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前,我在西域天幕山中發現了一座前輩高人的洞府,通過探查那位前輩留下的遺物,我發現那位前輩曾在揚州瓜洲渡的大江之底,發現了一個水府,言其中一處巨大的空灼煞穴。我此番前往揚州,便是為了此事。”


    “可師姐你怎麽知道這煞穴未被其他人發現?那瓜洲渡可是舟來船往的水陸衝要之地”


    “正因為那瓜洲渡乃是繁華津要,所以修道之輩才更會遠離此地,何況那煞穴在數百尺深的水下,根本就不可能被感應境的修士發現,當初那前輩乃是因為要修習一種特殊法決,非得於水下行走數萬裏,才偶然發現了那個洞府。”


    “不過也不好說,隻希望我這一番辛苦最後不要白費了吧。”


    “皇天不負有心人,師姐此行必將如願以償。”謝潯笑嘻嘻地道。


    “剛才我說了我玉門劍派有的兩種煉罡之法,接下來我再給你說下另外兩種法門。雖然這兩種法門我玉門劍派沒有,不過修道本就是去尋那絲虛無縹緲的機緣,你將來卻未必沒有那機緣能修成仙源氣或者混元煞。”


    “先說那仙源氣,仙源氣凝清源煞,煉北極仙光,乃是蒼南靈溪派不傳之密,我玉門劍派曾欲以一虛靈級法寶換取這一法訣,卻被拒絕。蒼南靈溪派所修法門名為《仙源天功》,與那仙源氣結合,威力甚大,號稱法術同階無敵,將來你若與他們為敵,須得小心。”


    “同階法術無敵,那我玉門劍派法術是不是比不過這靈溪派?”


    “法術我玉門劍派自然甘拜下風,不過我玉門劍派名為劍派,自然以飛劍之術見長,又怎會以己之短,攻彼之長,行此不智之舉。”


    謝潯悻悻然。


    “但是這仙源氣與我派的《玄元太妙火翳劍經》非是十分契合,最多隻能丹成二品而已,當然,即便是丹成二品於修仙界都少見地很了,這等人物,在各派都會被大力培養。”


    “丹成上三品,乃是元神大道的門檻,可換句話說,丹成上三品,便是踏上通往元神之路,我所求的,也不過是丹成上三品罷了。”


    雖然李雲妙說其所求隻是丹成上三品,不過觀其言語,甚為自信,所求恐怕絕不是丹成第三品,雖說都道隻消丹成上三品,皆有成就元神之望,不過,用腳趾頭想也知道,既然有一品二品三品之別,那其中肯定大有區別,說不定就關乎著成就元神的難易。


    謝潯心裏還有個疑惑,道:“師姐你怎知隻能成就二品,照你的說法應該無人曾同修過我玉門劍派的《玄元太妙火翳劍經》與那仙源氣才是。”


    “何需有人曾修煉過?自消知道那罡氣外在的性質,如掌門真人那般大能自能推衍其是否與本門功法契合,你可想過這世上第一個成就長生的法門是誰創造出來的呢?”


    “也許不是一個人想出來的,但創造這法門的人肯定未入長生。因此這天下法門卻未必都要學自他人之處,也可自行推衍,隻是自己所創法門能用與否,就既要看自己的天賦又要憑借一定的運氣了。”


    “混元煞,凝的乃是混煞,所謂混煞,便是多種煞氣混合。你們練武之人有那驚才絕豔之輩,能在壯年突破至感應境,卻無道法指引,隻能憑借本能吸收天地間遊離的絲絲煞氣錘煉幾身,這些遊離的煞氣雜駁不堪,所成的便是混煞之法。”


    “這混煞之法原是最為下等之道,不過其能使修習之人肉身大大強化,而練武之人最為擅長的便是近身肉搏之道,倒是相得益彰,戰力不俗,一般的凝煞之輩都不是其對手。”


    “不過混煞之法自有其缺陷,那便是人的肉身承受力有限,而混煞對肉身的負擔非常之大,導致修習混煞之法的人所能凝聚的煞氣十分有限,你們凡間武者常年打磨身體還稍好一些,我等修道之輩肉身承受力較之你等更差,便是有對應的煉罡法門也難以煉罡。”


    “那這混煞豈非十分無用,這混元煞又怎能憑此丹成上三品?”


    “這世上凡事皆無絕對,當初便有一人間武者,不知通過什麽途徑,竟練了一身渾厚無比的混煞,根據那時流傳下來的典籍記載,此人肉身之強堪比蛟龍,許多人便猜測其乃是妖族化身”說到這兒,李雲妙不知道想到了什麽,眼神頗不自然。


    “此人遊曆海外諸派,竟被他創出一門前所未有的煉罡法門來,那便是混元煞,這混元煞需得煉化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端的是剛猛渾厚之際。”


    “此人也算是運氣奇佳,後來又不知從何處得到了一本丹成法訣,丹成一品,又得法寶渾天棍,從此縱橫天下數百年,便是元神高手都不見得是其對手”


    “不過他終究不得大道真傳,雖然憑借自身天賦,磕磕絆絆修至練氣第九層溫養境界,卻終究未成元神,連名字都未流傳下來,若不是我玉門劍派祖師當初通過推算發現這混元煞與我派《玄元劍經》極其契合,對其有所記載,恐怕連他的事跡如今也無人知曉了。”


    “不入長生,終究鏡花水月一場空夢,任你英雄無敵,權傾天下,也難擋歲月侵蝕,唉.”謝潯長歎。


    “那是自然,我輩修者,自當胸懷超脫之心,砥礪自身,不可心生懈怠,輕狂之意,以求有元神大道之日。這也是我為何寧可任歲月蹉跎,也要去追求那當成上三品之故。”


    “師姐說的是,我亦以此自勉,將來便是垂垂老矣,也要去尋那丹成上品之道,以期元神可成。”謝潯正色。


    “不錯,孺子可教也,肉身不過是一個軀殼,待得成就元神之日便會脫去,容顏也不過是時光幻象,隻消能成就金丹,便會延壽數百載,而丹成上品之輩,在溫養之前,均會進境神速,待到溫養境界,便是水磨功夫,又會延壽數百載,至於能否成就元神,更要看各人功夫。”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頑石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彌有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彌有初並收藏頑石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