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軍慘敗紮之水,寧江州府衙內氣氛有些緊張,蕭兀納焦慮地說道:“初戰不利,耶律謝十殞命疆場副將投降,女直兵來勢兇猛這如何是好?”大藥師奴一時無語。
這時,探馬來報說,城西大樹林一帶有女直兵馬活動。蕭兀納急切地問:“有多少人馬?”探馬稟報說:“數目不詳。”
蕭兀納令再探再報,探馬轉身出府匆匆離去。
大藥師奴歎道:“我混同守軍隻有幾百人,且都是羸老之卒久不經戰,現在賊勢正盛,一定要嚴守州城避其鋒芒。”
兀納問道:“那大人的意思是?”大藥師奴道:“依愚之見,固守待援方為上策。”
蕭兀納嗯了一聲說道:“阿骨打來勢洶洶,要避其鋒芒暫不可與之交戰,隻有固守保城池不丟才是你我之功也。若此,在皇上麵前好有個交待,不然你我難辭其咎。”
他看一眼撻不也說道:“從今天起,本官任你為副將防守州城,傳我的命令,增強巡防固守城池,嚴查進出之人,疑為賊者格殺勿論。”撻不也領命而去。
女真軍初戰獲勝士氣大增。這天阿骨打在營中謀劃攻取寧江州之事,忽侍衛入帳稟報說,希尹大人與宗翰勃堇到,阿骨打喚二人進帳。
希尹施禮道:“酋長辛苦了。”宗翰倒身下拜。阿骨打急忙扶起,說道:“賢侄何必拘禮,快快請起。”宗翰起來,三人各自落座。
阿骨打道:“你二人不在軍中來此定有要事。”希尹道:“確有要事,穀神受國相之托,特前來是祝賀。”“祝賀?何賀之有?”阿骨打反問道。
“國相聞聽初戰大捷,高興得一夜無眠,將士奔走相告,殺了耶律謝十大敗遼軍,這還不值得祝賀嗎?”希尹說話的時顯得異常興奮。
他話音剛落,宗翰接起話茬道:“是啊,我大軍始至遼界,一戰而勝士氣大振,滅遼必自此始矣,家父特意差我二人前來祝賀。這一戰看出我完顏子弟神勇無敵,金戈鐵馬氣勢如虹;觀遼軍散如螻蟻,一觸即潰,此乃上有蒼天護佑,下托主上洪福。”
阿骨打道:“還有呢?”
宗翰不假思索迴答“還有上下同心,將士效命。”阿骨打連聲道:“對對對。”
希尹也趁熱打鐵道:“酋長,獲如此之勝,穀神有一言,不知該講不該講?”
阿骨打正色道:“但說無防,何必繞彎子?”希尹道:“那就恕穀神直言,我女真將士士氣旺盛可謂氣吞萬裏,首戰告捷人心振奮,我主何不趁此時稱帝,開一代偉業而大展宏圖,這可是上合天意下合民心之舉呀,不知主公之意若何?”
希尹一口氣把想要說的話都說了出來了,宗翰又不失時機插了一句:“這不隻是我二人的想法,更是家父之意啊。”
阿骨打聽罷,微微笑道:“二位呀,稱帝立國,本酋長不是沒想過,就這一個小小的勝利就要稱帝立國,豈不讓世人說我見識淺薄,貽笑大方嗎?當務之急,不是稱帝立國而是速速攻下寧江州,壯以聲威擴大疆土,至於稱帝那是將來的事了。”
希尹點了點頭道:“酋長說的雖有道理,不過,我們可等不急了。”
阿骨打笑道:“本酋長不急,爾等何急也?族叔啊,現在不是談這些的事時候,還是那句話,當務之急是攻下寧江州。”
混同江一瀉千裏奔騰不息,一條大船緩緩駛到北岸。船上一人牽馬下船,他一轉身跨上馬背,瞬間就消失在茫茫草原深處。這個人便是女真的細作,從賓州而迴。
細作快馬加鞭一路飛奔,不到一個時辰就來到女真營寨。細作離鞍下馬徑直奔大帳而來,向阿骨打稟報探得的消息。
阿骨打獲悉賓州遼文官武將整日飲酒作樂,沒有人馬調動,更沒有增援寧江州的跡象,阿骨打心中暗喜賞了細作銀兩,細作叩頭謝恩離開大帳。
阿骨打為防萬一,對希尹說道:“讓宗翰迴去告知國相仍要在江邊嚴加防守,你留下來督造雲梯,後天三更前造完,還要建軍功名冊,這兩件事都不能有誤。”
希尹道:“酋長放心,穀神事事照辦,如有遲誤軍法從事!”
阿骨打又對宗翰說道:“紮之水之戰,獲耶律謝十神駒坐騎贈與國相,作為興師伐遼初戰告捷之紀念。”
宗翰跪地道:“侄兒代父謝謝酋長!”宗翰謝畢,起身牽馬離去。
阿骨打隨即傳各位勃堇來大帳議事。
寧江州城內一片烏煙瘴氣,混同兵向城頭運磚石滾木,拆民房與百姓發生衝突,
一老婦阻攔被士兵推倒,罵道:“去你的,拆!”老婦雙手撓地痛哭流涕道:“老天爺啊,拆了我的房,我可上哪住啊?”
士兵為城頭備滾木而拆民房,場麵一度混亂。此時,大藥師奴正陪蕭兀納在城頭視察防務。
蕭兀納見到撻不也詢問防禦準備情況,撻不也稟報說,按大人的吩咐滾木礌石已經備齊。於是,二人向前走去,不時看到城頭上一堆堆礌石滾木,士兵還在陸續搬運。
蕭兀納心裏暗自得意,“哼,阿骨打攻我寧江州隻有送死!”大藥師奴道:“我軍紮之水戰敗,此時賊勢正盛,要想守住寧江州須向皇上再討援軍。”
大藥師奴一席話,提醒了蕭兀納,於是他急忙草書一封派人送往慶州。
再說阿骨打在大帳內,因糧草輜重未及時送到而有所焦慮,諸將侍立無語,這時,侍衛進帳稟報吳乞買押運糧草到。
阿骨打頓時展開雙眉說道:“快傳他進來。”
吳乞買大步進帳,半跪道:“稟報酋長,弟吳乞買押運糧草到。”
阿骨打笑逐顏開:“四弟快快請起,糧草運來多少?”吳乞買站起身來說道:“米二十石,草料五十車。唉,百姓也無糧啊,多虧婆盧火每天奔走數百裏,起早貪晚征集。”
阿骨打聞言,不無感慨地說道:“好一個忠心的婆盧火啊。”
糧草無虞,阿骨打掃視諸將,說道:“紮隻水一戰,耶律謝十命喪黃泉,我將士用命首戰告捷。天祚聞之豈能無視,一旦幾十萬大軍壓境,我兩千五百人馬,如何迎敵?當務之急是趁遼大軍未到一舉攻下寧江州。”
他站起身來用炭棍在案上畫了幾下,抬起頭對諸位勃堇說道:“諸位過來看。”
眾勃堇圍在桌案前,阿骨打手指簡圖道:“這是紮隻水,是我軍所,正西方五十裏便是寧江州城,這裏有蕭兀納一千多人馬,再加上混同軍亦不足三千,兵力與我不相上下。我軍初戰獲勝士氣高漲,寧江守軍無法可比,這是我軍的優勢所在;不利則是我攻他守,即使取勝也要付出大的代價。城西北不足二十裏是達魯古城,北過鴨子河四十裏,便是遼之重鎮出河店。”
阿骨打講清了寧江州的方位,並分析了兩軍優劣之勢後命諸將聽令。命宗幹帶領三百精兵打寧江州北門;命宗望帶三百精兵圍攻其南門;命婁室、迪姑乃兵出西門,他隨斜也、習不失主攻東門。今夜三更造飯,五更出發。
這時,探馬來報說,城西大樹林一帶有女直兵馬活動。蕭兀納急切地問:“有多少人馬?”探馬稟報說:“數目不詳。”
蕭兀納令再探再報,探馬轉身出府匆匆離去。
大藥師奴歎道:“我混同守軍隻有幾百人,且都是羸老之卒久不經戰,現在賊勢正盛,一定要嚴守州城避其鋒芒。”
兀納問道:“那大人的意思是?”大藥師奴道:“依愚之見,固守待援方為上策。”
蕭兀納嗯了一聲說道:“阿骨打來勢洶洶,要避其鋒芒暫不可與之交戰,隻有固守保城池不丟才是你我之功也。若此,在皇上麵前好有個交待,不然你我難辭其咎。”
他看一眼撻不也說道:“從今天起,本官任你為副將防守州城,傳我的命令,增強巡防固守城池,嚴查進出之人,疑為賊者格殺勿論。”撻不也領命而去。
女真軍初戰獲勝士氣大增。這天阿骨打在營中謀劃攻取寧江州之事,忽侍衛入帳稟報說,希尹大人與宗翰勃堇到,阿骨打喚二人進帳。
希尹施禮道:“酋長辛苦了。”宗翰倒身下拜。阿骨打急忙扶起,說道:“賢侄何必拘禮,快快請起。”宗翰起來,三人各自落座。
阿骨打道:“你二人不在軍中來此定有要事。”希尹道:“確有要事,穀神受國相之托,特前來是祝賀。”“祝賀?何賀之有?”阿骨打反問道。
“國相聞聽初戰大捷,高興得一夜無眠,將士奔走相告,殺了耶律謝十大敗遼軍,這還不值得祝賀嗎?”希尹說話的時顯得異常興奮。
他話音剛落,宗翰接起話茬道:“是啊,我大軍始至遼界,一戰而勝士氣大振,滅遼必自此始矣,家父特意差我二人前來祝賀。這一戰看出我完顏子弟神勇無敵,金戈鐵馬氣勢如虹;觀遼軍散如螻蟻,一觸即潰,此乃上有蒼天護佑,下托主上洪福。”
阿骨打道:“還有呢?”
宗翰不假思索迴答“還有上下同心,將士效命。”阿骨打連聲道:“對對對。”
希尹也趁熱打鐵道:“酋長,獲如此之勝,穀神有一言,不知該講不該講?”
阿骨打正色道:“但說無防,何必繞彎子?”希尹道:“那就恕穀神直言,我女真將士士氣旺盛可謂氣吞萬裏,首戰告捷人心振奮,我主何不趁此時稱帝,開一代偉業而大展宏圖,這可是上合天意下合民心之舉呀,不知主公之意若何?”
希尹一口氣把想要說的話都說了出來了,宗翰又不失時機插了一句:“這不隻是我二人的想法,更是家父之意啊。”
阿骨打聽罷,微微笑道:“二位呀,稱帝立國,本酋長不是沒想過,就這一個小小的勝利就要稱帝立國,豈不讓世人說我見識淺薄,貽笑大方嗎?當務之急,不是稱帝立國而是速速攻下寧江州,壯以聲威擴大疆土,至於稱帝那是將來的事了。”
希尹點了點頭道:“酋長說的雖有道理,不過,我們可等不急了。”
阿骨打笑道:“本酋長不急,爾等何急也?族叔啊,現在不是談這些的事時候,還是那句話,當務之急是攻下寧江州。”
混同江一瀉千裏奔騰不息,一條大船緩緩駛到北岸。船上一人牽馬下船,他一轉身跨上馬背,瞬間就消失在茫茫草原深處。這個人便是女真的細作,從賓州而迴。
細作快馬加鞭一路飛奔,不到一個時辰就來到女真營寨。細作離鞍下馬徑直奔大帳而來,向阿骨打稟報探得的消息。
阿骨打獲悉賓州遼文官武將整日飲酒作樂,沒有人馬調動,更沒有增援寧江州的跡象,阿骨打心中暗喜賞了細作銀兩,細作叩頭謝恩離開大帳。
阿骨打為防萬一,對希尹說道:“讓宗翰迴去告知國相仍要在江邊嚴加防守,你留下來督造雲梯,後天三更前造完,還要建軍功名冊,這兩件事都不能有誤。”
希尹道:“酋長放心,穀神事事照辦,如有遲誤軍法從事!”
阿骨打又對宗翰說道:“紮之水之戰,獲耶律謝十神駒坐騎贈與國相,作為興師伐遼初戰告捷之紀念。”
宗翰跪地道:“侄兒代父謝謝酋長!”宗翰謝畢,起身牽馬離去。
阿骨打隨即傳各位勃堇來大帳議事。
寧江州城內一片烏煙瘴氣,混同兵向城頭運磚石滾木,拆民房與百姓發生衝突,
一老婦阻攔被士兵推倒,罵道:“去你的,拆!”老婦雙手撓地痛哭流涕道:“老天爺啊,拆了我的房,我可上哪住啊?”
士兵為城頭備滾木而拆民房,場麵一度混亂。此時,大藥師奴正陪蕭兀納在城頭視察防務。
蕭兀納見到撻不也詢問防禦準備情況,撻不也稟報說,按大人的吩咐滾木礌石已經備齊。於是,二人向前走去,不時看到城頭上一堆堆礌石滾木,士兵還在陸續搬運。
蕭兀納心裏暗自得意,“哼,阿骨打攻我寧江州隻有送死!”大藥師奴道:“我軍紮之水戰敗,此時賊勢正盛,要想守住寧江州須向皇上再討援軍。”
大藥師奴一席話,提醒了蕭兀納,於是他急忙草書一封派人送往慶州。
再說阿骨打在大帳內,因糧草輜重未及時送到而有所焦慮,諸將侍立無語,這時,侍衛進帳稟報吳乞買押運糧草到。
阿骨打頓時展開雙眉說道:“快傳他進來。”
吳乞買大步進帳,半跪道:“稟報酋長,弟吳乞買押運糧草到。”
阿骨打笑逐顏開:“四弟快快請起,糧草運來多少?”吳乞買站起身來說道:“米二十石,草料五十車。唉,百姓也無糧啊,多虧婆盧火每天奔走數百裏,起早貪晚征集。”
阿骨打聞言,不無感慨地說道:“好一個忠心的婆盧火啊。”
糧草無虞,阿骨打掃視諸將,說道:“紮隻水一戰,耶律謝十命喪黃泉,我將士用命首戰告捷。天祚聞之豈能無視,一旦幾十萬大軍壓境,我兩千五百人馬,如何迎敵?當務之急是趁遼大軍未到一舉攻下寧江州。”
他站起身來用炭棍在案上畫了幾下,抬起頭對諸位勃堇說道:“諸位過來看。”
眾勃堇圍在桌案前,阿骨打手指簡圖道:“這是紮隻水,是我軍所,正西方五十裏便是寧江州城,這裏有蕭兀納一千多人馬,再加上混同軍亦不足三千,兵力與我不相上下。我軍初戰獲勝士氣高漲,寧江守軍無法可比,這是我軍的優勢所在;不利則是我攻他守,即使取勝也要付出大的代價。城西北不足二十裏是達魯古城,北過鴨子河四十裏,便是遼之重鎮出河店。”
阿骨打講清了寧江州的方位,並分析了兩軍優劣之勢後命諸將聽令。命宗幹帶領三百精兵打寧江州北門;命宗望帶三百精兵圍攻其南門;命婁室、迪姑乃兵出西門,他隨斜也、習不失主攻東門。今夜三更造飯,五更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