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堂倌所說的事情從朝堂到民間,從國內到國外,大小趣事,遠近消息,可是給王倫補足了梁山對東京消息的需求。


    得了王倫賞賜,這堂倌更是辛勤,不住的給王倫填酒夾菜。看了看天時,堂倌湊到王倫身前,神秘兮兮的說道:“今日師師姑娘有空,怕要現身獻藝。公子若是有上佳詩詞,可由小的遞到師師姑娘那裏。若是能被師師姑娘看中,與其詩詞唱和,那可是千金難求。”


    順著堂倌手指的方向,王倫抬頭一看,隻見一座閣樓外麵懸著兩麵碩大的牌子,非常醒目。左右兩行,上麵寫著:“歌舞神仙女,風流花月魁。”料想就是李師師休息之所。


    王倫這邊對堂倌的話不置可否,史進卻對著王倫頻頻側目。卻是想讓王倫作詩一首,贏得親近李師師的機會。


    “且去把筆墨拿來!”楊林雖然不曾隻說,但是這言下之意十分明顯了。


    李逵好久沒如此喝酒了,這時喝了一大口酒,嚷道:“皇帝的女人……咳……咳……”


    還不等李逵說完,史進早把一杯酒倒進李逵嘴裏。李逵怕這美酒浪費,咳嗽一下,顧不得說話,把水酒喝下。


    王倫知道李逵要說什麽,不由得狠狠瞪了一眼。轉身對著堂倌和“四秀”說道:“我兄弟是粗人,讓幾位見笑了!”


    “四秀”都是見過世麵的,對此見怪不怪,就是她們平時也沒少拿皇帝說嘴。幾人連忙起身,連說不敢,王倫少不得又破費一筆銀子。


    這時王倫也不好推辭,任由堂倌去取筆墨。


    李逵是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有外人在終究不方便。王倫又給了“四秀”沒人一塊銀子,讓她們退下了。


    因為王倫大方又客氣,堂倌給王倫等人安排的位子絕佳。打開東樓的窗子,站在這三樓正好可以看到宋徽宗正在修建的萬歲山。


    萬歲山是這時人們的稱唿,王倫心知它另一個名字——艮嶽。


    王倫在後世經常與人談古論今,記得一位友人(命裏注定書友)一次喝酒時說過。若是穿越了宋徽宗時期,一定要到艮嶽看看。艮嶽是宋徽宗勞民傷財,安逸享樂的具象。


    現在的艮嶽才剛剛動工一年多,因為宋徽宗特別在意,將作監、供奉局的人盯得很是嚴厲。現在雖然是夜晚十分,工地上的苦役還在勞作。


    見到王倫看著對麵的艮嶽出神,史進也走了過來,“哥哥,那是什麽地方?”


    “嘿!這還用問!肯定是皇帝的宮殿麽!”不等王倫迴答,李逵在旁搶著說道。


    “這是當今官家修建的萬歲山,不過是無恥道人的讒言所致!”心中哀歎,王倫向史進介紹。


    由於汴梁地處中原平地,缺少山林泉壑。道士劉混康向宋徽宗表示:東京地勢平緩,皇室的東北方形勢稍下,陰氣極盛,影響皇室的繁衍。要想解決,就要修建“艮嶽”來抬高地勢,宋徽宗同意了這道士的提議。


    為迎合徽宗,宰相蔡京設專門的機構建艮嶽,由宦官梁師成和大臣朱勔負責,於是一場席卷天下的劫難開始了。接著這件皇命,巧取豪奪,指鹿為馬,公報私仇,無中生有等等事情井噴出現,造成冤假錯案無數。為了運送花石綱,船毀人亡有之,背井離鄉有之。更有荒唐的,搗毀城牆等等。


    楊林聽王倫說的出奇,也起身來看,正好看見幾十名苦役拉動著一塊形狀奇特的巨石。再往別處看去,一排排形狀各異的巨石,數不勝數。


    “如此規模的石群,也不知皇帝動用了多少人力。怕有人誤了農時,今年就要忍饑挨餓了!”


    楊林心善,也是歎息不已。


    燈火下,王倫分明看見一位老漢跌倒在地上。一位少年想要攙扶,卻被監工毒打了一頓,任由眾人從那老漢的身上走過。


    “這不過是九牛一毛罷了!”不忍再看,王倫轉過頭來說道,“如今東南各處,此類事情不計其數!”


    王倫看書時記得,等金人圍攻汴梁,欽宗下令取萬歲山禽鳥十萬,盡投入汴河。為據守京師,市民擁入此山中,“拆屋為薪,鑿石為池,伐竹為笆籬。大鹿數千頭,悉殺之啖衛士”。金人占領汴京城之後,命取艮嶽之土為北麵城垣,改景龍江為城濠,池沼被平,遺址無存。後世北京的北海公園、故宮、中山公園、中南海,都有艮嶽遺石,王倫曾親眼所見。


    宋徽宗在後世臭名昭著,艮嶽也可以說惡名遠揚。不說普通百姓,就是如楊誌這樣的統製官,方臘這樣的豪強也因花石綱走投無路,足見其危害。


    正是宋徽宗大興土木,勞民傷財,才有了北宋末年的農民起義。北宋一百六十多年,經曆九位皇帝。史書記載的農民起義有宋太宗時期的四川王小波、李順起義,宋仁宗、宋真宗時期也各有一次起義。


    而宋徽宗在位時期的農民起義比這之前的總和還多,這還不算南宋時期間接由宋徽宗造成的農民起義。可以說艮嶽的修建,花石綱徭役動搖了宋朝統治基礎。


    因南唐後主李煜和宋徽宗趙佶驚人地相似,後人傳說宋徽宗出生之前,其父宋神宗正在看李煜的畫像,說宋徽宗是李煜的轉世。


    他們同樣具有極高的藝術天分,才華橫溢,文采風流。一在詩詞曲賦上,一在書法繪畫上,各領風騷。


    在治理國家上,他們同樣無能,同樣昏庸,同樣是亡國之君。李煜的南唐國,亡在了宋徽宗趙佶的祖先宋太祖趙匡胤手裏,趙佶的北宋帝國,則亡在了金國女真人的鐵蹄之下。


    在王倫看來,南唐後主李煜是值得同情的。而宋徽宗趙佶是不折不扣的昏君,遭人唾棄。


    四人在此坐下,吃酒閑聊,王倫卻始終因艮嶽的事悶悶不樂。史進和楊林看了出來,王倫興致不高,小心勸和。


    過了半刻鍾,堂倌從外走了進來,卻是李師師就要出場了。


    (感謝雪兔書友慷慨打賞,多謝諸位書友支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水滸大寨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羊三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羊三泰並收藏水滸大寨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