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水泊,聚義廳大堂。


    王倫等眾頭領都上山寨聚義廳上,簸箕掌,栲栳圈,坐定;堂下叫小嘍羅扛抬過許多財物,在廳上一包包打開,將彩帛衣服堆在一邊,行貨等物堆在一邊,金銀寶貝堆在正麵;便叫掌庫的宋萬,每一樣取一半收貯在庫,聽候支用;這一半分做兩分,廳上頭領均分一分,山上山下眾人均分一分。


    下山援助晁蓋等人是梁山進來第一場大戰,王倫因而論功行賞。


    看著堂下一眾兄弟,王倫笑道:“我等聚義在此,半年來不想連得了兩場喜事∶第一贏得官軍,收得許多人馬船支,捉了黃安,二乃又得了若幹財物金銀。此不是皆托眾兄弟才能?”


    眾頭領道:“皆托得大寨主洪福,以此得采。”


    接下來王倫又安排了幾件山寨事物,方問道:“各位兄弟可還有事稟報?”


    那邊探聽消息的楊林當先出列,拱手一禮,說道:“兄長容稟,進來小弟得知獨龍崗祝家莊屢屢尋釁滋事,先是打傷李家莊十幾名莊客,後又打探我扈家莊燒酒作坊。長此以往,不可不防!”


    王倫聽了不由皺眉,這祝家莊也是一大勢力,就在梁山左近。若是放任不管,怕要遺患無窮。隻是他還有兩個顧慮,一是祝家莊地形複雜,設有盤陀路。二是剛與官軍戰了一場,要防備官軍征討。


    想了想,王倫才道:“祝家莊之事,須得提醒李家莊、扈家莊防備。再則楊林、石秀兄弟再去打探祝家莊情形,以作打算。”楊林、石秀領命。


    山士奇和李逵聽了卻嚷嚷起來,“哥哥,這祝家莊敢捋虎須,何不打上門去?”


    其餘梁山頭領,也是聞戰則喜的,一個個跟著請戰。


    “諸位兄弟稍安勿躁!”王倫安撫了下眾人,然後說道:“祝家莊非比須常,兄弟們不可輕敵,還要知己知彼才好!”


    朱武也站出來說道:“凡戰未慮勝先慮敗,哥哥安排的妥當!”


    “兄弟們想要戰,我這裏也有個機會!”馬靈也有緊要消息,這時起身道,“芒碭山三魔借了晁保正東風,得了生辰綱越發威風,不將我梁山大寨看在眼裏。月來招兵買馬,揚言掃平我梁山,吞了大寨。”


    這一下,好似捅了馬蜂窩一般,眾人叫嚷起來。


    “三個挫鳥也敢與我梁山為敵!”


    “區區芒碭山,何足道哉,大言不慚!”


    “這等賊子不知我梁山威風,哥哥與我一千人馬,我捉了三人出氣!”


    梁山好漢大多是江湖路數,一個個粗魯乖張,隻知廝殺。


    方才祝家莊之事,王倫已經阻止眾人請戰,這時卻不能再阻止了。若是阻止不僅顯得王倫怯戰,還傷了梁山眾人的敢戰熱情,反而不美。


    王倫掃視了眾人一眼,一錘定音,說道:“既然芒碭山無禮,我梁山也不需客氣!眾兄弟聽令!”


    眾人一見,有仗要打,一個個摩拳擦掌。


    “豹子頭林衝為主將,神機軍師朱武參讚軍務,南離大將石寶為馬軍統領,花和尚魯智深、黑旋風李逵為步兵統領,鼓上蚤時遷為聲息頭領。馬軍五百,步兵一千,明日征討芒碭山。”


    六位頭領躬身領命,李逵還衝著山士奇笑笑,炫耀自己能出戰,而山士奇沒有機會。


    眾人下去後,新來的聖手書生蕭讓上前,拿出一封書信交給王倫。蕭讓新上梁山,如今協助朱武處理軍務公文,山寨往來消息。


    王倫打開這封許貫中送來的書信,卻是一封名單,上麵密密麻麻寫著許多人名。王倫從上到下,依次看過。


    隻見上麵寫著:河南河北節度使王煥


    上黨太原節度使徐京


    京北弘農節度使王文德


    穎州汝南節度使梅展


    中山安平節度使張開


    江夏零陵節度使楊溫


    雲中雁門節度使韓存保


    秦明,青州兵馬統製


    唿延灼,汝寧郡都統製


    陳州兵馬都監吳秉彝


    唐州兵馬都監韓天麟


    董平,東平府兵馬都督


    張清,東昌府兵馬都監


    黃信,青州兵馬都監


    ??????


    花榮,清風寨副知寨


    看到名單最後,王倫哈哈一笑,“諸位兄弟莫急,打破祝家莊時日不遠了!”


    芒碭山,清風殿。


    一個披頭散,身穿破舊道袍的中年人,端坐在正座之上。


    客座上也有一人,四十歲上下,身穿八卦紫雲道袍,衣冠整潔華麗,三綹青須飄揚,一副仙風道骨模樣。


    “元妙師兄,此事休要再提。我在此間中逍遙快活,何苦去紅塵中受他人鼻息。”


    披頭散之人,正是芒碭山之主樊瑞。他向來不注重名利,隻求逍遙,勵誌做那天不管,地不收,人不問的混世魔王。所以麵對招攬,他一口拒絕了。


    “元真師弟,師父當年傳授我們神霄五雷正法,就是希望我們將神霄派揚光大。如今,大師兄閉門不出;三師弟你落草為寇,四師弟還在江西老家傳道。唯有我闖入朝堂之中,得官家信任。此時正是光大我神霄派,擠走龍虎山的大好良機,你應該助我一臂之力啊!”


    仙風道骨的道人,正是官家趙佶身邊的大紅人,傳奇人物,由佛入道的林靈素。


    雖然在官家麵前深得信任,並有高俅、蔡京作為臂助,可龍虎山在朝廷中影響根深蒂固,曆代的張天師都是朝中的皇家供奉,要想將他們擠走,自己實在是勢單力薄,這才想起要將幾個師兄弟聚在一起,卻不想遭到了拒絕。


    樊瑞知道二師兄林靈素是個醉心功名的人,同時也知道他是個可共患難,不可同富貴的人,在此人手下做事,實在沒有安全感。


    自己的師父乃是一位異人,從《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中,創立了自己的一套神學體係。稱為九霄神雷天庭變。


    共收有四個徒弟,大弟子王寀,道號元道;二弟子林靈素,道號元妙;三弟子樊瑞,道號元真;四弟子王文卿,道號元衝。


    其中,大弟子為人最寬厚;二弟子為人最刻薄;三弟子為人最灑脫;四弟子為人最聰慧。


    師父當年最看好的也是四弟子王文卿,將其當成關門弟子,傾心傳授,認為他可以成為一派宗師。


    這種偏愛,讓林靈素非常厭惡,師父去世後,他甚至懷疑師父一定留下了什麽秘訣,而且還被四師弟私吞了。


    這也造成四人關係惡化,後來便各奔東西了。


    誰也沒有想到,被師父評為“道心不穩,刻薄寡恩,當修心養性,以求全真”的二師兄,竟然靠著高俅的關係,搭上了官家趙佶。


    林靈素將九霄神雷天庭變的神位體係進行了細化,並將趙佶比成上天的長子南方長生大帝君。


    而高俅、蔡京、童貫等一般親信的人,都是天上的神仙下凡。甚至連趙佶寵幸的妃子,都是九華仙子降臨。


    對於苦修道法,期盼長生的趙佶來說,林靈素的話,讓他心情大好,對修道更是充滿了渴望。將林靈素封為金門羽客。可以隨時出入宮廷,無需稟報。


    但是對這種權勢人物,樊瑞不屑一顧。自己占山為王,也根本不懼朝廷勢力。


    此時樊瑞還不知道,一方他惹不起的人物已經興兵而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水滸大寨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羊三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羊三泰並收藏水滸大寨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