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倫不想隻一戰便又降服了神火將魏定國,對於這戰更填信心。


    看呂方、郭盛打掃完戰場,於是下令道:“兄弟們都吃了點幹糧,喝了點水,休整有了一會兒了。咱們這就出發,還有一場好戲呢!”


    王倫這邊阻截官軍隻是第一步,第二步還有晁蓋追殺合後的韓韜,至於迴歸青州城的唿延灼也有蕭嘉穗帶著淩振、孫立、欒廷玉幾個等候。


    看著忙忙碌碌的梁山眾人,王倫心頭感到一陣溫暖,他覺得自己能在梁山上來迴周旋、投機倒把,最大的後盾便是這些兄弟,彼此精誠團結,關懷有加,給予了對方最大的支持和信任。


    實話說,這幾天的來迴奔襲對人和馬的體力消耗頗大,是人都想多歇一歇,哪怕能吃口熱乎的也好啊。


    “好!現在就開拔!”楊林扳鞍上馬,一揮手,十餘騎向前躥去。


    他們是這彪馬軍的斥候,每次行動前,他們都要提前出發,前出二、三十裏打探敵情,放哨警戒。


    剛剛這陣襲擊打了魏定國一個措手不及,但是單廷圭和彭杞等人馬卻沒有損傷,因而還要小心。


    柳絮般的雪花又開始大片大片地飄落,蕭蕭西風又開始肆虐。蒼茫潔白的大地上,千名全副武裝的騎士正在如風地向前奔馳,宛如一條勢不可擋的巨龍。


    馬蹄翻飛,濺起一陣陣細細的雪沫,遠遠望去就像一團白霧。隨風上下飄搖的披風,撲閃撲閃地扇動著,氣流將片片雪花不斷地向空中拋灑,像一隻隻蝴蝶在披風上下追逐。


    王倫在收攏俘虜,忙著準備迎戰的時候,圍剿梁山的主將唿延灼也在想著如何破敵。


    說實話,能當上這個統兵出戰的主將,實在出乎於唿延灼的意料之外。要知道,自高俅上任以來,自己可從來沒有往高俅門下送過賄賂——官場的規矩,不跑不送,降級使用;隻跑不送,原地使用;又跑又送,這才能提拔重用。


    自己將門之後,心態自高,對高俅這等走野路子出身的佞幸之臣,天生的便瞧他不起,焉肯奉承其門,貽路人之笑,蒙祖宗之羞?


    誰成想,自己不跑不送,不但沒有降級,反倒被高俅提拔重用,賦予了帶重兵剿劇寇的任務——難道說,自己錯怪了高太尉不成?其人竟是個有作為的?


    等在梁山腳下敗了一陣,唿延灼早就忘了這些想法。等得了慕容彥達幫助,再次領兵攻打二龍山,唿延灼也使出了十分本事,要報答慕容彥達的知遇之恩。


    原本唿延灼還想等打下二龍山,自己帶兵再征梁山,沒想到不等他去找王倫,王倫則帶人又到了青州城下。


    因為唿延灼還想著要圍剿梁山,因而十分寶貴自己的兵馬,他雖然著急迴援,但是統領大軍在後。


    不過董平是來幫忙慕容彥達的,又誇下海口要立功再求娶程婉兒,於是格外賣力氣。在祝彪帶領青州子弟兵快馬加鞭趕路的時候,也脫離了唿延灼,獨自上路。


    這也是唿延灼有實無名的悲哀,手下除了韓韜、彭杞和兒子唿延鈺,連親信也無幾個。好在單廷圭知曉輕重,沒有跟著董平。祝彪冒進。


    祝彪的一千馬軍輕裝迴援青州,不惜馬力,一路狂奔,花了一天兩夜的時間終於趕到了青州城北門下。


    平日作為重騎兵使用,注重的是馬的承載力和衝擊力,如此高速長途的奔襲並非這些馬軍的擅長,平時也未做過這方麵的訓練。


    這一路跑下來,騎士們一個個身子骨都快顛散架了,苦不堪言、怨聲載道。眼看著青州城近在咫尺,想到即將要發生激戰,不由自主地打起十二分精神,準備做殊死一搏。


    ······························································································································································································································


    三日前,青州城下梁山人馬卻是王倫統領。二經過商議,最後決定,由蕭嘉穗、楊誌、魯智深、李逵。淩振等圍攻青州。王倫則親率其他兄弟兩千步兵,一千騎兵向二龍山迴青州的要路上進發,步兵則由武鬆統領。


    在先頭部隊開進以前,蕭嘉穗先行派遣了鼓上蚤時遷混進城去打探消息。時遷迴來從懷裏取出一張紙來,遞給蕭嘉穗道:“這是小弟從知府的府邸裏拿出來的,這是慕容彥達向東平府求援的文書迴執。”


    時遷心目中的“偷”就是“拿”。


    蕭嘉穗展開文書,上麵寫道:


    近來賊寇屢犯天兵,甚為猖獗。青州軍馬單薄,一旦賊寇臨城,恐城池不能保守,望大人速發援兵來保衛青州。


    青州知府:慕容彥達


    其下則是程萬裏的迴書,雲雲:東平兵馬都監以然趕往,必定大敗梁山諸人……


    蕭嘉穗一看文書,知道這是個極好的攻占青州的機會。


    帳下楊誌是軍官出身,與唿延灼又打過交道,此時道:“青州城高池深,若是官兵據城而守,我區區四千兵馬又無攻城器械,想要破城恐怕萬萬不能。”


    蕭嘉穗微笑道:“哥哥莫要擔憂。如今青州領兵之人是唿延灼,此人在我梁山泊大敗敗一場,丟了近萬人馬,深怕朝廷降罪,急於立功恕罪,所以才去打二龍山。如今我梁山人馬兵臨城下,他還有援兵,定然不肯死守城中。到時候青州城內空虛,我們趁機搶城,破之也不難。”


    楊誌聽了點頭道:“我等與唿延灼交手數日,也覺其性情越來越急躁,此乃兵家之大忌。不過此人手段了得,頗具領兵之能,要勝他也殊為不易。”


    蕭嘉穗微微一笑道:“小弟倒是有一計,可以先敗他一陣。若是運道好,說不定就能一舉破城。”


    此言一出,不僅楊誌,連魯智深也問道:“兄弟有何計策?”


    他們都知道蕭嘉穗智計百出,但是還不曾親眼領略。


    蕭嘉穗掰著指頭,緩緩道出一條計策來。


    整個下午城外的梁山人馬都在對著城中百般辱罵,做著各種挑釁動作。青州將官看在眼裏,氣得是七竅生煙,多次要出城廝殺,都被慕容府當了迴來。


    眼看天色漸漸暗了下來,主將與慕容知府都道,城外的賊人就要收兵迴營。沒想到那些梁山人馬卻好像失去了耐性,瘋似的朝城門衝了過來。慕容知府連忙讓城上向下射箭。


    如此反複,梁山人馬漸漸看著力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水滸大寨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羊三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羊三泰並收藏水滸大寨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