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二人都是王倫看好的馬軍後起之秀,名將種子。


    呂方最初出場是在宋江率著清風山一夥人迴梁山的時候遇見的,那時候他跟郭盛兩人正在搶奪對影山的所有權。郭盛也是個中二病,他喜歡穿著白衣白甲,同樣的也是使用方天畫戟,兩人也是一樣的性格。


    郭盛最後是什麽情況書裏沒說,但這呂方真的是個寶。想這位驍將在原本軌跡中出場時,和郭盛大戰了好些時日不分勝負,武功還算不得上出眾。招安前數次出戰時也沒甚出彩的戰績,隻是作為宋江的親隨兼保鏢,隨著宋江遊走於各個戰場。日後在曾頭市對陣史文恭的大徒弟曾塗時。三十迴合左右已是支撐不住。


    若此人一生隻是如此,他也不過淪為孔明孔亮之輩,憑著一身好相貌在宋江身後混飯吃。哪知他隨著梁山大軍南征北戰,在曆經戰陣的洗禮後,在征討方臘時大放異彩。


    隨著其後戰鬥次數的增多,他的戰鬥經驗也開始變得豐富,呂方的戰鬥力開始直線飆升。到了征方臘的時候,呂方的戰鬥力已經是達到了楊誌的級別。


    先是五六十迴合時刺死了方臘四大元帥之一厲天閏之弟厲天佑。後又力扛人命收割機石寶五十迴合,這石寶可不是個一般人,就是傲氣十足的關勝說起他來,都是十分慎重的語氣,直言此人刀法不在自己之下。


    更有急先鋒索超在與此人酣鬥時,十迴合上下叫石寶用暗器取了性命去。並有那火眼狻猊鄧飛、錦毛虎燕順、喪門神鮑旭、鐵笛仙馬麟都是死在這員猛將的手上。由此可知這呂方與之大戰五十迴合的含金量。


    與那樣的石寶打了五十個迴合,這是何等的恐怖,而且那時候呂方的武力還沒有上升到最頂點,要是等到呂方到了三十多歲的武將最巔峰時那還了得。


    身為一個武將,三十歲到三十五歲左右是他們的最巔峰時期。在這之前,他們空有力量,但是武藝卻不熟練,而在這之後,他們或許武藝越發的精煉了,但是力量卻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的衰退。


    盧俊義、史文恭、關勝、林衝、魯大師、楊誌、秦明等人的年紀都是在這個區域,換句話說,他們的這身本事已經是他們一生的巔峰了,在沒有發生超自然現象的情況下,他們的戰鬥力不可能再獲得大幅度的提升。


    原著中上了梁山之後,呂方和郭盛徹底從冤家對頭變成了親密朋友,他們總是成雙入對地出現,就好像一百年前的孟良焦讚一樣“焦不離孟,孟不離焦”。其實,一百單八將中像他倆這樣的組合還有不少,比如天罡係列中的朱仝雷橫,楊雄石秀;地煞係列中的宣讚郝思文,韓滔彭玘,單廷珪魏定國,項充李袞,龔旺丁得孫等。但因為呂方郭盛關係相對來說更鐵更瓷實,而且倆人都是帥哥,所以給讀者留下的印象特別深刻。


    呂方和郭盛論外形春蘭秋菊,各有千秋;論武藝旗鼓相當,不分伯仲;安排工作時,二人並列為守護中軍馬軍驍將,但排座次時總得有個先後。最終小溫侯呂方排在第五十四位,賽仁貴郭盛名列第五十五位,其中原因隻能歸結為呂方崇拜的呂布要比郭盛喜歡的薛仁貴早很多很多年。


    要說郭盛也真是夠不幸運的,名次比好哥們呂方低一個也就罷了,最後死得也是有點不值,竟然在攻打方臘軍占據的烏龍嶺時被天上掉下的巨石奪取了卿卿性命,呂方之死則要光輝壯烈得多,在同一場戰役中,他和敵將先經曆了一番苦鬥,之後,二將一起連人帶馬跌入穀底同歸於盡了。


    大概武俠大師金庸也為郭盛感到不平,於是在《射雕英雄傳》中為郭盛安排了一個武功高強品德高尚的後人,他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郭靖郭大俠。


    王倫惡趣味想到,要給郭盛找個媳婦,生個娃就叫郭靖!


    對影山上,紅旗軍和白旗軍兵合一處,將打一家,眾人便作慶起來。


    王倫得了呂方郭盛投效,直言問道:“不知兩位兄弟如何看待這對影山?”


    呂方郭盛對視一眼,一起道:“哥哥有話但說無妨,小弟洗耳恭聽!”


    王倫於是道:“我梁山也有外圍山寨勢力,多在險峻要道。不過以我觀之,這對影山卻是太小!”


    呂方道:“哥哥見得極是。這對影山,是險地戰地,卻難養人,最多藏得千餘人馬,再多時,便難以維持了。因此小弟手下,隻聚了百來人,一來兵貴精而不貴多,二來人多了,這山也容納不下。”


    郭盛也道:“山東道上的好山,都被他人先占了。小弟帶著部下轉來轉去,始終尋不下個好所在,這對影山,若攻防拒守,自是好戰場,但如果想踞此做根本之處,確實有待商量。”


    這時李助在旁建言道:“既然如此,兩位兄弟還是舍了這對影山吧,到了梁山水泊逍遙豈不是更好!”


    呂方郭盛本有此意,大喜道:“如此最好!”


    當日商量已定,呂方便頒下號令,收拾起幾輛車子,將金銀財物、衣服糧秣、行軍輜重都裝載了,第二日天甫黎明,便下山而行。


    一路上逢府過縣,雖隻二百人,卻有兩千人的氣勢,捕盜官軍見這些人軍容盛壯,哪裏敢來薅惱?地方官員見他們既不劫掠又不作禍,樂得天下太平,誰又肯行文上報,自取其辱?


    須知混跡官場潛規則之一,就是報喜不報憂,報憂上頭羞;報功不報過,報過就是錯,天下多少事,都被上下勾結的貪官汙吏給弄壞了。


    見一行人是向北而去,與梁山背道而馳,郭盛便問道:“不知哥哥此行何往?”


    王倫也不隱瞞,直接道:“我在梁山無事,這迴去清風山拜訪故人!”


    郭盛心想清風山有燕順、王英、鄭天濤三人,隻道王倫去找他們。


    郭盛聞言,搖頭道:“哥哥不知,我在江湖聽聞清風山有個清風寨。其文知寨不值一提,武知寨小李廣花榮卻是不可小覷!”


    言下之意,卻是在清風山要注意安危。


    杜遷宋萬聽了,微微一笑。


    “哥哥此去,正是為了小李廣花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水滸大寨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羊三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羊三泰並收藏水滸大寨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