,分別叫“上官妮妮1”“上官妮妮2”直到“上官妮妮20”,隻允許他們用刀。然後“老潘”自己站在木箱上,拿起機關槍對著這些戴著鋼盔墨鏡防毒麵具的“上官妮妮”們一陣瘋狂掃射,屏幕上頃刻血肉模糊慘不忍睹,電腦前的老潘才長舒一口氣,大叫一聲“爽!”,然後關掉電腦,換上一副笑容前去掃地。而此時上官妮妮正坐在沙發上,聚精會神地看著韓劇,吐了一地瓜子皮……
程銘說在開樂器店之前他打算先去雲南看望一下曲老師。我也覺得該去看看了,從雲南迴來已經有四年多了,我說過會給曲老師寫信,卻都遲遲沒有動筆,不知道他們幾個給曲老師寫過沒有。我說要不要先給曲老師寫封信打個招唿?程銘說不用,我們就是要突然地出現給曲老師一個驚喜。這時程銘轉過頭來看著我說,你說曲老師還認識咱倆嗎?我說也許吧,不知道後來還有沒有人到那個村子裏去支教了,支教的多了,也許曲老師就不記得咱們了。
我們打點行裝,第二天早上便出發,中午的時候我們已經坐在滇池畔吃午飯了。然後我們沿著四年前的行車路線來到大理,這次我們不需要行色匆匆了,而是在大理逗留一日,參觀一下“南詔國”的風貌——四年前我們打算先支教,返程的時候再遊玩大理,可是返程的時候我們僅剩路費,已經沒錢遊玩了,所以我們還沒有真正地領略大理的風光——我倆又來到蝴蝶泉畔進行一番暢飲,雲南的景色確實讓人陶醉。在大理逗留一日後,我們繼續沿著當年的線路,向那個小縣城的小山村進發。
縣城的變化不大,那輛麵包車的變化也不大。我以為它早已退役了,沒想到這輛麵包車以它不屈不撓的拚搏精神和乘坐它的人不畏犧牲的大無畏精神又頑強地堅持了四年,而且目前還沒有退役的跡象。我們坐上了它,一路上聽著它稀裏嘩啦地響著,不過這次我不再害怕它會散架,這稀裏嘩啦的聲音倒像是跟我聊著四年前的往事。我和程銘到雲南的這兩天一個熟人都沒有遇到,這輛車算是我們遇到的第一個舊相識。我們又來到那條岔路,下車後我愛撫似的摸了摸麵包車的車身,並且跟它合影。然後我們拎著禮物步行十餘裏,來到了我們支教過的村子。
路上,程銘說我感覺像是迴家了,心跳得厲害。我說這就叫“近鄉情更怯”。我們首先路過村外的那條河,程銘在河邊站了很久,我知道這裏是他的愛情發源地,便不打斷他的思緒,也和他一起默默地站了一會。然後我們進村,不過沒有去村長家,而是直接來到了學校。學校還是當年的樣子,隻是又經曆了四年多的風吹雨打,教室顯得比以前更陳舊些,從裏麵傳來曲老師帶領學生們朗讀課文的聲音,曲老師的聲音依舊很洪亮。我站在院子裏,想等到下課的時候再去見曲老師,但是程銘實在太激動了,等不得下課便向教室走去,站在教室的門口,喊了一聲“曲老師!”。曲老師的聲音驟然停住了,向門口望去,看到一個人手把著門框,直直地看著自己。教室裏光線不太好,曲老師向前走了幾步才看清楚來的這個人的相貌。“程銘!”曲老師馬上認出了他,上前和他擁抱,然後又看到程銘身後的我,“南楓!”曲老師馬上又過來和我擁抱,我們三個緊緊地擁抱在一起。事實證明,我們的擔心是多餘的,曲老師沒有忘記我們。
教室裏的孩子們大概不太習慣看到三個成年男人抱在一塊,竟然哄堂大笑起來,這多少有點破壞我們久別重逢的氣氛。我向教室裏掃了一眼,看到講台下的學生已經不再是四年前的那八個人了,而是變成了十多個陌生的麵孔。“下課吧”曲老師轉過身去對他們喊到,孩子們歡唿跳躍著衝出了教室,曲老師在他們的身後喊“下午不用來上課了,今天放假!”看來我們的到來對於曲老師來說是一個節日。
曲老師帶著我倆來到他家,中午我們便在這裏暢飲一番。我們仔細打量著曲老師,這四年裏他容貌變化不太大,隻是背比以前駝了些,估計是背水時被竹簍壓的。曲老師也仔細打量著我們,說我倆變得成熟了。這四年,對於曲老師來說可能隻是把那八個孩子從小學送到初中的過程,但是對於程銘我倆來說,卻是讓我們產生翻天覆地變化的四年,成熟,不可避免地流露在我們的臉上。程銘端起酒杯敬曲老師,說:“如果當年不是來到這裏支教過,我的心裏永遠不會有這麽一塊安靜的角落。這幾年每當我煩悶時就閉上眼睛,仿佛又迴到了這裏,一想到這裏我的心就逐漸平靜下來了,謝謝您”然後將米酒一飲而盡。曲老師很感動,說:“在你們走了以後,第二年又來了幾個支教的大學生,以後便沒有人再來這裏了。你們教過的那八個學生,都已經到縣裏去讀中學了,他們一直在想你們幾個,來,我替他們敬你倆一杯”,我倆趕緊舉起酒杯,和曲老師幹掉杯中米酒。曲老師又問起了當年來支教的那幾個人都怎麽樣了,看來他們也都沒和曲老師聯係。程銘便將那幾個人現在的情況告知了曲老師,當曲老師問到淼淼時,程銘猶豫了一下,還是把他和淼淼的故事講給了曲老師聽了。在說到淼淼現在變得很做作時,程銘流露出厭惡的表情。曲老師聽了以後笑了笑說,其實你犯了個錯誤,就是以自己的標準去評價別人的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我們很難說誰對誰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淼淼是個有理想的孩子,她能夠堅持不懈地為自己的理想奮鬥,我挺欽佩她,來咱們為淼淼幹一杯。程銘聽了以後若有所悟。中午我們三個喝了很多酒,全都倒頭大睡。
當天晚上我倆和曲老師又來到學校的院子裏點燃篝火,圍著火堆聊天。曲老師為我們吹起了葫蘆絲,這一次他吹奏的是更為著名的《月光下的鳳尾竹》。我在葫蘆絲發出的悠揚婉轉的聲音中抬頭看了看月亮,仿佛找到了四年前大家圍坐在這裏的感覺。正如程銘所說的,那晚的月色的確很美,原來那種美印在了我心底最深的角落裏,此時此刻,我又在心底將它翻出來重新品味一番。晚上我們便睡在曲老師的家裏。
第二天我們又來到學校,曲老師早早地起床去背水,這一次我和程銘沒有晚起,跟著曲老師又來到那熟悉的河邊。曲老師打滿一桶水,我和程銘輪流背著。途中,程銘問曲老師,如果從這裏修一條水渠通到學校不是就可以解決背水的問題了嗎?曲老師說那要幾千塊錢,村裏拿不出這麽多錢來。而且村子裏祖祖輩輩就是這麽背水吃的,所以人們都習慣了。迴到學校,我們再一次看到了那最質樸的升旗儀式,曲老師仍然用笛子吹奏國歌,我們送他的錄音機他舍不得用,隻有在重大節日的時候才給學生們拿出來放音樂聽。我們看到了那個錄音機,它被蓋上一塊描金繡花的紅布,端端正正地擺放在曲老師的辦公室裏。我倆又坐在學生們的中間聽了一堂曲老師的課,曲老師想讓我倆上去講一堂課,但是經曆了這四年,我和程銘越來越感覺到那個講台並不是誰都有資格上去講的,我們都怕自己滿腦子亂七八糟的思想攪亂了孩子們純淨的內心世界,所以不想跟他們多談山外的故事。
晚上我和程銘躺在被窩裏聊天,聊這兩天的感受。聊著聊著,程銘忽然說,真不想走了,我要留在這裏當老師。我嚇了一跳,摸了摸程銘的腦袋說,你沒事吧?開什麽玩笑。程銘說,我說真的呢,沒開玩笑。我說你留在這裏讓我一個人迴去?他沒有說話。然後我說,還是跟我迴去吧,你的樂器行還沒有開起來呢,老潘,浩子,超人我們都在那裏,你忘了我們畢業時約定要一起留在北京了?我不能把你一個人留在這裏,你要留下,我也留下。程銘說你有家有業的,不像我光棍一條來去自由,我才是真正的“赤條條來去無牽掛”。我說反正我不能讓你一個人留在這,要不我迴去動員老潘他們幾個全到這裏來,咱們到這裏創業算了,我想好了,咱們在就這辦個養雞場,每天老潘負責撿雞蛋,我們每人挎著一籃雞蛋拿到縣城去賣。程銘笑了笑說你丫忒能鬧了,等他們幾個流氓都過來,這村子估計也快被你們折騰垮了。我說,所以說你還是跟我迴去吧,再說你還得教佳佳音樂呢,不能半途而廢吧。程銘沉默了半天說,好吧,我跟你迴去。
我們在曲老師家住了兩天,又去看望了村長,第三天便準備起身返迴北京。曲老師一再挽留我們多住幾天,但是我們不打算繼續打亂曲老師的生活。臨走的時候程銘又來到那跟飽經滄桑的旗杆上,尋找到了自己的名字,然後用小刀一筆一劃地將這個名字又深深地刻了一遍。曲老師送我們一直走到大路上。這時,程銘從包裏拿出一個信封,給曲老師說:“這個請您收下”。曲老師說:“這是什麽?”說著便打開信封看,原來裏麵是一萬元錢。曲老師趕緊把信封還給程銘說:“你幹什麽?這個我不能要”,程銘握著曲老師的手說:“這錢不是給您個人的,是我倆捐給給學校的,您用這些錢給學校修一條水渠吧,以後坐在教室裏就可以喝到清水了”,曲老師堅持不要這些錢,程銘說:“這些錢是我和南楓開飯店賺的,四年前我們就有這個想法了,隻是那時我們沒有能力修這條水渠。現在您年紀大了,不要再背水了,修好這條水渠,以後再有人來支教也方便些。”說著把錢用力地塞在了曲老師的手裏。我這時才明白程銘為什麽堅持跟我多要一萬現金,原來他早就有這個想法了。
12
從雲南迴來,程銘立刻投入到開辦樂器行的工作中去。他在距離我們兩條街遠的地方租了一間十幾平米的小屋,我倆將小屋重新粉刷一遍——有了給老潘刷房子的經驗,我倆們刷房子的手藝幾乎可以和職業工匠相媲美。程銘又定做了幾張鐵網,他將這些鐵網掛在牆上,再將幾把吉他和貝司掛在鐵架子上麵,門口還擺了一套架子鼓,這個小店就算是落成了。開張的時候我和老潘前來捧場,我說要不要搞點開業儀式之類的活動,他說你以為這是開飯店啊,我這什麽活動都不用,你倆一會就聽我彈一段吉他就行了。我說那也總該有個揭牌的活動吧,要不就這麽著就開業顯得太平淡了。程銘拿起一塊紅布蓋在樂器行的招牌上,然後說你倆把它揭下來吧。於是我和老潘一人扯住紅布的一角,同時向下一拉。程銘在旁邊說,好,開張!整個活動就隻有我們三個人。
程銘的樂器行叫“樂樂樂器行”,這個名字是老潘給起的。我管它叫“lele”樂器行,程銘叫“yueyue”樂器行,老潘說你們都錯了,應該叫“le yue”樂器行,取孟子的“獨樂樂,與眾樂樂,孰樂”一句。然後老潘問程銘,你願意自己玩音樂還是和別人一起玩音樂?程銘想了想說,那要看那個“別人”懂不懂音樂,要是他不懂音樂我就隻好自己玩了。老潘說,錯了,你現在的職業不是音樂人而是商人,應該是不管那個別人“懂不懂”音樂,你都要讓他覺得自己“精通”音樂,然後讓他買你的樂器。程銘說你丫怎麽跟南楓說的一樣,一副奸商相?我說,這說明我倆都比你成熟了,你在我倆麵前就一小p孩。老潘說對對對,再說咱們賣給他的又不是假貨,問心無愧啊。但是我會愧對我的吉他,說著程銘拿起一把吉他撫摸一番說,唉,不知道你將來要落入何人之手,看你的造化了。
程銘的樂器行開張後,他便搬過去住,飯店的那間雜物間就又閑置了起來。但是程銘會偶爾來酒店這邊幫忙,每天早上仍然會跑步過來帶領飯店的員工進行晨練。自從他開了樂器行以後,接送佳佳便由我一個人來做,程銘偶爾在閑暇的時候會和我一起去接佳佳。佳佳倒是很不適應沒有程銘的日子,每天非要見到程銘才肯安靜下來。每天早上佳佳都早早地起床,和程銘陳舒然一起晨練。從此每天晨練時,程銘高大的身影旁都站著一個蠟筆小新似的身影,跟著程銘一起做廣播操,動作比程銘還滑稽。
樂器行開張一個星期程銘也沒有賣出一件樂器去。但是程銘不覺得著急,仍舊每天坐在小屋裏彈著他的吉他,唱著他寫的歌。其實我覺得程銘自己作曲的歌挺沒個性的,完全是模仿水木年華的風格,所以我和老潘聽了以後總以為是水木年華又出新歌了。有一個周末老潘我倆正在他的樂器行閑聊,這時來了一個高中生,穿著肥大的校服,打著耳釘。他一進來就對著滿牆的吉他和貝司挑來挑去,我們三個看著他都沒有說話。這時他又走到那台架子鼓旁邊,拿起鼓錘敲了幾下。
“哥們兒要買樂器?”老潘忍不住開口問他。
“恩”
“買什麽,選好了嗎?”
“就是不知道買什麽才挑呢,我們要組建樂隊”
“你擅長什麽樂器就買什麽樂器唄”
“我什麽樂器都不會呢,想挑一樣迴去學”
“就學架子鼓!”老潘立刻覺得自己的口才有了用武之地,走到那高中生麵前,拿過鼓錘在手上轉了一圈“咚”地一聲敲在鼓上,說“我看你架子鼓敲得就不錯!肯定以前受過訓練”那高中生說:“不行不行,略知皮毛而已”老潘說“謙虛謙虛,一看你就是高手。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你看這鼓,這工藝,這造型,簡直就是給你量身定做,怎麽樣老弟,買了吧”高中生看了一下鼓的標價:4500元,又有點猶豫。這時老潘說:“五筒兩鑔才四千五,買了吧,絕對值。你看這鼓還有一項附加功能呢”說著拿起鼓錘手舞足蹈地在鼓上一陣亂敲,發出一陣幾乎令人難以容忍的噪音。程銘我倆還有那個高中生都詫異地看著他說:“這算什麽附加功能?”老潘深深地吸了一口氣說“發泄!”然後對著高中生說“當你鬱悶時,當你煩惱時,就勇敢地拿起鼓錘,想怎麽敲就怎麽敲,包你三分鍾後通體舒暢,爽到底!”高中生驚歎地點了點頭。最終老潘成功地將那台架子鼓賣了出去,成就了樂器行的首筆生意。不過我想那個高中生以後如果被他的鄰居們用板磚拍死的話,慘案的起因一定是這台架子鼓。
高中生走後程銘對老潘說:“看來你對發泄很有心得啊”,老潘無奈地說“結了婚的男人都需要發泄”“你在家用什麽發泄啊。不會是在枕頭上寫上上官妮妮的名字練拳擊吧?”我問到。老潘對我眨眨眼睛說:“我用cs啊”,我和程銘會心地一笑。那場景必定是老潘在家每次被上官妮妮壓迫到幾乎精神崩潰時,就會打開電腦進入cs遊戲,讓自己當匪,起名“老潘”,加二十個警察,分別叫“上官妮妮1”“上官妮妮2”直到“上官妮妮20”,隻允許他們用刀。然後“老潘”自己站在木箱上,拿起機關槍對著這些戴著鋼盔墨鏡防毒麵具的“上官妮妮”們一陣瘋狂掃射,屏幕上頃刻血肉模糊慘不忍睹,電腦前的老潘才長舒一口氣,大叫一聲“爽!”,然後關掉電腦,換上一副笑容前去掃地。而此時上官妮妮正坐在沙發上,聚精會神地看著韓劇,吐了一地瓜子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