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諾猛地抬頭,原本聚焦的眼睛爆綻出罕見光彩,很刺人,笑著說:“這個方案嘛,讓我想想,不過有個前提,現在必須要說出來。”
何諾望向首先望向何亮,露出寵溺的目光:“你跟隨我多年,我一直把你放在我身邊,其實何嚐不是見不得你吃一點苦受一點委屈,你仔細問問你這些大哥哥就知道了,在外領兵,其實非常苦。”
何亮搖了搖頭:“苦歸苦,但是我受得了。”
何諾這才鄭重其事地道:“我有個前提,必須要告訴你們,那就是這一次出征,剛開始,隻許敗,不許勝!”
何諾話音剛落,滿屋的人不知和解。
甚至連軍師儲修能一時間也沒有想透,哭笑不得,無可奈何,望向何諾,重重歎氣道:“大哥現在心裏想什麽,我們越來越琢磨不透,你就快說出來吧!打仗隻許敗,不許勝,我們從來沒有聽說過。”
黃昏中,夕陽的餘暉拉長了何諾的身影,何諾明白,戰爭中的一些關節,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現在還不是告訴他們的時候,沉著聲音道:“除了三弟維楨留下來,其他人,想跟著我這一次出征的,必須按照我的安排來,剛開始,隻許敗,不許勝!”
雖然依舊不知道何諾葫蘆裏賣著什麽藥,但是因為一直以來,何諾就在他們心中樹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何況他們都知道,如今征討南衛,是千載難逢的立功機會,於是都點頭答應了。
至於何諾為什麽要這麽吩咐,等到了戰場,一切都將水落石出。
......
突然之間,大地毫無征兆地轟鳴起來,一路上的人都小心翼翼停下腳步,四處張望。
隻見遠方天際線出現一群鐵騎,綿延成兩條黑線,仿佛沒個盡頭。
塵土飛揚中,高頭大馬,騎兵亦是彪悍絕倫,這是一支以一當百名動天下的騎兵,看那為首扛旗將軍手中所拿的大旗,鮮豔如血,上書兩字,“蒼琅”!
後麵一旗手同樣舉著大旗,上麵隻有一個鮮紅的大字:“孟”!
這正是河陽大將軍何諾旗下最精銳的騎兵——蒼琅騎兵。
領頭的則是蒼琅騎兵統帥,河陽軍左將軍——孟嘯塵。
自從當年天下精兵,無出風雲的風雲騎隕落之後,天下間,論衝鋒陷陣,誰能與馳騁天下,所向披靡的蒼琅騎兵相對抗。
當初南越軍北伐時,自認為擁有了南夷騎兵,可以橫掃天下。
可是遇上了蒼琅騎兵的一番衝擊,立即潰不成軍,主力悉數被殲滅,哀嚎如雷。
如今經過孟嘯塵細心整頓,蒼琅騎兵的戰鬥力更加上了一個檔次,如此精銳鐵騎衝刺而出,浩浩蕩蕩,氣勢如虹。
孟嘯塵身後的這隊蒼琅騎兵,瞬間靜止,動作如出一轍,這份嫻熟,更是遠遠超出一般行伍悍卒百戰之兵的範疇。
尤其是孟嘯塵胯下戰馬,通體如墨,異常高壯,名曰血玉,跟著孟嘯塵多年,一支忠心耿耿,是一匹難得的千裏馬。
可令路人感到奇怪的是,這樣的強兵,本事雄赳赳氣昂昂,可誰知剛一遇到一隊南衛的巡邏隊,就立即退得沒有了影蹤,看起來實在窩囊。
究竟是什麽原因呢?何諾這一次出征,一敗再敗,似乎是設一個陷阱,但什麽是誘餌,什麽又是釣鉤,誰也說不清。
......
南衛都城,天策堡。
南衛王江燭塵並不是一位名君,他經營南衛多年,原本一直秉承無功就是過的態度,但是因為掌權時間長,朝中重臣、領兵大將都是他一手提拔起來的。
因此術陽侯江風眠固然有才,但是因為時日很短,依舊無法形成自己的勢力,仍然要對江燭塵畢恭畢敬。
江燭塵上了年紀,更加注重起居、保養,住的地方富麗堂皇,王府內香氣蒸籠,即使初冬時分,依然溫暖如晚春。各種裝飾,更是極盡奇技淫巧之能事。
所謂豪門巨室,不過如此。
此時,衛王江風眠熟睡著躺在太師椅,蓋著一條金黃大條褥。身旁隻站了一人,那便是南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術陽侯——江風眠。
“何諾這小子這麽大張旗鼓的五原誓師,可到頭來呢?究竟不是我們的對手,到了南衛境內,一敗再敗。終究不足為慮。”
術陽侯眉頭緊鎖,憂心忡忡,“我和何諾交過手,他們的戰鬥力,絕不應該是這樣的,我們還沒有出動主力,他們就敗成這樣,的確不合常理。”
江燭塵笑了笑:“如今我們加強了軍備訓練,何諾大勝之後,得意忘形,我早料到會是這樣。”
術陽侯歎息了一聲,因為沒有確鑿的證據,也不好再說什麽,但他總覺得放心不下。
江燭塵突然道:“術陽侯誇大何諾的力量,是還想繼續擴軍嗎?”說道這裏,他似乎意有所指道,“你現在安排的將尉,應該也不少了吧,人要懂得知足。”
話音一落,術陽侯心中一寒,想不到自己直言勸諫,竟引來衛王心中猜忌。自從河陽城大戰,自己沒有及時聽從衛王指令退兵,反而損兵折將,他就已經明顯感受到了衛王對自己態度的變化。於是自己趁著擴軍的機會,安排了一些自己的人擔當將領,也是想為以後留點退路。
但是想不到,自己非常細微的運作,終究逃不掉衛王的法眼。反而引起了他更大的猜忌。
衛王的話有些不留情麵,似乎是一種暗示:“自從北投關江風身死城破之後,你就是南衛第一將領了,但是你不要以為沒有製衡了你的人,就可以為所欲了。南衛的士兵忠心,南衛的將領很忠心,你所做的,我都知道;我沒有點破,是對你還有希望,希望你適可而止!”
這些話如同棍棒一樣敲打在術陽侯的心上,讓他不知道該怎麽說。
衛王最後道:“你退下吧,我要用餐了。”
術陽侯隻得離開,他還沒出去。衛王一抬手,就有人端來早就精心準備好的餐點,光是端餐盤的下人就有三十位,陸續進屋,行雲流水一般。
術陽侯想起來前線那些忍受著饑寒,英勇戰鬥的將士們,撇過頭,不屑一顧,眼中充滿濃重的不齒,最終卻隻能歎息一聲,望了望對著自己關上的門,默默離開了。
何諾望向首先望向何亮,露出寵溺的目光:“你跟隨我多年,我一直把你放在我身邊,其實何嚐不是見不得你吃一點苦受一點委屈,你仔細問問你這些大哥哥就知道了,在外領兵,其實非常苦。”
何亮搖了搖頭:“苦歸苦,但是我受得了。”
何諾這才鄭重其事地道:“我有個前提,必須要告訴你們,那就是這一次出征,剛開始,隻許敗,不許勝!”
何諾話音剛落,滿屋的人不知和解。
甚至連軍師儲修能一時間也沒有想透,哭笑不得,無可奈何,望向何諾,重重歎氣道:“大哥現在心裏想什麽,我們越來越琢磨不透,你就快說出來吧!打仗隻許敗,不許勝,我們從來沒有聽說過。”
黃昏中,夕陽的餘暉拉長了何諾的身影,何諾明白,戰爭中的一些關節,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現在還不是告訴他們的時候,沉著聲音道:“除了三弟維楨留下來,其他人,想跟著我這一次出征的,必須按照我的安排來,剛開始,隻許敗,不許勝!”
雖然依舊不知道何諾葫蘆裏賣著什麽藥,但是因為一直以來,何諾就在他們心中樹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何況他們都知道,如今征討南衛,是千載難逢的立功機會,於是都點頭答應了。
至於何諾為什麽要這麽吩咐,等到了戰場,一切都將水落石出。
......
突然之間,大地毫無征兆地轟鳴起來,一路上的人都小心翼翼停下腳步,四處張望。
隻見遠方天際線出現一群鐵騎,綿延成兩條黑線,仿佛沒個盡頭。
塵土飛揚中,高頭大馬,騎兵亦是彪悍絕倫,這是一支以一當百名動天下的騎兵,看那為首扛旗將軍手中所拿的大旗,鮮豔如血,上書兩字,“蒼琅”!
後麵一旗手同樣舉著大旗,上麵隻有一個鮮紅的大字:“孟”!
這正是河陽大將軍何諾旗下最精銳的騎兵——蒼琅騎兵。
領頭的則是蒼琅騎兵統帥,河陽軍左將軍——孟嘯塵。
自從當年天下精兵,無出風雲的風雲騎隕落之後,天下間,論衝鋒陷陣,誰能與馳騁天下,所向披靡的蒼琅騎兵相對抗。
當初南越軍北伐時,自認為擁有了南夷騎兵,可以橫掃天下。
可是遇上了蒼琅騎兵的一番衝擊,立即潰不成軍,主力悉數被殲滅,哀嚎如雷。
如今經過孟嘯塵細心整頓,蒼琅騎兵的戰鬥力更加上了一個檔次,如此精銳鐵騎衝刺而出,浩浩蕩蕩,氣勢如虹。
孟嘯塵身後的這隊蒼琅騎兵,瞬間靜止,動作如出一轍,這份嫻熟,更是遠遠超出一般行伍悍卒百戰之兵的範疇。
尤其是孟嘯塵胯下戰馬,通體如墨,異常高壯,名曰血玉,跟著孟嘯塵多年,一支忠心耿耿,是一匹難得的千裏馬。
可令路人感到奇怪的是,這樣的強兵,本事雄赳赳氣昂昂,可誰知剛一遇到一隊南衛的巡邏隊,就立即退得沒有了影蹤,看起來實在窩囊。
究竟是什麽原因呢?何諾這一次出征,一敗再敗,似乎是設一個陷阱,但什麽是誘餌,什麽又是釣鉤,誰也說不清。
......
南衛都城,天策堡。
南衛王江燭塵並不是一位名君,他經營南衛多年,原本一直秉承無功就是過的態度,但是因為掌權時間長,朝中重臣、領兵大將都是他一手提拔起來的。
因此術陽侯江風眠固然有才,但是因為時日很短,依舊無法形成自己的勢力,仍然要對江燭塵畢恭畢敬。
江燭塵上了年紀,更加注重起居、保養,住的地方富麗堂皇,王府內香氣蒸籠,即使初冬時分,依然溫暖如晚春。各種裝飾,更是極盡奇技淫巧之能事。
所謂豪門巨室,不過如此。
此時,衛王江風眠熟睡著躺在太師椅,蓋著一條金黃大條褥。身旁隻站了一人,那便是南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術陽侯——江風眠。
“何諾這小子這麽大張旗鼓的五原誓師,可到頭來呢?究竟不是我們的對手,到了南衛境內,一敗再敗。終究不足為慮。”
術陽侯眉頭緊鎖,憂心忡忡,“我和何諾交過手,他們的戰鬥力,絕不應該是這樣的,我們還沒有出動主力,他們就敗成這樣,的確不合常理。”
江燭塵笑了笑:“如今我們加強了軍備訓練,何諾大勝之後,得意忘形,我早料到會是這樣。”
術陽侯歎息了一聲,因為沒有確鑿的證據,也不好再說什麽,但他總覺得放心不下。
江燭塵突然道:“術陽侯誇大何諾的力量,是還想繼續擴軍嗎?”說道這裏,他似乎意有所指道,“你現在安排的將尉,應該也不少了吧,人要懂得知足。”
話音一落,術陽侯心中一寒,想不到自己直言勸諫,竟引來衛王心中猜忌。自從河陽城大戰,自己沒有及時聽從衛王指令退兵,反而損兵折將,他就已經明顯感受到了衛王對自己態度的變化。於是自己趁著擴軍的機會,安排了一些自己的人擔當將領,也是想為以後留點退路。
但是想不到,自己非常細微的運作,終究逃不掉衛王的法眼。反而引起了他更大的猜忌。
衛王的話有些不留情麵,似乎是一種暗示:“自從北投關江風身死城破之後,你就是南衛第一將領了,但是你不要以為沒有製衡了你的人,就可以為所欲了。南衛的士兵忠心,南衛的將領很忠心,你所做的,我都知道;我沒有點破,是對你還有希望,希望你適可而止!”
這些話如同棍棒一樣敲打在術陽侯的心上,讓他不知道該怎麽說。
衛王最後道:“你退下吧,我要用餐了。”
術陽侯隻得離開,他還沒出去。衛王一抬手,就有人端來早就精心準備好的餐點,光是端餐盤的下人就有三十位,陸續進屋,行雲流水一般。
術陽侯想起來前線那些忍受著饑寒,英勇戰鬥的將士們,撇過頭,不屑一顧,眼中充滿濃重的不齒,最終卻隻能歎息一聲,望了望對著自己關上的門,默默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