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5打法的布局給對手施加的壓力是這5個前鋒可以在對手的禁區來迴遊蕩,極大地幹擾了對手的部署。不擅長這個打法的球隊都表示頭疼和煩惱。
起初的前鋒沒有意識到這一問題,但隨著這一陣型的愈演愈烈,2-3-5陣型裏的5個前鋒越來越消極,他們一味地在對方禁區等待捕捉進球的機會,有的前鋒甚至和對方的守門員站在一起,當守門員來撲球的時候,他們就等待時機來進球。
這一打法顯示了足球比賽的一個很大的漏洞,於是,“越位”在1920年後出現了。
越位的出現給2-3-5打法帶來新的課題,不久,5個前鋒學會了巧妙地跑位來和越位進行對抗,並且取得了新的特點。
那就是當對手自以為可以用越位而放心大膽地向前的時候,5個前鋒會如影隨形地和對方的後防線保持一定的距離,一旦到了反擊的時候,5個前鋒會突然如水銀瀉地般往對方的大門湧去,因此,2-3-5依然無懈可擊。
在1934年,意大利國家隊利用這一打法奪取了世界杯,主教練維多利奧·波佐總結了英國人的戰術,並且在國內實行2-3-5後,球迷都將這一戰術視為沒有漏洞的“教科書”。
這是雙後衛陣型在上世紀初興盛一時的曆史,那時候,沒有邊後衛,也沒有邊翼衛和邊前衛,這個陣型的著重點是在中路。
此後,除了多了一個後衛的三後衛戰術外,再也沒有出現過雙後衛這樣的上古陣型。
有人說,2-5-3(無論是2-3-2-2-1還是2-4-1-2-1,數字太多了,作者君不想每次打字的時候不斷重複的按一個數字再按一個短橫線,太麻煩了,所以後麵就簡化為2-5-3,當然,到比賽的時候,還是要具體打出2-3-2-2-1或2-4-1-2-1,因為位置人數的不同,戰術打法也會不一樣,畢竟戰術細節事關執行的成敗)其實就是4-5-1,因為邊翼衛的位置沒有和兩個中場平行站位,所以其實還是四後衛。
而且戰術理論中,隻有三後衛陣型才有邊翼衛的設置和叫法,四後衛的兩個邊路位置通常都叫邊後衛。
大家覺得他說的是真的嗎?
首先,我們要弄清楚邊後衛和邊翼衛的區別。
邊後衛在現代足球裏更多地是負責邊路攻防寬度的拉伸以及持球推進的支援,作為進攻的輔助者與參與者,邊後衛需要在進攻與防守之間找到平衡,一個優秀的邊後衛其防守能力依舊是考察的核心。
邊翼衛更像是一名中場球員,但邊翼衛又與傳統的邊前衛不同,前者的站位較之後者更加靠後,理論上與後腰幾乎平行,但更加靈活,更加注重縱向的跑動支持以及橫向輔助後腰做出的掃蕩支持。
邊翼衛一般與三中衛戰術相結合,在高位防守時邊翼衛需要用速度輔助後腰形成攔截,迴收防守時又需要迴到邊後衛的位置上盯防對手的邊路進攻球員;在進攻時需要為本路的邊鋒或側方更靠近中路的攻擊手提供進攻寬度的支持,對對手的邊路防守形成邊鋒式的衝擊。
與邊鋒不同的是,邊翼衛的球員由於防守任務的存在因而對禁區形成的位置支援不足,因此邊翼衛是無法完全代替邊鋒而隻會獨立存在的一類球員。
在英文裏,邊翼衛這個詞將“wing”與“backfield”相結合,組合成了“wing-backfield”,也就是一般在fifa遊戲裏出現的wb;這也許就是邊翼衛的統稱。
而邊後衛我們會將他稱之為“left/right backfield”,也就是lb與rb。
邊前衛會被稱為“wing-midfield”或直接就說“left/right-midfield”,也就是所謂的邊中場。
如果我們拿中文裏的稱唿來說,一些中國媒體會將邊後衛稱之為“閘”,邊前衛或邊鋒稱之為“翼或飛翼”,而邊翼衛便是介於“閘/翼”之間的一種球員,其承擔的防守與進攻的任務較之邊前衛更加繁雜,與邊後衛的主職防守對手對位的邊鋒相同,同時又更加地注重與中場組織者或鋒線球員的配合與聯係,其根本目的在於分擔組織者的推進任務,從而將組織者更加無球化以提升進攻的質量。若按照稱唿來說應該是“防守貢獻更大的飛翼”或者“更加靈動的邊閘”。
簡單來說,邊翼衛就是類似於邊路的進攻者與防守者相結合的一類球員,比起邊後衛來對進攻的支持更大,又比邊鋒更能參與防守,攻防的雙向參與意識以及不知疲倦的跑動是邊翼衛的必備,不過其對位的盯人和迴防這一點與邊後衛是相同的。
現代邊翼衛作為新三中衛戰術的伴生子,比固化的五後衛戰術中的邊後衛的位置更加提前,且更具攻擊性與鋒線策應性;因其位置的提前與鋒線上的連接和配合更加密切,因此作為邊翼衛位置的球員,其邊鋒一般的前場配合能力、以及迴防的迴追速度、耐力是必須要具備的。
與大國際時代,邊翼衛的“始祖”、巴西球星達·科斯塔·雅爾不同,現代足球的邊翼衛更加注重對球場寬度的利用,更注重於利用耐力。
它介於邊前衛與邊後衛之間,站位與後腰、中場相似,較身後的邊後衛多一分進攻和盤帶,較身前的邊前衛多一分防守與迴撤。
但是,在雙中衛中,安排邊翼衛,尚屬首次,因為自2-3-5戰術消亡後,世界足壇再也沒有出現過後防線上隻安排兩個中後衛的戰術打法。哪怕是複製2-3-5,這個上古陣型也是沒有邊翼衛這個位置的。
都說何塞普·瓜迪奧拉戰術多變,在前人的基礎上,集大成,自創不少令人矚目的各種戰術。
如果這個頂尖的戰術大師知道被黑粉球迷視為古板、落後的槍手主帥阿爾塞納·溫格創造了一種雙中衛戰術的話,恐怕會放下手上的工作,馬上跑到倫敦,衝進法國人的辦公室,了解這個複古感十足卻古怪無比的2-5-3戰術。
“希望在退休之前,這個以門將為核心的戰術能引領時代潮流。”站在辦公室的窗戶前,看著夕陽餘暉下的訓練場,溫格喃喃自語。
起初的前鋒沒有意識到這一問題,但隨著這一陣型的愈演愈烈,2-3-5陣型裏的5個前鋒越來越消極,他們一味地在對方禁區等待捕捉進球的機會,有的前鋒甚至和對方的守門員站在一起,當守門員來撲球的時候,他們就等待時機來進球。
這一打法顯示了足球比賽的一個很大的漏洞,於是,“越位”在1920年後出現了。
越位的出現給2-3-5打法帶來新的課題,不久,5個前鋒學會了巧妙地跑位來和越位進行對抗,並且取得了新的特點。
那就是當對手自以為可以用越位而放心大膽地向前的時候,5個前鋒會如影隨形地和對方的後防線保持一定的距離,一旦到了反擊的時候,5個前鋒會突然如水銀瀉地般往對方的大門湧去,因此,2-3-5依然無懈可擊。
在1934年,意大利國家隊利用這一打法奪取了世界杯,主教練維多利奧·波佐總結了英國人的戰術,並且在國內實行2-3-5後,球迷都將這一戰術視為沒有漏洞的“教科書”。
這是雙後衛陣型在上世紀初興盛一時的曆史,那時候,沒有邊後衛,也沒有邊翼衛和邊前衛,這個陣型的著重點是在中路。
此後,除了多了一個後衛的三後衛戰術外,再也沒有出現過雙後衛這樣的上古陣型。
有人說,2-5-3(無論是2-3-2-2-1還是2-4-1-2-1,數字太多了,作者君不想每次打字的時候不斷重複的按一個數字再按一個短橫線,太麻煩了,所以後麵就簡化為2-5-3,當然,到比賽的時候,還是要具體打出2-3-2-2-1或2-4-1-2-1,因為位置人數的不同,戰術打法也會不一樣,畢竟戰術細節事關執行的成敗)其實就是4-5-1,因為邊翼衛的位置沒有和兩個中場平行站位,所以其實還是四後衛。
而且戰術理論中,隻有三後衛陣型才有邊翼衛的設置和叫法,四後衛的兩個邊路位置通常都叫邊後衛。
大家覺得他說的是真的嗎?
首先,我們要弄清楚邊後衛和邊翼衛的區別。
邊後衛在現代足球裏更多地是負責邊路攻防寬度的拉伸以及持球推進的支援,作為進攻的輔助者與參與者,邊後衛需要在進攻與防守之間找到平衡,一個優秀的邊後衛其防守能力依舊是考察的核心。
邊翼衛更像是一名中場球員,但邊翼衛又與傳統的邊前衛不同,前者的站位較之後者更加靠後,理論上與後腰幾乎平行,但更加靈活,更加注重縱向的跑動支持以及橫向輔助後腰做出的掃蕩支持。
邊翼衛一般與三中衛戰術相結合,在高位防守時邊翼衛需要用速度輔助後腰形成攔截,迴收防守時又需要迴到邊後衛的位置上盯防對手的邊路進攻球員;在進攻時需要為本路的邊鋒或側方更靠近中路的攻擊手提供進攻寬度的支持,對對手的邊路防守形成邊鋒式的衝擊。
與邊鋒不同的是,邊翼衛的球員由於防守任務的存在因而對禁區形成的位置支援不足,因此邊翼衛是無法完全代替邊鋒而隻會獨立存在的一類球員。
在英文裏,邊翼衛這個詞將“wing”與“backfield”相結合,組合成了“wing-backfield”,也就是一般在fifa遊戲裏出現的wb;這也許就是邊翼衛的統稱。
而邊後衛我們會將他稱之為“left/right backfield”,也就是lb與rb。
邊前衛會被稱為“wing-midfield”或直接就說“left/right-midfield”,也就是所謂的邊中場。
如果我們拿中文裏的稱唿來說,一些中國媒體會將邊後衛稱之為“閘”,邊前衛或邊鋒稱之為“翼或飛翼”,而邊翼衛便是介於“閘/翼”之間的一種球員,其承擔的防守與進攻的任務較之邊前衛更加繁雜,與邊後衛的主職防守對手對位的邊鋒相同,同時又更加地注重與中場組織者或鋒線球員的配合與聯係,其根本目的在於分擔組織者的推進任務,從而將組織者更加無球化以提升進攻的質量。若按照稱唿來說應該是“防守貢獻更大的飛翼”或者“更加靈動的邊閘”。
簡單來說,邊翼衛就是類似於邊路的進攻者與防守者相結合的一類球員,比起邊後衛來對進攻的支持更大,又比邊鋒更能參與防守,攻防的雙向參與意識以及不知疲倦的跑動是邊翼衛的必備,不過其對位的盯人和迴防這一點與邊後衛是相同的。
現代邊翼衛作為新三中衛戰術的伴生子,比固化的五後衛戰術中的邊後衛的位置更加提前,且更具攻擊性與鋒線策應性;因其位置的提前與鋒線上的連接和配合更加密切,因此作為邊翼衛位置的球員,其邊鋒一般的前場配合能力、以及迴防的迴追速度、耐力是必須要具備的。
與大國際時代,邊翼衛的“始祖”、巴西球星達·科斯塔·雅爾不同,現代足球的邊翼衛更加注重對球場寬度的利用,更注重於利用耐力。
它介於邊前衛與邊後衛之間,站位與後腰、中場相似,較身後的邊後衛多一分進攻和盤帶,較身前的邊前衛多一分防守與迴撤。
但是,在雙中衛中,安排邊翼衛,尚屬首次,因為自2-3-5戰術消亡後,世界足壇再也沒有出現過後防線上隻安排兩個中後衛的戰術打法。哪怕是複製2-3-5,這個上古陣型也是沒有邊翼衛這個位置的。
都說何塞普·瓜迪奧拉戰術多變,在前人的基礎上,集大成,自創不少令人矚目的各種戰術。
如果這個頂尖的戰術大師知道被黑粉球迷視為古板、落後的槍手主帥阿爾塞納·溫格創造了一種雙中衛戰術的話,恐怕會放下手上的工作,馬上跑到倫敦,衝進法國人的辦公室,了解這個複古感十足卻古怪無比的2-5-3戰術。
“希望在退休之前,這個以門將為核心的戰術能引領時代潮流。”站在辦公室的窗戶前,看著夕陽餘暉下的訓練場,溫格喃喃自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