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你們當多多親近,青哥兒自小沒了長輩教導,你也多督促著他些。母親在府中等你,你速去接了文青咱們也好一道上山去,姚府那邊母親已打過招唿了,叫文青不用擔心。”
謝少文聽母親這般說當即心中一喜,麵色也亮了起來,將才的忐忑之情一消而散。早先不知為何他還覺著母親似有意不想他和錦瑟多接觸,隻他怎麽想都不明白這是為什麽,如今聽了母親的話,他算是徹底放下心來了,隻怪自己多想,錯怪了母親。
他心中歉疚,麵上愈發恭敬,忙衝萬氏又作揖應了,這才道,“那兒子這便去姚家宗學喚了文青來府。”
萬氏眼瞅著謝少文打馬遠去,這才冷下了麵容,蹙眉道:“真是有了媳婦忘了娘,這還沒娶過門呢,就一心地惦記著。若是個好的也便罷了,偏是個死了爹娘的孤女,這教養上豈能和有嫡母精心教導出的姑娘好?怪隻怪當年我太心切,竟是早早訂下了這麽門親事!”
萬氏身後薑嬤嬤聞言忙勸道:“瞧夫人又想歪了不是,少爺天性純孝恭順,又聰穎好學,是再好不過的孩子了,多少京中婦人都羨慕夫人您有福氣呢。再說,少爺惦記著姚姑娘,那也是長情,這長情的孩子哪有不孝順的。也是因姚姑娘是夫人為少爺選的未婚妻子,少爺才會如此。來日這親事退了,夫人再為少爺瞧門更好的親事,少爺必定也是能明白夫人一份慈愛之心的。”
薑嬤嬤言罷萬氏麵色才好看了些,隻接著她便又微微擔憂地道:“山上可都安排好了?那崔家的公子可已上了山?”
薑嬤嬤忙點頭,道:“夫人放心,崔公子一聽是個難得一見的大美人,又見了那仙女兒般的畫像,哪裏還坐得住,今兒一早天沒亮就帶著小廝興衝衝地上山了。”
萬氏眯了眯眼,卻笑了,道:“這話卻也不錯,姚錦瑟那丫頭出落的真是和阿華一般,出挑的很啊……哎,若然姚家人都還在世,錦瑟這孩子命不這般硬該多好,倒真是萬裏挑一的好媳婦。我膝下隻文哥兒這一個孩子,天下父母都是寧肯去做那惡毒之人,也不肯叫孩子冒一絲兇險的。”
薑嬤嬤心裏清楚,萬氏說姚家姑娘命硬,怕克了世子,不過是托詞,最在意的還是姚姑娘如今沒了家人依持。隻她麵上卻掛上認同和感動之色來,道:“夫人說的是,那崔家公子也是一表人才,崔家雖是商戶可也家境殷實,是這江州的大戶人家。那崔公子又是三代單傳,姚姑娘嫁過去,有個同知老爺的堂叔做靠山,又是那般出挑模樣,那崔公子定
日日陪著小意兒,捧在掌心疼著,崔家也是不會虧待了姚四姑娘的。夫人以後也多照顧著些,這份姻緣雖是不及嫁來咱們侯府,可也是多少姑娘都求不來的呢。到底是夫人您仁慈,便是退親也為姚四姑娘尋了後路。”
萬氏聽薑嬤嬤句句捧著她,寬慰著她,雖是知道薑嬤嬤言不由衷,但聽著著實受用的很,好似有了薑嬤嬤這話,她設計錦瑟清白便真成理所應當,對錦瑟好的表現了。當即心中愧疚也都散了,沉聲道:“你可都交代好了?那平樂郡主可也在山上呢,此事一定要做的滴水不漏,若不然被平樂郡主抓到小辮子,不定往後她在京城編排侯府什麽話呢。我是要利用她往京城傳那姚錦瑟閨名敗壞的話兒,卻不是要她壞事的。”
薑嬤嬤聞言忙道:“夫人放心,這次派去辦差的都是機靈又可靠的,必不會出岔子。將來便是有人說起此事,也隻會歎姚家姑娘命不好,萬不會想到夫人您的頭上。”
如今已是開弓沒有迴頭箭,萬氏微微握起雙手來,心中念著,但願這次能一切順利,早些退了這門叫人如鯁在喉的親事,也好再尋一門好親,不耽擱了侯府的子嗣大計和兒子的前程。薑嬤嬤說的對,以後她多照顧些姚錦瑟,也算是對故去姐妹廖華的交待了,天下父母在兒女上總是自私的,廖華在天之靈,應該也應當體諒自己才是,畢竟一個孤女成為侯府主母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萬氏的思謀略過不提,卻說靈音寺中,錦瑟聽了白芷的話微微一怔,接著才想起將才在東院被楊鬆之不慎潑了茶水之事,那茶本便是溫熱的,冬日穿的衣裳又厚重,別說是燙傷人了,便是些許熱度她都未感覺到,想來是楊鬆之當時本也沒觸到那茶盞,不知狀況,擔憂之下才惦記著親自送了藥過來。
她側耳傾聽,果聞外頭隱約傳來男子低沉的聲音,見白芷尚在等話,錦瑟便道:“你去和楊世子說,人情急之下難免舉止有失,我並無礙,叫他不必放在心上。”
白芷聞言見錦瑟有意避嫌,便也不多言,隻點了頭就出屋而去。錦瑟起身在梳妝鏡前坐下,正拿起梳篦理著微亂的發絲,卻突聞外頭傳來微沉的腳步聲,接著便響起了楊鬆之略顯清冷平穩的聲音。
“姚小姐乃寬厚之人,我卻不可因此而罔顧失禮之過,今日唐突了小姐,請小姐受我一拜。”
錦瑟扭頭瞧出,卻見紙窗外一個高大的身影正躬身為禮,言罷,也不待她作答便果決地轉身大步離開了。錦瑟見之,不覺失笑,暗道這位鎮國公世子瞧著雖冷,但
倒不失是個耿直之人。
柳嬤嬤送楊鬆之離開,迴到屋中,卻是滿臉笑意,衝錦瑟道:“這鎮國公世子當真是個好後生,麵冷心熱呢。將才老奴無意多了句嘴,他知道老奴有老寒腿的毛病,還說一會迴去叫小廝與老奴送藥來呢,真真是平易近人。”
錦瑟見柳嬤嬤一臉欣賞和喜愛,不由也笑了,道:“鎮國公府世代領兵,將才輩出,從軍之人多流血傷亡,行軍苦寒之地得寒症的也多,軍中不少將士都有這老寒腿的毛病。別的不好說,醫治外傷和這老寒腿的良藥,鎮國公府的卻定要比市麵上售的要好百倍千倍,我原還想著等郡主好些給嬤嬤討個藥方子來,如今卻是省了。”
柳嬤嬤聞言笑著接過錦瑟手中梳篦,一麵給錦瑟梳理長發,一麵道:“知道姑娘心中總念著老奴,可姑娘也要多為自己想想才成。府中大姑娘可不是個省心的,如今被她惦記上了世子爺,這迴雖說是偷雞不成蝕把米,難保下迴……”
柳嬤嬤話未說完,心中一歎,見錦瑟神情平和,卻不知她聽進了自己的話沒,就又道:“姑娘可大意不得,世子爺如今年少,雖一心在姑娘身上,可到底沒經過事兒,是個單純不懂女人心思的。大姑娘總歸比姑娘要年長,最是少女懷春時,若是日日地在世子爺麵前兒晃總歸是不好。那房中烏煙瘴氣的公子哥兒們,未必便都是花心的,有些也是年少,心性未成便被那些嫵媚壞心的丫鬟給勾壞了啊……哎,說起來這位鎮國公世子也長不了武安侯世子幾歲,瞧著心性卻要沉穩的多。他出身好,人品貴重,又如此的知禮明義,倒一點都不似殺人不眨眼的武夫,將來也不知哪位貴女能有福氣嫁入國公府。”
錦瑟聞言卻聽出柳嬤嬤言語中的淡淡擔憂和對謝少文的一絲隱約的不放心和微言來,她自知是壽辰那日謝少文的表現沒能入柳嬤嬤的眼,這才使得柳嬤嬤擔憂之下如是勸說自己。而她若要退親,少不得要得到柳嬤嬤和王嬤嬤的認同才好。柳嬤嬤如今便瞧出謝少文有些不妥,來日接觸多了必定會對其更加失望。
錦瑟心中微喜,麵上卻做出若有所思的樣子點了點頭,道:“國公府隻這麽一位嫡出少爺,自重視非常,楊鬆之三歲,鎮國公便給其請封了世子頭銜,帶在身邊親自教養。才會跑便開始練習紮馬步,六歲跟隨鎮國公出入軍營,僅八歲便隨其父首次出征,當時眾兵勇自一處坡地衝鋒而下,不知怎地楊鬆之竟不慎從馬上跌下,他強撐著戰到最後,待敵軍退守,才被發現摔傷了腿。兵勇將他抬迴軍營,鎮國公非但不曾寬慰,
反罰其受了二十軍棍,罵道:楊家旗下可有連馬都坐不穩的孬種?!此事後楊鬆之在府中足躺了兩個月,明月郡主日夜照顧獨子,卻不曾多言一句,楊鬆之傷未好便爬起來苦練騎射,楊建更是親自在場悉心教導。聽聞直至如今楊鬆之每日還保留著晨起箭發三百的習慣,風雨無阻,未曾有一日懈怠。當年楊建教子的事聲震大錦,連祖父都搖頭隻道不及多矣。想想,如今茂哥兒也已八歲,比起楊鬆之來,卻是遠遠不及,是我這個長姐沒能做好。”
錦瑟言罷見柳嬤嬤吃驚地張了嘴,便又道:“反觀之下,武安侯府也是隻一位嫡子,但教養子嗣上卻有所不及。這些年我不清楚,卻記得當年謝少文偷溜出府和幾個公子哥兒逛西城廟會的事。當日他迴府,武安侯府老太爺彼時還在世,失望之下罰謝少文空腹去跪一夜宗祠,不準人為其偷送吃食,武安侯夫人不僅偷著送去了熱湯,還哭到了老太君跟前。最後老侯爺抵不住兩個女人哭喊,也隻令謝少文跪了一個多時辰此事便不了了之。”
錦瑟言罷微微一笑,這才又接口道:“嬤嬤隻道楊世子平易近人,須知他常年在軍營之中,若想士兵們能生死相隨,親和力卻是不能少的。自古名將無不是膽大心細,大智大勇之輩,也無不是關愛下屬,嚴以律己的。所謂的的仁不帶兵,也不過是相對敵人而言的。謝少文是在脂粉堆兒裏養大的,又身受溺愛,書讀的便是再好,為人處世上也難免弱勢一些,更別提眼界和修為了。書都是死的,少了曆練,便是再聰穎也難成大器。嬤嬤隻當蕭韞少年狀元,卻為何辭了先帝的厚愛,遠離廟堂?他那句閱曆尚淺,不堪大任,雖有托詞之嫌,但卻絕非是假話,這些年蕭韞一直遊曆在外,蕭閣老思謀深遠啊。在這點上,謝少文休說年少幾歲,便是年長楊鬆之數歲,也是無法於長在軍營隨父多次出征的鎮國公世子相較的,他早已輸在了起點上。”
錦瑟的話不帶任何情緒,中肯的很,柳嬤嬤聞言若有所思,錦瑟卻不再多言。她說這麽多也不過是想柳嬤嬤有個對比罷了,同是勳貴之後,因教養不同,性情便會差之千裏,境遇更會有所不同,也許不過十數年,這差別便會無限擴大,真真變成一個天一個地了。
錦瑟見到平樂郡主已是半個時辰後了,她躺在薑黃色的軟枕上,長發披散著盡數枕在肩下,雖是歇了一覺,但麵色依舊極為不好,顯得很是虛弱。
屋子已被改成了臨時的月子房,兩麵窗戶上都蒙著黑布,雖是點著數盞羊角燈,但光影依舊極黯。
微黃的燈
影落在平樂郡主瘦消的麵頰上,她瓷玉一般的肌膚顯得有些焦黃,菱口蒼白無色,映著黑壓壓的發更顯氣色黯沉病弱。隻是這般卻也難掩天生的麗質,柳葉眉凝輕愁,杏眼無淚而自氳,似籠著淡霧。她如今隻有二十又三,容顏正盛,憔悴之下但別有一番楚楚動人之姿,讓人瞧之心生憐惜。
錦瑟尚未見禮便被她喚到了跟前,她拉著錦瑟的手,開口卻沒有過多的客套和謝意,隻目光追憶地歎道:“和廖華姐姐果真像一個模子刻出來的,隻是這眉眼卻要更精致些,氣態也更沉靜些。你許是不知道,當年我是極愛粘著你母親的,不為別的,隻因在當年那些京中閨秀裏你母親是最最好看的。那時我是個皮猴性子,還曾戲言要下輩子投胎做個男子好迎娶了你母親生個漂亮娃娃。後來你母親出閣跟著你父親到了江州任上,便不曾再見過了,沒想著,一晃眼你便這般大了,當真是歲月如梭啊。”
平樂郡主說著目光卻是一黯,錦瑟知她定然又想到了短暫的夫妻緣分,正想著該如何寬慰兩句,她卻已再次笑了起來,衝錦瑟道:“以前你母親總隨姐姐一道喚我乳名雲姐兒,你若願意便喚我一聲雲姨,可好?”
錦瑟前世已十七芳齡,說起來如今平樂郡主比她實際上也隻差了五歲,喚聲姨倒也不是不可,隻幾句話錦瑟已對平樂郡主生了好感,卻是想結交為手帕姐妹的。故而聞言卻笑道:“郡主和母親相差十歲卻自管喚母親姐姐,如今郡主隻比我年長不足十二,偏要高出一輩來,世上哪裏有這般便宜之事?郡主這是欺我不會算賬嗎?”
那邊江安縣主聞言倒是笑了,她和鎮國公夫人相熟,對平樂便也多了幾分疼愛,眼見她年紀輕輕便守了寡,自想讓她多多和小姑娘們接觸,也好將來再覓良緣,如今錦瑟的話剛好對她心思,當即她便接口道:“錦丫頭說的是,叫什麽雲姨,平白將人給叫老了。依我看,便喚聲雲姐姐才好。”
錦瑟當即便脆聲叫了聲,也不待平樂郡主反應便又瞧著正沉睡在她臂彎裏的小嬰孩,道:“今次上香上的值,平白多了個小侄子呢,好漂亮的小侄子呢。”
平樂郡主見錦瑟和江安縣主一言一和地便將此事給定了,全然不給她插話的空擋,心中也明白江寧縣主和錦瑟的心思,不覺苦笑著搖了下頭。
錦瑟正探指想去摸下小嬰孩紅紅的嘴唇,手指尚未碰到那紅嘟嘟的唇,小家夥一雙眼睛擠在一起,便突然地哇哇大哭起來。
他這一哭可將錦瑟嚇了一跳,忙縮迴了手,滿是無錯和
歉意地道:“許是我經年養花,手上有什麽怪味兒?這可如何是好。”
那邊平樂郡主顯也沒有經驗,有些慌亂,乳娘上前探了探卻是衝錦瑟笑道:“四小姐莫驚,是小少爺剛巧尿了。”
乳娘將孩子抱去,錦瑟這才吐吐舌頭,倒顯出幾分小姑娘的嬌俏來,惹的平樂郡主和江安縣主都失聲笑了。
“這便對了,小姑娘便該有那小姑娘的樣子。”江安縣主笑道。
平樂郡主便也笑道:“原我隻當廖華姐姐那樣的已是性情沉靜的了,卻不想她的女兒竟是青出於藍了。”
錦瑟被打趣的麵龐微紅,見平樂郡主黯黃的麵容因笑意而有了些光澤,卻也樂得裝那扭捏姿態,引得她又笑了一陣。
待乳娘將孩子喂了奶,換了尿片子又抱過來,孩子卻已醒來,一雙眼睛黑洞洞的極是好看。錦瑟逗了一會,這才自懷中取出一個護身符來,道:“原該準備個
謝少文聽母親這般說當即心中一喜,麵色也亮了起來,將才的忐忑之情一消而散。早先不知為何他還覺著母親似有意不想他和錦瑟多接觸,隻他怎麽想都不明白這是為什麽,如今聽了母親的話,他算是徹底放下心來了,隻怪自己多想,錯怪了母親。
他心中歉疚,麵上愈發恭敬,忙衝萬氏又作揖應了,這才道,“那兒子這便去姚家宗學喚了文青來府。”
萬氏眼瞅著謝少文打馬遠去,這才冷下了麵容,蹙眉道:“真是有了媳婦忘了娘,這還沒娶過門呢,就一心地惦記著。若是個好的也便罷了,偏是個死了爹娘的孤女,這教養上豈能和有嫡母精心教導出的姑娘好?怪隻怪當年我太心切,竟是早早訂下了這麽門親事!”
萬氏身後薑嬤嬤聞言忙勸道:“瞧夫人又想歪了不是,少爺天性純孝恭順,又聰穎好學,是再好不過的孩子了,多少京中婦人都羨慕夫人您有福氣呢。再說,少爺惦記著姚姑娘,那也是長情,這長情的孩子哪有不孝順的。也是因姚姑娘是夫人為少爺選的未婚妻子,少爺才會如此。來日這親事退了,夫人再為少爺瞧門更好的親事,少爺必定也是能明白夫人一份慈愛之心的。”
薑嬤嬤言罷萬氏麵色才好看了些,隻接著她便又微微擔憂地道:“山上可都安排好了?那崔家的公子可已上了山?”
薑嬤嬤忙點頭,道:“夫人放心,崔公子一聽是個難得一見的大美人,又見了那仙女兒般的畫像,哪裏還坐得住,今兒一早天沒亮就帶著小廝興衝衝地上山了。”
萬氏眯了眯眼,卻笑了,道:“這話卻也不錯,姚錦瑟那丫頭出落的真是和阿華一般,出挑的很啊……哎,若然姚家人都還在世,錦瑟這孩子命不這般硬該多好,倒真是萬裏挑一的好媳婦。我膝下隻文哥兒這一個孩子,天下父母都是寧肯去做那惡毒之人,也不肯叫孩子冒一絲兇險的。”
薑嬤嬤心裏清楚,萬氏說姚家姑娘命硬,怕克了世子,不過是托詞,最在意的還是姚姑娘如今沒了家人依持。隻她麵上卻掛上認同和感動之色來,道:“夫人說的是,那崔家公子也是一表人才,崔家雖是商戶可也家境殷實,是這江州的大戶人家。那崔公子又是三代單傳,姚姑娘嫁過去,有個同知老爺的堂叔做靠山,又是那般出挑模樣,那崔公子定
日日陪著小意兒,捧在掌心疼著,崔家也是不會虧待了姚四姑娘的。夫人以後也多照顧著些,這份姻緣雖是不及嫁來咱們侯府,可也是多少姑娘都求不來的呢。到底是夫人您仁慈,便是退親也為姚四姑娘尋了後路。”
萬氏聽薑嬤嬤句句捧著她,寬慰著她,雖是知道薑嬤嬤言不由衷,但聽著著實受用的很,好似有了薑嬤嬤這話,她設計錦瑟清白便真成理所應當,對錦瑟好的表現了。當即心中愧疚也都散了,沉聲道:“你可都交代好了?那平樂郡主可也在山上呢,此事一定要做的滴水不漏,若不然被平樂郡主抓到小辮子,不定往後她在京城編排侯府什麽話呢。我是要利用她往京城傳那姚錦瑟閨名敗壞的話兒,卻不是要她壞事的。”
薑嬤嬤聞言忙道:“夫人放心,這次派去辦差的都是機靈又可靠的,必不會出岔子。將來便是有人說起此事,也隻會歎姚家姑娘命不好,萬不會想到夫人您的頭上。”
如今已是開弓沒有迴頭箭,萬氏微微握起雙手來,心中念著,但願這次能一切順利,早些退了這門叫人如鯁在喉的親事,也好再尋一門好親,不耽擱了侯府的子嗣大計和兒子的前程。薑嬤嬤說的對,以後她多照顧些姚錦瑟,也算是對故去姐妹廖華的交待了,天下父母在兒女上總是自私的,廖華在天之靈,應該也應當體諒自己才是,畢竟一個孤女成為侯府主母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萬氏的思謀略過不提,卻說靈音寺中,錦瑟聽了白芷的話微微一怔,接著才想起將才在東院被楊鬆之不慎潑了茶水之事,那茶本便是溫熱的,冬日穿的衣裳又厚重,別說是燙傷人了,便是些許熱度她都未感覺到,想來是楊鬆之當時本也沒觸到那茶盞,不知狀況,擔憂之下才惦記著親自送了藥過來。
她側耳傾聽,果聞外頭隱約傳來男子低沉的聲音,見白芷尚在等話,錦瑟便道:“你去和楊世子說,人情急之下難免舉止有失,我並無礙,叫他不必放在心上。”
白芷聞言見錦瑟有意避嫌,便也不多言,隻點了頭就出屋而去。錦瑟起身在梳妝鏡前坐下,正拿起梳篦理著微亂的發絲,卻突聞外頭傳來微沉的腳步聲,接著便響起了楊鬆之略顯清冷平穩的聲音。
“姚小姐乃寬厚之人,我卻不可因此而罔顧失禮之過,今日唐突了小姐,請小姐受我一拜。”
錦瑟扭頭瞧出,卻見紙窗外一個高大的身影正躬身為禮,言罷,也不待她作答便果決地轉身大步離開了。錦瑟見之,不覺失笑,暗道這位鎮國公世子瞧著雖冷,但
倒不失是個耿直之人。
柳嬤嬤送楊鬆之離開,迴到屋中,卻是滿臉笑意,衝錦瑟道:“這鎮國公世子當真是個好後生,麵冷心熱呢。將才老奴無意多了句嘴,他知道老奴有老寒腿的毛病,還說一會迴去叫小廝與老奴送藥來呢,真真是平易近人。”
錦瑟見柳嬤嬤一臉欣賞和喜愛,不由也笑了,道:“鎮國公府世代領兵,將才輩出,從軍之人多流血傷亡,行軍苦寒之地得寒症的也多,軍中不少將士都有這老寒腿的毛病。別的不好說,醫治外傷和這老寒腿的良藥,鎮國公府的卻定要比市麵上售的要好百倍千倍,我原還想著等郡主好些給嬤嬤討個藥方子來,如今卻是省了。”
柳嬤嬤聞言笑著接過錦瑟手中梳篦,一麵給錦瑟梳理長發,一麵道:“知道姑娘心中總念著老奴,可姑娘也要多為自己想想才成。府中大姑娘可不是個省心的,如今被她惦記上了世子爺,這迴雖說是偷雞不成蝕把米,難保下迴……”
柳嬤嬤話未說完,心中一歎,見錦瑟神情平和,卻不知她聽進了自己的話沒,就又道:“姑娘可大意不得,世子爺如今年少,雖一心在姑娘身上,可到底沒經過事兒,是個單純不懂女人心思的。大姑娘總歸比姑娘要年長,最是少女懷春時,若是日日地在世子爺麵前兒晃總歸是不好。那房中烏煙瘴氣的公子哥兒們,未必便都是花心的,有些也是年少,心性未成便被那些嫵媚壞心的丫鬟給勾壞了啊……哎,說起來這位鎮國公世子也長不了武安侯世子幾歲,瞧著心性卻要沉穩的多。他出身好,人品貴重,又如此的知禮明義,倒一點都不似殺人不眨眼的武夫,將來也不知哪位貴女能有福氣嫁入國公府。”
錦瑟聞言卻聽出柳嬤嬤言語中的淡淡擔憂和對謝少文的一絲隱約的不放心和微言來,她自知是壽辰那日謝少文的表現沒能入柳嬤嬤的眼,這才使得柳嬤嬤擔憂之下如是勸說自己。而她若要退親,少不得要得到柳嬤嬤和王嬤嬤的認同才好。柳嬤嬤如今便瞧出謝少文有些不妥,來日接觸多了必定會對其更加失望。
錦瑟心中微喜,麵上卻做出若有所思的樣子點了點頭,道:“國公府隻這麽一位嫡出少爺,自重視非常,楊鬆之三歲,鎮國公便給其請封了世子頭銜,帶在身邊親自教養。才會跑便開始練習紮馬步,六歲跟隨鎮國公出入軍營,僅八歲便隨其父首次出征,當時眾兵勇自一處坡地衝鋒而下,不知怎地楊鬆之竟不慎從馬上跌下,他強撐著戰到最後,待敵軍退守,才被發現摔傷了腿。兵勇將他抬迴軍營,鎮國公非但不曾寬慰,
反罰其受了二十軍棍,罵道:楊家旗下可有連馬都坐不穩的孬種?!此事後楊鬆之在府中足躺了兩個月,明月郡主日夜照顧獨子,卻不曾多言一句,楊鬆之傷未好便爬起來苦練騎射,楊建更是親自在場悉心教導。聽聞直至如今楊鬆之每日還保留著晨起箭發三百的習慣,風雨無阻,未曾有一日懈怠。當年楊建教子的事聲震大錦,連祖父都搖頭隻道不及多矣。想想,如今茂哥兒也已八歲,比起楊鬆之來,卻是遠遠不及,是我這個長姐沒能做好。”
錦瑟言罷見柳嬤嬤吃驚地張了嘴,便又道:“反觀之下,武安侯府也是隻一位嫡子,但教養子嗣上卻有所不及。這些年我不清楚,卻記得當年謝少文偷溜出府和幾個公子哥兒逛西城廟會的事。當日他迴府,武安侯府老太爺彼時還在世,失望之下罰謝少文空腹去跪一夜宗祠,不準人為其偷送吃食,武安侯夫人不僅偷著送去了熱湯,還哭到了老太君跟前。最後老侯爺抵不住兩個女人哭喊,也隻令謝少文跪了一個多時辰此事便不了了之。”
錦瑟言罷微微一笑,這才又接口道:“嬤嬤隻道楊世子平易近人,須知他常年在軍營之中,若想士兵們能生死相隨,親和力卻是不能少的。自古名將無不是膽大心細,大智大勇之輩,也無不是關愛下屬,嚴以律己的。所謂的的仁不帶兵,也不過是相對敵人而言的。謝少文是在脂粉堆兒裏養大的,又身受溺愛,書讀的便是再好,為人處世上也難免弱勢一些,更別提眼界和修為了。書都是死的,少了曆練,便是再聰穎也難成大器。嬤嬤隻當蕭韞少年狀元,卻為何辭了先帝的厚愛,遠離廟堂?他那句閱曆尚淺,不堪大任,雖有托詞之嫌,但卻絕非是假話,這些年蕭韞一直遊曆在外,蕭閣老思謀深遠啊。在這點上,謝少文休說年少幾歲,便是年長楊鬆之數歲,也是無法於長在軍營隨父多次出征的鎮國公世子相較的,他早已輸在了起點上。”
錦瑟的話不帶任何情緒,中肯的很,柳嬤嬤聞言若有所思,錦瑟卻不再多言。她說這麽多也不過是想柳嬤嬤有個對比罷了,同是勳貴之後,因教養不同,性情便會差之千裏,境遇更會有所不同,也許不過十數年,這差別便會無限擴大,真真變成一個天一個地了。
錦瑟見到平樂郡主已是半個時辰後了,她躺在薑黃色的軟枕上,長發披散著盡數枕在肩下,雖是歇了一覺,但麵色依舊極為不好,顯得很是虛弱。
屋子已被改成了臨時的月子房,兩麵窗戶上都蒙著黑布,雖是點著數盞羊角燈,但光影依舊極黯。
微黃的燈
影落在平樂郡主瘦消的麵頰上,她瓷玉一般的肌膚顯得有些焦黃,菱口蒼白無色,映著黑壓壓的發更顯氣色黯沉病弱。隻是這般卻也難掩天生的麗質,柳葉眉凝輕愁,杏眼無淚而自氳,似籠著淡霧。她如今隻有二十又三,容顏正盛,憔悴之下但別有一番楚楚動人之姿,讓人瞧之心生憐惜。
錦瑟尚未見禮便被她喚到了跟前,她拉著錦瑟的手,開口卻沒有過多的客套和謝意,隻目光追憶地歎道:“和廖華姐姐果真像一個模子刻出來的,隻是這眉眼卻要更精致些,氣態也更沉靜些。你許是不知道,當年我是極愛粘著你母親的,不為別的,隻因在當年那些京中閨秀裏你母親是最最好看的。那時我是個皮猴性子,還曾戲言要下輩子投胎做個男子好迎娶了你母親生個漂亮娃娃。後來你母親出閣跟著你父親到了江州任上,便不曾再見過了,沒想著,一晃眼你便這般大了,當真是歲月如梭啊。”
平樂郡主說著目光卻是一黯,錦瑟知她定然又想到了短暫的夫妻緣分,正想著該如何寬慰兩句,她卻已再次笑了起來,衝錦瑟道:“以前你母親總隨姐姐一道喚我乳名雲姐兒,你若願意便喚我一聲雲姨,可好?”
錦瑟前世已十七芳齡,說起來如今平樂郡主比她實際上也隻差了五歲,喚聲姨倒也不是不可,隻幾句話錦瑟已對平樂郡主生了好感,卻是想結交為手帕姐妹的。故而聞言卻笑道:“郡主和母親相差十歲卻自管喚母親姐姐,如今郡主隻比我年長不足十二,偏要高出一輩來,世上哪裏有這般便宜之事?郡主這是欺我不會算賬嗎?”
那邊江安縣主聞言倒是笑了,她和鎮國公夫人相熟,對平樂便也多了幾分疼愛,眼見她年紀輕輕便守了寡,自想讓她多多和小姑娘們接觸,也好將來再覓良緣,如今錦瑟的話剛好對她心思,當即她便接口道:“錦丫頭說的是,叫什麽雲姨,平白將人給叫老了。依我看,便喚聲雲姐姐才好。”
錦瑟當即便脆聲叫了聲,也不待平樂郡主反應便又瞧著正沉睡在她臂彎裏的小嬰孩,道:“今次上香上的值,平白多了個小侄子呢,好漂亮的小侄子呢。”
平樂郡主見錦瑟和江安縣主一言一和地便將此事給定了,全然不給她插話的空擋,心中也明白江寧縣主和錦瑟的心思,不覺苦笑著搖了下頭。
錦瑟正探指想去摸下小嬰孩紅紅的嘴唇,手指尚未碰到那紅嘟嘟的唇,小家夥一雙眼睛擠在一起,便突然地哇哇大哭起來。
他這一哭可將錦瑟嚇了一跳,忙縮迴了手,滿是無錯和
歉意地道:“許是我經年養花,手上有什麽怪味兒?這可如何是好。”
那邊平樂郡主顯也沒有經驗,有些慌亂,乳娘上前探了探卻是衝錦瑟笑道:“四小姐莫驚,是小少爺剛巧尿了。”
乳娘將孩子抱去,錦瑟這才吐吐舌頭,倒顯出幾分小姑娘的嬌俏來,惹的平樂郡主和江安縣主都失聲笑了。
“這便對了,小姑娘便該有那小姑娘的樣子。”江安縣主笑道。
平樂郡主便也笑道:“原我隻當廖華姐姐那樣的已是性情沉靜的了,卻不想她的女兒竟是青出於藍了。”
錦瑟被打趣的麵龐微紅,見平樂郡主黯黃的麵容因笑意而有了些光澤,卻也樂得裝那扭捏姿態,引得她又笑了一陣。
待乳娘將孩子喂了奶,換了尿片子又抱過來,孩子卻已醒來,一雙眼睛黑洞洞的極是好看。錦瑟逗了一會,這才自懷中取出一個護身符來,道:“原該準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