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中為何鳴號示警?
迴稟陛下,有江東水軍逆流而上,距離我軍大營不遠了,故而士卒鳴號示警!
啊,傳朕旨意,全軍備戰,提防吳軍進攻大營!
遵旨!
連綿號角聲中,曹軍將士們衝出帳篷,迅速在江邊上列陣整齊,弓箭手在前,牌刀手在後,大隊騎兵沿著江岸來迴巡視,防備吳軍搶灘登陸!
曹丕帶著文武群臣,登上了灌嬰城的南城牆,居高臨下,向東瞭望,想看一看是什麽情況
隻見波瀾壯闊的江麵上,一支龐大的船隊正在逆流而上,大小戰船密密麻麻的,把水麵都給覆蓋住了,起碼有四五千艘之數,種類更是繁多,有疾速如飛的走舸,有異常堅固的艨艟,有衝擊上岸用的平船,還有上下五層可裝載兩千將士的大型樓船!
旗艦是一艘白色餘皇大舟,長十餘丈,高四五丈,猶如一座活動的堡壘,中間高高的桅杆上麵,掛著一麵赤色帥旗,中間一個鬥大‘陸’字,迎風飄揚,上下起伏!
舳艫千裏,旌旗蔽空,未想江東水軍如此之盛,難怪以太祖武皇帝之神威,亦在烏林折戟沉沙呢!
陛下,江東水軍衝過來了!
啊,全軍備戰,準備短兵相接!
遵旨!
曹丕與群臣大都是北方人,從未見過這種浮江萬艘的場麵,不禁為之驚歎萬分,原本滿滿的必勝之心,也瞬間下降了一小半,吳國實力雄厚,讓人不敢小覷啊!
吳軍船隊逆江而上,並沒有前往柴桑大營,而是向北岸靠近過來,似乎有發起進攻之意,這讓魏國君臣有些緊張,又有一些欣喜和期待!
要知道,吳軍在水中是條蛟龍,一旦上岸就變成爬蟲了,魏軍憑著強大的步騎兵,可以輕鬆碾壓對方,殺一個屍漂水麵江水為之不流!
吼!吼!
我家陸大都督有良言告之魏主:大國有征伐之兵,小國有預備之固,願魏主退還城池,早歸中原,否則烏林兵敗之禍不遠矣!
很可惜,距離北岸大約三箭地遠,吳軍船隊改變了航向,大小士卒站在船邦上,向著曹營整齊呐喊,真猶如滾滾驚雷一般,可見軍心士氣極高!
與此同時,餘皇大舟上出現一道身影,身穿白袍腰橫寶劍,憑欄而立穩如泰山,正是吳國大都督陸遜,還向著北岸招手示意呢!
在江麵上遊蕩三圈之後,吳國船隊才緩緩駛進彭蠡湖(鄱陽湖古稱),入住柴桑大營去了,整個過程井然有序,數千艘戰船無一掉隊,顯示出高超的訓練水平以及指揮能力!
唉,沒想到吳越蠻荒之地,也有這般儒雅之將,看來要想平定江東,朕還需多費一些力氣啊,諸位愛卿,可有誰知道這個陸遜的根底嗎?
看過吳國水軍之盛,曹丕心中久久不能平息,更歎息陸遜這般人物,為何不是自己的臣子呢?
碧眼兒真是好福氣啊,先有周瑜次有魯肅,如今又有陸遜,前後鎮守長江二十餘年,使得魏蜀不敢輕視東吳分毫!
迴稟陛下,這陸遜的底細嘛,微臣略知一二!
衛尉大人仔細說來!
臣遵旨!
群臣中站出一人,正是衛尉華歆,專門負責收集情報的官員,記憶力又特別好,魏蜀吳三國上層人物的履曆,全都裝在他的肚子裏了。
陸遜,字伯言,吳郡吳縣人氏,其家為吳郡四大族之一(顧陸朱張),累世為官不斷,其祖父陸紆官至城門校尉,其父親陸駿任過九江都尉!
陸遜八歲喪母,十歲喪父,由其叔祖父廬江太守陸康扶養,並在其任所讀書,兩年之後陸康病逝任上,家中再無成年男子,年僅一十二歲的陸遜肩負起了支撐門戶之責,處理家務無不妥當,與人交往不失禮數,以才智而聞名鄉裏!
陸遜足智多謀,文武雙全,很快在江東子弟中嶄露頭角,十八歲出仕孫氏幕府,受封都尉之職,並受到了大都督周公瑾的青睞,攜帶左右,參與軍機,厚愛猶如自家子侄一般!
後來周公瑾魯子敬先後亡故,江東大軍呈群龍無首之狀,而一眾老將功臣皆欲爭先,未想孫仲謀力排眾議,任命了陸遜為大都督,統帥江東幾十萬兵馬,時年二十四歲!
陸遜上任以後,操練兵馬,鞏固江防,還曾多次出兵討伐山越,每戰無有不勝者,先後俘虜數十萬之眾,擇其精壯者從軍,老弱者遍籍為民,吳國國力因此大增!
華歆做過豫章郡太守,為孫策效力過一段時間,後來朝廷征為議郎,這才轉投曹營集團的,故而對江東人物了如指掌!
如此說來,陸遜不但是江東才俊,還是周公瑾的得意門生了?
周公瑾雄姿英發,膽略兼人,曾讓太祖武皇帝飲恨沙場,未能完成統一大業,如今遇到了他的門生,朕與眾卿萬萬不可輕敵!
見識過陸遜的風采,又得知其過往之後,曹丕心中不禁升起一片陰雲,江東人物如此,恐怕未可輕圖,還有江東水軍之強悍,更是讓人心生畏懼!
一旦幾千艘戰船順江而下,曹休曹真的人馬能夠阻擋住嗎,要是擋不住的話,滅吳大計就可能毀於一旦了!
迴稟陛下,周公瑾厚愛陸遜不假,不過據微臣所知,二人並非師徒關係!
哦,那又是何等高人,調教出了陸遜這般儒雅之將?
有消息稱,陸遜少年之時,曾經化名為‘陸九’,入爭鳴學府苦學了數年之久,一身兼兵法儒墨眾家之長,還曾經還曾經得到過太師大人親自指點!
故而逢年過節,以及太師大人生辰之日,陸遜都會準備厚禮,派人送到無愁侯府之中,禮單抬頭是獻上師尊大人,自稱為門下不肖弟子!
你說什麽,陸遜是太師大人的弟子,此事為何不早告訴朕,朕如果知道的話咳咳!
聽完了華歆的稟報,曹丕心中不再是一片陰雲,而是烏雲密布電閃雷鳴,還下起了陣陣的血雨!
身為小舅子,曹丕太知道姐夫有多大本領,又多會調教弟子了,鄧艾郝昭孫紹薑維這幾年與蜀軍對陣沙場,立下了赫赫戰功,諸葛孔明都被他們給累吐血了,被稱為‘蕭門四大英將!’
沒想到這個陸遜,與四大英將是同門師兄弟,難怪年紀輕輕就有這般非凡本領呢,自己要是早知道的話,或許就不會發起這場南征了。
與此同時,曹丕想起了幾天之前,蕭逸又派人送來一份奏折,上麵同樣是四句話:
陸遜善用奇謀,江東水軍強悍,
南征已獲小勝,及早班師為上!
這是告誡曹丕,陸遜有統帥之才,而江東水軍極為善戰,戰船數量也占據優勢,與之在長江上麵爭鋒,曹軍肯定要吃大虧的!
不如趁著小勝之際,及早班師迴朝,這樣既能保存實力,麵子上也過得去了,畢竟奪取了一郡之地!
曹丕不是死不迴頭之人,在經過蕭逸兩次提醒,又見識了陸遜的風采以及吳國水軍強大之後,退兵之心不禁油然而生!
問題是,自己興師動眾的,把魏國軍民折騰個半死,隻奪取區區一郡之地,付出太大了,收獲太小了!
何況現在下令退兵,世人肯定會說了:‘魏主外強中幹,見陸遜而喪膽,觀吳兵而落魄,這也太丟麵子了!’
退兵心有不甘,進兵又無必勝把握,這進退兩難之間,誰來給自己指點迷津呢?
正在為難之間,曹丕發現城東北有一座小山,雖然山勢不算太高,可是植被茂密,風景秀麗,山頂還有一座建築物,似是神殿,又似廟宇!
那裏是什麽山,山上是何廟宇?
迴稟陛下,此為蔡山,有上天昊帝神殿一座,四方百姓常前往祈福,據說十分經驗!
上天昊帝的神殿派人好好打掃一番,朕擇吉日要上香祭拜!
遵旨!
尋常人遇到了難事,人力又無法解決之時,往往提著豬頭到廟裏求根簽,皇帝也不例外的,進退兩難之間,曹丕決定求神靈指點迷津了!
記住手機版
第七十六章東吳儒將之風采!
迴稟陛下,有江東水軍逆流而上,距離我軍大營不遠了,故而士卒鳴號示警!
啊,傳朕旨意,全軍備戰,提防吳軍進攻大營!
遵旨!
連綿號角聲中,曹軍將士們衝出帳篷,迅速在江邊上列陣整齊,弓箭手在前,牌刀手在後,大隊騎兵沿著江岸來迴巡視,防備吳軍搶灘登陸!
曹丕帶著文武群臣,登上了灌嬰城的南城牆,居高臨下,向東瞭望,想看一看是什麽情況
隻見波瀾壯闊的江麵上,一支龐大的船隊正在逆流而上,大小戰船密密麻麻的,把水麵都給覆蓋住了,起碼有四五千艘之數,種類更是繁多,有疾速如飛的走舸,有異常堅固的艨艟,有衝擊上岸用的平船,還有上下五層可裝載兩千將士的大型樓船!
旗艦是一艘白色餘皇大舟,長十餘丈,高四五丈,猶如一座活動的堡壘,中間高高的桅杆上麵,掛著一麵赤色帥旗,中間一個鬥大‘陸’字,迎風飄揚,上下起伏!
舳艫千裏,旌旗蔽空,未想江東水軍如此之盛,難怪以太祖武皇帝之神威,亦在烏林折戟沉沙呢!
陛下,江東水軍衝過來了!
啊,全軍備戰,準備短兵相接!
遵旨!
曹丕與群臣大都是北方人,從未見過這種浮江萬艘的場麵,不禁為之驚歎萬分,原本滿滿的必勝之心,也瞬間下降了一小半,吳國實力雄厚,讓人不敢小覷啊!
吳軍船隊逆江而上,並沒有前往柴桑大營,而是向北岸靠近過來,似乎有發起進攻之意,這讓魏國君臣有些緊張,又有一些欣喜和期待!
要知道,吳軍在水中是條蛟龍,一旦上岸就變成爬蟲了,魏軍憑著強大的步騎兵,可以輕鬆碾壓對方,殺一個屍漂水麵江水為之不流!
吼!吼!
我家陸大都督有良言告之魏主:大國有征伐之兵,小國有預備之固,願魏主退還城池,早歸中原,否則烏林兵敗之禍不遠矣!
很可惜,距離北岸大約三箭地遠,吳軍船隊改變了航向,大小士卒站在船邦上,向著曹營整齊呐喊,真猶如滾滾驚雷一般,可見軍心士氣極高!
與此同時,餘皇大舟上出現一道身影,身穿白袍腰橫寶劍,憑欄而立穩如泰山,正是吳國大都督陸遜,還向著北岸招手示意呢!
在江麵上遊蕩三圈之後,吳國船隊才緩緩駛進彭蠡湖(鄱陽湖古稱),入住柴桑大營去了,整個過程井然有序,數千艘戰船無一掉隊,顯示出高超的訓練水平以及指揮能力!
唉,沒想到吳越蠻荒之地,也有這般儒雅之將,看來要想平定江東,朕還需多費一些力氣啊,諸位愛卿,可有誰知道這個陸遜的根底嗎?
看過吳國水軍之盛,曹丕心中久久不能平息,更歎息陸遜這般人物,為何不是自己的臣子呢?
碧眼兒真是好福氣啊,先有周瑜次有魯肅,如今又有陸遜,前後鎮守長江二十餘年,使得魏蜀不敢輕視東吳分毫!
迴稟陛下,這陸遜的底細嘛,微臣略知一二!
衛尉大人仔細說來!
臣遵旨!
群臣中站出一人,正是衛尉華歆,專門負責收集情報的官員,記憶力又特別好,魏蜀吳三國上層人物的履曆,全都裝在他的肚子裏了。
陸遜,字伯言,吳郡吳縣人氏,其家為吳郡四大族之一(顧陸朱張),累世為官不斷,其祖父陸紆官至城門校尉,其父親陸駿任過九江都尉!
陸遜八歲喪母,十歲喪父,由其叔祖父廬江太守陸康扶養,並在其任所讀書,兩年之後陸康病逝任上,家中再無成年男子,年僅一十二歲的陸遜肩負起了支撐門戶之責,處理家務無不妥當,與人交往不失禮數,以才智而聞名鄉裏!
陸遜足智多謀,文武雙全,很快在江東子弟中嶄露頭角,十八歲出仕孫氏幕府,受封都尉之職,並受到了大都督周公瑾的青睞,攜帶左右,參與軍機,厚愛猶如自家子侄一般!
後來周公瑾魯子敬先後亡故,江東大軍呈群龍無首之狀,而一眾老將功臣皆欲爭先,未想孫仲謀力排眾議,任命了陸遜為大都督,統帥江東幾十萬兵馬,時年二十四歲!
陸遜上任以後,操練兵馬,鞏固江防,還曾多次出兵討伐山越,每戰無有不勝者,先後俘虜數十萬之眾,擇其精壯者從軍,老弱者遍籍為民,吳國國力因此大增!
華歆做過豫章郡太守,為孫策效力過一段時間,後來朝廷征為議郎,這才轉投曹營集團的,故而對江東人物了如指掌!
如此說來,陸遜不但是江東才俊,還是周公瑾的得意門生了?
周公瑾雄姿英發,膽略兼人,曾讓太祖武皇帝飲恨沙場,未能完成統一大業,如今遇到了他的門生,朕與眾卿萬萬不可輕敵!
見識過陸遜的風采,又得知其過往之後,曹丕心中不禁升起一片陰雲,江東人物如此,恐怕未可輕圖,還有江東水軍之強悍,更是讓人心生畏懼!
一旦幾千艘戰船順江而下,曹休曹真的人馬能夠阻擋住嗎,要是擋不住的話,滅吳大計就可能毀於一旦了!
迴稟陛下,周公瑾厚愛陸遜不假,不過據微臣所知,二人並非師徒關係!
哦,那又是何等高人,調教出了陸遜這般儒雅之將?
有消息稱,陸遜少年之時,曾經化名為‘陸九’,入爭鳴學府苦學了數年之久,一身兼兵法儒墨眾家之長,還曾經還曾經得到過太師大人親自指點!
故而逢年過節,以及太師大人生辰之日,陸遜都會準備厚禮,派人送到無愁侯府之中,禮單抬頭是獻上師尊大人,自稱為門下不肖弟子!
你說什麽,陸遜是太師大人的弟子,此事為何不早告訴朕,朕如果知道的話咳咳!
聽完了華歆的稟報,曹丕心中不再是一片陰雲,而是烏雲密布電閃雷鳴,還下起了陣陣的血雨!
身為小舅子,曹丕太知道姐夫有多大本領,又多會調教弟子了,鄧艾郝昭孫紹薑維這幾年與蜀軍對陣沙場,立下了赫赫戰功,諸葛孔明都被他們給累吐血了,被稱為‘蕭門四大英將!’
沒想到這個陸遜,與四大英將是同門師兄弟,難怪年紀輕輕就有這般非凡本領呢,自己要是早知道的話,或許就不會發起這場南征了。
與此同時,曹丕想起了幾天之前,蕭逸又派人送來一份奏折,上麵同樣是四句話:
陸遜善用奇謀,江東水軍強悍,
南征已獲小勝,及早班師為上!
這是告誡曹丕,陸遜有統帥之才,而江東水軍極為善戰,戰船數量也占據優勢,與之在長江上麵爭鋒,曹軍肯定要吃大虧的!
不如趁著小勝之際,及早班師迴朝,這樣既能保存實力,麵子上也過得去了,畢竟奪取了一郡之地!
曹丕不是死不迴頭之人,在經過蕭逸兩次提醒,又見識了陸遜的風采以及吳國水軍強大之後,退兵之心不禁油然而生!
問題是,自己興師動眾的,把魏國軍民折騰個半死,隻奪取區區一郡之地,付出太大了,收獲太小了!
何況現在下令退兵,世人肯定會說了:‘魏主外強中幹,見陸遜而喪膽,觀吳兵而落魄,這也太丟麵子了!’
退兵心有不甘,進兵又無必勝把握,這進退兩難之間,誰來給自己指點迷津呢?
正在為難之間,曹丕發現城東北有一座小山,雖然山勢不算太高,可是植被茂密,風景秀麗,山頂還有一座建築物,似是神殿,又似廟宇!
那裏是什麽山,山上是何廟宇?
迴稟陛下,此為蔡山,有上天昊帝神殿一座,四方百姓常前往祈福,據說十分經驗!
上天昊帝的神殿派人好好打掃一番,朕擇吉日要上香祭拜!
遵旨!
尋常人遇到了難事,人力又無法解決之時,往往提著豬頭到廟裏求根簽,皇帝也不例外的,進退兩難之間,曹丕決定求神靈指點迷津了!
記住手機版
第七十六章東吳儒將之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