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天一亮,他們發現天空飄滿濃烈的白霧,一米開外,麵對麵不見人影。水汽凝聚在山巒上空,籠罩住整個瀛洲島,把島嶼藏入神秘莫測的霧氣之中。
鑽出巨岩的蔭蔽,踏上周圍的土地,腳掌感受到餘溫,仍然高於人體溫度。
“你留在這裏,我去山頂看看。”黎小石吩咐聞小平,隨後一頭鑽入濃霧之中。
他彎腰禹禹前行,避開仍然滾燙的岩石,每一步都踏在泥土之上,那裏溫度稍低。
饒是如此,他的腳底還是迅速見紅起泡,並開裂。
聖湖周圍的白霧更加濃厚,幾乎可以說伸手不見五指。
他不得不投石問路,隨手撿起地上的石塊扔到前麵,聽到落地迴聲才敢前進。
來到聖湖邊,一塊石頭落下去,很久都沒有聽到迴響。
他閉目側耳細聽,終於聽到石塊與岩石擦撞,隨後咕嚕嚕翻滾的聲音。
他又撿起一塊較大的石頭,用力往聖湖中央一扔。仍然隻有石塊滾落地表的聲音,沒有“咕咚”落入水中的聲音。
黎小石失望了,整池湖水被完全煮沸蒸發,隻剩下一個光禿禿的火山口。
他無力地坐倒在地,島上最後一片水源也消失殆盡,他們將要坐以待斃。
一二滴水降落在黎小石臉上,他先是吃了一驚,難道還有沸水?
但他馬上感覺水溫正常,淌過臉頰並無任何灼痛。
隨後天上淅淅瀝瀝的雨滴越加密集地砸在地上,湖水蒸發形成的水蒸氣上升遇冷,凝結成雨,落迴了地麵。
黎小石立即脫下外套,搭在頭頂做成一個小小鬥篷,躲避雨水。
這些水蒸汽從地底下冒出,誰知道有沒有對人體有害的成分,還是小心一些為好。地球上大部分火山噴發,形成的火山灰被雨水衝迴地麵,都會對動植物造成一定傷害,相信這一次也不例外。
他快速返迴洞穴,聞小平老實聽話地等在那裏。“你總算迴來了!現在怎麽辦?我們迴村莊嗎?”
黎小石看著巨岩之外,濃烈的白霧將二人裹得嚴嚴實實,雖然看不到多少雨,但是雨聲極大,幾乎灌滿整個耳朵,二人要是麵對麵說話,也得稍微用點氣力才能讓對方聽見,這樣的情景實在少見。
二人要是就這樣衝進雨裏,沒走出十步就被澆透了。“還是躲躲吧,雨停了再迴。”
這一躲,竟是三天三夜。
天空集聚了大量水汽,在這三天三夜之中傾盆而下,直澆得天昏地暗,萬物失色。良田變成汪洋,山穀變成江河,海灘變成泥濘。山坡被衝垮,植物被連根拔起,野獸困在洞穴中嗷嗷直叫。
二人躲在洞穴中,往深處走去,那裏是巫坆曾經居住多年的地方。
洞穴中有一絲光線從頭頂泄下,那裏有一個小小的縫隙。濃霧伴隨雨水,也從那裏灌入。黎小石選了一塊大小合適的石頭,堵住了這個漏洞,洞穴裏立馬變得漆黑一團。
聞小平打開手電筒,好在其他地方還是比較幹燥的,也有草堆可供休息。角落裏堆著一些空瓦罐和陶器,散落一些粗麻織物。與被拋棄的村莊的室內擺設有些類似,隻是更簡陋一些罷了。
“這裏好像有人住過?”聞小平覺得奇怪,誰喜歡離群索居,住在這種石洞裏。
黎小石想了想,答道:“一個老頭。”
看看外麵的大雨,貌似沒有驟停的跡象,黎小石便盤腿而坐,例行每日功課,練習唿吸吐納之法和五行心法。
說來奇怪,這座島嶼確有有一種化腐朽為神奇的力量,他覺得每日精進的速度比大陸來得快許多。
他練功的時候,一唿一吸,身體的力量隨之增強,身體周圍似乎籠罩一層無形的磁場。
這磁場,連聞小平都感覺到了。他從小癡迷於武術、健身以及一切相關東西,進入軍營也是出於這種目的。
麵前的黎小石,對他來說不啻於一塊強大的磁鐵,他忍不住糾纏上去,問東問西,向黎小石打聽各種問題。
但是讓他失望的是,黎小石對於自己的修煉法門,絕口不提,心堅如鐵。
他還以為黎小石吝嗇小氣,其實他哪裏知道,黎小石對於自己的斤兩十分清楚,他連心法第三章“轉”章都沒有突破,哪裏有資格帶徒弟呢?
肚子裏有十桶水,才敢授予學生一瓢,可見師傅不是輕易當得的,所以曆來才有“尊師如父”之說。
外頭大雨沒有驟停的跡象,洞中無事可幹,讓聞小平百無聊賴,隻得提著手電到處晃悠,發現洞中四麵岩壁都刻滿了線條,歪歪扭扭,乍看之下,還以為是三歲幼兒的塗鴉。
很多線條直接用尖銳的石頭刻劃而成,少部分有顏色,曆久彌新,大概是用石灰或者草木汁液提取的色素塗抹。
“這也是老頭畫的吧?”聞小平隨口問道。
他的話引起黎小石的注意,他上次來這裏的時候,因為光線暗淡,也因為注意力全在巫坆身上,並沒有看到這些壁畫。
“大概是吧!除了他還有誰呢?”他隨意迴答,卻上前仔細觀摩起來。
人類曆來喜歡在岩石上作畫,用來標榜自己不同於其他地球生物的智慧和文明。其中的內容大多是祭祀、生產、生活相關,而且大多具有故事性。
巫坆也不能逃脫窠臼。那些聞小平看來毫無意義的線條,黎小石卻看得明白,記載了巫仙一族漂洋過海來到瀛洲島,生活幾千年的故事。
但是也有一些很奇怪的符號,黎小石看得費勁,因為實在過於抽象。符號一側配有許多插圖,有一些是人體某些穴位圖,也有一些是星象圖,雜亂無章,毫無頭緒。
若說巫坆對天文很有研究,黎小石對此深信不疑,巫坆正是借助對哈雷彗星的監測,才發現了瀛洲島的時間流逝之秘密。
但人體穴位跟星象也有聯係嗎?
他不知道,人體周身遍布穴位,似同天體星星一樣,有序地排布在人體——小宇宙之中。人體中氣血的運行,均通過這些小小的驛站來輸送。穴位主宰著人的體質與健康,以及耳聰目明和才智,關係到一個人的終生命運……是宇宙形體對應人體的縮影。
穴位與天體有著密切的關係,天體的演變也直接影響到人的經絡運行。因此,一年有365天,人有365穴;天有黑白之分,人有陰陽之別;天時分四季,人亦分前後左右;天有星體,人有穴位;天有各種氣流迴旋,人有氣與血流循環;天有經緯相織,人有經絡相連等等;人的生日對應天上的星座,星對應穴,天體經緯對應人的經絡等等。
總之,天體有質無形,人體有質有形。人把天體濃縮在周身,整個人的一切似同一個恆星,獨具它特有的規律和軌跡。故此,則有了人之星象學、風水學、命運學以及特異功能等各方麵的學說。
黎小石雖然粗通人體穴位,但可惜的是,對天文一竅不通,連那本巫坆相贈的星象觀測記錄,都被磊哥奪走,這些壁畫上的文字和圖象,簡直就像天書一樣難懂。
他心裏想,巫坆的羊皮卷雖然被奪走,但是自己畢竟看過,現在可以借助心法將內容迴憶起來,這樣的話,巫坆在天之靈,應該也不會責怪他保管不力了吧。
鑽出巨岩的蔭蔽,踏上周圍的土地,腳掌感受到餘溫,仍然高於人體溫度。
“你留在這裏,我去山頂看看。”黎小石吩咐聞小平,隨後一頭鑽入濃霧之中。
他彎腰禹禹前行,避開仍然滾燙的岩石,每一步都踏在泥土之上,那裏溫度稍低。
饒是如此,他的腳底還是迅速見紅起泡,並開裂。
聖湖周圍的白霧更加濃厚,幾乎可以說伸手不見五指。
他不得不投石問路,隨手撿起地上的石塊扔到前麵,聽到落地迴聲才敢前進。
來到聖湖邊,一塊石頭落下去,很久都沒有聽到迴響。
他閉目側耳細聽,終於聽到石塊與岩石擦撞,隨後咕嚕嚕翻滾的聲音。
他又撿起一塊較大的石頭,用力往聖湖中央一扔。仍然隻有石塊滾落地表的聲音,沒有“咕咚”落入水中的聲音。
黎小石失望了,整池湖水被完全煮沸蒸發,隻剩下一個光禿禿的火山口。
他無力地坐倒在地,島上最後一片水源也消失殆盡,他們將要坐以待斃。
一二滴水降落在黎小石臉上,他先是吃了一驚,難道還有沸水?
但他馬上感覺水溫正常,淌過臉頰並無任何灼痛。
隨後天上淅淅瀝瀝的雨滴越加密集地砸在地上,湖水蒸發形成的水蒸氣上升遇冷,凝結成雨,落迴了地麵。
黎小石立即脫下外套,搭在頭頂做成一個小小鬥篷,躲避雨水。
這些水蒸汽從地底下冒出,誰知道有沒有對人體有害的成分,還是小心一些為好。地球上大部分火山噴發,形成的火山灰被雨水衝迴地麵,都會對動植物造成一定傷害,相信這一次也不例外。
他快速返迴洞穴,聞小平老實聽話地等在那裏。“你總算迴來了!現在怎麽辦?我們迴村莊嗎?”
黎小石看著巨岩之外,濃烈的白霧將二人裹得嚴嚴實實,雖然看不到多少雨,但是雨聲極大,幾乎灌滿整個耳朵,二人要是麵對麵說話,也得稍微用點氣力才能讓對方聽見,這樣的情景實在少見。
二人要是就這樣衝進雨裏,沒走出十步就被澆透了。“還是躲躲吧,雨停了再迴。”
這一躲,竟是三天三夜。
天空集聚了大量水汽,在這三天三夜之中傾盆而下,直澆得天昏地暗,萬物失色。良田變成汪洋,山穀變成江河,海灘變成泥濘。山坡被衝垮,植物被連根拔起,野獸困在洞穴中嗷嗷直叫。
二人躲在洞穴中,往深處走去,那裏是巫坆曾經居住多年的地方。
洞穴中有一絲光線從頭頂泄下,那裏有一個小小的縫隙。濃霧伴隨雨水,也從那裏灌入。黎小石選了一塊大小合適的石頭,堵住了這個漏洞,洞穴裏立馬變得漆黑一團。
聞小平打開手電筒,好在其他地方還是比較幹燥的,也有草堆可供休息。角落裏堆著一些空瓦罐和陶器,散落一些粗麻織物。與被拋棄的村莊的室內擺設有些類似,隻是更簡陋一些罷了。
“這裏好像有人住過?”聞小平覺得奇怪,誰喜歡離群索居,住在這種石洞裏。
黎小石想了想,答道:“一個老頭。”
看看外麵的大雨,貌似沒有驟停的跡象,黎小石便盤腿而坐,例行每日功課,練習唿吸吐納之法和五行心法。
說來奇怪,這座島嶼確有有一種化腐朽為神奇的力量,他覺得每日精進的速度比大陸來得快許多。
他練功的時候,一唿一吸,身體的力量隨之增強,身體周圍似乎籠罩一層無形的磁場。
這磁場,連聞小平都感覺到了。他從小癡迷於武術、健身以及一切相關東西,進入軍營也是出於這種目的。
麵前的黎小石,對他來說不啻於一塊強大的磁鐵,他忍不住糾纏上去,問東問西,向黎小石打聽各種問題。
但是讓他失望的是,黎小石對於自己的修煉法門,絕口不提,心堅如鐵。
他還以為黎小石吝嗇小氣,其實他哪裏知道,黎小石對於自己的斤兩十分清楚,他連心法第三章“轉”章都沒有突破,哪裏有資格帶徒弟呢?
肚子裏有十桶水,才敢授予學生一瓢,可見師傅不是輕易當得的,所以曆來才有“尊師如父”之說。
外頭大雨沒有驟停的跡象,洞中無事可幹,讓聞小平百無聊賴,隻得提著手電到處晃悠,發現洞中四麵岩壁都刻滿了線條,歪歪扭扭,乍看之下,還以為是三歲幼兒的塗鴉。
很多線條直接用尖銳的石頭刻劃而成,少部分有顏色,曆久彌新,大概是用石灰或者草木汁液提取的色素塗抹。
“這也是老頭畫的吧?”聞小平隨口問道。
他的話引起黎小石的注意,他上次來這裏的時候,因為光線暗淡,也因為注意力全在巫坆身上,並沒有看到這些壁畫。
“大概是吧!除了他還有誰呢?”他隨意迴答,卻上前仔細觀摩起來。
人類曆來喜歡在岩石上作畫,用來標榜自己不同於其他地球生物的智慧和文明。其中的內容大多是祭祀、生產、生活相關,而且大多具有故事性。
巫坆也不能逃脫窠臼。那些聞小平看來毫無意義的線條,黎小石卻看得明白,記載了巫仙一族漂洋過海來到瀛洲島,生活幾千年的故事。
但是也有一些很奇怪的符號,黎小石看得費勁,因為實在過於抽象。符號一側配有許多插圖,有一些是人體某些穴位圖,也有一些是星象圖,雜亂無章,毫無頭緒。
若說巫坆對天文很有研究,黎小石對此深信不疑,巫坆正是借助對哈雷彗星的監測,才發現了瀛洲島的時間流逝之秘密。
但人體穴位跟星象也有聯係嗎?
他不知道,人體周身遍布穴位,似同天體星星一樣,有序地排布在人體——小宇宙之中。人體中氣血的運行,均通過這些小小的驛站來輸送。穴位主宰著人的體質與健康,以及耳聰目明和才智,關係到一個人的終生命運……是宇宙形體對應人體的縮影。
穴位與天體有著密切的關係,天體的演變也直接影響到人的經絡運行。因此,一年有365天,人有365穴;天有黑白之分,人有陰陽之別;天時分四季,人亦分前後左右;天有星體,人有穴位;天有各種氣流迴旋,人有氣與血流循環;天有經緯相織,人有經絡相連等等;人的生日對應天上的星座,星對應穴,天體經緯對應人的經絡等等。
總之,天體有質無形,人體有質有形。人把天體濃縮在周身,整個人的一切似同一個恆星,獨具它特有的規律和軌跡。故此,則有了人之星象學、風水學、命運學以及特異功能等各方麵的學說。
黎小石雖然粗通人體穴位,但可惜的是,對天文一竅不通,連那本巫坆相贈的星象觀測記錄,都被磊哥奪走,這些壁畫上的文字和圖象,簡直就像天書一樣難懂。
他心裏想,巫坆的羊皮卷雖然被奪走,但是自己畢竟看過,現在可以借助心法將內容迴憶起來,這樣的話,巫坆在天之靈,應該也不會責怪他保管不力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