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宮,玉秀閣。
柳柔既已是未來皇後,自不能再住冷宮。人被仔細移到玉秀閣的正屋,身體太過虛弱,便不敢再動彈。
醫治就定在玉秀閣。
此刻屋裏屋外站滿了人。屋裏一幹大夫自不用說,站到屋外放眼看去,不是皇親貴胄,就是朝廷重臣。就連在外祈福的太上皇與皇太後都不遠千裏趕了迴來。
病在心,愈在長夏。如今便是醫治心病的好季節。巳時末,莫然便領著李富貴和一群太醫進了玉秀閣。攬鏡也要跟進去,被守門的侍衛一把攔住,莫然迴頭看了看,微笑的朝她揮揮手,示意她別處逛去。
門吱呀一聲開啟,又吱呀一聲合上。玉秀閣裏外,頓時肅殺一片。
……
閑庭信步,不知不覺來到這仿佛花海的地方。亭台樓閣,曲橋迴廊,一池子午蓮開得正好。
隻覺得這花瞧著入眼,攬鏡來到池邊一處柳樹蔭,除去鞋襪席地坐下,將雙腳浸入池水中劃水,乘涼看花。
不知過了多久,身後響起一個沉穩祥和的聲音。
“姑娘也愛這子午蓮?”
早已察覺有人跟來,隻是來者卻不帶殺氣,而且在一丈之外已停住腳步,攬鏡便沒作聲,由著他看了許久。
“恩。”把腳抬在半空晾幹,攬鏡穿好鞋襪。全程沒有迴頭,怕嚇著人家。
盡管日正當空,可若看見濃蔭下慘白的臉色,還是駭人的。
“姑娘若不介意的話,在這池畔鋪張席,我們坐在這兒品茶賞花可好?”祥和的聲音又說道,一襲明黃已經走到視線的角落。
隻是這迴似乎有些激動,聲音多了絲顫抖。
除了自家少爺,攬鏡一向不多慮其他。既然有人不怕死的一再引她說話,攬鏡幹脆側頭看去:“好。”
見到攬鏡麵容的中年男子先是一滯,竟很快欣喜起來,招手喚來站在老遠外的宮女太監。不一會兒,河邊就多了張鋪了玉石涼席,異常寬大的紫檀木矮床。
“來,嚐嚐這上好的龍井。”仿佛不擅討好,男子的表情僵硬,手握著茶杯舉在半空等攬鏡接過。
看他握成那樣,攬鏡不知怎麽接手,便道:“放著吧。”
聲線如此,她並非故意冷漠,隻是男子好像很受打擊,悻悻地將杯子放迴桌上,不再說話。
怎麽搞得好像她欺負人似的?
莫名的負罪感,促使攬鏡開口:“究竟何事?”
能在這皇宮大內身著明黃的又有幾人?!太上皇一路跟來,不會隻是想知道她喜不喜歡蓮花,要不要喝好茶吧?對方顯然聽的明白,隻是猶豫著不知該怎麽說:“你……你長得很寡人的姨娘。”
什麽?
攬鏡再怎麽冷清,好歹也是個桃李年華的姑娘家,被這麽一說,當即臉色轉冷,沒了喝茶的興致。
“不不不,姑娘別誤會。寡人的姨娘離開這皇宮時剛過及笄,之後我們無緣再見,記憶裏隻她十六七的模樣,與姑娘你是有幾分相似的。”太上皇說著笑了起來,“隻是我這姨娘不若姑娘你沉靜,她呀,活潑的厲害,連上書房嚴厲的太傅都懼她三分。”
太上皇以說調皮家姐的語氣說起他母妃的貼身侍女。說她古靈精怪聰明伶俐,撮合年幼的自己和珍妃遊園私會,說她去上書房給送功課時頂撞了太傅,一見鍾情,送了句子都不通的情詩,說先皇要封她做妃子,她卻和太傅私奔,說她和那個太傅再也沒有迴來……
“你很想那個太傅?”攬鏡問。
“再怎麽聽寡人比較想的也是姨娘吧!”太上皇一記白眼丟來,“不過最初注意到你,的確是因為你像太傅的緣故。”
像太傅?這下不男不女,攬鏡更鬱悶了。
太上皇察覺身邊突然陰寒起來,忙陪笑著說道:“真是上了年紀話都說不清了。是這樣的,記得玉秀閣門外,你跟攔著你的侍衛說什麽嗎?”
“走開?”攬鏡是完全想不起當時所說,隻是想到那場景條件反射地說了這兩個字。
太上皇笑:“他當上太傅頭天上任時,因為穿著寒酸,被守門是侍衛攔在上書房院外,當時他也是說了這兩個字,神情語氣都同你一樣。”
太傅本是沿海一個漁村的教書先生,連著入了三次春闈,最前也隻得了三百多一名。後來死心迴老家參了軍,入威東將軍麾下。當時伏澤正直內亂,朝內餘黨見救援的四方將軍已包圍了皇城,便潛入後宮,抓了年幼的太上皇做人質。當時在位的先皇都已放棄救人,卻突然跑出個小太監哭個不停。再怎麽老成,太上皇當時終究隻是個四歲的小孩,也就跟著大聲哭起來。劫人的嫌鬧得慌,便把太上皇關進身後的小屋子,還派人看著。可再開門時,就隻剩看人的人橫屍在屋中。
“也不知他是怎麽進屋的,當時他一身宮女打扮,顫抖得還真想那麽迴事。後來他殺了那看守,同我一道躲在房梁上,等外麵打完了,我們才出去。後來聽那小太監說,跑出來大哭的事,也是太傅教的。”太上皇迴憶起當年的情景,仍是興奮多過害怕。
“皇宮有很多秘道。至於衣裳……”總不能把是因為了家裏窮困,覺得皇宮裏衣裳布料好,想偷出去賣這樣的話說出來吧?“機緣巧合拿到的。”
“哦?你如何知道?”太上皇笑問道,莫名有些期待那答案。
攬鏡瞥了他一眼:“我爺爺說的。”
“爺爺?”太上皇一愣,手中的杯子握得死緊,“你的爺爺叫什麽名字?”
“司空博文。”
柳柔既已是未來皇後,自不能再住冷宮。人被仔細移到玉秀閣的正屋,身體太過虛弱,便不敢再動彈。
醫治就定在玉秀閣。
此刻屋裏屋外站滿了人。屋裏一幹大夫自不用說,站到屋外放眼看去,不是皇親貴胄,就是朝廷重臣。就連在外祈福的太上皇與皇太後都不遠千裏趕了迴來。
病在心,愈在長夏。如今便是醫治心病的好季節。巳時末,莫然便領著李富貴和一群太醫進了玉秀閣。攬鏡也要跟進去,被守門的侍衛一把攔住,莫然迴頭看了看,微笑的朝她揮揮手,示意她別處逛去。
門吱呀一聲開啟,又吱呀一聲合上。玉秀閣裏外,頓時肅殺一片。
……
閑庭信步,不知不覺來到這仿佛花海的地方。亭台樓閣,曲橋迴廊,一池子午蓮開得正好。
隻覺得這花瞧著入眼,攬鏡來到池邊一處柳樹蔭,除去鞋襪席地坐下,將雙腳浸入池水中劃水,乘涼看花。
不知過了多久,身後響起一個沉穩祥和的聲音。
“姑娘也愛這子午蓮?”
早已察覺有人跟來,隻是來者卻不帶殺氣,而且在一丈之外已停住腳步,攬鏡便沒作聲,由著他看了許久。
“恩。”把腳抬在半空晾幹,攬鏡穿好鞋襪。全程沒有迴頭,怕嚇著人家。
盡管日正當空,可若看見濃蔭下慘白的臉色,還是駭人的。
“姑娘若不介意的話,在這池畔鋪張席,我們坐在這兒品茶賞花可好?”祥和的聲音又說道,一襲明黃已經走到視線的角落。
隻是這迴似乎有些激動,聲音多了絲顫抖。
除了自家少爺,攬鏡一向不多慮其他。既然有人不怕死的一再引她說話,攬鏡幹脆側頭看去:“好。”
見到攬鏡麵容的中年男子先是一滯,竟很快欣喜起來,招手喚來站在老遠外的宮女太監。不一會兒,河邊就多了張鋪了玉石涼席,異常寬大的紫檀木矮床。
“來,嚐嚐這上好的龍井。”仿佛不擅討好,男子的表情僵硬,手握著茶杯舉在半空等攬鏡接過。
看他握成那樣,攬鏡不知怎麽接手,便道:“放著吧。”
聲線如此,她並非故意冷漠,隻是男子好像很受打擊,悻悻地將杯子放迴桌上,不再說話。
怎麽搞得好像她欺負人似的?
莫名的負罪感,促使攬鏡開口:“究竟何事?”
能在這皇宮大內身著明黃的又有幾人?!太上皇一路跟來,不會隻是想知道她喜不喜歡蓮花,要不要喝好茶吧?對方顯然聽的明白,隻是猶豫著不知該怎麽說:“你……你長得很寡人的姨娘。”
什麽?
攬鏡再怎麽冷清,好歹也是個桃李年華的姑娘家,被這麽一說,當即臉色轉冷,沒了喝茶的興致。
“不不不,姑娘別誤會。寡人的姨娘離開這皇宮時剛過及笄,之後我們無緣再見,記憶裏隻她十六七的模樣,與姑娘你是有幾分相似的。”太上皇說著笑了起來,“隻是我這姨娘不若姑娘你沉靜,她呀,活潑的厲害,連上書房嚴厲的太傅都懼她三分。”
太上皇以說調皮家姐的語氣說起他母妃的貼身侍女。說她古靈精怪聰明伶俐,撮合年幼的自己和珍妃遊園私會,說她去上書房給送功課時頂撞了太傅,一見鍾情,送了句子都不通的情詩,說先皇要封她做妃子,她卻和太傅私奔,說她和那個太傅再也沒有迴來……
“你很想那個太傅?”攬鏡問。
“再怎麽聽寡人比較想的也是姨娘吧!”太上皇一記白眼丟來,“不過最初注意到你,的確是因為你像太傅的緣故。”
像太傅?這下不男不女,攬鏡更鬱悶了。
太上皇察覺身邊突然陰寒起來,忙陪笑著說道:“真是上了年紀話都說不清了。是這樣的,記得玉秀閣門外,你跟攔著你的侍衛說什麽嗎?”
“走開?”攬鏡是完全想不起當時所說,隻是想到那場景條件反射地說了這兩個字。
太上皇笑:“他當上太傅頭天上任時,因為穿著寒酸,被守門是侍衛攔在上書房院外,當時他也是說了這兩個字,神情語氣都同你一樣。”
太傅本是沿海一個漁村的教書先生,連著入了三次春闈,最前也隻得了三百多一名。後來死心迴老家參了軍,入威東將軍麾下。當時伏澤正直內亂,朝內餘黨見救援的四方將軍已包圍了皇城,便潛入後宮,抓了年幼的太上皇做人質。當時在位的先皇都已放棄救人,卻突然跑出個小太監哭個不停。再怎麽老成,太上皇當時終究隻是個四歲的小孩,也就跟著大聲哭起來。劫人的嫌鬧得慌,便把太上皇關進身後的小屋子,還派人看著。可再開門時,就隻剩看人的人橫屍在屋中。
“也不知他是怎麽進屋的,當時他一身宮女打扮,顫抖得還真想那麽迴事。後來他殺了那看守,同我一道躲在房梁上,等外麵打完了,我們才出去。後來聽那小太監說,跑出來大哭的事,也是太傅教的。”太上皇迴憶起當年的情景,仍是興奮多過害怕。
“皇宮有很多秘道。至於衣裳……”總不能把是因為了家裏窮困,覺得皇宮裏衣裳布料好,想偷出去賣這樣的話說出來吧?“機緣巧合拿到的。”
“哦?你如何知道?”太上皇笑問道,莫名有些期待那答案。
攬鏡瞥了他一眼:“我爺爺說的。”
“爺爺?”太上皇一愣,手中的杯子握得死緊,“你的爺爺叫什麽名字?”
“司空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