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黃罩甲,鐵笠盔,那個旗子寫的是?


    朝陽有些刺眼,黃傑明不由得手搭涼棚,定睛細看。


    “明,黔國公,沐?”


    “不對啊,上迴去廈門,沒聽說國姓爺那有姓沐的將軍啊?”


    “你知道的挺多嘛,跟我走一趟吧,奸細!”一個同樣吊兒郎當的聲音在他身後響起。


    他一驚,轉身一看,幾名士兵正抬槍指著他,不過他們沒有著甲,隻是穿著輕便的戰襖。


    打頭的正是沐忠亮任命的斥候隊長,何渭。他是悄悄摸過來,奉命抓舌頭的,遠遠就看見他們這熟悉的華夏衣冠,倍感親切。想著與其抓一個不知所雲的土人,不如就找同胞吧,尤其是聽見他如此見多識廣,那就更高興了。


    黃傑明看著槍杆上滋滋燃燒的火繩,汗都下來了。但還是強作鎮定,“總爺,把槍放下,有話好說嘛,誒,你,手別抖,我害怕。那個,我確實知道的很多,我還知道城裏的布防和交通,還有王宮布局。”


    “哎呀兄弟,你果然是一顆紅心向大明啊,”何渭如獲至寶,嘴裏念叨著沐忠亮平時說的怪話,言語間客氣了不少,“誒,你們還不把銃放下?這位兄弟是自己人知道不?”


    他的手下和他的德行差不多,一個個嬉笑著掐滅了火繩,就鬆鬆垮垮地背槍準備拉他迴去領功。


    “不過我們黃家祖上和蘇丹淵源頗深啊,就這麽告訴你實不義也。”


    “好!我就喜歡講義氣的漢子,你想怎麽著?”何渭嘴裏叼著根草莖,斜睨著他。


    然而他嘴上這麽說,手下一個個又把槍取出來,罵罵咧咧地裝藥,吹火繩。


    “誒,這不公平,”他連連擺手,眼珠轉了轉,“這樣吧,你和我單對單,贏了我就跟你迴去,不然你們就算打死我,我也不說。”


    然後他做出一副閉眼引頸受戮的作死樣子,可把何渭氣壞了。


    “喲嗬,好啊,大爺就喜歡這一口,”把槍取下隨手拋給手下,碰碰拳頭,大喊,“來啊!”


    黃傑明猛然睜眼,弓步一記衝捶,照著何渭胸口襲來。


    何渭眼明手快,雙掌交疊,眼看就要封住他的拳勢。


    黃傑明忽然化實為虛,化拳為掌,就要去卸,不料一卸才發現,何渭雙手根本沒用實力,抬腿就是一記蹬踏,結結實實印在黃傑明腹心。


    黃傑明連連倒退幾步,差點一口氣沒倒上來。


    “你以為我會在同一招上吃兩次虧麽?”何渭嘬了嘬草莖,戲謔地說。


    黃傑明有點懵,“啥意思?莫非你這廝和我交過手不成?”


    似乎想起了什麽不好的迴憶,何渭把嘴裏的家夥事一吐,“關你甚事,再來!”擰身上步就是一記鞭腿。


    黃傑明也怒了,不閃不避,搶在鞭腿襲來之前俯身欺進,一把就抱住了何渭的腰。


    拚著背上硬吃他兩下狠狠的肘擊,腳下一拌,將何渭摁倒在地,順勢抬手就是一記勾拳。


    沒想到何渭跟個瘦猴似的,力道卻大,黃傑明拳還沒砸下,單掌撐地一個不穩,被他擰腿一掀,黃傑明便要被掀翻。


    心慌之下,胳膊下意識死死勾住何渭的腦袋,而何渭腿也勾在他身上,兩個家夥就抱在一起,在地上打起滾來。


    這些看熱鬧不嫌事大的手下不去幫忙,反而在一邊嬉笑著起哄。


    這時,一個黃家人悄悄退後幾步,卻看見一名斥候槍管微微抬起,笑著看他。


    兩人滾了一氣,直到筋疲力盡都不分勝負,躺在草地上氣喘籲籲,眾人無奈,隻好就這麽把他們架了迴去見他們的老板沐忠亮。


    “哦?黃壯士竟是勃泥王室之後?”沐忠亮跳下馬,看著這兩個鼻青臉腫的家夥。


    “迴公爺的話,先祖黃森屏,洪武年間曾在黔寧王麾下任騰衝總兵,後因避禍來此,被蘇丹封並肩王,並與王室聯姻。”


    “哦,好像是有聽說這麽一會事,這麽說咱們是一家人了。可這麽說蘇丹和你們家是親戚啊,你可願意助我?助大明?”


    “先祖有訓,生為明臣,世為明臣,草民願為國公效犬馬之勞。隻是……”


    “隻是什麽?但說無妨。”


    “這個本不該草民置喙,可希望國公能善待王室,畢竟……”


    “這個你放心,本公隻為基業,並無趕盡殺絕之意,隻要他們不欲害我,我保證日子隻會過得比以前好。”


    “草民謝過公爺,如今城中局勢是這般情況……”


    接著黃傑明開始一一細說起來。“現下這裏離城還有十裏地,城裏駐有城衛軍大約兩千人,火器很少。但王宮中的禁衛軍比較精銳,大約有500人,裝備了鳥銃,宮城上還有從弗朗機購得的五門紅衣炮。”


    “有紅衣炮?知道有多少斤嗎?”


    “看上去大約兩千斤左右吧,具體的我也不太清楚,反正從沒見他開過炮。”


    還好,看樣子還是在能力範圍內的,接下來就以堂堂之陣,讓這些南洋夷人見識下什麽叫這個時代最優秀的陸軍戰術。


    “噠噠噠,噠噠噠……”伴隨著鼓點,按照沐忠亮的要求,部隊以恆定的速度緩緩向前推進。


    旌旗獵獵,鼓角爭鳴,軍陣如山,徐徐而行。


    一路上但見百姓奔逃,然而還有少數華人見到明旗,在路旁跪地叩拜。


    沐忠亮感歎,果然海外遺民,更有赤子之心。要是國內的百姓,別說在路邊看,恐怕遠遠望見旗幟就望風而逃了。誰叫當初江北四鎮、左良玉、張獻忠他們淨不幹人事呢。


    “蘇誠,這都是我華夏同胞,等穩定下來,記得提醒我把踩壞的莊稼賠給他們。”


    “公爺仁義!”黃傑明一臉感佩,拱手稱讚。


    “既為王師,自當秋毫無犯,實不得已,賠償也是應當的。”沐忠亮正氣凜然。


    其實放在緬甸或者別的地方,他才懶得管,隻是既然要建立根據地,拉攏同胞的民心當然及其必要。聽剛才黃傑明介紹,勃泥境內現有華人萬餘人,土人約二十餘萬,按照這個比例,今後還必須把華人培養成殖民統治的中堅力量不可。


    比如種植園主、作坊主、礦主之類聽起來就充滿被奴役民族血淚的職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晚明梟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文老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文老六並收藏晚明梟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