拎著內已細分好每劑每量的一大袋中草藥,同時的心地裏仿佛也在拎著某些貌似安然的希冀。就在腳下那雙黑皮涼鞋和著八寸喇叭褲袖相晃蕩的唿唿聲中,孫楚的臉上泛起了久違的悅容。

    在朝隆不時輕拍著孫楚肩膀的並步之下,尾隨著江叔,他倆一道走出了熙熙攘攘的舊市場。此時,寮廓式的瓦簷之外,西射而來的撥撥陽光格外耀眼。孫楚下意識裏甩腕抬手,俯首眯眼著左脛節處那塊銀白伸縮鋼鏈的“butterfly”牌手表,眼光落在有機玻罩內的時針刻盤上,當中正昭示著——五點差一刻!喲嗬嗬,一不留神似的,時間就是穿梭得快!那趟下午四點整的末班車卻是趕不上了的。皺眉鼓腮的忽閃之中,略顯無奈的孫楚搖了搖頭。真可謂上蒼之旨意乎?!也罷,姑且趁此逗留機會,倒也可以在城裏多唿吸上一些看似泛著時代浪潮的空氣;厚上臉皮賴於朝隆他家混上一宿,與他好好的“耳鬢廝磨”敘舊一番,一揭人生之苦短;如此猶彼,“其奈我何”?

    看來城裏的晚飯要比鄉下的來得早。就在江叔六點鍾下班迴來的時候,朝隆他母親正把飯菜一一擺好。要是在鄉下裏的這一個時段,村民們還在田地裏忙活著哩,一般也要在黃昏漸起之時才慣性地收工迴家,至時的村落裏才會出現炊煙嫋嫋的情景。關於這當中的一些細節,孫楚當然最熟悉不過。

    眼下的這頓甚為美味的晚飯悄然下來,平素裏白晝間的一些事情仿佛漸漸趨於平淡,百無聊賴。此刻的走廊外邊,一片的迷眼朦朧。彎腰坐在沙發上的朝隆正吧嗒吧嗒地鼓搗著水煙筒,在旁孫楚也正看著十四寸彩電裏的珠江台新聞節目,下意識裏不時地揮掌拂散飄過來的團團煙霧,一邊心裏不由泛想,這種旱煙的氣味真夠嗆人的,也不知道這小子什麽時候沾染上了這種極具民間特色的小玩意,興許是這個無奈的特殊暑假惹的禍吧,又或是他那爽朗父親一路來的“開明”熏陶所致?無可而知,更不會道出個是非所然來。迴想今天午飯之後,朝隆他父親才把煙筒撂下轉身迴房休息,朝隆便走過去把它拿起,當看到孫楚那睜大雙眼的詫異神態時,不由當著孫楚的麵吐舌鬼臉般地用俚語調侃了這麽的一句話,“仔跟老竇係甘果啦,眾燜一個火‘卜’”,其意指兒子和父親沒兩樣的去共用一個煙筒,可見其父子倆情深斑斑,一如朋友兄弟般不分彼此和諧相處,倒也“其樂融融”。如此這般的情景,孫楚很是羨慕得咂舌不已,暗地裏對江叔的胸懷更是產生了一種欽佩的感動之情。

    少許片刻,朝隆仰臉吹完了最後的一口水煙,撂下水煙筒,隨手拍了一下孫楚的肩膀,立身的同時,雙手慣性地提了提褲頭,一邊扶正臍眼處的皮帶鎖頭,一邊抖擻著精神說:“嘿,老孫,我說這水煙呐,真是香得很!可惜這麽好的小玩意,你小子現在卻是來不了的……好嘍,不說也罷,看你靜呆幹坐旁邊,確實挺膩悶的,不如咱倆現在就出去逛逛,溜達溜達什麽的,好麽?!”

    街上的列列店鋪早已掌燈候客,出來閑逛的人漸漸多了起來。

    離朝隆家向東下去不遠的右轉角處,正是那一座常言所稱的新電影院,說是新影院,其實早已落成了好幾年的,隻不過其派頭顯然要比那座舊影院勁朗新穎許多,孫楚路過此時,不禁與朝隆駐足其偌大門前東張西望,隻見右邊的售票窗前相繼簇擁著一撥撥的男男女女,勻稱懸掛在影院正麵左右上方的兩大音箱,此刻正強分貝地播放著一首很是熟悉的男女聲二重唱“笑比哭好”,煞為惹人蠢蠢欲動,一番甚為喧鬧鼎沸的闊闊景象。

    新影院左側斜對麵處,原來應有一家在建國初期就起名稱之為“三八飯店”的,孫楚幾年前曾光顧過那裏,兩毛錢去排隊買票,然後就可換來一大碗味道鮮美的石磨河粉,飽肚之餘想想那確實夠“抵手(俚語,意即實惠)”的。可眼下的這個老飯店竟已消失,不知什麽時候已被拆除,換之而來的,卻是一間嶄新的銀行儲蓄所。這周遭一帶變化也真夠大,竟冒出了這麽多的新式店鋪門麵,確實令致孫楚始所未及。遙遙與此相橫的另一南端,從新電影院這裏悠然走過去其實也用不了十分鍾的路程,應是那家舊的電影院了,在那裏的門前盤臥著一顆茂密的古大榕樹,孫楚在五年前參加首屆夏令營時也曾在那裏觀看過兩場電影,此時腦海裏瞬間閃過的絲絲記憶,似乎還沒有完全的遺失散盡。

    悠悠的“兩條光棍”,披戴著夏末的淡淡夜色,就這樣毫無目的地漫步在這街市之中,一同領略著長長的斑斕街景,興致所然之時,也會走進街邊的一家台球娛樂廳,抖掏出一兩元錢,各自拿上長長的台球杆棒,按美式規則弓腰瞄眼撕殺一番,劈劈啪啪球滾網袋之中,竟也津津酣暢得汗水淋漓,嘻哈一笑而過。

    至於眼前從街邊突冒出來的一些新奇的微微景象,比如西大街上就有一家錄像廳前張貼著這樣的海報,其內容除了標榜上“驚險刺激港台生活片”之類的極具煽動性的語言之外,另外還加上了這麽的一句時下流行的“兒童不宜”如此帶著某層迷惑的醒目字眼,確實令致其門前很快就蜂擁上一大幫老少人群爭相圍觀……至於這樣的一種街邊現實寫照,這樣的社會現象問題,暗地裏的他們倆卻又各自懷揣著個人的思維,在明知無法套用書本上的數學公式來解答的前提下,理當有所不同地去辨析著當中隱藏著的標本始末,以於確切領會當中所要訴述的實質性用意。或許他們倆畢竟涉世未深,又或正處於朦朦朧朧之感性狀態,若果真要達到秋毫明察浪裏白條之無上境界,非得浸淫社會良久不可,是然也。

    (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浮塵若絮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艾圖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艾圖翡並收藏浮塵若絮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