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登上大寶,但是時機不對啊!”鄭居中等李綱等人離開之後,才慢悠悠的望著趙桓說道:“殿下,您可準備好了?”
“鄭卿,趕鴨子上架,不得不為之!”趙桓目光閃爍,冷哼哼的說道:“梁師成說的有道理,我若是不接受,有人會接受,孤的那些弟弟們巴不得能奪取皇位,然後將孤斬草除根。所以明知道前方有萬丈深淵,孤也不得不前行。”趙桓拳頭捏的緊緊,心中有恨,卻沒有任何辦法解決此事。
“手中無刀,心中當有刀。”鄭居中看的分明,忍不住勸說道:“殿下,這個時候不得不忍讓啊!大局未定的情況下,一切都有可能發生。”
“皇位已經定下來了,孤也隻能是認了,隻是登基之後的事情,卻是很麻煩,不知道鄭卿可有辦法幫助孤?”趙桓看著鄭居中,他很想知道鄭居中能在這個時候,給自己幫助。
“一個忍字就行了,就是不知道殿下可願意?”鄭居中想了想,說道:“對金人是忍,對李璟也是忍。”
“忍?”趙桓麵色陰沉,望著遠處的天空,忍不住說道:“鄭卿,你可知道朱璉實際上並沒有死,而且是李璟那裏,你讓孤忍下去?”
“不忍不行啊,殿下,想要擊敗金人,隻能是李璟出手,除非能有辦法徹底的擊敗金人。”鄭居中歎息道。實際上,他的情報來源絲毫不下下趙桓,自然知道朱璉已經去了太原,甚至連帶著趙諶也在太原,隻是這裏麵鄭家曾經出手,所以有些事情不好對趙桓說出來。
“難道就沒有別的辦法嗎?”趙桓麵色陰沉,向自己的情敵求助,這是需要多大的忍耐,趙桓心中好像是被刀割的一樣。
“我們的兵馬不能抵擋金人的兵馬,也不能抵擋李璟的兵馬,唯一能做的就是讓兩者相互廝殺,兩敗俱傷,從而我們可以從中取利。所以臣以為應該忍。”鄭居中解釋道:“唯獨如此,我們才能休養生息,最後解決兩個強敵。”
趙桓點了點頭,鄭居中有些意見和自己是相同的,那就是忍,就是求和。隻是自己想的顯然沒有鄭居中想的那麽多,他已經將李璟和金人兩敗俱傷的事情都算了進去。但是這裏麵仍然是有一些問題。
“殿下,現在我們手中並沒有太多的勝算,隻能是采取這樣的辦法,無論是李璟也好,或者是金人也好,都是野心勃勃,都想著一統中原,所以兩人之間必有一戰,但是雙方都在克製,在沒有足夠的把握之間,雙方都不會廝殺的,現在我們要做的就是讓兩者提前廝殺。”鄭居中又解釋道。
“想要李璟出手,恐怕不是件簡單的事情,他肯定能看出金人的強大,也能看的出來,這裏麵的危險,否則的話,他大可不必讓出幽州。”趙桓搖搖頭,遲疑道。
“那就給出李璟難以拒絕的報酬,逼得他不得不出兵。”鄭居中又說道:“隻是就看殿下可願意了。”
“什麽代價?”趙桓搖搖頭說道:“李璟富有四海,身邊女人眾多,他還有什麽是不能拒絕的?我們恐怕很難有吸引李璟的地方。”
“整個河北之地。”鄭居中麵色陰沉,說道:“也隻有這個報酬讓李璟難以拒絕,他若是放棄了河北之地,就等於放棄了河北之地的百姓,任由金人肆虐,河北之地的百姓又怎麽可能心向李璟,日後想要奪取天下將會變的極為困難。”
“他若是不放棄河北之地,就意味著和金人相互廝殺,最後必定會兩敗俱傷。”趙桓點了點頭,不得不說,鄭居中還是老奸巨猾的,一下子就看出了這裏麵的問題,讓李璟不得不在這個時候出手。
和李綱的堅決抵抗的想法不一樣,趙桓比較傾向鄭居中的計策,能夠不動刀槍就能解決眼前的問題,那自然是好事,他沒有任何把握,自己能夠擊敗李璟或者是擊敗金人,若是能花一些錢財就能解決眼前的緊張局勢,那是再好不過的事情。
現在就算是割讓一些土地,也不是不能接受的,最起碼,按照鄭居中給他描繪的藍圖上,最後李璟和金人是兩敗俱傷的,大宋可以坐收漁人之利,這樣是最好不過的事情。
趙桓想到這裏,臉上頓時露出興奮之色,忍不住在大殿上走來走去,說道:“這是一個不錯的建議,隻是何人可以前往金軍大營和李璟那裏。”
“秦檜倒是有些口才,曾經去過幽州,殿下可以讓秦檜出使金人,宇文虛中曾經見過李璟,傳聞李璟對他的態度還不錯,殿下可以讓宇文虛中去見李璟。”鄭居中想了想,還是說道:“不過這件事情不能泄露出去,要在暗中進行。”
“這是自然,這件事情若是泄露出去,恐怕李綱這些人心中就有些不痛快了。”趙桓也不是傻子,這樣的事情畢竟是有損國體的事情,無論是趙佶也好,還有自己的那些弟兄也好,都在一邊看著自己犯錯誤,這種有損國體的事情,豈能傳出去。
鄭居中聽了趙桓在擔心趙佶等人會找他的麻煩,心中微微歎了口氣,相比較趙佶或者是趙楷等人,鄭居中更加擔心的是那些百姓和讀書人,這些人對大宋還是有些感情,一旦傳出去,朝廷的聲望將會受到巨大的影響。
可笑的是趙桓不知道輕重,想的居然是趙佶等人的反應,鄭居中並沒有說什麽,隻是平靜的說道:“這樣的事情,殿下不能出麵,還是老臣出麵的好,若是出現什麽意外,也不會牽扯到殿下的身上,有損殿下的威名。”
“多謝老大人。”趙桓臉上的喜色更多。他這個時候才想起,這件事情若是傳揚出去,將會有損自己的名聲,這個時候鄭居中能夠站出來,讓他心中更加的高興,就算是出了事情,也是鄭居中來承擔。
鄭居中心中暗怒,更是一陣悲涼,刻薄寡恩到如此程度,還一點擔當都沒有,鄭居中都在懷疑自己是不是做出了正確的選擇。隻是趙桓登基在即,他想後悔都遲了。
“鄭卿,趕鴨子上架,不得不為之!”趙桓目光閃爍,冷哼哼的說道:“梁師成說的有道理,我若是不接受,有人會接受,孤的那些弟弟們巴不得能奪取皇位,然後將孤斬草除根。所以明知道前方有萬丈深淵,孤也不得不前行。”趙桓拳頭捏的緊緊,心中有恨,卻沒有任何辦法解決此事。
“手中無刀,心中當有刀。”鄭居中看的分明,忍不住勸說道:“殿下,這個時候不得不忍讓啊!大局未定的情況下,一切都有可能發生。”
“皇位已經定下來了,孤也隻能是認了,隻是登基之後的事情,卻是很麻煩,不知道鄭卿可有辦法幫助孤?”趙桓看著鄭居中,他很想知道鄭居中能在這個時候,給自己幫助。
“一個忍字就行了,就是不知道殿下可願意?”鄭居中想了想,說道:“對金人是忍,對李璟也是忍。”
“忍?”趙桓麵色陰沉,望著遠處的天空,忍不住說道:“鄭卿,你可知道朱璉實際上並沒有死,而且是李璟那裏,你讓孤忍下去?”
“不忍不行啊,殿下,想要擊敗金人,隻能是李璟出手,除非能有辦法徹底的擊敗金人。”鄭居中歎息道。實際上,他的情報來源絲毫不下下趙桓,自然知道朱璉已經去了太原,甚至連帶著趙諶也在太原,隻是這裏麵鄭家曾經出手,所以有些事情不好對趙桓說出來。
“難道就沒有別的辦法嗎?”趙桓麵色陰沉,向自己的情敵求助,這是需要多大的忍耐,趙桓心中好像是被刀割的一樣。
“我們的兵馬不能抵擋金人的兵馬,也不能抵擋李璟的兵馬,唯一能做的就是讓兩者相互廝殺,兩敗俱傷,從而我們可以從中取利。所以臣以為應該忍。”鄭居中解釋道:“唯獨如此,我們才能休養生息,最後解決兩個強敵。”
趙桓點了點頭,鄭居中有些意見和自己是相同的,那就是忍,就是求和。隻是自己想的顯然沒有鄭居中想的那麽多,他已經將李璟和金人兩敗俱傷的事情都算了進去。但是這裏麵仍然是有一些問題。
“殿下,現在我們手中並沒有太多的勝算,隻能是采取這樣的辦法,無論是李璟也好,或者是金人也好,都是野心勃勃,都想著一統中原,所以兩人之間必有一戰,但是雙方都在克製,在沒有足夠的把握之間,雙方都不會廝殺的,現在我們要做的就是讓兩者提前廝殺。”鄭居中又解釋道。
“想要李璟出手,恐怕不是件簡單的事情,他肯定能看出金人的強大,也能看的出來,這裏麵的危險,否則的話,他大可不必讓出幽州。”趙桓搖搖頭,遲疑道。
“那就給出李璟難以拒絕的報酬,逼得他不得不出兵。”鄭居中又說道:“隻是就看殿下可願意了。”
“什麽代價?”趙桓搖搖頭說道:“李璟富有四海,身邊女人眾多,他還有什麽是不能拒絕的?我們恐怕很難有吸引李璟的地方。”
“整個河北之地。”鄭居中麵色陰沉,說道:“也隻有這個報酬讓李璟難以拒絕,他若是放棄了河北之地,就等於放棄了河北之地的百姓,任由金人肆虐,河北之地的百姓又怎麽可能心向李璟,日後想要奪取天下將會變的極為困難。”
“他若是不放棄河北之地,就意味著和金人相互廝殺,最後必定會兩敗俱傷。”趙桓點了點頭,不得不說,鄭居中還是老奸巨猾的,一下子就看出了這裏麵的問題,讓李璟不得不在這個時候出手。
和李綱的堅決抵抗的想法不一樣,趙桓比較傾向鄭居中的計策,能夠不動刀槍就能解決眼前的問題,那自然是好事,他沒有任何把握,自己能夠擊敗李璟或者是擊敗金人,若是能花一些錢財就能解決眼前的緊張局勢,那是再好不過的事情。
現在就算是割讓一些土地,也不是不能接受的,最起碼,按照鄭居中給他描繪的藍圖上,最後李璟和金人是兩敗俱傷的,大宋可以坐收漁人之利,這樣是最好不過的事情。
趙桓想到這裏,臉上頓時露出興奮之色,忍不住在大殿上走來走去,說道:“這是一個不錯的建議,隻是何人可以前往金軍大營和李璟那裏。”
“秦檜倒是有些口才,曾經去過幽州,殿下可以讓秦檜出使金人,宇文虛中曾經見過李璟,傳聞李璟對他的態度還不錯,殿下可以讓宇文虛中去見李璟。”鄭居中想了想,還是說道:“不過這件事情不能泄露出去,要在暗中進行。”
“這是自然,這件事情若是泄露出去,恐怕李綱這些人心中就有些不痛快了。”趙桓也不是傻子,這樣的事情畢竟是有損國體的事情,無論是趙佶也好,還有自己的那些弟兄也好,都在一邊看著自己犯錯誤,這種有損國體的事情,豈能傳出去。
鄭居中聽了趙桓在擔心趙佶等人會找他的麻煩,心中微微歎了口氣,相比較趙佶或者是趙楷等人,鄭居中更加擔心的是那些百姓和讀書人,這些人對大宋還是有些感情,一旦傳出去,朝廷的聲望將會受到巨大的影響。
可笑的是趙桓不知道輕重,想的居然是趙佶等人的反應,鄭居中並沒有說什麽,隻是平靜的說道:“這樣的事情,殿下不能出麵,還是老臣出麵的好,若是出現什麽意外,也不會牽扯到殿下的身上,有損殿下的威名。”
“多謝老大人。”趙桓臉上的喜色更多。他這個時候才想起,這件事情若是傳揚出去,將會有損自己的名聲,這個時候鄭居中能夠站出來,讓他心中更加的高興,就算是出了事情,也是鄭居中來承擔。
鄭居中心中暗怒,更是一陣悲涼,刻薄寡恩到如此程度,還一點擔當都沒有,鄭居中都在懷疑自己是不是做出了正確的選擇。隻是趙桓登基在即,他想後悔都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