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時間是9月,距離從去年10月1日開始的謀‘兵’學習已經過去了11個月,學完下個月,江月棠就等於正式學完了謀‘兵’的課程,接下來便要學習謀‘國’的課程了。
江月棠不禁問自己:“這近一年的專業學習,我真的把兵法都弄懂弄通透了嗎?”
答案是否定的,雖然上官澈每講一個戰役之後都會引導她分析此戰役,但是由於時間、精力、閱曆等緣故,她不可能在課堂上就能將這一個個戰役吃透。
事實上,課下的研究和複習跟課堂上的學習一樣重要,這一點她是在學習中慢慢領悟到的,她決定利用這一個月的課下時間好好地迴顧一下上官澈跟她講過的那些戰役,試著將自己變身為打敗仗那一方的將領,看看該如何去應對那場戰役,有沒有取勝的可能。
想到這裏,她當即便有了決定。
於是,從那天起,她每天下午都花一個時辰來迴顧上官澈所講過的戰役,一個個戰役去分析、研究,然後給出自己的應對方案。
到了傍晚上官澈來授課時她就將自己做的方案講給他聽,讓他評價其可行性。
看著白紙上那一個個的應對方案,有些甚至是上官澈都沒有想到的,有些作戰的武器更是前所未聞,上官澈因而看出她為了將一個戰役反敗為勝做過多少的斟酌和計算,她的勤奮、智慧和責任心讓他深感敬佩,因此拿著那些白紙的手常常久久不忍鬆開。
而且,他發現,在他給她講過的近百場戰役中,她給戰敗方想出的應對方案中竟然有一半以上是可行的,有些不僅可行,還堪稱絕妙。
上官澈一開始看到她主動這麽做時隻覺得她這個人很主動學習、很愛動腦筋,可是到後來他變成了感動和欽佩。
這晚,當他看著她紙上寫著的對一個史上人人皆知的難以反敗為勝的戰役的取勝方案時,他猛地抬頭看向她。
外麵天色早已暗下來了,屋裏的燈並不太亮,但她的雙眸在略顯昏暗的燈光下更顯清澈、沉靜,如同一汪深泉水。
上官澈仿佛如獲珍寶,心裏欣喜異常,但隨即他又收迴了視線。
自江月棠去年從曙國參加完謀略大比迴來後看他的眼神便內斂了許多,也不怎麽主動伸手來抱他了。
原先,她是何等的依賴著他,仿佛他是她生命中極其重要的一個人般,現在,她依然很尊敬他,待他很好,但這種尊敬、這種好裏頭又夾著淡淡的疏離。
他好失落,感覺像失戀般。
為何會這樣?他也不知道,但他是個聰明人,他的直覺告訴他:她在用行動告訴他——您是我老師,不是別的角色。
她聰明地、巧妙地引領他專注演好他的角色,將他從不自覺地往一邊傾斜的路線上拉迴他該走的路。從此,他就隻能是她的老師,他在她麵前就隻需演好‘老師’這個角色。
他想不通一個才七歲的小孩子為何會有這樣的情商和對命運的把控力,仿佛她總能在快要走偏時意識得到然後很快地走迴那條該走的路一樣。因此,在她身邊的人,無論是誰,其魅力有多大,要想帶歪她顯然都不容易。
而她又是如此的純粹,仿佛懂得很多、經曆過很多卻又不曾受其擾亂一樣。
這樣的一個人、一顆心靈,對他來說無疑是極具吸引力的。但他不會再做它想了,他隻想好好地當她的老師。
“等你再大些時,如果恰好你也有空,我們一起編一本兵法書如何?屆時就將你所琢磨出的這些應戰方法寫進去。”上官澈望著江月棠溫和地說。
編書?江月棠頓時眼睛發亮。
在這之前,她可從不敢想這事情,可現在他聽上官澈這麽一說,她覺得如果和上官澈合作的話還是有幾分可能的,於是她忙不迭地點頭道:“好啊,好啊,真有這樣的機會我一定會好好配合的。”
上官澈便笑著摸摸江月棠的頭。
其實他原先也沒這種想法,是看了她這些作戰方案後才忽然萌生了此想法的,主要原因還是覺得如果沒把這些應對方案流傳下去就太可惜了。
這個娃兒,他有理由相信她日後能成為一位了不起的軍事家。
現在,司馬彧的軍事才能要數昭國第一,因而就算其有些做派讓皇帝不爽但皇帝也不敢貶了他的職,但若等到她長大就未必是這個局麵了。
....................
英華殿內,皇帝李霈對著一封信陷入了深思。
這是顧十八娘寫來的,顧十八娘在信中說她今年過了春節後便又返迴了千峰縣,繼續調查關隱士之死以及那位有殺人嫌疑之人的消息,整整九個月裏,顧十八娘及其弟子們幾乎查遍了千峰縣,但都沒有收獲更多的消息。
李霈又結合去各地緝拿那畫像之人的反饋,也傾向於相信那畫像之人已不在人世了。
這個人為何死了呢?是自己畏罪自殺還是被他人所殺?
以他當時的情況,並沒有到自殺之地步吧?分析來分析去,李霈也覺得這人被他殺的可能性較大。
那麽,會是什麽人要殺了他呢?是仇家嗎?當然這有可能,但最大的可能還是知道他乃此事的當事人之人。
這個人是誰?為何消息這般靈通?
有些大臣曾在朝堂上表示那人很有可能是具有上早朝資格的大臣,這一點他也認可,可是他細心地觀察了一段時間這些上早朝的大臣,卻並沒有看出任何端倪來。
這個案子眼看著就快過去一年了,雖然小有收獲,但到了最關鍵處卻沒了線索,他當然焦急。可是焦急也沒有用,眼下手頭上沒有更多的線索,隻能繼續查下去。
李霈從信件中抬起頭來,看著窗外漸變昏暗的天色,想到先帝勞苦功高的一生和這般不幸的結局,不免悲從心來。
人生一世,會以什麽方式死去,會在什麽時候死,誰能說得定呢?
無論生時多麽顯赫,死時也不過是與黃土為伴,這麽一想,他便覺眼前的繁華不過是過眼雲煙而已,心裏便有些感慨。
正當他失神之際,一雙雪白的手輕輕地放在了他的雙肩上,一個溫柔的聲音從他的身後傳來:“陛下在想什麽?”
聽到她的聲音,他滿腹的愁緒便消減的大半,微笑著轉過頭來看著她,說:“想起了先皇。”
劉遙映便俯身將頭擱在他的脖子間,柔聲說:“先皇泉下有知,一定會很感欣慰的。”又說:“陛下別著急,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犯案之人就算逃得過人的眼睛也逃不過天眼,總有一天上天會引導我們去發現蛛絲馬跡的。”
雖然是些安慰的話,可對正為此事而費神的李霈來說卻無疑於冷冬裏喝到熱茶、饑餓時得到食物般,讓他那顆原本有些焦灼的心安定了下來。[.]
江月棠不禁問自己:“這近一年的專業學習,我真的把兵法都弄懂弄通透了嗎?”
答案是否定的,雖然上官澈每講一個戰役之後都會引導她分析此戰役,但是由於時間、精力、閱曆等緣故,她不可能在課堂上就能將這一個個戰役吃透。
事實上,課下的研究和複習跟課堂上的學習一樣重要,這一點她是在學習中慢慢領悟到的,她決定利用這一個月的課下時間好好地迴顧一下上官澈跟她講過的那些戰役,試著將自己變身為打敗仗那一方的將領,看看該如何去應對那場戰役,有沒有取勝的可能。
想到這裏,她當即便有了決定。
於是,從那天起,她每天下午都花一個時辰來迴顧上官澈所講過的戰役,一個個戰役去分析、研究,然後給出自己的應對方案。
到了傍晚上官澈來授課時她就將自己做的方案講給他聽,讓他評價其可行性。
看著白紙上那一個個的應對方案,有些甚至是上官澈都沒有想到的,有些作戰的武器更是前所未聞,上官澈因而看出她為了將一個戰役反敗為勝做過多少的斟酌和計算,她的勤奮、智慧和責任心讓他深感敬佩,因此拿著那些白紙的手常常久久不忍鬆開。
而且,他發現,在他給她講過的近百場戰役中,她給戰敗方想出的應對方案中竟然有一半以上是可行的,有些不僅可行,還堪稱絕妙。
上官澈一開始看到她主動這麽做時隻覺得她這個人很主動學習、很愛動腦筋,可是到後來他變成了感動和欽佩。
這晚,當他看著她紙上寫著的對一個史上人人皆知的難以反敗為勝的戰役的取勝方案時,他猛地抬頭看向她。
外麵天色早已暗下來了,屋裏的燈並不太亮,但她的雙眸在略顯昏暗的燈光下更顯清澈、沉靜,如同一汪深泉水。
上官澈仿佛如獲珍寶,心裏欣喜異常,但隨即他又收迴了視線。
自江月棠去年從曙國參加完謀略大比迴來後看他的眼神便內斂了許多,也不怎麽主動伸手來抱他了。
原先,她是何等的依賴著他,仿佛他是她生命中極其重要的一個人般,現在,她依然很尊敬他,待他很好,但這種尊敬、這種好裏頭又夾著淡淡的疏離。
他好失落,感覺像失戀般。
為何會這樣?他也不知道,但他是個聰明人,他的直覺告訴他:她在用行動告訴他——您是我老師,不是別的角色。
她聰明地、巧妙地引領他專注演好他的角色,將他從不自覺地往一邊傾斜的路線上拉迴他該走的路。從此,他就隻能是她的老師,他在她麵前就隻需演好‘老師’這個角色。
他想不通一個才七歲的小孩子為何會有這樣的情商和對命運的把控力,仿佛她總能在快要走偏時意識得到然後很快地走迴那條該走的路一樣。因此,在她身邊的人,無論是誰,其魅力有多大,要想帶歪她顯然都不容易。
而她又是如此的純粹,仿佛懂得很多、經曆過很多卻又不曾受其擾亂一樣。
這樣的一個人、一顆心靈,對他來說無疑是極具吸引力的。但他不會再做它想了,他隻想好好地當她的老師。
“等你再大些時,如果恰好你也有空,我們一起編一本兵法書如何?屆時就將你所琢磨出的這些應戰方法寫進去。”上官澈望著江月棠溫和地說。
編書?江月棠頓時眼睛發亮。
在這之前,她可從不敢想這事情,可現在他聽上官澈這麽一說,她覺得如果和上官澈合作的話還是有幾分可能的,於是她忙不迭地點頭道:“好啊,好啊,真有這樣的機會我一定會好好配合的。”
上官澈便笑著摸摸江月棠的頭。
其實他原先也沒這種想法,是看了她這些作戰方案後才忽然萌生了此想法的,主要原因還是覺得如果沒把這些應對方案流傳下去就太可惜了。
這個娃兒,他有理由相信她日後能成為一位了不起的軍事家。
現在,司馬彧的軍事才能要數昭國第一,因而就算其有些做派讓皇帝不爽但皇帝也不敢貶了他的職,但若等到她長大就未必是這個局麵了。
....................
英華殿內,皇帝李霈對著一封信陷入了深思。
這是顧十八娘寫來的,顧十八娘在信中說她今年過了春節後便又返迴了千峰縣,繼續調查關隱士之死以及那位有殺人嫌疑之人的消息,整整九個月裏,顧十八娘及其弟子們幾乎查遍了千峰縣,但都沒有收獲更多的消息。
李霈又結合去各地緝拿那畫像之人的反饋,也傾向於相信那畫像之人已不在人世了。
這個人為何死了呢?是自己畏罪自殺還是被他人所殺?
以他當時的情況,並沒有到自殺之地步吧?分析來分析去,李霈也覺得這人被他殺的可能性較大。
那麽,會是什麽人要殺了他呢?是仇家嗎?當然這有可能,但最大的可能還是知道他乃此事的當事人之人。
這個人是誰?為何消息這般靈通?
有些大臣曾在朝堂上表示那人很有可能是具有上早朝資格的大臣,這一點他也認可,可是他細心地觀察了一段時間這些上早朝的大臣,卻並沒有看出任何端倪來。
這個案子眼看著就快過去一年了,雖然小有收獲,但到了最關鍵處卻沒了線索,他當然焦急。可是焦急也沒有用,眼下手頭上沒有更多的線索,隻能繼續查下去。
李霈從信件中抬起頭來,看著窗外漸變昏暗的天色,想到先帝勞苦功高的一生和這般不幸的結局,不免悲從心來。
人生一世,會以什麽方式死去,會在什麽時候死,誰能說得定呢?
無論生時多麽顯赫,死時也不過是與黃土為伴,這麽一想,他便覺眼前的繁華不過是過眼雲煙而已,心裏便有些感慨。
正當他失神之際,一雙雪白的手輕輕地放在了他的雙肩上,一個溫柔的聲音從他的身後傳來:“陛下在想什麽?”
聽到她的聲音,他滿腹的愁緒便消減的大半,微笑著轉過頭來看著她,說:“想起了先皇。”
劉遙映便俯身將頭擱在他的脖子間,柔聲說:“先皇泉下有知,一定會很感欣慰的。”又說:“陛下別著急,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犯案之人就算逃得過人的眼睛也逃不過天眼,總有一天上天會引導我們去發現蛛絲馬跡的。”
雖然是些安慰的話,可對正為此事而費神的李霈來說卻無疑於冷冬裏喝到熱茶、饑餓時得到食物般,讓他那顆原本有些焦灼的心安定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