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業的暴利和朝廷的暴力雙重影響下,還是有一部分人和朝廷簽了合約,其中就包括海商海述祖,不過海家的田產相對於其他大族來說相對不多,主要業務其實是走私,沐忠亮的政策顯然對他是利大於弊。


    而大部分的地主們則選擇迴家,至於僅僅是觀望,還是有別的心思,那就不得而知了。


    海起晏的麵試很順利,府學出身的他考這些基層的職位相當於現代清華北大去麵試一個小型私企,這鄉長之位一般哪有拿不下來的道理。而其他縣學等渠道和他考同一個地方的學生則根據麵試結果被組建成了一套鄉級的班子。


    這套班子大略複製了從前的縣級編製,按照沐忠亮的意見又有了一點調整,除一位副鄉長外,下屬有鄉級別的六個所。比如主管征稅的戶所(稅務工商)、征兵和民兵訓練的兵所(武裝)、治安緝盜的刑所(派出所和戶籍)、營建規劃的工所(規劃市政)、科教文化的禮所(教育文化)以及考評官員的吏所(組織)。即使在獅球這個小鄉,算上主官和吏員也算是有近百人的班子了。


    以現在的經濟發展水平,顯然一個鄉幾千人要養活近百人的公務員,加上吃公共財政的教師和士兵,公共雇員占比已近5%,這無疑是有一定困難的,可以說這次改革要是沒有產生效益,大明朝廷就有破產之虞。


    這一點沐忠亮也有考慮,早已言明,除了軍人外,這些公務員吃的都是地方財政,而地稅的大頭就是地租。這樣一來,不僅為了政績,更是為了發工資吃飯,地方官府都要把地方上的宗族、豪強手上的土地搶過來重新規劃創收,從而不得不與地方縉紳階級形成天然對立的局麵。


    這也最大程度避免了地方上沆瀣一氣的可能。說來可笑,這一批公務員也多是外地的縉紳階級出身,但為了生活和政績卻不得不反過來與傳統地主為敵。當時看了這個規劃,黃宗羲都說沐忠亮這招太損,良心大大地壞了。


    沐忠亮隻是笑笑,短時間來看這種規劃還算是合理,但是時事移異,龐大而麵麵俱到的朝廷體係在占據主導優勢後更容易滋生貪腐。不過這都是後話了,要貪也得等富起來才有油水,到時就看監察係統給不給力了。


    至少在現在,擺在海起晏和手下近百人班子麵前的還是篳路藍縷的路途,怎麽打開局麵就隻能靠他們自己了。


    和王坤一起到萬州知州處報完到,這位知州是位前明舉人,清朝的知州被抄了以後臨時委派他做的過渡人物,因為還算聽話,所以就暫且留下了。


    這位趙知州攤攤手無奈道,“兩位,和別的鄉我也是這麽說的,州裏隻在鄉中的庫房留了兩個月的俸祿給你們,剩下的就得靠你們自己了,去吧。”


    從州衙出來,王坤道,“怎麽咱們的頂頭上司好像不怎麽積極啊?”


    海起晏卻渾不在意,“知州大人年事已高,可以理解,事情總是要下麵人做的,你我鄰鄉,日後當多多照應才是。”


    “哈哈!”王坤大笑兩聲,“放心,我們峒裏的地大多是公田,沒什麽太大的阻力,倒是你那裏恐怕麻煩不小,說不得到時還得我出馬。”


    兩人一路同行,一直到了獅球鄉上,王坤拱拱手,轉進山區迴峒裏了,而海起晏則走進一個掛著“獅球鄉鄉公所”牌子的建築物。


    看得出這建築還是臨時改建的一套宅院,前院後院都被打通了,各個房間都被辟作辦公場所。近百人把公所內的房間占得滿滿當當,就給他鄉長大人留下了一個堂屋和原主人的書房。好在海起晏還未婚娶,倒也沒有什麽不便之處。


    一見鄉長大人來了,眼尖的戶所所長剛喊了句“鄉長大人……”


    “到”字還沒完全喊出口,海起晏就打斷了他,“別驚動所有人了,你幫忙通知一下六所所長到堂上開會吧。”


    加上海起晏一共七人,都穿著八九品的綠袍,在宅院中的堂上開會,多少顯得有些不倫不類,是以一個個都和工所所長搭著話,看是不是能把這公所擴建一下。


    海起晏間眾人到齊,輕咳一聲,官員們安靜下來,他便徑直開口:


    “諸位同僚,閑話少敘,本官就說兩點。其一,諸位都曉得,現庫房中隻餘吾等兩月俸祿,漫說建衙,到時發俸尚有困難,為今之計隻有盡快將剛打的秋糧稅賦收上來,此為戶所的同僚職責。”


    “卑職遵命!可是按本鄉戶冊記載,就算稅額盡收,隻發俸祿倒也勉強能支撐到明年夏收,期間若是我等什麽都不做,倒是不會有額外開銷,但上麵責怪下來,未免有屍位素餐之嫌。”


    “這也是本官要說的第二點,你手上的戶冊定然沒有佃農逃戶,恰逢朝廷此番嚴令推行新政,便是要解決此問題,刑所!”


    “卑職在!”


    “遣人前往鄉中各處查訪,摸清本鄉實際戶籍人口。”


    “戶所遣人先期開展檢地量田。”


    “工所根據此結果在合適區域劃定口糧田,並對鄉中其餘土地製訂用途規劃。”


    “其餘屬官,除本職工作外,富餘人手全力協助以上工作,一旦完成。即刻開始土改!”


    鄉公所的官員大多是年輕人,最容易接受新思想,在沐忠亮他們民族主義和啟蒙思想的熏陶下,麵對舊式思想的地主土豪難免就產生了一些優越感,是故辦起事來雷厲風行,大有將舊氛一掃而空的氣勢。對此夾雜在其中的舊時吏員最多也就能提個醒,完全無力阻止。


    當然還有和地方盤根錯節的人物充當起了內鬼的職責,向土豪們通風報信。


    改革麵上如火如荼,自然少不了暗室中的密謀,一處莊園宅院中。


    “如此說來,朝廷已經下定決心,非要與我等為敵了麽?”


    “偽明黔驢技窮,行如此倒行逆施之舉也是天欲亡之,唯有我大清是天命所歸,田員外如願首舉義旗,必定四方響應,來日朝廷必有封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晚明梟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文老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文老六並收藏晚明梟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