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間,朝廷即將‘廢舊幣,鑄新錢’的消息,傳遍了許昌的大街小巷,頓時引起了軒然大波,有人惶恐不安,有人如喪考妣,還有人在暗中盤算,能否趁機狠撈一筆,國難財,永遠是最肥的呀!


    最先做出反應的是普通百姓,人們從家中取出所有銅幣,衝上街頭,瘋狂的購買一切物品,吃的、穿的、用的……,價格都不問,見什麽買什麽,連棺材都不放過,蝗蟲一樣橫掃了坊市,隻求把銅錢用出去,吃點小虧,總比血本無歸強吧!


    幣製改革,其實對普通百姓的衝擊不算大,戰亂年間,百姓手裏能有幾個錢,買幾鬥粟米就全花光了,以後大不了以物易物,雖然麻煩一點,卻無風險!


    真正心頭滴血的是士族門閥,這些家族傳承久遠,底蘊深厚,寶庫裏堆積著千萬錢幣,用來謀取暴利,現在卻成了大麻煩,‘五銖錢’一旦作廢,他們立刻傾家蕩產,上吊抹脖子了!


    心中焦急,士族們卻沒有輕舉妄動,首先,他們手裏的錢幣太多了,短時間內根本花銷不出去,現在的物價又奇高無比,胡亂購買東西,虧損的太多,他們心疼呀!


    其次,‘幣製改革’的消息是否準確,還很難說呀,一個侯府管家醉酒說出來的話,可信度又有多少呢,若是把錢幣都撒出去了,最後鬧個烏龍事件,那才是欲哭無淚呢!


    當務之急,先弄清消息的真假,再思對策,這才是穩妥的做法,於是乎,許昌的士族們立刻行動起來,四處打探消息,問親戚,問朋友,問同僚,隻要有一點內幕消息,他們不惜用千金換取!


    幾天之後,士族們黑著小臉迴到了家中,鬱悶的直想罵娘,他們不是沒探聽到消息,相反的,是探聽的消息太多了,魚龍混雜,真假難辨,心裏反而更猶豫了!


    靠譜點的消息:為了緩解‘錢荒’,丞相府傳下鈞令,廢黜五銖錢,改用新鑄的八銖錢,上麵還要銘刻皇帝的年號,以示忠君之意,據說上次一群重臣前往‘尚坊’就是為了此事!


    誇張點的消息:摸金校尉發掘了秦始皇的陵墓,裏麵的黃金堆積如山,取之不盡,丞相大人決定鑄造金幣,取代原來的五銖錢,幣製由銅本位,換成了金本位,以後國庫再也不缺錢了!


    瘋狂點的消息:為了解決錢荒,丞相大人聽了一些書生的建議,恢複上古製度,廢黜銅幣,改用貝幣,這個消息一出來,真有人天天在河邊轉悠,四處撿貝殼呢!


    還有更厲害的,說是丞相大人找了一群巫師,精通‘煉金之術’,能把黃土變成金子,所以才要廢黜銅幣,改鑄新錢……


    總之,消息越傳越多,人心越來越亂,最後士族們也穩不住了,事關身家性命,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無論如何,必須弄個明白才行!


    胡猜亂想沒有用,關於‘幣製改革’的事情,有三個人肯定知道內幕,曹操、蕭逸、荀彧,隻要其中一個人肯開口,也就知道事情的真假了,問題是,這三位都不好尋問呀!


    對曹操,他們是不敢尋問,丞相大人素有‘奸雄’之稱,心思縝密無比,豈會輕易透露出消息,再說了,曹操對士族門閥一向沒有好感,處處打壓,巴不得他們倒黴呢!


    對蕭逸,他們是問不出消息,試探的派幾個人去侯府拜訪,這位大都督倒是熱情接待了,一通豪飲,又海闊天空的一頓亂吹,那真是天花亂墜,雲山霧罩……,等眾人把得到的消息一綜合,一分析,再刨除水分,最後有價值的消息等於……零!


    沒辦法了,士族們隻好把希望寄托在荀彧身上,這位‘尚書令’性格寬厚,樂於助人,又是士族出身,大家門第相同,問起內幕來應該容易的多吧!


    駕上馬車,帶上重禮,士族們紛紛去荀彧的府邸拜訪,見麵立刻大禮參拜,又是懇求,又是抹眼淚,希望尚書令大人給一句實話,廢黜五銖錢的事情,到底是真是假呀?


    荀彧的態度就比較有意思了,人家送禮物他就收下,人家哭鼻子他遞手帕……,可是一問到廢黜錢幣的事情,立刻麵色陰沉,一言不發,既不點頭,也不搖頭!


    “多謝尚書令大人,大恩大德,必有厚報!”士族們都是心思縝密之人,一言不發,其實就是一種態度了,混跡官場的人都知道,不反對,那就是變相的承認呀!


    尚書令都承認了,廢黜五珠錢的事情肯定假不了,想到這裏,士族們不敢多留,火燒屁股的往家跑,必須第一時間把寶庫裏的五珠錢花出去,再多留幾天,就成一堆廢銅了!


    “鬼麵蕭郎,好手段,好心機,真真假假之下,軍餉有了,錢荒也解決了!”客人們一走,荀彧長出一口氣,從袖子裏掏出一張紙條,這是蕭逸剛派人送來的,上麵隻有四個字……沉默是金!


    …………………………………………………………………………………………………………


    廢幣的消息證實之後,許昌城人心惶惶,人們仿佛迴到了上古社會,想要買東西,要麽以物易物,要麽拿出真金白銀來,至於銅幣,則成了毫無用處的廢物!


    麵對此情此景,士族們上吊的心都有了,這次的‘錢荒’,就是他們在背後推波助瀾,本想囤積錢幣,擾亂人心,等到物賤錢貴的時候,再大量放出去,狠狠撈上一筆,那知道事與願違,廢幣消息一出,徹底把他們打入了十八層地獄!


    “怎麽辦?……到底怎麽辦?”


    千萬枚銅幣呀,融錢取銅,觸犯律法,全家會被殺頭,囤積在手裏,變成一堆廢物,同樣會傾家蕩產,士族們急的滿嘴火泡,不少人把腰帶解下來了,往房梁上一掛,準備一死了之,反正活著也是受罪……,就在他們把腦伸進繩套,準備踢腳下的磚頭時,好消息傳來了!


    有人突然發現,別的地方都拒收銅幣了,可是‘招財錢庫’是個例外,本是為國聚財,以備大軍西征之用,在朝廷沒有正式宣布廢幣之前,錢庫依然接受銅幣賭注的!


    得知消息,士族們又把脖子縮了迴來,但有一線生機,誰也不願意死呀,人們立刻取出所有銅幣,趕往錢庫,連哭帶喊著要為國家出力,為丞相大人分憂,支持大都督西征,就是傾家蕩產也在所不惜,甚至可以不要任何利息,保本就行!


    ‘冷衙門’變成了‘熱市場’,拉錢幣的車馬從東市一直排到西市,荀彧加派了十倍的人手幫忙,依然不夠用,需要清點的錢幣實在太多了,日夜不停的忙碌都不夠,無奈之下,小吏們也懶的數了,直接找來大秤,開始論斤稱量,至於數量多少,自然是他們說了算!


    公家的秤杆永遠不會準確的,一百斤的錢幣,能給七十斤分量就算不錯了,還得因為錢幣太舊,成色不足等原因,再打個八折,即使如此,士族們依然感激涕零,他們心中隻有一個念頭,別砸在手裏就好呀!


    錢庫日夜不停的收入,足足用了七八天,送錢幣的車隊才逐漸消失,尚書令-荀彧拿著賬冊一核對,共計收到銅幣三十萬萬錢,是預計軍費的十倍呀!


    “有此錢財,府庫充盈,兵甲可備,天下足定矣!”看著錢庫裏堆積如山的銅幣,曹操長歎一聲,而後以小皇帝的名義頒布一道聖旨:


    “五銖錢幣,大漢孝武皇帝所創,利國四百餘載,後世子孫安能隨意廢棄,為社稷安穩,為黎民百姓,朕決意施以周全之法,舊幣、新幣,共行世上,互相兌換……,簡單一句話--錢,又是錢了!


    政令傳出,許昌城一片心碎的聲音,士族們欲哭無淚,“老天爺呀,環環相套,誰在坑俺們,一下子折損億萬錢財呀!”


    曹操霸道的一揮手:“本相忠心大漢,輔佐朝政,陛下旨意,絕不能更改!”


    荀彧無辜的擺擺手,“本官可是什麽也沒說呀,都是你們亂猜!”


    蕭逸高興的招招手:“君子愛財,取之無道,用之有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魏能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黑男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黑男爵並收藏大魏能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