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的大校場上----這塊地是一片石地,長不出莊稼來,平整平整,用作校場練兵倒是最好不過。


    曾經無數的小嘍羅在這裏被金貔貅王進、豹子頭林衝操練得魂飛三千裏,魄散九雲霄,等他們從那苦難的繭子裏拚命咬出來的時候,卻愕然發現脫胎換骨的自己已經再不是**凡胎。


    不過在演武三日之後,王倫仍然覺得不夠。山寨士兵這點兒蛻變對王倫來說,還不夠!


    但話卻不能這麽說。因此轉過天,王倫和李助、王進林衝私下交流後,約會齊了朱武、花榮、魯智深、呂方、郭盛,共商大事。


    眾人坐定,王倫便拱手道:“二位軍師,諸位兄弟。咱們梁山的人馬,如今已有一萬二千餘眾,操練起來,已經顯得臃腫了,操練的效果受影響之下,也在漸漸下降。”


    王進也起身稟道:“眾位哥哥,我與林衝兄弟教練軍隊,先前人少時,萬事皆簡明,縱然勞心費力,也還有限。但今日軍兵過萬,彼此又是梟悍之性,你不服我,我不服你,如今再訓練起來,便覺得處處掣肘。”


    呂方、郭盛都沒有領過千人隊的經驗,更不要說是萬馬千軍了,聞言便皺起眉頭,眼睛輕瞄著王倫那邊兒念叨道:“這可該如何是好?”


    王倫便道:“我與兩位軍師商量了,想了個辦法出來。”


    王進、林衝聽了都是大喜,齊聲問道:“哥哥又有何妙計?快快說來。”


    王倫說道:“軍隊臃腫,皆因梁山嘍羅中,適合當軍官之人,實在不多。這不象朝廷家,有八十萬禁軍,眨眼之間,就能給你分派來成百上千個軍官,如此一來,為將者如臂使指,軍隊便再多八十萬,又有何愁?”


    李助便打開折迭扇瀟灑的揮了揮,輕飄飄說道:“既如此,便任命些勇悍嘍羅為軍官,讓他們把人統帶起來,又有何不可?”


    林衝便苦笑道:“軍師,若人少時,軍官也就隨便當了。可現在有萬人之多,軍中諸事紛雜,軍官豈是那麽好當的?別的不說,一封軍令下去,一百個臨時的軍官中,倒有九十九個不識字,剩下那一個,還是裝內行,拿起文書來時,還是倒著看的----哥哥們請想,平時尚且如此,若真打起仗來,豈不誤了軍情大事?”


    “這----”李助拖長了嗓音,迴頭看了朱武一眼。


    朱武便斟酌道:“不如軍中去了文字,夜間以燈火、白日掌旗幡為號令,豈不快捷?”


    林衝歎氣道:“燈火旗幡,固然也是一時權宜之計,但隨著我梁山越來越興旺,人馬日多,竟連統一的號令都傳不下去,那豈不是滑天下之大稽?若傳到江湖上,也吃有智識的好漢笑話!”


    眾人說了一會,還是王進笑道:“寨主在此早有籌算,你我隻要洗耳恭聽不就行了?”


    李助、林衝等齊齊做恍然大悟狀,然後一同將目光轉到了王倫這邊。


    王倫當下道:“說不得,我也隻好自討苦吃。諸位兄弟請看這張手繪的地形圖,我計劃在這裏、這裏、還有這裏的幾處校軍場、屯兵地上,開設梁山軍校。挑選有上進心,肯吃苦,腦子靈,又對咱們梁山忠心的年輕人,將他們從頭到腳培養起來。”


    “不說個個都成為名將,至少也要人人能做個合適的軍官,如此一來,就算再來十萬好漢,有咱們梁山軍校的學生做骨幹,一經良好組織,便是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的鐵軍!”


    李助聽了沉吟道:“這個甚麽軍校,隻恐咱們梁山上的那些漢子,都不會感興趣。若說喝酒耍錢,他們個個爭先,你讓他們去讀書認字,不如砍了他們的腦袋!”


    說到開辦梁山軍校,林衝的態度倒是斬釘截鐵得多:“寨主哥哥說的這軍校,卻是關係到咱們梁山千秋萬代的大事!無論如何,我等也得幫他把這杆大旗立起來!”


    朱武這是當先問道:“開辦武學,培養人才,此乃好事,隻是不知大哥要從何處聘請武學博士?”


    王倫一指眾人道:“諸位兄弟不正是博士人選?聞煥章先生滿腹經綸,通曉六韜三略,足智多謀;朱武兄弟精通陣法,極富謀略。這武學博士,兩位兄弟自然當仁不讓。”


    李助、朱武二人聞言各自點頭,都沒有推辭。聞煥章卻是與李忀一同迴來的,同行的還有一位趙良嗣卻在別處。


    朱武又道:“卻不知大哥要如何選拔生員?”


    王倫道:“第一批生員就定為軍中下級軍官,都頭及以上軍官都必須參加學習,隻有通過最後考試,才能繼續留任,否則便降級或者革職。至於眾位兄弟,根據其品性也選擇一些參加學習吧。”


    李助思索一陣,說道:“此事隻怕不妥,若是處理不當,眾兄弟難免心生嫌隙,卻是不妙。”


    朱武亦道:“眾兄弟上山前,多是喜愛舞槍弄棒之人,若是強製他們到武學中學習,隻怕會有反彈,此事還需從長計議。”


    兩人說的很有道理,王倫略一思索便明白過來,於是道:“那就先將第一批生員選定為下級軍官吧。”


    當天晚上,王倫、朱武、林衝等坐在一起商量明天軍校正式成立之事,王倫便笑道:“若叫軍校,聽著似乎不夠氣派,眾位哥哥卻好好想想,別換個甚麽名字為好?這可是我梁山千秋功業第一步,馬虎不得!”


    李助便道:“我大宋神宗朝,有設立‘武學’一說,不如便叫‘武學’如何?”


    朱武搖頭道:“這‘武學’二字,文氣太濃,還不如寨主哥哥原來那‘軍校’二字硬朗呢!”


    朱武眼珠一轉,又道:“古時有天子所開學校,叫做‘大學’,諸候所開學校,叫做‘泮宮’,咱們梁山,今日也算是一方諸候,不如這新開的學校,就叫‘武泮’、‘武宮’怎麽樣?”


    眾人聽得身上雞皮疙瘩掉了一地。王進連連搖頭,林衝便道:“軍師你這起的名字雖然別具一格,但文氣甚深,似乎違了武人的英氣。”


    王倫一直凝思不語,這時卻道:“眾位兄弟,我梁山開創這軍校,本意是要一洗亂世之頹風,殺貪官,安黎庶,因此才整軍講武,為咱們梁山立萬世之基業。依在下之淺見,不如就叫‘講武堂’,庶可近道!”


    話音剛落,花榮便高聲喝彩:“好一個講武堂!英風凜冽,正合我意!”


    其後,眾人又商議了一番,並且立下章程,記錄在冊。最終將山寨武學定名為講武堂,由王倫任祭酒,李助、朱武任博士,主要教授《六韜》《三略》《孫子兵法》《吳子兵法》等兵書。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水滸大寨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羊三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羊三泰並收藏水滸大寨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