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那可是一個強大的王朝,當年遼國在最鼎盛時期,也未能打進中原.最後隻能握手言和,締結百年盟約.假如能和大宋結盟,女真不但能穩居遼東,更有可能消滅遼國,取而代之,甚至建立一個大大的王朝。


    但是,女真人和立國兩百多年的遼國比起來,差得太遠了。大宋皇帝會紆尊降貴,和自己聯手攻遼?這似乎有些一廂情願了!阿骨打心思急轉,最後還是決定為了抗遼大業,試上一試。


    這件事女真人不是沒想過,隻是以前幾次聯係都被拒絕了。大宋距離他們太遙遠,宋人即使想出手,也要等到遼國搖搖欲墜的時候,趁火打劫,落井下石。而不會冒著和遼人馬上翻臉的危險,早早與女真結盟。最近幾年,去過宋朝的族人都說,大宋富裕是富裕,隻是太腐朽了。


    在阿骨打心中女真人根本不需要大宋的幫助,不過阿骨打還擔心大宋援助遼國,攻擊自己。


    今日,阿骨打設宴正式與王倫等人會麵。


    日間,楊林看見一群與女真人全然不同的異族人,進入了會寧城。這群人的穿著十分奇特,身上的袍服是圓領的、窄袖,有左衽、無緣飾,卻有疙瘩襻扣。


    最為奇特的是,這群人的衣裳後麵還開了禊,走路時,後麵的衣裳分兩旁擺動,看那模樣頗為可笑。他們的發型也不同於中原人那般蓄發,而是“髡發”,而且形式不一。其中的一人,隻在額頭上方留一小撮頭發,其餘全部剃掉,看模樣很是滑稽。


    聽了楊林的迴報,王倫猜想來的可能是黨項人。再次讓楊林去打探消息,果不其然,今日的宴會不隻是宋朝使團王倫等人,還包括西夏、高麗兩國,以及吐蕃、奚族、韋室幾族在內。


    王倫深知,所謂宴無好宴,今晚雖然不至於是鴻門宴,但是還需要打起十二分的jing神。


    當晚的宴會在阿骨打的府上舉行。立柱木梁,帷幔錦簾。阿骨打作為一族之長,家居卻絲毫不見奢華。


    阿骨打似乎為了顯示他東道主的地位,竟然有意遲到了,根本不曾出麵迎賓,些許事情都交給了庶長子斡本做主。王倫等人進帳之後,便有侍者前來引導就坐。


    對於女真人這種失禮,魯智深嗤之以鼻。王倫懶得計較,則是趁這個機會觀察著各國使節的狀況。不看不知道,一看問題再次出現了。


    他們驚訝的發現,自己的座次竟然在西夏、高麗之後。開什麽玩笑?自己可是大宋的使臣,代表著大宋!要知道在這個時代,宋遼可以說是東亞地區最大的兩個國家。屈居第三的西夏勉強可以與之匹及,但是高麗是什麽鬼,不入流的國家,竟然排在大宋之上?


    這個時代座次完全就是地位的象征,直接關係到了國家尊嚴。女真人如此行徑,是有辱國體的大事!


    這明顯是對大宋的極度不尊重,是可忍孰不可忍。也許之前的問題可以忍耐,不管是女真人的疏忽,還是故意而為之,這件事都絕對沒商量!


    王倫這次出使,可是要挺起大宋的脊梁,伸張漢人的威嚴的,如何能忍得了!


    “夷狄腥膻之輩,安敢位居華夏之上!”王倫當即直視西夏、高麗的使者,大喝一聲。


    西夏在建國初期,與宋、遼連續進行了幾次大的戰役,在軍事上取得了重大的勝利,在政治上也爭得了與宋、遼平等的地位。從此以後,盡管西夏在形式上仍須向宋、遼稱臣納貢,但實際上卻完全成為西北地區的一個軍事強國,形成了宋、遼夏三朝鼎立的局勢。


    聞聽王倫發問,西夏使者李秉參當即起身,瞪著王倫道:“你是何人,竟敢口出狂言!”他如何認不出王倫是宋朝使臣,隻不過是要給王倫難看罷了。


    西夏最近在戰場上對大宋失利,自然要在麵子上找迴來。


    高麗使者吳延寵也起身與西夏李秉參站在一起,雖然不說話,但是態度說明了一切。


    這本來就是阿骨打的安排,斡本心中有數。但是場麵總是要維持的,出麵佯作不解道:“幾位貴使這是做什麽?”


    “我大宋使臣豈能屈居人後?”王倫冷哼一聲,表示抗議。


    “坐席而已,有什麽關係!”斡本揣著明白裝糊塗,隨口打個哈哈,試圖遮掩過去。


    斡本也是到過宋朝的,觸目可及是醉生夢死,靡靡之音。官吏貪婪,百姓懦弱,士兵懶散,簡直一無是處。對於宋朝使節的來到,女真高層拿不定主意。同時阿骨打也懷疑大宋的實力,因此要借西夏和高麗做一試探。


    見斡本如此態度,王倫冷冷道:“豈能一樣?天朝使臣豈能屈居藩屬之後?”


    “同樣為使節,你宋國就高貴一些嗎?”西夏李秉參,甚至高麗使臣吳延寵都一臉的不樂意,感覺被王倫輕視了。


    王倫正色對李秉參道:“你西夏自始至終都是我大宋臣子,附屬國在宗主國麵前有什麽位置!”


    李秉參笑道:“什麽附屬國,我國國主是大遼皇帝冊封的,與你宋朝有什麽關係?”


    這倒也是一個事實,雖說西夏起家的定難五州原屬大宋。李元昊也向大宋稱臣,當然了大宋每年會有不少的歲賜,說起來是賞賜,實際上上卻充滿了屈辱。總而言之,宋朝花錢不少,買下了宋夏之間的這個君臣關係。


    可宋夏之間關係卻並未因為歲賜長久穩定,也時戰時和。比如宋英宗治平三年九月,當時的西夏國主李諒詐舉兵進攻宋朝邊境的大順城。此前一段時間,宋夏之間關係便進入了一個冰點。


    而每逢開戰,宋廷變迴迅速止其歲賜銀帛,實行經濟製載。要知道西夏地處西北,財力經濟狀況實在不敢恭維,失去了宋朝歲賜和榷場互市貿易,全國都會陷入混亂。


    按理說隻要向宋朝低頭,上表臣服就能解決問題。西夏承受了巨大壓力,知曉單憑一個西夏是無法與大宋一較高下的,於是乎和遼國攀關係。


    遼興宗耶律宗真曾兩次發動對夏戰爭,本欲開疆拓土,將遼帶入更為恢宏的盛世。但兩次賀蘭山之戰的戰果都和其目標相去甚遠。兩次戰爭極大的消耗了遼的國力,遼自此開始衰落下來。


    這時有機會拉攏西夏,一起對宋朝施加壓力,如此好事,遼國自然不會拒絕。在遼主耶律洪基時期,下詔冊封李秉常為夏國主,遼夏之間建立了君臣關係。


    之後,遼國與西夏唇齒相依。特別是近年,遼主耶律延禧更是以族女南仙封成安公主,下嫁西夏國主李乾順以固同盟之情。


    不過是牆頭草罷了,王倫當然不會客氣。“原來都是些數典忘祖的不孝後輩,昔年李元昊向大宋稱臣的上表,還在汴京天章閣保存著,要不要拿給貴使看看,以免忘了祖宗。”


    “你……”畢竟是理虧的,李秉參頓時為之語塞。說到底他也隻是想趁勢羞辱一下王倫,不敢得罪的太過分!


    既然得罪人了,索xing就得罪個遍,王倫道:“西夏如此,高麗也是如此。高麗前些年也多次朝貢大宋,以的藩臣自居,這些都是有據可查的!”


    雖說都隻是名義上的一些東西,卻真實地存在,以至於高麗使臣都有些不大好反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水滸大寨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羊三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羊三泰並收藏水滸大寨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