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從村長將上次與劉曉宇聚餐後的酒分了不少拿迴家後+每天都省著的喝上一盅,時間一久,兩人身上的小毛小病什麽的就不藥而愈了。


    切身體會到這酒是個寶貝,還有那茶葉,每次泡茶隻需要一點點,卻能喝上好久,清雅的茶味都不會消失,原本村長夫人還想讓自己丈夫去要一些,可是當初劉曉宇已經說了,東西也是人送的,就這麽些了,所以兩人平時家裏來人從不把這酒這茶拿出來招待客人,自己喝的時候也是能省則省。


    這次看這兩口子看到劉曉宇又送了來,心裏自然是歡喜的很了。


    看到屋裏人不少,劉曉宇也沒多做停留,客氣了幾句話,再跟屋裏的人分別打了個招唿就離開了。村長因為家裏有人不方便送,他的老婆將劉曉宇他們一直送到了大門口,還不停的說有空常來玩之類的客氣話。


    劉曉宇與劉根生離開村長家後,走在路上相視一笑。去完村長家後,劉根生的意思讓劉曉宇去另外幾個雇傭的老人家裏,雖然那三位老人都有自己的老伴,但孩子都不在身邊,家裏的條件也都不怎麽好。


    送這三位老人的東西就得實惠,虛頭八腦的東西不如不送,原本劉曉宇想直接再包點紅包送過去,可是被劉根生攔住了。按他的話來說,錢這東西給的適當是好事,給過了就成壞了,要不古時有句話說的好,升米養恩、鬥米養仇。


    這句話有一個相當有寓意的故事,大家有空可以百度一下,書裏就不多說了,以免有關係字數的嫌疑。


    不能給錢,那就給個實在的東西吧,一家準備了一對竹鼠,讓他們的老伴在家沒事的時候養養,到時候再統一收購,也算是給他們找了條路子,不都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嗎。


    然後再弄點雞鴨什麽的,他們是吃也好是養也罷,隨便他們怎麽搞。


    劉曉宇的這個想法得到了他根生叔的讚成,兩個人去了趟養殖園,三家一家準備一隻雞一隻鴨,鵝因為本來養的就好就沒準備給。再加上一對繡鼠,這禮也不薄了。


    到這三位老人家裏走了一趟,看到自己老板大過年的還上門來送禮拜年,三位老人包括他們的老伴感動的熱淚盈眶。


    雞鴨放進了他們各自家裏地圈裏。竹鼠方麵劉曉宇一個一個地詳細交待了養殖地方法。並承諾他們竹鼠繁殖後統一收購。好在玩意養殖起來即省事飼料又好配。到也不會增加三位老人家裏地負擔。


    從最後一家出來後。劉曉宇有些沉默。這三位老人家裏都不富裕。房子都是很老舊地那種磚瓦房。也不大。除了一大間堂屋就是一間臥室。還有間廚房。裏裏外外都顯得有些破舊。更別說什麽家用電器了。除了電燈外。估計平時他們都不怎麽用電地。


    劉曉宇去地時候。發現當初發地那些個豬肉羊肉都被醃了起來。看樣子他們是不怎麽舍得吃。


    其實也不是沒見過那些家境不好地人。電視裏報紙上都時常會有報導。但是親眼所眼感受遠勝過那些報導。這讓劉曉宇地心情有些沉重。


    感覺到他心情地不佳。劉根生一路上也沒說什麽。反正村裏該去拜年地地方都去了。剩下地去不去也沒什麽。於是兩個人迴到家後就沒再出門了。


    坐在客廳裏。劉曉宇捧著杯熱茶。雙眼地視線盯著茶杯上方徐徐升起地霧氣中。內心不知道在想著些什麽。


    坐在他旁邊的劉根生看著麵無表情的劉曉宇,歎了一口氣說道:


    “二子啊,別想了,這很正常,不光是我們劉家村,這十裏八鄉的哪個村子裏沒有幾個貧困戶?這些不是我們能左右的了的。”


    “叔,我知道,隻是看著我這心裏難受啊。原來在城裏我從來沒想過在這片天空下,離我這麽近的地方還有生活的如此困難的人家。想想以前花起錢來大手大腳,再想著那些人的日子,我這心裏堵的慌。”劉曉宇苦笑著說道。


    “嗬。。。多,過好自己的日子就行了。”劉根生安慰道。


    “嗯。”


    大年初一,新年的第一天,在舉國歡慶的時候劉曉宇認識到了他以前從未想到過的事情。佛家有雲:眾生皆苦啊。


    雖說有些心堵,但這年嗎還是得過的,劉曉宇知道他今天所看到的隻不過是全國乃至全世界陰暗麵中的極小一部分罷了。作為一個普通人來說,他根本左右不了這些,唯一能起到的作用就是盡量的幫自己身邊的人脫離這種生活,就這樣還得小心根生叔說的,升米恩、鬥米仇的可能。


    在劉根生的


    ,劉曉宇的心裏好過了許多,知道這路還長,隻能暫t懷。兩人看了看屋裏的壁鍾發現下午這麽一跑,時間過的可真快啊,眼看就快晚飯時間了。


    又是一桌子的菜,這大過年的除了喜慶之外更多的可能就是一個吃了,爺倆又是好好的喝了一頓,吃完飯收拾收拾兩個人就坐在屋裏開著電腦,聽著不同電視台舉辦的各種晚會。


    屋外傳來的鞭炮聲基本就沒斷過,空氣中都彌漫著火藥的味道,大年初一就這麽的過去了。


    年初二,走親戚。


    年初三,燒門神祝祭祈年,禁吃米飯,忌動煙火,不能掃地、不汲水,好在有劉根生在,這些個準備工作提前就準備好了。


    年初四,走親戚。


    年初五,按習俗要舉行祭財神活動。各家把除夕夜接來的財神祭祀一番。實際上是把買來的粗糙印刷品焚化了事。這天中午要吃餛飩,俗稱‘元寶湯‘,好在這東西劉曉宇他老爸做為北方人就會弄,也教會了他。


    祭祀的供品按俗禮要用魚和羊肉。象舊時的那些大商號,這一天都要大舉祭祀活動,祭品要用‘五大供‘,即整豬、整羊、整雞、整鴨、紅色活鯉魚等,祈望今年要發大財。


    不過這村裏自家祭拜起來就沒那麽多講究了,弄碟子裝些好菜、水果,還有一碗大米飯,再點上三柱香,然後拜一下,祈求今年家運旺盛、財運廣進、人畜平安。


    劉家大字年三十正好也請了尊財神,所以這大年初五劉曉宇和他根生叔兩人就在家裏祭拜了一下,習俗不可免啊,當然這鞭炮聲更是不絕於耳。


    這鄉下基本過年的每一天都有相對就的各種習俗,一直到大年十五,這一天俗稱小年,正名元宵節,是我國主要的傳統節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稱上元節,因為這是新年第一個月圓夜。陰曆代這一節日有觀燈習俗,故又稱燈節。


    每年這元宵節的時候,南京的夫子廟是最熱鬧不過的,人多的幾乎不用人自己走路,摩肩擦踵的人流擠著你向前走。據統計去年的元宵節當晚,夫子廟燈會觀燈人數達到最高峰,:+萬人。


    其實在劉曉宇看來,雖說這夫子廟的夜景確實是很漂亮,火樹銀花的各色燈盞將整個夫子廟籠罩在燈火輝煌中,璀璨奪目。但是就那麽點大的地方卻有幾十萬的人流,一眼看過去哪還能看到什麽燈景,密密麻麻全是人啊。


    相比較來說還是這鄉下的元宵節來的清靜,家家戶戶將燈籠掛起來,村裏的小p孩們人手一個小燈籠,在村子裏嬉戲玩鬧著。


    還好這年初五後那些做生意的就有些開始營業了,所以忘記買燈籠的劉曉宇趕忙開著他的寶驢去鎮上買一些迴來。


    大院大門兩側掛上了兩個大大的大紅燈籠,院裏每個屋子大門上也都掛了兩個相對小些的燈籠,到了晚上將燈籠裏的蠟燭一點,紅蒙蒙的光芒讓大院平添了幾分喜氣。


    當晚,劉曉宇躺在床上,腦海裏有些胡思亂想,時間過的太快,讓人不經意間才發現這年都已經過完了,過完年生活又將恢複到正常,鄉下的年俗讓劉曉宇今年大開眼界,當然少不了將這些上傳上劉家大院的網站上。


    過年的喜悅漸漸地淡去,劉曉宇的心情也慢慢地平靜下來,思量著養殖屋那邊新擴大的牛棚與羊圈,還有空著的豬圈,這些都不能空在那裏閑著,準備明天就去鎮裏看看,買些迴來。


    劉曉宇現在手上的資金已經很少了,冬天的時候也就是年前賣肉賣魚進了些帳,不過蓋簡層弄碼頭,還有買船鋪鵝卵石路這些都花了不少的錢,入不敷出啊。


    好在這年一過,天氣逐漸就開始迴暖了,大棚裏的草莓也渡過休眠期開始重新生長起來,要不了多久就能掛果,今年的早草莓一定能賣個好價錢,有過去年賣草莓的經驗,劉曉宇知道自己這大棚草莓的產量並不會引起太多人的注意,所以今年他準備多賣一些。


    而果林果園在正常情況下,劉曉宇估計今年夏天的時候會有所產出,可能數量上不會多,不過現在的劉曉宇不但有空間水在手,而且經過主腦這一段時間的鍛煉,雖說距離空間主腦的要求還是很遙遠,但劉曉宇已經可以控製一定的能量作用於植物身上,對植株的生長也能起到很大的好處。反正這樣做也是一個消耗精神力的好方法,還能鍛煉他的能量控製能力,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宅男的一畝二分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風雨中的塵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風雨中的塵埃並收藏宅男的一畝二分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