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稟報老爺,府外有兩文人求見。”蔡府管家,走進蔡邕書房,恭敬對蔡邕說道。


    “嗷!可曾詢問他們名諱。”蔡邕停止手中毛筆,抬頭疑惑問道。


    “他們自稱,荀彧子文若,另一人自稱,田豐子元皓。”管家介紹道。


    “原來是這兩個小子呀!請他們進來吧!”蔡邕恍然,低頭沉默良久,今日本想獨自邀請嶽凡來府,觀看人品,是否可將女兒交於與人,外人前來打擾,心中本已不願。但,那兩人才華,蔡邕心知,如此文士前來拜訪,蔡邕不好拒之門外。無奈點頭同意,隨後抬頭詢問管家道“可曾派人,去邀請嶽公子來府?”


    “嗯,吾已經派下人去通知嶽公子了,嶽公子迴話,今日便來拜訪。”作為多年的蔡府管家,他如何看不出,蔡老爺這是在挑選女婿。蔡文姬這丫頭,他從小也是看著長大,對與蔡文姬的疼愛,並不比其他人少,如此大事他也格外關心。


    如果不是最近幾日蔡府麻煩事太多,他都想親自去看一看這個嶽凡,嶽振興。低頭默默思慮,管家退出蔡邕房間,剛剛將文若,元皓兩人帶入大廳,手下人便奔來說道“管家,府外曹大人前來拜訪。”


    “嗯,吾知道了。吾這就去稟報老爺,你先去替我接待曹大人。”管家說完再次向蔡邕房間走去。來到蔡邕身前,說道“稟報老爺,曹操曹孟德,前來拜訪。”


    “請他進來吧!”蔡邕現在已經看清,這些人前來拜訪,並不是衝自己而來,應該是得知自己邀請了嶽凡,他們這次前來拜訪,既然如此,已經開了前例,那在多一些人,又何必在意。


    “是!”管家告辭剛要離開,一名下人慌慌張張跑來,氣喘籲籲道“稟報老爺,盧植盧大人,前來拜訪。”


    “呃!怎麽連盧老頭也來了。”蔡邕驚愕的站起身來,盧植的身份地位,與自己相當,盧植前來拜訪,他當然不能,隨便讓下人去恭迎,那就顯得自己架勢太大了,無奈隻好親自去請。本來隻想單單邀請嶽凡一人,但此刻卻有這麽多人,隨之到來,蔡邕滿臉苦笑道“走吧!老夫親自去恭迎盧老頭,管家你吩咐廚房,多準備些酒席,等嶽公子前來,便準備開席。”


    “嗬嗬,蔡大人,吾盧植不請自到,還望多多勿怪。”蔡府門外,盧植看到蔡邕親自出來相應,嗬嗬一笑上前抱拳道。


    “算了,算了。來都來了,吾還能攆你不成,請進吧盧大人。”蔡邕客氣與盧植打過交道,隨後善意的對曹操點了點頭,示意一同進府。


    “聽聞蔡大人,邀請嶽公子到府一聚。我這個老家夥不好意思,在去邀請嶽公子,便來趁機與嶽公子一見,交流一下昨日的詩詞歌賦,倒是打擾蔡大人了。”眾人在大廳落座,盧植抱拳解釋自己的來意。


    “嗯,昨日嶽公子的詩詞歌賦,老夫也曾聽小女談及,不錯,真是不錯,沒想嶽公子,如此年歲,便有如此滄桑,看破紅塵之佳作,實在難得,難得呀!”蔡邕昨日聽聞小女,談及那兩首詩詞歌賦。徹夜難眠,腦海始終浮現,滾滾長江東逝水這首歌賦,每唱一遍,便有一層深刻感悟,如此第二天清晨,他才迫不及待,想要見一見這個嶽公子。


    吩咐下人,將自己剛才書寫的歌賦拿出,蔡邕站起身來,將詩詞鋪在桌麵,欣賞看完詩詞,這才感慨道“這首歌賦,從全詞來看,基調慷慨悲壯,意味無窮,令人唱來蕩氣迴腸,不由得在心頭平添萬千感慨。讓人感受蒼涼悲壯的同時,又營造出一種淡泊寧靜氣氛,折射出高遠的意境,深邃的人生哲理。”


    “不錯,不錯,蔡大人你說的不錯,老夫也深有同感。”盧植起身看向詩詞,嘴中默默吟唱,一首罷了,無限感慨道“嶽公子這首歌賦,似乎是在探索,曆史長河的奔騰與沉澱中的價值,在成敗得失之間,尋找深刻的人生哲理,有曆史興衰之感,更有人生沉浮之慨,體現出一種高潔的情操、曠達的胸懷。令人,仿佛感到那奔騰而去的不是滾滾長江之水,而是無情的曆史。仿佛傾聽到一聲曆史的歎息,在歎息中尋找生命永恆的價值。”


    “蔡大人,盧大人,你們說的都不錯。”文若起身走向桌旁,看向桌麵平鋪的詩詞,讚同蔡邕與盧植的看法,隨後繼續道“不過小生看來,在這凝固地曆史畫麵上,白發的漁夫、悠然的樵漢,意趣盎然於秋月春風。江渚就是江灣,是風平浪靜的休閑之所。一個“慣”字讓人感到些許莫名的孤獨與蒼涼。幸虧有朋自遠方來的喜悅,酒逢知己,使這份孤獨與蒼涼有了一份慰藉。“濁酒”似乎顯現出與來客,友誼的高淡平和,其意本不在酒。古往今來,世事變遷,即使是那些名垂千古的豐功偉績也算得了什麽。隻不過是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且談且笑,痛快淋漓。多少無奈,盡在言外。”


    “恩,恩,好見解,好見解。沒想文若你也有如此見解,那吾元皓也來評斷幾句。”田豐元皓,起身鼓掌,跟隨文若走向書桌,欣賞蔡邕的文筆同時,出言道“既然,是非成敗,都如同過眼煙雲,就不必耿耿於懷、斤斤計較。不如寄情山水,托趣漁樵,與秋月春風為伴,自在自得。看來嶽公子,他看透了朝廷的腐敗,不願屈從、阿附權貴,寧肯終老邊荒而保持自己的節操。因此他以與知己相逢為樂事,把曆代興亡作為談資笑料以助酒興,表現出鄙夷世俗、淡泊灑脫的情懷。”


    解釋完自己對詩詞看法,元皓迴想嶽凡,如今所作所為繼續道“不過,這隻是嶽公子的看法,而嶽公子現在所做,確是棄文從武,手握三尺長劍,率領大軍,驅趕胡人,守護邊疆。元皓曾聽曹大人提起,在酒樓與嶽公子是為知己,講述過嶽公子,心有屠滅胡人之誌。而此時嶽公子,他看透了朝廷腐敗,卻用另一隻方法,去守護著大漢,防止被胡人侵略,防止大漢因為內亂,最後被胡人徹底占領。”


    曹操激慨起身,理所當然道“要建功立業,當然要展現英雄氣概,當然要在無情的流逝中追求永恆的價值。但是既要拿得起,進得去,還要放得下,跳得出。要想看清曆史發展的必然趨勢,看清自己在曆史中的位置和可能起到的作用,嶽兄的深度和遠見,曹某不及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異能闖三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空想未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空想未知並收藏異能闖三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