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淵久居西北環州,輕財好義,善騎射,勇謀兼備。素有大誌,嚐言:“朝廷官人以爵,祿足代耕,若事錐刀,我何愛爵祿,曷若為富大賈邪!“崇寧年間,西夏擾邊,王淵認識到機會來臨,應募從軍。幾年間屢立戰功,不斷升遷,如今已經是熙河蘭湟路第三將部將,權知鞏州寧遠寨。


    這次王淵原本是替上司迎接公子劉光世省親歸來,經由華陰縣返迴涇州。不料華陰縣令知道是西軍大將的公子路過,更聽聞他的名頭,設宴款待。酒席間華陰縣令趁機說出了,如今華陰縣少華山劫掠行人,對抗官府。官兵無力圍剿,想要借助西軍的軍威,蕩平少華山。


    王淵老於世故,料定這少華山必不簡單,張口便推辭了。他隻是臨時路過,隻有一百西軍精銳,如何征剿積年老賊。


    怎料公子劉光世年輕氣盛,見華陰縣令對自己熱切相待,心生感念。自信百名西軍精銳,足以蕩平任何賊寇。跳過自己,主動應承了下來。


    一見劉光世滿口答應,華陰縣令老奸巨猾,打蛇隨棍上。誇讚西軍驍勇,劉氏將門國之幹城,哄得劉光世心花怒放。同時華陰縣令有意無意的,說出自己的好友便在涇州督運糧草,暗示王淵如不幫忙便要穿小鞋。


    有劉光世和華陰縣令雙方壓迫,王淵隻好聽從。於是華陰縣令抓緊時機,命令縣裏兩位都頭帶五百廂兵隨行,還在縣裏征召了一百多名鄉勇。


    王淵雖然不願出兵,但是如今既然已經領兵出征在外,他也隻好拿出十分的本事,不能墮了西軍的威名。


    見華陰縣馬軍都頭一副軟骨頭,王淵心中鄙夷。但是此次他們外地作戰,還要仰仗地方廂兵的幫助,隻得虛與委蛇。“借馬都頭吉言了!”


    馬都頭就是華陰縣的馬軍都頭,今年已經四十多歲了。少小在華陰縣便是出了名的潑皮,成年之後當了廂兵。仗著力大無窮,善於逢迎,倒也混的風生水起。


    馬都頭也知道王淵本事大,在西軍中也是出了名的。見王淵對他假以辭色,就好像吃了蜂蜜一樣高興。一想到如今西軍助剿少華山,馬到成功之後,必定論功行賞,心中更是熱切不已。這功勞自己作為廂軍馬軍都頭,定然是少不了的。到時候封妻蔭子,好不痛快。


    不過想著想著,馬都頭又變了臉色。自己這馬軍有功勞,步兵自然也會有功勞,這不是分的薄了。馬都頭扭頭看去,隻見自己的同僚兼老對手步兵都頭,正與小劉將軍聊得火熱。兩人旁若無人,指點江山,好似出遊一般,心中吃味。


    王淵見華陰縣步兵王都頭與劉光世如此散漫,心中一歎。老將軍對這位公子寄予厚望,也不知這位公子能否承擔起家族重任。


    這次進山剿匪,必須小心謹慎,王淵身為主將不得不考慮周全。“王都頭!此去少華山進剿,沿途有幾個村莊,切記不可擾民。你去軍中傳達軍令,違令者嚴懲不怠!”


    王都頭知道王淵是此次出征的主將,令行禁止。得了軍令不敢拖延,迴馬到軍中傳令。


    馬都頭見老對頭被調開了,心中竊喜。正要去劉光世那裏混個臉熟,卻被王淵叫住。


    “馬都頭!軍隊在外,最忌耳目不明。你帶人前去探路,為軍隊前導。”


    軍令在身,馬都頭隻得戀戀不舍的離了王淵和劉光世。


    王淵率領著七百多士卒,作個長蛇行軍陣,望少華山撲殺而來。半日時間,就到了少華山腳下。王淵一麵叫馬王二位都頭帶人紮寨,一麵帶著劉光世幾人探看少華山虛實。


    華陰縣在出了招募鄉勇,另外還找了幾名熟悉山路的獵戶作為向導。怕少華山小道上有哨卡和埋伏,王淵等人便不走小道,隻在大路上潛行。


    望山上行了一陣,眾人隻見眼見前方,一片亂山緩緩往內去,四周環繞一片青峰,其間山石林立。還有兩道關卡阻在當中,各有二三十人把守。再往上看,隱約可見山尖上,木柵樓寨,房屋哨塔,其間人影晃動。


    王淵觀望許久,心中有數,帶著劉光世等人又返迴山下。


    迴到山下自己的軍帳中,王淵命人找來馬王兩位都頭,商議進剿之事。


    王淵已經探明少華山上隻有一條峭路,三四人可以並行,不過四麵都是陡坡。更有兩道關卡,都在險要位置,是個易守難攻的寨子。不過他還不死心,向帶路的獵戶問道:“這少華山可還有別的路徑?”


    這給王淵帶路的兩名獵戶是同鄉,一個瘦高,一個矮胖。都是因為少華山被占,心有不忿,自告奮勇跟著王淵來的。


    兩人原本都貫在少華山打獵的,對於少華山的路徑爛熟於心。聽得王淵問詢,瘦高獵戶站出來迴答道:“原本少華山有兩處大路,一處就是將軍看見的。還有一條更加險要,卻被山賊毀掉了。除此之外,也有兩條小路,隻是都不通山頂。”


    王淵聽了獵戶的話,沉吟不語。一揮手,打發兩位獵戶下去。


    劉光世此來就是要見個陣仗,真刀真槍戰過一場。見王淵不發話,站出來說道:“將軍,少華山也不過五七百嘍囉,一群烏合之眾。我等一鼓作氣,殺上山去,也無不可。”


    劉光世急於立功,對於王淵安營紮寨的做法很不認同。


    王淵聽了劉光世的話,頓生恨鐵不成鋼之感。心道強攻必然傷亡慘重,你也是西軍子弟,怎如此不愛惜同袍。不過劉光世畢竟是自己上司的公子,又不真是歸自己領導,他也不敢出言教訓。


    隻聽王淵說道:“其一,我軍行軍幾十裏,業已疲憊,精力不濟,不足以戰。其二,少華山地勢險要,陷阱箭塔應有盡有,強攻必然傷亡慘重,智者不取。為今之計,還是要探明敵情,緩緩圖之。”


    劉光世沒想到王淵年紀不大,說起話來卻老氣橫秋,沒有進取銳氣。“將軍,我等隻是客軍,不能在此圖耗時日。不如我先帶人前去搦戰,試探對方虛實。”


    王淵怕劉光世初次上陣,經驗不足,有甚閃失。不僅他要倒黴,自己也有受牽連,仍是不允。


    “少將軍不必操之過急,今日先休息一陣。我差人去探查另一條山路,明日自有分曉。”


    劉光世見自己說不動王淵,便拿眼睛示意馬王兩位都頭上前。可這兩人也是應聲蟲似的人物,如何敢違逆王淵,當即裝作沒看見的樣子,一動不動。


    見沒人響應自己,劉光世心中鬱悶不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水滸大寨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羊三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羊三泰並收藏水滸大寨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