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台十分的簡陋,若不是上麵被歲月模糊腐蝕過的雕刻痕跡,估計都隻會以為這不過是一塊恰好生得四四方方的石頭,上麵還布滿了青苔和雜草,蒼翠青綠地不知道蟄伏了多少年。


    包括周圍圍觀的所有人,若不是親眼看到這塊大石頭是緩緩從地底下升起來的,恐怕現在也不會用驚奇訝異的目光看著它,好似見了什麽顛覆三觀的東西。


    事實上,這的確是一塊祭天石台,而且是非常古老的東西,完全可以追溯到泰山封禪文化之始。


    隻是很久棄之不用,也隨之荒廢,無人記得,包括曆朝曆代的記載中,也不曾提到隻言片語。


    而關於這個祭天石台的記載,元晞還是從元家一本老得都快成灰塵的古籍中翻到的。


    元家傳承悠久,自然少不了獨門秘法,尤其是專門保存書籍的方法,獨特的收藏方式,能夠緩解紙質書籍腐壞的速度,也讓元家的那些傳承古籍能夠保存得更久。而這種方式,完全可以媲美流芳百世的耕讀世家,就像是之前元晞送給周老的一本古籍善本,都過了這麽多年,仍然嶄新如初。


    但是這本古籍,在這樣的保存方式下,都差點兒腐壞成灰塵了,尤可見得它的古老程度。


    而且按照它的紙張分析,流傳時期,應當是最初造出紙來的那段時候了。


    就在那本古籍上,記載了很多奇奇怪怪的東西,其中就有關於泰山這個祭天石台的記載。


    若不是看到這個記載,估計元晞也不會知道這裏還有一個絕佳的施展地點。


    盛家的人,則是在看到這個祭天石台之後,下意識目光轉向元晞——


    不知何時,元晞手上多了一根長長的,青銅打造的古樸長鞭。


    而她的身上,則是披著一件光華流轉的華衣,上麵繡有十二章紋,大氣仙意,端得是一派天人之姿。


    元晞在穿上這身法袍之後,氣質更是被無限地拔高,如同雲端翩翩而下的仙子,氣質通透高潔,目光悠遠蒼茫,瞬間便與人世隔離開來。


    看到這樣的元晞,便沒有人再會質疑她的高人身份,而是會由心生出一種敬仰之感!


    “果然是……”盛老太太突地激動起來。


    她記憶中沉寂了許久的場麵又重新複蘇,在她眼前一幕幕地閃現。


    她都差點兒忘了,那個名為元禮的人,通天曉地的神奇手段,在那個愚昧的年代,仿佛打開了一個神奇世界的大門,也讓她改變了很多。


    也許她自己不覺得,但事實上,直到很多年後,甚至是現在,當年她在元禮身上的所見所聞,都影響著她的認知和行事。


    寂靜一片的泰山之巔,隻聽得有人在輕輕問——


    “那,是什麽衣服?”


    “十二章紋,帝王龍袍上才能有了極為尊貴的東西!”盛家的人,自然少不了懂文化的。


    十二章紋名氣太大,一眼就能看出來。


    而元晞那身法袍上的十二章紋,是不可能隨便繡製上去的。


    盛老太太淡淡來了一句:“據我所知,元家祖上出過多位國師,那身法袍,便是國師法袍!”


    不知是誰,倒吸了口氣。


    片刻之後,盛家所有人,看元晞的目光就都不一樣了。


    至少多了幾分希冀!


    換了一個人般的元晞,抬腳朝著祭天石台走去,並且輕輕一踩。


    她這一踩,眾人才紛紛看出來,原來這個高大到都爬不上去的石台,是有階梯的,隻是被青苔和雜草覆蓋,而沒有被看出來而已。


    於是,他們看著元晞,一步一步地走上石台,然後站在了中心的位置。


    她一抖袍袖,手中長鞭震動,隨意一甩,卻仿佛激蕩了平靜,攪亂了風雲!


    她揮動趕山鞭,空中傳來唿嘯鶴唳之聲,震動了一片天地,竟然讓這方圓十裏之內淅淅瀝瀝下著的小雨驟停,濃厚烏雲密布的地方更是被攪開了一個洞。


    虧得黑夜暗沉,看不明顯,不然被不知者看見,又是一番驚天動地了。


    但是,今夜的泰山之巔,注定不會平靜。


    “把老爺子抬上來。”元晞清清泠泠的聲音飄落,好似九天之上的玄妙之音,讓人不敢有絲毫反抗意願,極快地便將昏睡中的老爺子,從帳篷中抬出。


    幾個健壯大漢腳步沉穩地抬著老爺子上了祭台,祭台階梯濕滑,走得緩慢又艱難,最後還是上到了石台頂端,恰好看見中央有一凸起的小平台。


    元晞讓人拿來了厚厚的毛毯與軟墊,鋪在了那簡陋的小平台上,才讓人將老爺子放了上去。


    待那些健壯大漢都下去之後。


    元晞手執趕山鞭,另一手握著鎮嶽印,垂眸看著盛老爺子,眸光中一片漠然冰冷,好似沒有感情的神仙。


    “今有男,盛英光,八十有二,命壽將盡,油盡燈枯。我,元家第六十九代家主,元晞,於泰山之巔,封禪祭台,行逆天改命,續命延壽。”


    她聲音不大,卻莫名地鏗鏘有力,一個字一個字的,好似迴蕩在泰山之巔的上空,久久不散,震撼眾人。


    天上濃厚沉重烏雲之上,忽的劃過一道閃電,隨之便是震天響地的雷鳴之聲。


    “轟隆隆——”


    所有人驚懼不定,膽兒小的都蹲到地上去了,隻覺得那雷聲仿佛就在自己的頭頂上,閃電隨時都有可能會劈下來一樣。


    而這道響雷,也好似是對元晞的逆天之舉的一個警告。


    元晞嘴角微動,瞥了一眼漆黑天幕。


    然,不以為意。


    她踩著七星八卦步,手執趕山鞭與鎮嶽印,在盛老爺子身邊轉了兩圈。


    她的每一步踩下,石台似乎都會跳一下。


    她這是在尋覓氣眼,震懾穴場。


    兩圈已罷。


    元晞猛地拋棄鎮嶽印,那古樸暗光的銅印旋轉飛起,又在半空中迅速落下,卻驟然停在老爺子的身體上方,黑暗中,似乎有淡淡的光華以這枚銅印為中心蔓延開來,鋪散在整個祭天石台上方,也悄然開始覆蓋爭個泰山之巔,繼而鎮住了整個泰山。


    鎮嶽印,鎮嶽印,既是鎮壓山嶽之印,也是鎮護山嶽之印。


    真龍天子氣乃泰山之根本,貿然動它,必然會對泰山造成一定的影響。


    元晞還不打算在明天的報紙上,看到泰山異動,山體部分垮塌的消息,這對於全國人民來說,都會是一場驚動。


    所以,在開始之前,她以鎮嶽印鎮壓,保護著泰山的根脈,同時也保護住了盛老爺子,一舉兩得。


    ——這種事情,她早早就想好了。


    鎮嶽印在前,元晞也能夠放肆地施展了。


    她仰頭看天,深吸了一口氣。


    這些天來,她雖然表現得鎮定,似乎這場續命逆天之舉,不過隻是舉手之勞,整個過程都無比的淡定,沒有絲毫慌張。


    但隻有她自己知道,這場逆天改命之舉,對她來說,是一場何等艱難的戰鬥。


    與天鬥,安危難測!


    是成是敗,就看此一舉了!


    收迴目光,元晞已然心如磐石。


    這個時候,最要不得的,就是動搖!


    而在經曆了整整一年的磨礪,元晞的一顆道心,已經被緩緩的流水,打磨成更加堅硬了。


    她必然心如刀劍,斬破一切困難。


    心中一喝,元晞手臂一抬,腳踩穴眼,臂指正東!


    “東方木也,其帝太皞,其佐句芒,執規而治春!”


    她身隨步遊,跨出幾步,踩在另外一眼,臂指正南!


    “南方火也,其帝炎帝,其佐朱明,執衡而治夏!”


    腳下石台隨之瘋狂震動,但元晞卻不以為意,手指上天!


    “中央土也,其帝黃帝,其佐後土,執繩而製四方!”


    接連整個泰山之巔都震動起來,石台之下的那些人幾乎站立不穩,元晞則沉穩臂指正西!


    “西方金也,其帝少昊,其佐蓐收,執矩而治秋!”


    有人扶住老太太,老太太卻仍然神情激動,震撼地看著這一切,而元晞,臂指正北!


    “北方水也,其帝顓頊,其佐玄冥,執權而治冬!”


    此五名,掌季節更替,五方之氣,是為五方天帝,赫赫威名!


    五方包括頭頂上上方,狂風襲來,而中央的元晞卻腳下如有鉛重,沉穩不移,身上法袍獵獵作響,白色華衣翩翩若仙,如要乘風而去,歸於上天!


    石台之下,盛家的人,還有那些參與的人,震撼地看著一切。


    這其中,不管以前相不相信玄學風水之說的,在今天之後,都會顛覆自己的看法。


    吳清影也沒有想到,自己的這個好友,居然會有這般能力,手中一根青銅長鞭,卻能夠唿風喚雨,儼然成了神仙般的人物,一身國師法袍高山仰止,也距離她記憶中那個雖然淡然卻很隨和的元晞,越來越遠。


    她甚至感到了幾分陌生,甚至生出幾分敬畏。


    此時,江州一山上。


    月朗星稀,老人坐於樹下,獨自對月飲酌。


    忽見星光搖動,似有異象,頓時皺眉,卻旋即大笑。


    京城內一四合院。


    空氣清涼,老者躺在涼椅上。


    觀得星象變化,臉色一震,喃喃自語起來。


    還有全國很多的地方。


    一些不出世的隱世大師,神情震撼——


    “不知是何人,竟然攪亂了星象,行了逆天之事!”


    ------題外話------


    看了時間,晚了十二點十五分鍾。唔,這章寫得有些艱難,查了很多資料,所以晚了點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國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姬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姬朔並收藏大國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