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百二十迴本水滸附有百八人的籍貫表,但建國後出版的基本均刪除


    江蘇省:


    石秀:金陵建康府人;


    王定六:建康府人;


    安道全:建康府人;


    馬麟:南京建康人。


    北宋時稱江寧府建康軍,屬江南東路,領上元、江寧、句容、溧水、溧陽五縣,府治在今南京市。


    鄭天壽:浙西蘇州人。


    北宋時,蘇州稱平江府,屬兩浙路,領吳、長洲、昆山、常熟、吳江五縣,府治在今蘇州市。


    項充:徐州沛縣人。


    北宋時,徐州屬京東西路,領彭城、沛、蕭、滕、豐五縣,州治在今徐州市銅山縣,沛縣在今徐州市沛縣。


    李袞:邳縣人。


    北宋時稱下邳縣,屬京東東路淮陽軍,今徐州市邳州。


    重慶市


    秦明:開州人。


    北宋時屬夔州路,領開江、清水二縣,州治在今萬州區開縣。


    四川省:


    郭盛:西川嘉陵人。


    北宋官方史料尚未查出嘉陵州縣名,四川、重慶有嘉陵江。南充市有一嘉陵區。暫時無法確認,隻好暫歸四川吧。


    湖南省:


    呂方:潭州人。


    蔣敬:潭州人


    北宋時屬荊湖南路,領長沙、衡山、安化、醴陵、攸、湘鄉、湘潭、益陽、瀏陽、湘陰、寧鄉十一縣。州治在今長沙市。


    湖北省


    歐鵬:黃州人。


    北宋時屬淮南西路,領黃岡、黃陂、麻城三縣。州治在今黃岡市。


    鄧飛:蓋天軍襄陽府人。


    北宋時無蓋天軍,襄陽升府始於南宋。北宋時稱為襄州,屬京西南路,領襄陽、鄧城、穀城、宜城、中廬、南漳六縣。州治在今襄樊市。


    海南省:


    孫新、孫立:瓊州人。


    北宋時屬廣南西路,領瓊山、澄邁、臨高、文昌、樂會五縣,州治在今瓊山市。


    安徽省:


    李忠:濠州定遠人


    朱武:定遠縣人。


    北宋時,濠州屬淮南西路,領鍾離、定遠二縣,州治在今滁州市鳳陽縣。


    定遠縣,今滁州市定遠縣。


    王英:兩淮人氏。


    北宋時有淮南東路、淮南西路,兩淮即指此兩路,但無具體州縣,但兩路所領之地多在現今安徽省境內。


    李俊:廬州人。


    北宋時屬淮南西路,領合肥、慎、舒城三縣。州治在今合肥市。


    張橫、張順:小孤山下人。


    在今安慶市宿鬆縣東南六十公裏長江中。


    陝西省:


    史進:華州府華陰縣史家村人。


    北宋時華州屬陝西永興軍路,領上鄭、下邽、蒲城、華陰、渭南五縣。州治在今渭南市華縣。


    華陰縣在今渭南市華陰。


    裴宣:京兆府人。


    北宋時屬陝西永興軍路,領長安、萬年、鄠、藍田、鹹陽、醴泉、涇陽、櫟陽、高陵、興平、武功、乾佑、終南、奉天、臨潼十五縣。府治在今西安市。


    湯隆:其父曾為延安府知寨官。


    北宋時屬陝西永興軍路,領膚施、延川、延長、門山、臨真、敷政、甘泉七縣。府治在今陝西省延安市。


    山東省:


    朱貴、朱富:沂州沂水縣人。


    李逵:沂州沂水縣百丈村人。


    李雲:沂水縣都頭。


    北宋時,沂州屬京東東路,領臨沂、承、沂水、費、新泰五縣。州治在今臨沂市。沂水縣在今臨沂市沂水縣。


    朱仝:濟州鄆城縣人


    雷橫:濟州鄆城縣人


    吳用:鄆城縣人


    白勝:鄆城縣黃泥崗安樂村人


    宋江、宋清:鄆城縣宋家村人。


    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濟州梁山泊石碣村人。


    杜遷:梁山強人。


    宋萬:梁山強人。


    蕭讓:濟州城居住。


    金大堅:濟州城居住。


    北宋時濟州屬京東西路,領巨野、任城、金鄉、鄆城四縣,州治在今荷澤市巨野縣。


    鄆城縣在今荷澤市鄆城縣。


    梁山在今濟寧市梁山。


    李應:鄆州李家莊。


    扈三娘:鄆州扈家莊人。


    宣和元年,鄆州改東平府,屬京東西路,領須城、陽穀、中都、東阿、壽張、平陰六縣,府治在今泰安市東平縣。


    燕順:山東萊州人。


    鄒淵、鄒潤:萊州人。


    北宋時屬京東東路,領掖、萊陽、膠水、即墨四縣。州治在今煙台市萊州。


    孔亮、孔明:青州白虎山孔家莊人。


    鬱保四:青州地麵強人。


    周通:青州桃花山強人。


    花榮:青州清風寨知寨。


    黃信:青州兵馬都監。


    北宋時屬京東東路,領益都、壽光、臨朐、博興、千乘、臨淄六縣。州治在今濰坊市青州。


    龔旺:東昌府副將。


    丁得孫:東昌府副將。


    北宋無東昌府,為明朝所置,位置相當於北宋時的博州。博州領聊城、高唐、堂邑、博平四縣,州治在今聊城市。聊城市現有東昌府區。


    鮑旭:寇州枯樹山強人。


    北宋無寇州,曆代似也無。但元代有冠州,為今聊城市,與書中描述合,疑為作者或坊刻誤。


    時遷:高唐州人。


    高唐州為元朝所置,北宋時隻有高唐縣,屬河北東路博州,今聊城市高唐縣。


    單廷矽:淩州團練使。


    魏定國:淩州團練使。


    北宋無淩州。書中有“直到淩州高唐界內”文(七十三迴)。疑為博州誤(見上條)。若果誤,則為今聊城市。


    解珍、解寶:登州人。


    顧大嫂:登州人。


    北宋時屬京東東路,領蓬萊、黃、牟平、文登四縣,州治在今煙台市蓬萊。


    樂和:祖籍茅州。


    北宋時無茅州。茅為古國名,今山東省濰坊市昌邑西有茅鄉,即古茅國。北宋時昌邑縣屬京東東路濰州,即今濰坊市昌邑。


    樊瑞:祖籍濮州。


    北宋時屬京東西路,領鄄城、雷澤、臨濮、範四縣,州治在今菏澤市鄄城縣。


    山西省:


    劉唐:東潞州人。


    北宋時潞州京東東路,無東西之分,領上黨、屯留、襄垣、潞城、黎城、壺關、長子、下涉八縣。州治在今長治市。


    董平:河東上黨郡人氏。


    上黨郡為秦朝所置,北宋時隻有上黨縣,屬潞州,見上。


    楊春:蒲州解良縣人。


    關勝:解良人(關羽之後)。


    蒲州為北周所置,北宋時稱河中府,屬陝西永興軍路,領河東、臨晉、虞鄉、猗氏、萬泉、龍門、榮河、永樂八縣。府治在今運城市永濟。


    解良,北宋時稱臨晉縣,在今運城市臨猗縣。


    又:五十九迴又寫楊春是解良縣蒲城人氏。蒲城,北宋時屬陝西永興軍路華州,今陝西省渭南市蒲城縣。(解良與蒲城都是縣級單位,屬不同的州管,書中這樣稱似有誤。)


    郝思文:蒲東巡檢司任職。


    蒲東即為蒲縣,北宋時屬河東路隰縣。即今臨汾市蒲縣。


    唿延灼:太原人。(唿延讚之後)


    楊誌:太原人。(楊業之後)


    北宋時屬河東路,領陽曲、太穀、榆次、壽陽、盂、交城、文水、祁、清源九縣。府治在今太原市陽曲縣。


    江西省:


    李立:江州揭陽嶺人。


    童威、童猛:潯陽江邊人。


    穆弘、穆春:揭陽鎮人。


    戴宗:江州兩院押牢節級。


    北宋時江州屬江南東路,領德化、德安、瑞昌、湖口、彭澤五縣,州治在今九江市。


    潯陽江,九江古稱潯陽,附近長江段稱為潯陽江。


    揭陽嶺、揭陽鎮,揭陽作為縣名共有兩處,一、西漢置,在今廣東省揭陽市,境內有揭陽山,一名揭嶺,但太遠,應與之無關。二、晉朝置,在今贛州市石城縣。書中寫,過了揭陽嶺便是潯陽江邊,今看似乎也遠了些,是否作者有誤,還是另有其它地方。


    侯健:洪都人。


    洪都為南昌縣別名,北宋時,南昌縣屬江南西路洪州,今南昌市。


    河北省:


    陳達;鄴城人。


    北宋時稱臨漳縣,屬河北西路相州轄,今邯鄲市臨漳縣。


    柴進:滄州橫海郡人


    北宋時滄州屬河北東路,領清池、無棣、鹽山、樂陵、南皮五縣。州治在今滄州市。


    橫海郡應為橫海軍,唐朝所置,宋廢除,改稱滄州。


    武鬆:清河縣人。


    北宋時屬河北東路恩州,在今邢台市清河縣。


    石勇:大名府人氏。


    盧俊義:祖籍北京大名府。


    燕青:北京土居人氏。


    蔡福、蔡慶:北京大名府土居人氏。


    索超:大名府留守司正牌軍。


    北宋時,以大名府為北京,領元城、莘、成安、魏、館陶、臨清、宗城、夏津、清平、冠氏、內黃十一縣,府治在今邯鄲市大名縣。


    孟康:真定州人。


    北宋時無真定州,隻有成德軍真定府,屬河北西路,領真定、槁城、欒城、元氏、井陘、獲鹿、平山、行唐、靈壽九縣。府治在今石家莊市正定縣。


    杜興:中山府人。


    焦挺:中山府人氏。


    北宋時屬河北西路,領安喜、無極、曲陽、唐、望都、新樂、北平七縣。府治在今保定市定州。


    段景住:涿州人氏。


    北宋時屬河北路,領範陽、固安、新昌、新城四縣。州治在今保定市涿州。


    河南省:


    曹正:開封府人


    韓滔:東京人。


    彭玘:東京人。


    林衝: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


    徐寧:東京金槍班教師。


    宣讚:東京兵馬保義使。


    北宋以開封府為東京,領開封、祥符、尉氏、陳留、雍丘、封丘、中牟、陽武、酸棗、長垣、東明、扶溝、鄢陵、鹹平十四縣。府治在今開封市。


    淩振:燕陵人。


    曆代無燕陵,應為鄢陵誤(見上條)。在今許昌市鄢陵縣。


    施恩:孟州人。


    張青:孟州人。


    孫二娘:孟州十字坡人。


    北宋時屬京西北路,領河陽、溫、濟源、汜水、河陰、王屋六縣。今焦作市孟州。


    薛永:河南洛陽人。


    楊雄:河南人氏。


    北宋時,以河南府為西京,領河南、洛陽、永安、偃師、鞏、登封、潁陽、新安、澠池、永寧、長水、壽安、福昌、伊陽、河清十五縣。府治在今洛陽市。


    陶宗旺:光州人。


    北宋屬淮南西路,領定城、固始、光山、仙居四縣。州治在今信陽市潢川縣。


    楊林:彰德府人。


    張清:彰德府人。


    彰德府為金人所置,北宋無彰德府,被稱為相州,屬河北西路,州治在今安陽市。


    甘肅省:


    魯智深:關西渭州提轄。


    關西,古時以洛陽函穀關以西之地稱之,又稱關右。


    渭州,北宋時屬秦鳳路,領平涼、潘原、安化、崇信、華亭五縣。州治在今平涼市。


    天津市:


    公孫勝:薊州人


    北宋時,薊州屬河北路,領漁陽、三河、玉田三縣,州治在今薊縣。


    北京市:


    皇甫端:幽州人氏。


    北宋時屬河北路,領薊、幽都、廣平、潞、武清、永清、安次、良鄉、昌平九縣,州治在今大興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水滸大寨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羊三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羊三泰並收藏水滸大寨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