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方看著王倫,見與官府通緝告示上一般無二,又見其氣度不凡,認定就是真人。
納頭便拜:“果然是王倫哥哥到了!”
郭勝也跪倒參拜:“久聞哥哥九現神龍之名,如此英雄人物,小弟早思一見,隻恨機會難逢。誰知今日哥哥卻來了小弟這對影山,卻不是天緣嗎?”
王倫急忙相攙,但他以一敵二,哪裏攙得起來?也隻好跪下還禮。
呂方郭盛見了,心中都是大喜,各自思忖道:“怪不得江湖上好漢都說,梁山王倫義薄雲天,是屈己待人的好男子,山東諸路英雄好漢皆以他們為首。今日一見,果然是名不虛傳,他偌大的名頭,卻還跪下扶我們,如此謙抑之人,怎叫好漢們不敬他尊他?”
江湖上好漢跪倒,卻不說下拜二字,為軍中不利,隻喚做剪拂,此乃吉祥的字樣兒。
當下王倫、呂方、郭盛剪拂了起身,王倫又將李助、宋萬、杜遷、唐牛兒一一介紹。
李助誇讚了一句,然後向王倫道:“哥哥,這裏是當道驛路,你我二百餘人,在此說話多有不便,且先尋一處僻靜之地,咱們好生敘敘。”
呂方一聽大喜,接口道:“對影山上,就是小弟的山寨,便請幾位哥哥進寨裏歇腳。”
王倫見郭盛眼巴巴的望著自己,便笑道:“呂方賢弟,郭盛賢弟遠來是客,雖然大家鬥了一場,卻是不打不相識,何不請上山寨,大家好好喝一杯?”
呂方聽了,便向郭盛點頭道:“若不得王倫哥哥吩咐,便是一萬年,也不準你上我的對影山!”
郭盛把脖子一梗,冷笑道:“若不是王倫哥哥在這裏,我早將你山寨奪了!”
兩個人都“哼”了一聲,轉過了頭,誰也不理誰了。
王倫看了隻是搖頭,不想這二人又倔強起來。於是心中暗暗思忖道:“卻想個甚麽說辭,將這兩個人勸和了才好!”
這時,呂方和郭盛都各頒號令,二人手下紅旗軍和白旗軍都各依隊伍,一行一列的向對影山上行了上去。
王倫看著暗暗點頭:“呂方郭盛,真將才也!今日能搶在宋江前麵見到二人,也是天緣,無論如何,不能讓他們兩個淪陷到宋江那黑廝手裏!
原本王倫也打過這二人的主意,派人打聽,隻是這二人落草時間不確定,王倫一直也沒有音信。
呂方邀了王倫,和郭盛同上對影山。二百餘人如眾星捧月一般,將王倫簇擁至聚義廳前,呂方便讓王倫到中間虎皮金交椅上坐。王倫想要推辭,但見呂方其意真誠,轉念一眼,便笑著點頭坐下。
李助等人依次做了,唐牛兒也得了座位。這閑漢在呂方這等人物麵前,難免拘謹。心道:若不是王倫哥哥,我哪能如此!呂方又安排郭盛客位坐了,便吩咐山寨中殺牛宰羊,大辦筵席,替王倫等人接風。
喝到興頭上時,王倫便問道:“二位賢弟,你們的戟法,在咱們大宋,確實是獨具一格,別出機杼,卻不知你們是怎麽練的?”
呂方先道:“小弟祖貫潭州人氏,自小便愛聽三國飛將呂布呂奉先故事,話本中描繪他出陣形象,說他騎赤菟馬,身披金鎧,頭戴獬豸冠,使丈二方天戟,上麵掛黃幡豹尾,小弟每聽一次,便忍不住要手舞足蹈一番。”
說到快意處,呂方連盡三碗,一張俊臉上頓時光華閃閃奪人的二目。
王倫心說:“呂布有你這樣的粉絲,九泉之下,也是足以自傲了!”
心中一動,便漫聲長吟起來:“溫侯呂布世無比,雄才四海誇英偉。護軀金鎧砌龍鱗,束發獅盔簪雉尾。參差寶帶獸平吞,錯落錦袍飛鳳起。龍駒跳踏起天風,畫戟熒煌射秋水……”
呂方心中快意之中,又得王倫在旁唱和,真是得意到絕頂,撲翻身便向王倫下拜:“哥哥這般高才,小弟心服口服!”
王倫急忙扶起:“呂方賢弟,做哥哥的可不能騙你,這首詩,我是聽一位姓羅名貫中的前輩高人吟誦,愛其風姿華美,所以才記下了。若說讓我當席賦詩,哥哥哪兒有這般急才?”
穿越眾吟詩裝逼偶爾可以,但是王倫卻不想如此。
郭盛便道:“到底是王倫哥哥,光明磊落,非那等剽竊他人詩文之輩可比----卻不知這位羅貫中羅老前輩,又是何方高人?小子無知,卻從來沒在江湖上聽到他老人家的名頭。”
王倫順口瞎編,臉上正色道:“這位羅貫中羅老前輩,乃是神龍見首不見尾的高人,哥哥我也隻是隔座遙望,卻未能正式拜見他老人家,不得不引為生平憾事。”
呂方便恭恭敬敬地向廳外抱拳:“這位羅貫中羅老前輩看來亦是心敬呂布之人,若日後有機會相見,呂方定要當長者的敬他!”
李助也奇道:“以前從不聽哥哥提起!”
王倫便暗笑著,歎了口氣:“唉!龍遊碧海,虎躍深山,隻怕終咱們一世,也是見不到羅貫中前輩的了!“
說完趕緊轉移話頭。”對了,呂兄弟,你那戟法是怎麽練出來的,你還沒說呢!”
呂方便敲了自己的頭一下,歉然道:“小弟就是這麽個毛病,隻要聽到呂溫侯的故事,一興奮起來,就甚麽也顧不得了。”
卻聽呂方道:“小弟家中,積祖也是做藥材生意的,為路上防身,刀槍棍棒是自幼習學的。因小弟愛呂布,便時刻想算著,怎樣才能把各路兵刃的精華化為戟上招數,就這麽從小到大一路想了過來,到今天,也算是略有小成了!”
王倫便一拍桌子,端起酒碗道:“世間跟風已成流俗,拾人牙慧者屢見不鮮,卻有呂方兄弟你這一戟神來,哥哥我先敬你一碗!”
呂方得了王倫認可,大喜,端碗飲了,然後又道:“小弟習武之餘,也常看書,讀《三國誌》時,未嚐不慨歎溫侯有陳宮而不能從其智,有張遼而不能盡其勇,有高順而不能信其任,有陷陣營而不能競其功之憾。因此小弟偷偷的習學了兵書,以兵法教養家中僮仆,倒也甚是得力“
”隻是小弟想不明白,為什麽官府要下嚴旨禁止民間習學兵書?我大宋積弱,屢被契丹和西夏欺淩,若非地廣人多,也早亡國滅種多時了!為何那朝廷卻不許民間習兵書戰策,連開拳社置教頭都不準?難道官家不知道,甚麽叫藏兵於民嗎?”
王倫冷笑道:“兄弟,你如此聰明的一個人,難道還看不出其中的道理?契丹西夏,固然要防,但更要防的,卻是自己國中的百姓啊!惡了契丹西夏,也隻不過送些歲幣買個平安,若讓國中百姓都學兵講武,那些以皇帝為首的贓官墨吏,哪裏能睡得著覺?“
”他們窮奢極欲,吸民脂膏以自肥,若民眾有一天覺醒起來,便是星火燎原之勢!所以,契丹西夏可以不管,百姓卻是非禁錮不可的!”
呂方呆了半晌,頹然道:“原來如此!哥哥這些話,小弟從前卻是從不敢想;便是現在已經上山落了草,但突然間聽了,也還是覺得驚心動魄!”
見呂方郭盛聽得入神,便道:“所以說,朝廷要的不是國家的尊嚴,而是他們世襲的安穩。為了維護這個穩字,他們可以窮兇極惡不擇手段。在這個朝廷裏,他們隻盼百姓都是無角的綿羊,可以任他們隨時宰割,他們怎肯讓山羊長出鋒利的犄角來?”
呂方便把桌子一擂:“管他有角無角,但若要叫小弟做那任人宰割的綿羊,小弟卻是做不像!做不來!一年前小弟帶著家人販生藥到了山東,那貪婪的狗官見小弟是外路人,敲詐勒索,極盡剝皮之能事。“
”一路打點他們下來,卻讓小弟消折了本錢,不能夠還鄉。小弟走投無路,一怒之下,帶了家下人等殺了狗官,一路轉戰,馬踏半個山東,最後才占住了這座對影山落草!”
郭盛聽了許久,便鼓掌道:“壯哉!小弟也是流落在山東路上,聽說道上出了個穿紅的少年壯士,使一柄方天畫戟,聚百十號伴當,衝州撞府,劫富濟貧,所到之處官兵望風披靡,綠林群雄歸心束手。因此小弟動了好奇之心,便急急的跑了來,要和呂方哥哥比試戟法。誰成想,卻碰上了王倫哥哥,真乃是郭盛的造化!”
王倫又問道:“郭盛賢弟,那你的戟法,卻又是怎麽迴事?”
呂方也道:“郭盛兄弟,你那些白旗白甲軍,卻又是怎麽迴事?若說他們不是精心訓練出來的,便是殺了我頭,我也不信!”
郭盛便端起酒,嘿嘿笑道:“二位哥哥且寬坐,待小弟慢慢道來!”
郭盛便深深地歎了口氣道:“小弟這武藝,是跟我師傅學的。我師傅姓張,是嘉陵本處的兵馬提轄,為官清正,為官場不容,有一年上憲下來巡視,查出來一座廒倉裏少了不少軍糧,於是追查起來,結果萬千該殺的都沒事,卻把我師傅安了個失察的罪名,一紙文書給罷官了!”
納頭便拜:“果然是王倫哥哥到了!”
郭勝也跪倒參拜:“久聞哥哥九現神龍之名,如此英雄人物,小弟早思一見,隻恨機會難逢。誰知今日哥哥卻來了小弟這對影山,卻不是天緣嗎?”
王倫急忙相攙,但他以一敵二,哪裏攙得起來?也隻好跪下還禮。
呂方郭盛見了,心中都是大喜,各自思忖道:“怪不得江湖上好漢都說,梁山王倫義薄雲天,是屈己待人的好男子,山東諸路英雄好漢皆以他們為首。今日一見,果然是名不虛傳,他偌大的名頭,卻還跪下扶我們,如此謙抑之人,怎叫好漢們不敬他尊他?”
江湖上好漢跪倒,卻不說下拜二字,為軍中不利,隻喚做剪拂,此乃吉祥的字樣兒。
當下王倫、呂方、郭盛剪拂了起身,王倫又將李助、宋萬、杜遷、唐牛兒一一介紹。
李助誇讚了一句,然後向王倫道:“哥哥,這裏是當道驛路,你我二百餘人,在此說話多有不便,且先尋一處僻靜之地,咱們好生敘敘。”
呂方一聽大喜,接口道:“對影山上,就是小弟的山寨,便請幾位哥哥進寨裏歇腳。”
王倫見郭盛眼巴巴的望著自己,便笑道:“呂方賢弟,郭盛賢弟遠來是客,雖然大家鬥了一場,卻是不打不相識,何不請上山寨,大家好好喝一杯?”
呂方聽了,便向郭盛點頭道:“若不得王倫哥哥吩咐,便是一萬年,也不準你上我的對影山!”
郭盛把脖子一梗,冷笑道:“若不是王倫哥哥在這裏,我早將你山寨奪了!”
兩個人都“哼”了一聲,轉過了頭,誰也不理誰了。
王倫看了隻是搖頭,不想這二人又倔強起來。於是心中暗暗思忖道:“卻想個甚麽說辭,將這兩個人勸和了才好!”
這時,呂方和郭盛都各頒號令,二人手下紅旗軍和白旗軍都各依隊伍,一行一列的向對影山上行了上去。
王倫看著暗暗點頭:“呂方郭盛,真將才也!今日能搶在宋江前麵見到二人,也是天緣,無論如何,不能讓他們兩個淪陷到宋江那黑廝手裏!
原本王倫也打過這二人的主意,派人打聽,隻是這二人落草時間不確定,王倫一直也沒有音信。
呂方邀了王倫,和郭盛同上對影山。二百餘人如眾星捧月一般,將王倫簇擁至聚義廳前,呂方便讓王倫到中間虎皮金交椅上坐。王倫想要推辭,但見呂方其意真誠,轉念一眼,便笑著點頭坐下。
李助等人依次做了,唐牛兒也得了座位。這閑漢在呂方這等人物麵前,難免拘謹。心道:若不是王倫哥哥,我哪能如此!呂方又安排郭盛客位坐了,便吩咐山寨中殺牛宰羊,大辦筵席,替王倫等人接風。
喝到興頭上時,王倫便問道:“二位賢弟,你們的戟法,在咱們大宋,確實是獨具一格,別出機杼,卻不知你們是怎麽練的?”
呂方先道:“小弟祖貫潭州人氏,自小便愛聽三國飛將呂布呂奉先故事,話本中描繪他出陣形象,說他騎赤菟馬,身披金鎧,頭戴獬豸冠,使丈二方天戟,上麵掛黃幡豹尾,小弟每聽一次,便忍不住要手舞足蹈一番。”
說到快意處,呂方連盡三碗,一張俊臉上頓時光華閃閃奪人的二目。
王倫心說:“呂布有你這樣的粉絲,九泉之下,也是足以自傲了!”
心中一動,便漫聲長吟起來:“溫侯呂布世無比,雄才四海誇英偉。護軀金鎧砌龍鱗,束發獅盔簪雉尾。參差寶帶獸平吞,錯落錦袍飛鳳起。龍駒跳踏起天風,畫戟熒煌射秋水……”
呂方心中快意之中,又得王倫在旁唱和,真是得意到絕頂,撲翻身便向王倫下拜:“哥哥這般高才,小弟心服口服!”
王倫急忙扶起:“呂方賢弟,做哥哥的可不能騙你,這首詩,我是聽一位姓羅名貫中的前輩高人吟誦,愛其風姿華美,所以才記下了。若說讓我當席賦詩,哥哥哪兒有這般急才?”
穿越眾吟詩裝逼偶爾可以,但是王倫卻不想如此。
郭盛便道:“到底是王倫哥哥,光明磊落,非那等剽竊他人詩文之輩可比----卻不知這位羅貫中羅老前輩,又是何方高人?小子無知,卻從來沒在江湖上聽到他老人家的名頭。”
王倫順口瞎編,臉上正色道:“這位羅貫中羅老前輩,乃是神龍見首不見尾的高人,哥哥我也隻是隔座遙望,卻未能正式拜見他老人家,不得不引為生平憾事。”
呂方便恭恭敬敬地向廳外抱拳:“這位羅貫中羅老前輩看來亦是心敬呂布之人,若日後有機會相見,呂方定要當長者的敬他!”
李助也奇道:“以前從不聽哥哥提起!”
王倫便暗笑著,歎了口氣:“唉!龍遊碧海,虎躍深山,隻怕終咱們一世,也是見不到羅貫中前輩的了!“
說完趕緊轉移話頭。”對了,呂兄弟,你那戟法是怎麽練出來的,你還沒說呢!”
呂方便敲了自己的頭一下,歉然道:“小弟就是這麽個毛病,隻要聽到呂溫侯的故事,一興奮起來,就甚麽也顧不得了。”
卻聽呂方道:“小弟家中,積祖也是做藥材生意的,為路上防身,刀槍棍棒是自幼習學的。因小弟愛呂布,便時刻想算著,怎樣才能把各路兵刃的精華化為戟上招數,就這麽從小到大一路想了過來,到今天,也算是略有小成了!”
王倫便一拍桌子,端起酒碗道:“世間跟風已成流俗,拾人牙慧者屢見不鮮,卻有呂方兄弟你這一戟神來,哥哥我先敬你一碗!”
呂方得了王倫認可,大喜,端碗飲了,然後又道:“小弟習武之餘,也常看書,讀《三國誌》時,未嚐不慨歎溫侯有陳宮而不能從其智,有張遼而不能盡其勇,有高順而不能信其任,有陷陣營而不能競其功之憾。因此小弟偷偷的習學了兵書,以兵法教養家中僮仆,倒也甚是得力“
”隻是小弟想不明白,為什麽官府要下嚴旨禁止民間習學兵書?我大宋積弱,屢被契丹和西夏欺淩,若非地廣人多,也早亡國滅種多時了!為何那朝廷卻不許民間習兵書戰策,連開拳社置教頭都不準?難道官家不知道,甚麽叫藏兵於民嗎?”
王倫冷笑道:“兄弟,你如此聰明的一個人,難道還看不出其中的道理?契丹西夏,固然要防,但更要防的,卻是自己國中的百姓啊!惡了契丹西夏,也隻不過送些歲幣買個平安,若讓國中百姓都學兵講武,那些以皇帝為首的贓官墨吏,哪裏能睡得著覺?“
”他們窮奢極欲,吸民脂膏以自肥,若民眾有一天覺醒起來,便是星火燎原之勢!所以,契丹西夏可以不管,百姓卻是非禁錮不可的!”
呂方呆了半晌,頹然道:“原來如此!哥哥這些話,小弟從前卻是從不敢想;便是現在已經上山落了草,但突然間聽了,也還是覺得驚心動魄!”
見呂方郭盛聽得入神,便道:“所以說,朝廷要的不是國家的尊嚴,而是他們世襲的安穩。為了維護這個穩字,他們可以窮兇極惡不擇手段。在這個朝廷裏,他們隻盼百姓都是無角的綿羊,可以任他們隨時宰割,他們怎肯讓山羊長出鋒利的犄角來?”
呂方便把桌子一擂:“管他有角無角,但若要叫小弟做那任人宰割的綿羊,小弟卻是做不像!做不來!一年前小弟帶著家人販生藥到了山東,那貪婪的狗官見小弟是外路人,敲詐勒索,極盡剝皮之能事。“
”一路打點他們下來,卻讓小弟消折了本錢,不能夠還鄉。小弟走投無路,一怒之下,帶了家下人等殺了狗官,一路轉戰,馬踏半個山東,最後才占住了這座對影山落草!”
郭盛聽了許久,便鼓掌道:“壯哉!小弟也是流落在山東路上,聽說道上出了個穿紅的少年壯士,使一柄方天畫戟,聚百十號伴當,衝州撞府,劫富濟貧,所到之處官兵望風披靡,綠林群雄歸心束手。因此小弟動了好奇之心,便急急的跑了來,要和呂方哥哥比試戟法。誰成想,卻碰上了王倫哥哥,真乃是郭盛的造化!”
王倫又問道:“郭盛賢弟,那你的戟法,卻又是怎麽迴事?”
呂方也道:“郭盛兄弟,你那些白旗白甲軍,卻又是怎麽迴事?若說他們不是精心訓練出來的,便是殺了我頭,我也不信!”
郭盛便端起酒,嘿嘿笑道:“二位哥哥且寬坐,待小弟慢慢道來!”
郭盛便深深地歎了口氣道:“小弟這武藝,是跟我師傅學的。我師傅姓張,是嘉陵本處的兵馬提轄,為官清正,為官場不容,有一年上憲下來巡視,查出來一座廒倉裏少了不少軍糧,於是追查起來,結果萬千該殺的都沒事,卻把我師傅安了個失察的罪名,一紙文書給罷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