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仙樓二樓的一間包廂內正坐著兩位年輕人,其中一位麵如冠玉,青絲如瀑,穿著一身湛藍色錦緞長衫,佩玉鏘鏘。正是王倫在街上看到的人,也是上次醉仙樓開業時唯一對上四句詩廚詩句的人。
這位年輕人仿佛對於醉仙樓的酒菜格外青睞,雖然隻有他們兩個人,但卻點了一桌子菜。
在這人對麵坐著的少年年齡看著不大,仔細看臉上長著點點雀斑。此時他對麵的年輕人吃的津津有味,他卻有些坐立不安。
“小……小少爺!”這少年喏喏的叫著對麵的富貴少年,原來這二人是主仆關係。這已經是在這頓飯上他召喚的十好幾次了,不過看這少年能和自家少爺同坐一桌上,兩人關係應該十分親近。
作為主人的錦衣少年聽到對方的召喚很是不耐煩,橫眉喝道:“幹嘛啊!小麻雀,吃個飯能不能不總是叫我?”
原來這個長著雀斑的小少年名叫小麻雀,確實人如其名。
“可是我們已經快出來一天了啊,老爺知道了肯定著急。”小麻雀覺得自己很委屈,自己明明是遵從老爺的吩咐嗎。
“我爹就那樣,恨不得我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我可閑不住。”錦衣少年對自己父親的約束很不滿意,如是說道。
“老爺也是為了您好!”小麻雀勸說了錦衣少年一句,俄而又想到了什麽,說道:“就怕二少爺說什麽壞話,上次您自己出來就害得我被罰。”
“哼!他就是再搗鬼,我也不怕。”對於自己的二哥這錦衣少年好像很是不服氣。
錦衣少年不怕自己的二哥,不代表別人不怕他二哥,在濟州城裏不給他二哥麵子的人恐怕沒幾個。小麻雀對於自家的二少爺可是十分畏懼的,想起今天晚上在府中還有聚會,催促道:“咱們還是快些迴去吧,今天晚上還有幾家大人的千金到府上過七夕。”
說是七夕節朋友之間的相聚,不過是心知肚明的相親罷了。
“把桌子上的這些巧果幫我打包嘍!”見小麻雀連連催促,錦衣少年也沒了興致,打算這就迴去。
錦衣少年和小麻雀信步走下二樓,隻見一樓大廳中聚集了一群人。當中一人白衣勝雪,英姿颯爽,正是王倫。
原來剛剛王倫正要送蕭讓和金大堅出門,不料蕭讓突然提議匾額是金大堅的手筆,他也要送王倫一副書法作品,不過卻要王倫以七夕為題作詞一首。
這一下可讓王倫措手不及,他可沒有七步成詩的才華。不過好在蕭讓也給了他一炷香的思索時間,原創雖然困難,剽竊一首後世之作完全可以。
這時王倫想到了一首南宋才女嚴蕊的《鵲橋仙》,示意蕭讓準備好筆墨。一眾醉仙樓的客人見此也來看熱鬧,剛下樓的錦衣少年二人也正逢其時。
“碧梧初出,桂花才吐,池上水花微謝。”王倫緩緩吟出這一句,此句吟誦自然稍帶淒涼。
那邊蕭讓聽到王倫這句,連忙揮毫潑墨,十分投入。
“穿針人在合歡樓,正月露、玉盤高瀉。”眾人還沉浸在第一句詞的幾分淒涼之中,王倫已經把第二句吟了出來。
詞的上闕從自然景物再到人,一下子就抓住了人心。墜落的梧桐葉子,吐蕊的桂花都是此時的景物。而樓上的姑娘在月光下,忙著在穿針引線,默默地乞求著織女能給予自己以智慧和心靈手巧。
上闕詞出來後,一眾觀眾的點頭不已,這是首難得的好詞。看著這一切的錦衣少年眼睛閃亮,期待著下半闕詞。
“蛛忙鵲懶,耕慵織倦,空做古今佳話。”吟出了這一句,王倫稍稍等待了下蕭讓書寫的進度。
這句詞裏的喜鵲大家都知道,而蜘蛛是正應七夕的喜蛛應巧,接下來下闕詞說出了牛郎織女不能在一起的悲劇。
“人間剛道隔年期,指天上、方才隔夜。”至此這首詞結束,王倫也長舒了口氣。
“隻羨鴛鴦不羨仙。”聽到王倫吟誦完整首詞,錦衣少年悄聲說了一句。
那邊聖手書生蕭讓剛剛把整首詞寫完,酒也醒了不少,隻感覺自己神清氣爽。“妙啊!妙啊!這首詞句奇意新,看漫不經心的描寫,卻道出了一個普通女子最為縝密的心思。”
剛剛誇獎了一句,蕭讓又變得玩世不恭起來,與王倫開起了玩笑。“如果不是見了王兄真人,聽到這首詞,我肯定會認為這作者會是位女子。”
王倫剛剛剽竊的這首詞出自南宋時期女詞人嚴蕊的筆下,也叫《鵲橋仙·碧梧初出》。雖然是剽竊,但王倫也毫無壓力,哪個穿越者不會剽竊幾首後世的詩詞。但是讓王倫意外的是蕭讓直接猜出了這作者可能是位女子。
“嗬嗬,這我可要說蕭兄才疏學淺了。王昌齡有《閨怨》,李白有《長相思》和《憶秦娥》,怎不見有人說這二位是女子。”雖然意外,但是王倫立馬急中生智反唇相譏。
“我隻不過是隨口說說罷了,王兄不要在意。”雖然知道王倫不會誤會自己,但蕭讓還是解釋了一句。
王倫擺擺手表示都是朋友間的玩笑,然後吩咐在旁邊的小靈官把蕭讓的書法收起來,等過幾天與金大堅送的匾額一起掛起來。
王倫吩咐完一切,正要轉身與蕭讓和金大堅二人送別,正好看見在他斜對麵的錦衣少年。原來你在這裏,王倫心道。
原來上次錦衣少年雖然算是幫助了王倫,但是因為也是仗勢欺人的角色,所以王倫並沒有給好臉色。這次在醉仙樓街前遠遠看見這人進來,王倫還有些好奇這人怎麽還會過來,畢竟上次的經曆並不愉快。
那錦衣少年一直看著王倫這裏,這時見王倫看向自己,四目對視他也覺得不好意思,眼神躲閃了下。
隨後錦衣少年又把脖子梗了起來,嘟囔了一句:“怎麽開酒樓還不讓人來麽!”語氣還帶有一絲絲的嬌憨。
那邊王倫見錦衣少年的無賴模樣,最終無言以對。
“你怎麽在這裏?”正在這時,那錦衣少年身後出現一人高聲詢問他。
錦衣少年一迴頭,看見問話的人,心裏打了一個突。
這位年輕人仿佛對於醉仙樓的酒菜格外青睞,雖然隻有他們兩個人,但卻點了一桌子菜。
在這人對麵坐著的少年年齡看著不大,仔細看臉上長著點點雀斑。此時他對麵的年輕人吃的津津有味,他卻有些坐立不安。
“小……小少爺!”這少年喏喏的叫著對麵的富貴少年,原來這二人是主仆關係。這已經是在這頓飯上他召喚的十好幾次了,不過看這少年能和自家少爺同坐一桌上,兩人關係應該十分親近。
作為主人的錦衣少年聽到對方的召喚很是不耐煩,橫眉喝道:“幹嘛啊!小麻雀,吃個飯能不能不總是叫我?”
原來這個長著雀斑的小少年名叫小麻雀,確實人如其名。
“可是我們已經快出來一天了啊,老爺知道了肯定著急。”小麻雀覺得自己很委屈,自己明明是遵從老爺的吩咐嗎。
“我爹就那樣,恨不得我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我可閑不住。”錦衣少年對自己父親的約束很不滿意,如是說道。
“老爺也是為了您好!”小麻雀勸說了錦衣少年一句,俄而又想到了什麽,說道:“就怕二少爺說什麽壞話,上次您自己出來就害得我被罰。”
“哼!他就是再搗鬼,我也不怕。”對於自己的二哥這錦衣少年好像很是不服氣。
錦衣少年不怕自己的二哥,不代表別人不怕他二哥,在濟州城裏不給他二哥麵子的人恐怕沒幾個。小麻雀對於自家的二少爺可是十分畏懼的,想起今天晚上在府中還有聚會,催促道:“咱們還是快些迴去吧,今天晚上還有幾家大人的千金到府上過七夕。”
說是七夕節朋友之間的相聚,不過是心知肚明的相親罷了。
“把桌子上的這些巧果幫我打包嘍!”見小麻雀連連催促,錦衣少年也沒了興致,打算這就迴去。
錦衣少年和小麻雀信步走下二樓,隻見一樓大廳中聚集了一群人。當中一人白衣勝雪,英姿颯爽,正是王倫。
原來剛剛王倫正要送蕭讓和金大堅出門,不料蕭讓突然提議匾額是金大堅的手筆,他也要送王倫一副書法作品,不過卻要王倫以七夕為題作詞一首。
這一下可讓王倫措手不及,他可沒有七步成詩的才華。不過好在蕭讓也給了他一炷香的思索時間,原創雖然困難,剽竊一首後世之作完全可以。
這時王倫想到了一首南宋才女嚴蕊的《鵲橋仙》,示意蕭讓準備好筆墨。一眾醉仙樓的客人見此也來看熱鬧,剛下樓的錦衣少年二人也正逢其時。
“碧梧初出,桂花才吐,池上水花微謝。”王倫緩緩吟出這一句,此句吟誦自然稍帶淒涼。
那邊蕭讓聽到王倫這句,連忙揮毫潑墨,十分投入。
“穿針人在合歡樓,正月露、玉盤高瀉。”眾人還沉浸在第一句詞的幾分淒涼之中,王倫已經把第二句吟了出來。
詞的上闕從自然景物再到人,一下子就抓住了人心。墜落的梧桐葉子,吐蕊的桂花都是此時的景物。而樓上的姑娘在月光下,忙著在穿針引線,默默地乞求著織女能給予自己以智慧和心靈手巧。
上闕詞出來後,一眾觀眾的點頭不已,這是首難得的好詞。看著這一切的錦衣少年眼睛閃亮,期待著下半闕詞。
“蛛忙鵲懶,耕慵織倦,空做古今佳話。”吟出了這一句,王倫稍稍等待了下蕭讓書寫的進度。
這句詞裏的喜鵲大家都知道,而蜘蛛是正應七夕的喜蛛應巧,接下來下闕詞說出了牛郎織女不能在一起的悲劇。
“人間剛道隔年期,指天上、方才隔夜。”至此這首詞結束,王倫也長舒了口氣。
“隻羨鴛鴦不羨仙。”聽到王倫吟誦完整首詞,錦衣少年悄聲說了一句。
那邊聖手書生蕭讓剛剛把整首詞寫完,酒也醒了不少,隻感覺自己神清氣爽。“妙啊!妙啊!這首詞句奇意新,看漫不經心的描寫,卻道出了一個普通女子最為縝密的心思。”
剛剛誇獎了一句,蕭讓又變得玩世不恭起來,與王倫開起了玩笑。“如果不是見了王兄真人,聽到這首詞,我肯定會認為這作者會是位女子。”
王倫剛剛剽竊的這首詞出自南宋時期女詞人嚴蕊的筆下,也叫《鵲橋仙·碧梧初出》。雖然是剽竊,但王倫也毫無壓力,哪個穿越者不會剽竊幾首後世的詩詞。但是讓王倫意外的是蕭讓直接猜出了這作者可能是位女子。
“嗬嗬,這我可要說蕭兄才疏學淺了。王昌齡有《閨怨》,李白有《長相思》和《憶秦娥》,怎不見有人說這二位是女子。”雖然意外,但是王倫立馬急中生智反唇相譏。
“我隻不過是隨口說說罷了,王兄不要在意。”雖然知道王倫不會誤會自己,但蕭讓還是解釋了一句。
王倫擺擺手表示都是朋友間的玩笑,然後吩咐在旁邊的小靈官把蕭讓的書法收起來,等過幾天與金大堅送的匾額一起掛起來。
王倫吩咐完一切,正要轉身與蕭讓和金大堅二人送別,正好看見在他斜對麵的錦衣少年。原來你在這裏,王倫心道。
原來上次錦衣少年雖然算是幫助了王倫,但是因為也是仗勢欺人的角色,所以王倫並沒有給好臉色。這次在醉仙樓街前遠遠看見這人進來,王倫還有些好奇這人怎麽還會過來,畢竟上次的經曆並不愉快。
那錦衣少年一直看著王倫這裏,這時見王倫看向自己,四目對視他也覺得不好意思,眼神躲閃了下。
隨後錦衣少年又把脖子梗了起來,嘟囔了一句:“怎麽開酒樓還不讓人來麽!”語氣還帶有一絲絲的嬌憨。
那邊王倫見錦衣少年的無賴模樣,最終無言以對。
“你怎麽在這裏?”正在這時,那錦衣少年身後出現一人高聲詢問他。
錦衣少年一迴頭,看見問話的人,心裏打了一個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