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他教我的。”眼瞧著王慎麵上變了顏色,才又笑著問道:“阿公將適才的話說完,我這又是什麽?”王慎呆呆望著他的執油滴盞的右手,襯著建窯的黑瓷,兩指白如玉琢一般,沉默了半晌,才歎下了口氣道:“殿下一片仁孝之心,臣竭盡全力便是。”定權笑道:“多謝阿公玉成,我今早請了陛下的旨意,周常侍依舊是迴我的延祚宮來。你們是多年同僚,若需些什麽,盡管差人來找他取便是。”另取過了一隻兔毫盞,依前如法炮製,笑嘻嘻對王慎道:“阿公品品我的手藝,比之陛下如何?”王慎此次卻並不再推托,接過了那盞茶,站了半晌,忽如飲酒一般一飲而盡。
定權望他出去,麵上的笑容如盞中乳花一樣,一點點消滅破盡,終於慢慢正身跽坐在了地上,見手中油滴盞內已現青白水腳,隻嚐了一口,揚手便將茶潑在了竹編的茶床上,任憑碧澄的茶湯又一滴滴從竹篾的縫隙中滴下,沿著磚縫隨地亂淌,浸濕了他的一角袍擺。卻隻是雙手捧著溫熱的空茶盞,怔怔的望著風爐上的茶瓶。淡白色的水汽和清澈茶香還是同從前一模一樣,透過水霧看過去,這延祚宮也依舊是十年前的延祚宮,隻是他有心無力,無論如何都點不出咬盞不退的鮮白湯花了。茶盞在他手中漸漸涼了下去,瓶中也發出了嘶嘶的聲音,似是水就要煎幹了。
定權方懶懶想著到底要不要去救那茶瓶,還是爽性隨著它就這麽燒下去,看看最終會燒出什麽模樣,忽聽見暖閣外頭一陣腳步紛亂,又似是有人說話,隻得皺眉問道:“怎麽迴事?”一個內侍忙進前來迴道:“殿下,顧孺人閣中的宮人來報,說是顧娘子病了。”定權微微一愣,問道:“什麽病發做得這麽急?”此內侍亦是聽說他素來寵愛這位側妃,此刻陪笑道:“恐是昨晚受了風寒,今晨便有些發熱,現下卻是燒得厲害了,殿下要不要移駕過去看看?”定權按了按麻木的膝蓋,起身吩咐道:“將這東西挪走,去找個太醫給她瞧瞧。”那內侍見他麵上神情頗是淡漠,並不似要多叮囑什麽的樣子,隻得答應了一聲,便下去了。
直等到天色將暮,王慎才重返延祚宮,向定權報道:“陛下今晨確實召了廣川郡王入宮,且賜他在宴安宮用了早膳。”定權眉心一跳,問道:“都說了些什麽?”王慎歎了口氣,迴道:“看樣子,似是郡王向陛下遞了奏呈,上報郡王側妃已有了五個月的身孕。老臣聽說太醫診斷郡王側妃素性有腎氣不足,氣血兩虛的毛病,本難載養胎兒,起先已經滑過二胎,殿下也是知道的。此次又正在五月的這個關節上麵,郡王顧慮遠行
顛簸,路上難以照料周全,恐生不虞,故而向陛下請求遄行,待得世子降世,再行之藩。”定權冷哼一聲,咬牙笑道:“側妃?他倒是做得出上好打算,到底是孽子重孽子,思想究竟與常人不同。陛下卻又怎麽說?”
王慎見他這話說得刻毒之極,連皇帝都一筆掃了進去,隻在心底歎氣,低聲迴道:“陛下叫他三日後便動身,攜王妃一同上路。”定權聞言,倒是愣了半晌,才自嘲笑道:“我怎就忘了,陛下一向都是先要替他打算的?”
王慎自覺無言以對,爽性不語,二人相對良久,才聞定權發話道:“阿公先請迴吧,今晨托付阿公之事,還望盡心。”一麵自己托著臂膊,徑自走到殿門門檻上坐了,麵孔朝外,也不再理會王慎。那冬日灰白天色含混曖昧,一如現下的時局,可一丸落陽卻濃墨重彩,紅得幹淨俐落,仿佛一枚空印鏨在了被玷汙的畫紙上,蘸的是上好朱砂,絲毫都不曾向外洇浸。殿外的廊柱叫夕照投射,在地上拖扯出一條條巨大的暗影,中有一條正好打中定權前胸,那影子猶似帶著廊柱的重量,壓得定權隻覺胸口抑鬱難當。連忙避走開去,心口卻仍然一陣疼似一陣,發作得厲害時,竟覺得透不過氣來。
閣內宮人見他以肘撐牆,擔心他身體不適,忙上前相詢,忽聞定權悶聲吩咐道:“開窗。”幾人相對一愣,不知他所指,也不敢多問,隻得將閣內的窗格一一支起。便見他仍舊頹然坐倒在門檻上,神情如同入定。
定權仔細躲避那黑影,一麵目望著宴安宮方向。望得久了,便憶起了自己從寧王府甫入禁宮的時候,有一遭去給皇帝請安,在帷幕外忽然看見二哥身在殿中,而父親正在教他點茶。自己一向隻覺父親平居事務極繁,以至通常十日半月都見不到他的顏麵,卻從來沒有想過他居然也有這般消閑的時刻。
父親手把手的教導二哥,教他怎樣持瓶點湯,怎樣轉腕運筅,怎樣在一湯二湯乃至七湯後分辨乳花和水痕的色澤,直到盞內鮮白色的咬盞湯花終如雲霧般升騰而起。他嘴邊雖無笑容,可那舒展的眉頭卻能明明白白的顯示他心中的安逸和歡愉,那是為人父母者和愛子相處時自然而生的歡愉。
他在遠遠的地方,站了片刻,看了片刻,便默默轉身走開。那時候年紀小,卻也已經懂得了,自己若是現在進去,隻會打擾了他們父子間難得的安逸。
天色已經向晚,他一個人偷偷跑到位於外宮的中書省,因為知道盧世瑜今夜會在那裏值守。他請求盧世瑜教他如何點茶,盧先生雖感吃驚,
可是也搬出了供省內值宿官員使用的一套茶具,將所有步驟手法一一教他,並不時在一旁提點:“殿下,手腕尚需用力,筅柄可再傾斜。”他其實很希望老師能夠親手糾正他的錯誤,然而他隻在一旁,語氣和緩耐心,態度不厭其煩,卻自始至終沒有伸過手來。
總還是隔著一層,總還是缺了些什麽,心內那種空蕩蕩的感覺,一直延續,直至今日的傍晚。
十三年前,在中書省的值房內,盧世瑜一麵等待水沸,一麵發問道:“今日給殿下講過的書可都明白了?”但凡是跟老師在一起,便必然要應對他無休無止的提問和詰責,這也是自己平素害怕見他的原因。可是不知為何,今日卻隻想和他同處一室,於是隻能答道:“是。”果不出所料,老師要求他背誦和講解早晨學習的《論語》章節。當老師皺眉傾聽的時候,他突然很擔心他會不滿意。
看著老師點頭微笑,他才終於鬆了口氣。他雙手恭恭敬敬接過老師遞過來的茶,一麵啜,一麵小心翼翼的提出了使自己疑惑很久的問題:“先生,孔聖人的爹爹是誰?”盧世瑜微微一愣,旋即答道:“聖人之父是魯大夫叔梁紇。”他於是又問:“聽說聖人的爹爹是與人野合才生下了聖人,先生,什麽叫做野合?”不想盧世瑜聞言,登時變了臉,厲聲問道:“殿下這話是聽何人說的?”他被嚇了一跳,嚅囁了片刻,終於老實答道:“我是從《太史公書》中看到的。”盧世瑜神情這才稍稍緩和,但仍是正色教導他道:“聖人之學,可治國安天下,可修身養正氣,殿下身為國儲,此二者不可偏於一,不可失於一。殿下一言一語皆關係萬世宗祧,一步一行皆為黎民表率,尤宜時時參省自察。臣請問殿下,依照聖人之言,該當如何自省?”
這並不是他來尋找老師的初衷,此刻白白受了一通教訓,也隻好規矩答道:“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子曰:‘已矣乎,吾未見能見其過而內自訟者也。’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盧世瑜不依不饒,繼續責問:“那殿下可知今日自己說錯了什麽話?做錯了什麽事?”
他已大約意識到“野合”並不是個正人君子應當談論的字眼,隻得低頭作答:“是,我不該言誹聖人,也不該獨自到此來見先生。”
盧世瑜這才點頭道:“既如此,請殿下速迴東宮吧。”
那次的交談,最終又演義成了一次說教晚課。其實他最想知道的並沒有問出口
:聖人三歲的時候,就沒有了爹爹,那麽他的心中也會同凡人一樣感到孤寂麽?當聖人感到孤寂之時,當聖人的心中空蕩蕩的時候,他又該當如何去化解?
這疑惑,在聖人書中,尋不出答案。再後來,盧先生也遺他而去,他就更沒有機會問出口了。
遠在蜀地的大兄有足疾,現在膝下僅有三女,四弟早殤,而自己的世子甫生即喪,若是齊王側妃此次產子,便是皇帝的長孫,他可以想見皇帝的心中是如何期盼這個孩子。但是,即便是如此,為了保全齊王,他卻連這都可以舍去。想到此處,定權心內不由冷笑,卻自覺沒有半分底氣。
他一壁極力躲避著那遊移日影,一壁卻已叫那日影逼入了牆角,再也避無可避,隻得任由暗影碾過全身。極目而去,那盞渾圓落日已經墮入殿堂簷角。宙無盡,宇無極,四野八荒,玄黃莽蒼,北溟之外尤有北溟,青雲之上尤有青雲,這都是凡夫俗子的目力永遠無法窮盡的。然而比廊影更陰沉,比落日更熾烈,比這天地更空茫的,卻是凡人腔子裏一顆空落落的心。他突然懊悔,若是當初沒有問出先頭的那句渾話來,老師會不會已經解答了他的問題。
此時日色全隱,定權暗暗舒了一口氣,站起身來,他終又熬過了這一日中最難捱的時光。這四圍站滿了人,幾十雙眼睛都落在他的身上,但是卻沒有一雙能夠看得出他適才心中所思。在他們麵前他依舊是威嚴主君,依舊是端方君子。雖然隻有他自己知道,為了遏製那無邊無垠,痛徹心扉,上不可告父母,下不可示妻兒的寂寥,他是使用了怎樣的方法才逼迫得自己不至哭喊出聲。那臂膊內側指甲掐出的血痕大約今生無人能見,亦包括那人在內。
-------------------------------
作者有話要說:這時月也沒有了,水也沒有了,妹妹也沒有了,竹棚也沒有了。這一切都不是——隻宇宙中寂寞的悲哀,彌漫在他稚弱的心靈裏。---------冰心《寂寞》
一樹江頭
當趙王定楷來到晏安宮宮門前時,皇帝午睡猶未起。陳瑾得報,連忙迎出殿去,趕著叫了一聲:“五殿下。”定楷抬頭看他,卻似是剛剛哭過的模樣,眼圈下的桃花紅潮直暈到了兩顴上,身上倒是服紫腰玉,衣冠濟楚,愈發叫人估摸不清前事。此時見陳瑾叫他,勉強點了點頭,低聲問道:“陳翁,陛下尚未起身麽?”陳瑾笑道:“是。五殿下覲見,可先到側殿去等候,這外頭冰冷的風。”定楷道了聲
謝,卻並無遵從之意。陳瑾苦勸無果,隻得陪他在風中站了片刻,潲得一身篩糠一般哆嗦,他雖然有些體態肥胖,卻並不耐寒,偷看了定楷一眼,見他隻是呆呆站立,終於忍不住長籲短歎道:“隻留著幾個小孩子在裏頭,又是平素偷慣了懶的,隻怕陛下起身時叫不到人。”定楷聞言一驚,忙拱手讓道:“這便是小王疏忽了,陳翁理應祗應至尊,小王何勞下顧,陳翁勿怪,快請速迴。”陳瑾見他冠下兩耳都凍白了,撇下他自己先跑了,臉上未免也有些訕訕,想了想便附在他耳邊問道:“臣本不該僭越,隻是還是想先問一句五殿下,這個時辰來給陛下請安,可是還有旁的事情?”定楷尷尬一笑,低頭答道:“臣隻是來請安。”陳瑾壓低聲音道:“這個時節五殿下言語還是稍微留些心。早膳時娘娘也來過,前一刻還和陛下有說有笑的,隻略提了提廣川郡的事情,陛下便雷霆震怒,還砸了一隻杯子,濺了娘娘一裙子的熱茶。”定楷微愣了愣,問道:“是麽?”陳瑾點頭道:“五殿下莫休臣多口。”定楷微笑道:“小王並非不識好歹賢愚之人,謝過陳翁嗬護提點。”陳瑾眯著眼睛幹笑了兩聲,一步一點頭閃進了殿裏。
皇帝因為昨夜多夢,未曾休息好,這一覺便直睡到了近申時。陳瑾服侍他穿戴好,為他捧過水來,這才小心報道:“趙王前來給陛下請安,已在殿外候了個把時辰了。”皇帝頭腦尚未全然清楚,皺眉問道:“這個時候,他又有何事?”陳瑾迴道:“臣不知,隻是看小王爺在殿外凍得可憐,也不肯走。”皇帝瞥了他一眼,終究開口道:“叫他進來吧。——這些不識輕重的東西!”
定楷被帶到皇帝榻前,嘴唇都已經凍得青紫。哆哆嗦嗦俯身下拜,皇帝也並不叫起,居高冷眼看他,半晌才問道:“你這個時辰過來做什麽?去見過你母親沒有?”定楷兩排銀牙兀自打了半天架,才口齒不清迴道:“臣來向陛下請安,並不敢先去見母後。”皇帝冷笑一聲道:“如今便都擺出忠臣孝子模樣了。也罷,朕承你的情,你也見到了朕,朕躬安泰,你且迴去吧。”定楷隻是俯首不敢說話,皇帝見他雖已入殿半日,兩個肩頭仍是微微抖個不住,終是心底歎了口氣,稍稍放緩了聲氣問道:“你究竟有什麽事情,既已來了,不妨直說吧。”
定楷略略抬頭,直憋得一張臉通紅,半日才囁嚅道:“臣欺君死罪,臣此來,是求陛下為臣指婚。”皇帝萬沒想到他沒頭沒腦地先冒出這樣一句話來,轉頭去看陳瑾,見他也是一臉的不可思議,才又接著問道:“你可是自己先相中了誰家的姑娘?”定楷隻是
搖頭。皇帝見他不肯說話,心中沒由來的便是一陣煩躁,站起身來踱了兩步,喝道:“你站起來,明白迴話。”定楷依言起身,伸手欲去相扶皇帝,皇帝這才看見他兩眼紅腫,似是連眼睛也睜不開了,略一思索,已是明白,冷冷問道:“你今日下學後去見了誰?”定楷也不顧陳瑾在一旁殺雞抹脖子遞眼色,啞著嗓子答道:“臣去了二哥府上,看了看二哥二嫂。二哥臨行前想再見母親一麵,臣……想替他向陛下討個情。”皇帝冷眼看他半晌,方咬牙斥道:“大膽!朕先前同你們說的什麽話?你就敢忤旨再去私見罪人?!”定楷“撲通”一聲重新跪倒,也不分辨,隻是頓首哭泣。陳瑾偷眼見皇帝麵色
定權望他出去,麵上的笑容如盞中乳花一樣,一點點消滅破盡,終於慢慢正身跽坐在了地上,見手中油滴盞內已現青白水腳,隻嚐了一口,揚手便將茶潑在了竹編的茶床上,任憑碧澄的茶湯又一滴滴從竹篾的縫隙中滴下,沿著磚縫隨地亂淌,浸濕了他的一角袍擺。卻隻是雙手捧著溫熱的空茶盞,怔怔的望著風爐上的茶瓶。淡白色的水汽和清澈茶香還是同從前一模一樣,透過水霧看過去,這延祚宮也依舊是十年前的延祚宮,隻是他有心無力,無論如何都點不出咬盞不退的鮮白湯花了。茶盞在他手中漸漸涼了下去,瓶中也發出了嘶嘶的聲音,似是水就要煎幹了。
定權方懶懶想著到底要不要去救那茶瓶,還是爽性隨著它就這麽燒下去,看看最終會燒出什麽模樣,忽聽見暖閣外頭一陣腳步紛亂,又似是有人說話,隻得皺眉問道:“怎麽迴事?”一個內侍忙進前來迴道:“殿下,顧孺人閣中的宮人來報,說是顧娘子病了。”定權微微一愣,問道:“什麽病發做得這麽急?”此內侍亦是聽說他素來寵愛這位側妃,此刻陪笑道:“恐是昨晚受了風寒,今晨便有些發熱,現下卻是燒得厲害了,殿下要不要移駕過去看看?”定權按了按麻木的膝蓋,起身吩咐道:“將這東西挪走,去找個太醫給她瞧瞧。”那內侍見他麵上神情頗是淡漠,並不似要多叮囑什麽的樣子,隻得答應了一聲,便下去了。
直等到天色將暮,王慎才重返延祚宮,向定權報道:“陛下今晨確實召了廣川郡王入宮,且賜他在宴安宮用了早膳。”定權眉心一跳,問道:“都說了些什麽?”王慎歎了口氣,迴道:“看樣子,似是郡王向陛下遞了奏呈,上報郡王側妃已有了五個月的身孕。老臣聽說太醫診斷郡王側妃素性有腎氣不足,氣血兩虛的毛病,本難載養胎兒,起先已經滑過二胎,殿下也是知道的。此次又正在五月的這個關節上麵,郡王顧慮遠行
顛簸,路上難以照料周全,恐生不虞,故而向陛下請求遄行,待得世子降世,再行之藩。”定權冷哼一聲,咬牙笑道:“側妃?他倒是做得出上好打算,到底是孽子重孽子,思想究竟與常人不同。陛下卻又怎麽說?”
王慎見他這話說得刻毒之極,連皇帝都一筆掃了進去,隻在心底歎氣,低聲迴道:“陛下叫他三日後便動身,攜王妃一同上路。”定權聞言,倒是愣了半晌,才自嘲笑道:“我怎就忘了,陛下一向都是先要替他打算的?”
王慎自覺無言以對,爽性不語,二人相對良久,才聞定權發話道:“阿公先請迴吧,今晨托付阿公之事,還望盡心。”一麵自己托著臂膊,徑自走到殿門門檻上坐了,麵孔朝外,也不再理會王慎。那冬日灰白天色含混曖昧,一如現下的時局,可一丸落陽卻濃墨重彩,紅得幹淨俐落,仿佛一枚空印鏨在了被玷汙的畫紙上,蘸的是上好朱砂,絲毫都不曾向外洇浸。殿外的廊柱叫夕照投射,在地上拖扯出一條條巨大的暗影,中有一條正好打中定權前胸,那影子猶似帶著廊柱的重量,壓得定權隻覺胸口抑鬱難當。連忙避走開去,心口卻仍然一陣疼似一陣,發作得厲害時,竟覺得透不過氣來。
閣內宮人見他以肘撐牆,擔心他身體不適,忙上前相詢,忽聞定權悶聲吩咐道:“開窗。”幾人相對一愣,不知他所指,也不敢多問,隻得將閣內的窗格一一支起。便見他仍舊頹然坐倒在門檻上,神情如同入定。
定權仔細躲避那黑影,一麵目望著宴安宮方向。望得久了,便憶起了自己從寧王府甫入禁宮的時候,有一遭去給皇帝請安,在帷幕外忽然看見二哥身在殿中,而父親正在教他點茶。自己一向隻覺父親平居事務極繁,以至通常十日半月都見不到他的顏麵,卻從來沒有想過他居然也有這般消閑的時刻。
父親手把手的教導二哥,教他怎樣持瓶點湯,怎樣轉腕運筅,怎樣在一湯二湯乃至七湯後分辨乳花和水痕的色澤,直到盞內鮮白色的咬盞湯花終如雲霧般升騰而起。他嘴邊雖無笑容,可那舒展的眉頭卻能明明白白的顯示他心中的安逸和歡愉,那是為人父母者和愛子相處時自然而生的歡愉。
他在遠遠的地方,站了片刻,看了片刻,便默默轉身走開。那時候年紀小,卻也已經懂得了,自己若是現在進去,隻會打擾了他們父子間難得的安逸。
天色已經向晚,他一個人偷偷跑到位於外宮的中書省,因為知道盧世瑜今夜會在那裏值守。他請求盧世瑜教他如何點茶,盧先生雖感吃驚,
可是也搬出了供省內值宿官員使用的一套茶具,將所有步驟手法一一教他,並不時在一旁提點:“殿下,手腕尚需用力,筅柄可再傾斜。”他其實很希望老師能夠親手糾正他的錯誤,然而他隻在一旁,語氣和緩耐心,態度不厭其煩,卻自始至終沒有伸過手來。
總還是隔著一層,總還是缺了些什麽,心內那種空蕩蕩的感覺,一直延續,直至今日的傍晚。
十三年前,在中書省的值房內,盧世瑜一麵等待水沸,一麵發問道:“今日給殿下講過的書可都明白了?”但凡是跟老師在一起,便必然要應對他無休無止的提問和詰責,這也是自己平素害怕見他的原因。可是不知為何,今日卻隻想和他同處一室,於是隻能答道:“是。”果不出所料,老師要求他背誦和講解早晨學習的《論語》章節。當老師皺眉傾聽的時候,他突然很擔心他會不滿意。
看著老師點頭微笑,他才終於鬆了口氣。他雙手恭恭敬敬接過老師遞過來的茶,一麵啜,一麵小心翼翼的提出了使自己疑惑很久的問題:“先生,孔聖人的爹爹是誰?”盧世瑜微微一愣,旋即答道:“聖人之父是魯大夫叔梁紇。”他於是又問:“聽說聖人的爹爹是與人野合才生下了聖人,先生,什麽叫做野合?”不想盧世瑜聞言,登時變了臉,厲聲問道:“殿下這話是聽何人說的?”他被嚇了一跳,嚅囁了片刻,終於老實答道:“我是從《太史公書》中看到的。”盧世瑜神情這才稍稍緩和,但仍是正色教導他道:“聖人之學,可治國安天下,可修身養正氣,殿下身為國儲,此二者不可偏於一,不可失於一。殿下一言一語皆關係萬世宗祧,一步一行皆為黎民表率,尤宜時時參省自察。臣請問殿下,依照聖人之言,該當如何自省?”
這並不是他來尋找老師的初衷,此刻白白受了一通教訓,也隻好規矩答道:“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子曰:‘已矣乎,吾未見能見其過而內自訟者也。’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盧世瑜不依不饒,繼續責問:“那殿下可知今日自己說錯了什麽話?做錯了什麽事?”
他已大約意識到“野合”並不是個正人君子應當談論的字眼,隻得低頭作答:“是,我不該言誹聖人,也不該獨自到此來見先生。”
盧世瑜這才點頭道:“既如此,請殿下速迴東宮吧。”
那次的交談,最終又演義成了一次說教晚課。其實他最想知道的並沒有問出口
:聖人三歲的時候,就沒有了爹爹,那麽他的心中也會同凡人一樣感到孤寂麽?當聖人感到孤寂之時,當聖人的心中空蕩蕩的時候,他又該當如何去化解?
這疑惑,在聖人書中,尋不出答案。再後來,盧先生也遺他而去,他就更沒有機會問出口了。
遠在蜀地的大兄有足疾,現在膝下僅有三女,四弟早殤,而自己的世子甫生即喪,若是齊王側妃此次產子,便是皇帝的長孫,他可以想見皇帝的心中是如何期盼這個孩子。但是,即便是如此,為了保全齊王,他卻連這都可以舍去。想到此處,定權心內不由冷笑,卻自覺沒有半分底氣。
他一壁極力躲避著那遊移日影,一壁卻已叫那日影逼入了牆角,再也避無可避,隻得任由暗影碾過全身。極目而去,那盞渾圓落日已經墮入殿堂簷角。宙無盡,宇無極,四野八荒,玄黃莽蒼,北溟之外尤有北溟,青雲之上尤有青雲,這都是凡夫俗子的目力永遠無法窮盡的。然而比廊影更陰沉,比落日更熾烈,比這天地更空茫的,卻是凡人腔子裏一顆空落落的心。他突然懊悔,若是當初沒有問出先頭的那句渾話來,老師會不會已經解答了他的問題。
此時日色全隱,定權暗暗舒了一口氣,站起身來,他終又熬過了這一日中最難捱的時光。這四圍站滿了人,幾十雙眼睛都落在他的身上,但是卻沒有一雙能夠看得出他適才心中所思。在他們麵前他依舊是威嚴主君,依舊是端方君子。雖然隻有他自己知道,為了遏製那無邊無垠,痛徹心扉,上不可告父母,下不可示妻兒的寂寥,他是使用了怎樣的方法才逼迫得自己不至哭喊出聲。那臂膊內側指甲掐出的血痕大約今生無人能見,亦包括那人在內。
-------------------------------
作者有話要說:這時月也沒有了,水也沒有了,妹妹也沒有了,竹棚也沒有了。這一切都不是——隻宇宙中寂寞的悲哀,彌漫在他稚弱的心靈裏。---------冰心《寂寞》
一樹江頭
當趙王定楷來到晏安宮宮門前時,皇帝午睡猶未起。陳瑾得報,連忙迎出殿去,趕著叫了一聲:“五殿下。”定楷抬頭看他,卻似是剛剛哭過的模樣,眼圈下的桃花紅潮直暈到了兩顴上,身上倒是服紫腰玉,衣冠濟楚,愈發叫人估摸不清前事。此時見陳瑾叫他,勉強點了點頭,低聲問道:“陳翁,陛下尚未起身麽?”陳瑾笑道:“是。五殿下覲見,可先到側殿去等候,這外頭冰冷的風。”定楷道了聲
謝,卻並無遵從之意。陳瑾苦勸無果,隻得陪他在風中站了片刻,潲得一身篩糠一般哆嗦,他雖然有些體態肥胖,卻並不耐寒,偷看了定楷一眼,見他隻是呆呆站立,終於忍不住長籲短歎道:“隻留著幾個小孩子在裏頭,又是平素偷慣了懶的,隻怕陛下起身時叫不到人。”定楷聞言一驚,忙拱手讓道:“這便是小王疏忽了,陳翁理應祗應至尊,小王何勞下顧,陳翁勿怪,快請速迴。”陳瑾見他冠下兩耳都凍白了,撇下他自己先跑了,臉上未免也有些訕訕,想了想便附在他耳邊問道:“臣本不該僭越,隻是還是想先問一句五殿下,這個時辰來給陛下請安,可是還有旁的事情?”定楷尷尬一笑,低頭答道:“臣隻是來請安。”陳瑾壓低聲音道:“這個時節五殿下言語還是稍微留些心。早膳時娘娘也來過,前一刻還和陛下有說有笑的,隻略提了提廣川郡的事情,陛下便雷霆震怒,還砸了一隻杯子,濺了娘娘一裙子的熱茶。”定楷微愣了愣,問道:“是麽?”陳瑾點頭道:“五殿下莫休臣多口。”定楷微笑道:“小王並非不識好歹賢愚之人,謝過陳翁嗬護提點。”陳瑾眯著眼睛幹笑了兩聲,一步一點頭閃進了殿裏。
皇帝因為昨夜多夢,未曾休息好,這一覺便直睡到了近申時。陳瑾服侍他穿戴好,為他捧過水來,這才小心報道:“趙王前來給陛下請安,已在殿外候了個把時辰了。”皇帝頭腦尚未全然清楚,皺眉問道:“這個時候,他又有何事?”陳瑾迴道:“臣不知,隻是看小王爺在殿外凍得可憐,也不肯走。”皇帝瞥了他一眼,終究開口道:“叫他進來吧。——這些不識輕重的東西!”
定楷被帶到皇帝榻前,嘴唇都已經凍得青紫。哆哆嗦嗦俯身下拜,皇帝也並不叫起,居高冷眼看他,半晌才問道:“你這個時辰過來做什麽?去見過你母親沒有?”定楷兩排銀牙兀自打了半天架,才口齒不清迴道:“臣來向陛下請安,並不敢先去見母後。”皇帝冷笑一聲道:“如今便都擺出忠臣孝子模樣了。也罷,朕承你的情,你也見到了朕,朕躬安泰,你且迴去吧。”定楷隻是俯首不敢說話,皇帝見他雖已入殿半日,兩個肩頭仍是微微抖個不住,終是心底歎了口氣,稍稍放緩了聲氣問道:“你究竟有什麽事情,既已來了,不妨直說吧。”
定楷略略抬頭,直憋得一張臉通紅,半日才囁嚅道:“臣欺君死罪,臣此來,是求陛下為臣指婚。”皇帝萬沒想到他沒頭沒腦地先冒出這樣一句話來,轉頭去看陳瑾,見他也是一臉的不可思議,才又接著問道:“你可是自己先相中了誰家的姑娘?”定楷隻是
搖頭。皇帝見他不肯說話,心中沒由來的便是一陣煩躁,站起身來踱了兩步,喝道:“你站起來,明白迴話。”定楷依言起身,伸手欲去相扶皇帝,皇帝這才看見他兩眼紅腫,似是連眼睛也睜不開了,略一思索,已是明白,冷冷問道:“你今日下學後去見了誰?”定楷也不顧陳瑾在一旁殺雞抹脖子遞眼色,啞著嗓子答道:“臣去了二哥府上,看了看二哥二嫂。二哥臨行前想再見母親一麵,臣……想替他向陛下討個情。”皇帝冷眼看他半晌,方咬牙斥道:“大膽!朕先前同你們說的什麽話?你就敢忤旨再去私見罪人?!”定楷“撲通”一聲重新跪倒,也不分辨,隻是頓首哭泣。陳瑾偷眼見皇帝麵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