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府有一位好漢,姓焦,名挺,外人送號“沒麵目“。他是早上梁山的,不過如今梁山人馬如族,他也久不見安排任務。
王倫眼見進了臘月,四處的知交好友需要走動,於是差遣焦挺、楊雄到河北一趟。
誰想這一趟,倒是成就了焦挺的英名。
常言道“門裏出身不會也通三分。“焦挺的父親最善相撲,是中原地區聖撲手。焦挺自幼習武,一般兵器樣樣精通,尤其隨父相撲早就名氣在外。為了讓他取眾家之長,父親送他到五台山拜智能大師學習武藝。
藝成後出師,又讓他拜“神撲手“任元奎為師,相撲和燕青不相上下。
一路曉行夜宿,這日眼看紅日西沉,望見半山腰有一寺院,隻好前往投宿。走到寺院門外,舉目望去,有三個大字“枯崗寺“。再往寺院內望去,人來人往。他邁步跨入寺院大門,迎頭遇一僧人,遂向前深施一禮“大師在上,小可這廂有禮了。“
焦挺追隨王倫日久,言行也有幾分禮節。
這僧人上下打量他一番,問道“施禮為何?“焦挺說“天色已晚,想在寶寺借宿一晚。“僧人見焦挺身材高大,立在麵前好似鐵塔,點點頭道“借宿可以,需辦一件事。“
焦挺問“要辦何事?“
僧人往道西一指“請幫我將此石搬到路東。不光可以留宿,還可留用。“
焦挺望路西巨石,足有四五百斤,笑笑說道“這有何難!“說後緊走兩步,連運氣也沒運一運,兩手抓住巨石,舉過頭頂,如玩一般,輕輕將巨石放在道東,麵不改色。接著拍拍手笑問道“還需辦點啥事!“
那僧人施禮道“貧僧失禮,請到後房敘話。“
來到後僧房,忙命小僧倒茶。
眼見焦挺器宇不凡,僧人沉吟聽後道“實不相瞞,我受河北柴大官人所派,在此寺專管結納江湖好漢。隻因我們東北一百餘裏處,有個曾頭市。曾頭市有個曾弄老兒。他有五個兒子,每人都有萬夫不當之勇。他們父子勾結金國,橫行四州,幹著賣國的勾當。
派他女婿陳元祺在金國作官,三月前派奸細往曾頭市送信,被我們抓獲,方知女真人讓曾弄招兵買馬,攏絡中原武士豪傑,當金國鷹犬,時機成熟,內外勾結,滅我大宋。
如今他們在曾頭市積草屯糧,開挖護莊河。現今在曾頭市擺下百日擂台,請了一名台主叫神州擂。此人是曾家教師史文恭的結義兄弟,姓任,名飛虎,最善跌撲,他曾一連三年上泰嶽爭交,被外人送號''神州擂''。從未遇對手。因而他自吹道''相撲世間無敵手,爭交天下我為魁。“''
焦挺急問“怎不去人和他相撲,到那打擂呢?“
僧人道“去過,都一個個被打傷敗下台來。此賊不除,是我中原大患。我家大官人派幾位力大善撲者前往打擂,也都被那賊子摔傷。“
焦挺聽後實言道“不瞞你說,小人也是久走江湖的,這次也是要到河北去?“
僧人見焦挺言語,大喜道“看壯士不是凡人,氣力不小,若是有武藝在身或可為國正光!”
“好!明天我去打擂。“焦挺一則見獵心喜,二則是想給柴進帶個見麵禮,於是應承。
僧人知曉焦挺力大,飲食要有葷腥,於是命人重上酒菜,焦挺喝將起來。
第二天焦挺前往曾頭市打擂去了。
焦挺一路走著想著,想著此次打擂的事兒。日落西山時來到曾頭市,當天住在一家客店裏。第二天辰時來到擂台前,見場上擠滿了人。
看那擂台,高有兩丈,台上懸一個匾額,大書“聚賢台“三個大字。兩邊掛一副對聯,上聯是“英雄蓋世,拳打南山虎豹“,下聯是“世間無敵,力擒北海蛟龍“。
台中間供一幅真武大仙--拳擊武技的祖師的畫像。畫像前設一張香案,焚燒一爐香。案上放著三盤利物,每盤上鋪著紅綠彩綢,上放十錠銀元寶。隻見帷幕拉開,從後台走出一個人來。
那人長得五大三粗,一張圓臉,兩道濃眉,一雙深圓眼,頜下一堆蝟髯,真是有揭諦儀容,金剛貌相。隻見他在台上東張西望,慢行幾步,拳好像李存孝打虎一般威嚴;
又向四周環顧一圈,大有霸王拔山之勢。站立中央,作了個羅圈揖,高聲道“眾位英雄聽著,在下任飛虎,河東絳州人氏,外人送號''神州擂''的便是。承蒙這裏曾府曾長老聘為台主,立下百日擂厶。凡願跟在下交手的,請去後台報名,挨次上台較量。
這次打擂隻較跌撲,不較刀槍拳腳。曾長老備下利物,凡能撲倒我者,盤裏三百兩銀子歸於你。我是以武會友,廣交天下英雄,絕不在金銀財物上。在相撲之時手腳無情,但有損傷,各不相怨,望各位英雄諒察!“說罷又作了個四方揖。
台下議論紛紛。焦挺心想我需細心觀看他如何相撲。
隻見從後台又走上一個矮黑的青年人一抱拳說“今日報名打擂的有五位英雄第一位,莫州劉慶;第二位,洛州王虎;第三好漢,確實是相撲高手,但也有他的弱點把氣力全用在上身,下三路空虛,腰胯功夫不硬,腳步易亂。
僧人跟在焦挺身後,囑咐道“賢弟乃是恩師''神撲手''任元奎親授,相撲和燕青不相上下,這小子身材高大,膂力如牛,你上到擂台之上,一定要備加小心,對此賊子,隻可巧勝於他,不要力取呀!“
焦挺說“大師有所不知我恩師授我一套拳路,叫做''乾坤拳''。能使出''四兩撥千斤''--自己不必用力,隻須借對手的力量,便可撥倒他。對手來勢越猛,用力越足,我便可在關節處輕輕一撥,他便跌得越遠,摔得越重。我因此便可勝他,你們一定做好接應準備,越快越好。當眾揭露曾老兒打擂陰謀,以及勾結金國出賣民族利益的事兒。“
僧人聽後道“一切均已準備好,你要多加小心!“
焦挺正要登台打擂,忽聽那矮黑青年在台上揮手高喊“大家看得分明,台主已撲倒五人,需要歇息片刻,上午不開台了,下午再比。“說後拉上了帷幕。
焦挺對僧人言道“看來另有什麽計謀,不管怎樣,咱們以不變應萬變,先去吃些酒飯,過午登台就是了。“
過午他們來到台前,僧人不禁吃了一驚,焦挺對僧人耳語一番。
為啥呢?卻原來和上午大不相同,隻見擂台左邊放著一架站籠--這是上午沒有的。在站籠一邊,插了塊木牌,上貼一張曾頭市告示,墨跡未幹。
說什麽若有不軌之徒,妄圖報複台主者,搗亂擂台者,押人站籠示眾等等。焦挺暗罵道“作賊心虛。“僧人又向焦挺耳語幾句,點點頭走出會場。
這時隻見帷幕拉開,神州擂邁步走上台,作了四方揖。還是上午那矮黑青年言道“列位好漢,下午打擂還是依次進行,打擂的目的是以武會友,凡參加者,願投我們曾府的,均歡迎“
話沒說完,焦挺聳身跳上擂台,扭頭對觀看者作了個長揖道“各位聽著他在台上說得好,說什麽''以武會友'',卻放著站籠,請問做何解釋?“
台下人一陣議論。那矮黑青年隨即向前辯解道“隻是指蓄意搗亂者,備著不用。“
焦挺又道“我不按名次上台,跳上台打擂,算不算蓄意搗亂?是否要站籠示眾呢?“
那矮黑青年見這突如其來的變化,一下子慌了,不知如何解說。
神州擂見此,忙向那矮黑青年--曾長老侄兒示意,讓他速速退下。當即向焦挺作揖道“英雄請了,在下有眼不識泰山,請教英雄貴姓大名?我手下不死無名之鬼!“
焦挺道“我行不更姓,坐不改名,隻是要知我名姓,卻要打敗我先。我此次打擂,一不圖利物,二不圖揚名,隻是想同你見個高低!“
神州擂聽此倒吸一口涼氣。心道不敢說出姓名,恐怕不是知名人物。隻要不是燕青,焦挺二人,我卻不懼。
又想,燕青在河北盧俊義莊上,焦挺又是梁山草寇,必然不敢下山,於是心中安定。
內心盤算要以氣勢勝他,接著言道“原來是無名之輩。我要言明打擂可是手下無情,輕重死活不論!“
焦挺言道“諸位聽真,台主說''輕重死活不論'',這點不用多說,那是自然,諸位作證了!“
焦挺邊說邊觀看神州擂他已吐了門戶,等著他哩。焦挺盤算著,先不管他,也吐了個門戶,卻把兩眼死死盯住他。
要說焦挺身材也夠高大的了,可是和神州擂一比卻顯得矮了很多。這時觀看打擂的台下眾人鴉雀無聲,都在直勾勾地望著他倆。
。
王倫眼見進了臘月,四處的知交好友需要走動,於是差遣焦挺、楊雄到河北一趟。
誰想這一趟,倒是成就了焦挺的英名。
常言道“門裏出身不會也通三分。“焦挺的父親最善相撲,是中原地區聖撲手。焦挺自幼習武,一般兵器樣樣精通,尤其隨父相撲早就名氣在外。為了讓他取眾家之長,父親送他到五台山拜智能大師學習武藝。
藝成後出師,又讓他拜“神撲手“任元奎為師,相撲和燕青不相上下。
一路曉行夜宿,這日眼看紅日西沉,望見半山腰有一寺院,隻好前往投宿。走到寺院門外,舉目望去,有三個大字“枯崗寺“。再往寺院內望去,人來人往。他邁步跨入寺院大門,迎頭遇一僧人,遂向前深施一禮“大師在上,小可這廂有禮了。“
焦挺追隨王倫日久,言行也有幾分禮節。
這僧人上下打量他一番,問道“施禮為何?“焦挺說“天色已晚,想在寶寺借宿一晚。“僧人見焦挺身材高大,立在麵前好似鐵塔,點點頭道“借宿可以,需辦一件事。“
焦挺問“要辦何事?“
僧人往道西一指“請幫我將此石搬到路東。不光可以留宿,還可留用。“
焦挺望路西巨石,足有四五百斤,笑笑說道“這有何難!“說後緊走兩步,連運氣也沒運一運,兩手抓住巨石,舉過頭頂,如玩一般,輕輕將巨石放在道東,麵不改色。接著拍拍手笑問道“還需辦點啥事!“
那僧人施禮道“貧僧失禮,請到後房敘話。“
來到後僧房,忙命小僧倒茶。
眼見焦挺器宇不凡,僧人沉吟聽後道“實不相瞞,我受河北柴大官人所派,在此寺專管結納江湖好漢。隻因我們東北一百餘裏處,有個曾頭市。曾頭市有個曾弄老兒。他有五個兒子,每人都有萬夫不當之勇。他們父子勾結金國,橫行四州,幹著賣國的勾當。
派他女婿陳元祺在金國作官,三月前派奸細往曾頭市送信,被我們抓獲,方知女真人讓曾弄招兵買馬,攏絡中原武士豪傑,當金國鷹犬,時機成熟,內外勾結,滅我大宋。
如今他們在曾頭市積草屯糧,開挖護莊河。現今在曾頭市擺下百日擂台,請了一名台主叫神州擂。此人是曾家教師史文恭的結義兄弟,姓任,名飛虎,最善跌撲,他曾一連三年上泰嶽爭交,被外人送號''神州擂''。從未遇對手。因而他自吹道''相撲世間無敵手,爭交天下我為魁。“''
焦挺急問“怎不去人和他相撲,到那打擂呢?“
僧人道“去過,都一個個被打傷敗下台來。此賊不除,是我中原大患。我家大官人派幾位力大善撲者前往打擂,也都被那賊子摔傷。“
焦挺聽後實言道“不瞞你說,小人也是久走江湖的,這次也是要到河北去?“
僧人見焦挺言語,大喜道“看壯士不是凡人,氣力不小,若是有武藝在身或可為國正光!”
“好!明天我去打擂。“焦挺一則見獵心喜,二則是想給柴進帶個見麵禮,於是應承。
僧人知曉焦挺力大,飲食要有葷腥,於是命人重上酒菜,焦挺喝將起來。
第二天焦挺前往曾頭市打擂去了。
焦挺一路走著想著,想著此次打擂的事兒。日落西山時來到曾頭市,當天住在一家客店裏。第二天辰時來到擂台前,見場上擠滿了人。
看那擂台,高有兩丈,台上懸一個匾額,大書“聚賢台“三個大字。兩邊掛一副對聯,上聯是“英雄蓋世,拳打南山虎豹“,下聯是“世間無敵,力擒北海蛟龍“。
台中間供一幅真武大仙--拳擊武技的祖師的畫像。畫像前設一張香案,焚燒一爐香。案上放著三盤利物,每盤上鋪著紅綠彩綢,上放十錠銀元寶。隻見帷幕拉開,從後台走出一個人來。
那人長得五大三粗,一張圓臉,兩道濃眉,一雙深圓眼,頜下一堆蝟髯,真是有揭諦儀容,金剛貌相。隻見他在台上東張西望,慢行幾步,拳好像李存孝打虎一般威嚴;
又向四周環顧一圈,大有霸王拔山之勢。站立中央,作了個羅圈揖,高聲道“眾位英雄聽著,在下任飛虎,河東絳州人氏,外人送號''神州擂''的便是。承蒙這裏曾府曾長老聘為台主,立下百日擂厶。凡願跟在下交手的,請去後台報名,挨次上台較量。
這次打擂隻較跌撲,不較刀槍拳腳。曾長老備下利物,凡能撲倒我者,盤裏三百兩銀子歸於你。我是以武會友,廣交天下英雄,絕不在金銀財物上。在相撲之時手腳無情,但有損傷,各不相怨,望各位英雄諒察!“說罷又作了個四方揖。
台下議論紛紛。焦挺心想我需細心觀看他如何相撲。
隻見從後台又走上一個矮黑的青年人一抱拳說“今日報名打擂的有五位英雄第一位,莫州劉慶;第二位,洛州王虎;第三好漢,確實是相撲高手,但也有他的弱點把氣力全用在上身,下三路空虛,腰胯功夫不硬,腳步易亂。
僧人跟在焦挺身後,囑咐道“賢弟乃是恩師''神撲手''任元奎親授,相撲和燕青不相上下,這小子身材高大,膂力如牛,你上到擂台之上,一定要備加小心,對此賊子,隻可巧勝於他,不要力取呀!“
焦挺說“大師有所不知我恩師授我一套拳路,叫做''乾坤拳''。能使出''四兩撥千斤''--自己不必用力,隻須借對手的力量,便可撥倒他。對手來勢越猛,用力越足,我便可在關節處輕輕一撥,他便跌得越遠,摔得越重。我因此便可勝他,你們一定做好接應準備,越快越好。當眾揭露曾老兒打擂陰謀,以及勾結金國出賣民族利益的事兒。“
僧人聽後道“一切均已準備好,你要多加小心!“
焦挺正要登台打擂,忽聽那矮黑青年在台上揮手高喊“大家看得分明,台主已撲倒五人,需要歇息片刻,上午不開台了,下午再比。“說後拉上了帷幕。
焦挺對僧人言道“看來另有什麽計謀,不管怎樣,咱們以不變應萬變,先去吃些酒飯,過午登台就是了。“
過午他們來到台前,僧人不禁吃了一驚,焦挺對僧人耳語一番。
為啥呢?卻原來和上午大不相同,隻見擂台左邊放著一架站籠--這是上午沒有的。在站籠一邊,插了塊木牌,上貼一張曾頭市告示,墨跡未幹。
說什麽若有不軌之徒,妄圖報複台主者,搗亂擂台者,押人站籠示眾等等。焦挺暗罵道“作賊心虛。“僧人又向焦挺耳語幾句,點點頭走出會場。
這時隻見帷幕拉開,神州擂邁步走上台,作了四方揖。還是上午那矮黑青年言道“列位好漢,下午打擂還是依次進行,打擂的目的是以武會友,凡參加者,願投我們曾府的,均歡迎“
話沒說完,焦挺聳身跳上擂台,扭頭對觀看者作了個長揖道“各位聽著他在台上說得好,說什麽''以武會友'',卻放著站籠,請問做何解釋?“
台下人一陣議論。那矮黑青年隨即向前辯解道“隻是指蓄意搗亂者,備著不用。“
焦挺又道“我不按名次上台,跳上台打擂,算不算蓄意搗亂?是否要站籠示眾呢?“
那矮黑青年見這突如其來的變化,一下子慌了,不知如何解說。
神州擂見此,忙向那矮黑青年--曾長老侄兒示意,讓他速速退下。當即向焦挺作揖道“英雄請了,在下有眼不識泰山,請教英雄貴姓大名?我手下不死無名之鬼!“
焦挺道“我行不更姓,坐不改名,隻是要知我名姓,卻要打敗我先。我此次打擂,一不圖利物,二不圖揚名,隻是想同你見個高低!“
神州擂聽此倒吸一口涼氣。心道不敢說出姓名,恐怕不是知名人物。隻要不是燕青,焦挺二人,我卻不懼。
又想,燕青在河北盧俊義莊上,焦挺又是梁山草寇,必然不敢下山,於是心中安定。
內心盤算要以氣勢勝他,接著言道“原來是無名之輩。我要言明打擂可是手下無情,輕重死活不論!“
焦挺言道“諸位聽真,台主說''輕重死活不論'',這點不用多說,那是自然,諸位作證了!“
焦挺邊說邊觀看神州擂他已吐了門戶,等著他哩。焦挺盤算著,先不管他,也吐了個門戶,卻把兩眼死死盯住他。
要說焦挺身材也夠高大的了,可是和神州擂一比卻顯得矮了很多。這時觀看打擂的台下眾人鴉雀無聲,都在直勾勾地望著他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