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蛇蠍小人,已在朝堂上當著天下之麵,將太子給他的密令拿了出來。此刻又翻口複舌,誣賴到臣頭上。這定是,這定是太子和他一早就設計好的,張陸正目無君父,大逆不道,求陛下定要明察,還臣清白。”皇帝冷冷一笑,道:“朕有你們這樣好兒子,好臣子,還要明察些什麽?你也不必再扯上太子,扯不扯上他,朕這次都救不了你了。”定棠不由大驚,道:“陛下何出此言?臣真的什麽都不知,是不是有誰又同陛下說了什麽?”皇帝別過臉去,向前踱了幾步,坐下道:“朕已經派人叫顧逢恩迴長州了。”定棠聞言,便如五雷貫頂一般,向前膝行了幾步,問道:“陛下這是為何?”
皇帝咬牙道:“朕當日問你,你不肯說實話;今日問你,你還是不說。朕已然告誡過你,太子是你的親弟弟,叫你顧念著一絲半分的手足之情,結果隻是東風射馬耳,你一心隻想著早日扳倒他,還給張陸正寫了一紙婚書,如今叫人家捏在手裏,一口死死咬住了你。這是朕的過失——朕怎麽早就沒有發覺,你是如此愚不可及的東西!”定棠早是又急又怕,用手背匆匆擦了一把眼角,對皇帝哭道:“臣糊塗,但太子寫的那張……”皇帝不待他說完,暴怒道:“太子的那張字條上,可有明白提到李柏舟的名字麽?可有明白說要冤死李柏舟一家麽?朕告訴你,從張家抄出來的,也都是這種語焉不詳的東西。他如今隻要在殿上一喊冤,說這不過他們私底下泄憤的言語,你死無葬身之地!”
定棠已經嚇傻了,聽了這話,才知道了個中的厲害,一時再無法可想,隻得上前抱住皇帝雙腿哭道:“兒該死,還求爹爹保全。”皇帝嫌惡掙開他,起身指他道:“朕最後再問你一遍,中秋的事情是不是你所為?你好好想清楚了是想死還是想活,再迴話吧。”定棠本不是糊塗人,隻是今夜的事情太過突然,順著皇帝的意思想了半日,才忽然明白了此事的前因後果,一時隻覺手腳都酸軟無力,喃喃道:“原來是顧思林……是太子和顧思林一道,將陛下和臣都騙了。”一麵奮力膝行到皇帝腳邊,連連叩首道:“臣罪該萬死,還望陛下念著父子之情,念在母親的麵上,饒了臣這一次吧。”
皇帝低頭看著這個兒子,心中忽覺失望到了極點,道:“你起來吧。朕饒不饒你還在其次,隻看太子和顧思林饒不饒得了你了。顧思林敢這麽做,定是一早已經部署周密,成竹在胸,隻等著你入甕了。若是顧逢恩還來得及迴去,長州無事的話,你或者還有一線生機;若是長州出了事情,朕也沒有辦法,你就好自為之吧。”
定棠還待哭喊分說,皇帝已冷下臉吩咐道:“朕看不得這個,將齊王送迴去,叫他這幾日裏,都不許再出府門一步。”兩旁內侍答應著,早已上前來將齊王架出了殿去。走出老遠,猶聽見他哭嚷著叫陛下的聲音,皇帝手扶幾案慢慢坐了下來,忽覺肋下疼得厲害,再看眼前燈燭,也模糊做了一團,剛剛疑心是頭腦又昏漲了,想要以手去壓。可那手卻徑自到了眼角,拭了一把方知道,原來竟是眼中淚下。呆呆坐了半晌,方吩咐道:“去叫王慎,叫他把太子送過來。”一旁的內侍沒有聽清,乍著膽子問道:“陛下,是要將太子殿下請過來嗎?”皇帝點頭道:“不拘去哪裏找副鐐銬,再尋條馬鞭過來,預備在外頭。”那內侍摸不到頭腦,卻也趕緊領命而去。
定權這幾日睡覺不分晝夜,此刻剛睡熟,阿寶卻更警覺些,一聽見門外有腳步聲,忙翻身起來。走到外室略看了一眼,見滿院盡是提著燈籠的內使,忙迴去將喚醒定權道:“殿下,外頭來人了。”方說著,王慎已經徑自進了內室,也不及見禮,便道:“殿下,陛下傳喚殿下即刻入宮。”定權登時睡意全無,望了他一眼,小心問道:“這麽晚了,可知是什麽事情?”王慎道:“臣一直都在這宗正寺內,宮內的事情也不清楚。殿下不必憂心,陛下有旨,是要臣親自將殿下護送到晏安宮去的。”定權一瞬間已轉過了四五個念頭,思想即便是長州出事了,也斷沒有這麽快便會報進京城,想不到是什麽事由,隻道:“孤先換身衣服,再去見駕。”王慎急道:“殿下,這個時候還講究這些?”一麵提了塌邊的一件團領襴袍,想是他睡前換下的,手忙腳亂幫他穿上,道:“殿下快移駕吧,陛下還在等著呢。”
阿寶見二人雖都不多說,卻皆是神情慌張,隻是紮煞著手默默站在一旁,也不多話。定權急步出了門去,忽然迴首望了她一眼,隻見她正定定望向自己,便輕輕點了點頭,這才抬腳出了門。
走到宗正寺外,一副肩輿早已在外候著,吳龐德滿麵笑容,舉手讓道:“請殿下登輿。”定權狐疑看了一眼,問道:“這不是禦用的麽?我怎麽敢乘?”王慎道:“這也是陛下吩咐下了的,殿下無需多慮,快請登輿。”定權心下愈發的疑惑,卻也不及再問,隻得上了那肩輿,叫四人抬著,直從宗正寺到了永安門外。
待下得輿來,一旁王慎早已趕上前來,隨他走到晏安殿外玉階上時,見左右無人,卻突然在他耳邊低語道:“聽說適才齊王是哭著叫人架迴去的,殿下迴話前可都要想好了。”定權聽了這句話,看了他
一眼,忽而想起中秋他勸自己跪求之事,心中一凜,一念瞬時閃過,咬了咬牙,問道:“你一早也是知道的?”王慎低頭道:“臣什麽都不知道,隻知道是要為了殿下好。”定權歎了口氣,也不再追問,對一內侍道:“去向陛下通報,就說我在殿外候宣。”那內侍道:“陛下有旨,殿下來了,進殿便是。”一麵幫他開了殿門,將他引了進去。
時隔一月,定權重又踏進這堂皇宮室,被那明亮燈燭一耀,心中竟然咯噔了一下。皇帝見他要行禮,隻道:“不必了,過來吧。”定權見皇帝的神情已是疲憊之極,臉色卻比往常要和緩了許多,方在思想,卻又聞皇帝道:“你晚上想必並沒有吃好,朕現在也餓了,叫禦膳房準備了些宵夜,你就陪著朕再吃一些吧。”定權低低答了一聲:“是。”隨著皇帝到了膳桌旁坐下,見桌上所擺的卻是自己素來愛吃的幾樣東西,不由抬頭望了皇帝一眼。
皇帝也正在看他,此時亦笑道:“坐下吧。”定權謝恩坐定,又親自盛了一碗燕窩粥奉給皇帝,皇帝接過,溫聲道:“太子揀喜歡的也多吃些。”定權雖明知皇帝喚自己過來,絕不是為了一餐晚膳,忽而一時也不願多做他想,隻答了一句:“謝陛下。”便接過羹匙,慢慢將一碗粥喝盡,又吃了半隻宮點。皇帝隻是默默看著他吃粥,自己也用了兩三匙,見他放手,才問道:“吃好了麽?”定權點了點頭,道:“是。”皇帝在燈下又細細打量了他半晌,方道:“三哥兒,朕有話要跟你說。”
定權見皇帝終於肯說到正題,站起身來方要跪下,便聞皇帝道:“並不是什麽要緊的事,你坐著聽就是了。”定權應了聲是,這才又坐了迴去。便聞皇帝問道:“朕適才已經問過齊王中秋的事情了。”定權聞言,隻是默不作聲,皇帝又道:“是朕冤屈你了,隻是你為何當時一句分辯都沒有,卻要等到現在才說。”定權答道:“是臣糊塗罷了。”皇帝笑道:“你一向就不是個糊塗的人。李柏舟的事情,做得何等幹淨,若不是張陸正一提,朕也不知該如何查起了。”定權見皇帝說話也並不避諱,一時無語可對,良久才勉強答道:“臣有罪。”皇帝道:“你不必拘束,這件事情前次已經罰過你了,朕也不想再追究。今夜朕同你隻論父子,不講君臣。有什麽話,爹爹就直截問你了,你也不必拐彎抹角,至於說真說假,也隨你心意。”定權低頭道:“是,爹爹請問。”皇帝想了半日,問道:“你有過幾個嫡親的手足,你可知道麽?”定權不明皇帝為何忽然問起此事,想了想道:“臣有五個兄弟,兩個妹妹。”皇帝搖頭道:“
朕問的是和你一母所出的。”定權狐疑答道:“隻有臣一人,還有鹹寧公主。”提到早夭的幼妹,心上不免難過,又不願叫皇帝看見,便低下了頭來。
皇帝也是半晌不語,方又開口道:“顧思林沒有和你說過?”定權奇道:“說過什麽?”皇帝望了望殿外夜色,隻道:“這次的事情,顧思林之前沒有同你說過?”定權臉色一白,想了半日,忽道:“臣都是知道的。”皇帝歎氣道:“你既然這麽講,朕也隻能說一句,你的戲未免做得也太像了,朕竟不知你還有這般的本事。”定權低低答道:“臣該死。”皇帝又道:“那你既然都知道了,為何前日還要和朕說出那樣的話來?”定權咬了咬牙,答道:“臣又害怕了。”
皇帝笑了笑,站起來走到他麵前,輕輕摸了摸他頭頂的發髻,手又一路滑下,搭在了他的肩上,低頭問道:“還是忠孝難兩全是不是?隻是你這忠給了朕,孝卻是給了他。”定權方想開口,皇帝便道:“朕沒有要怪你的意思。你的難處,朕也知道。”定權不由抬頭望了皇帝一眼,隻聽他又笑道:“你我若隻是君臣,或者隻是父子,這事情都不會有這般的棘手。阿寶,爹爹或有對你不住的地方,可是陛下卻並沒有。你不在其位,便根本不會明白。”
自定權記事以來,父親從沒有喚過自己的乳名,也從未和自己說過如此親密的話語,此刻聽了,竟疑自己身在夢中,隻是便是做夢也從未有過如此的景麵,一時心軟,竟無話可說。皇帝又問道:“你說四月間給顧思林寫了信,可是確有此事?”定權點了點頭,皇帝又已是冷下了臉,道:“朕不管你寫了些什麽,督戰也罷擾戰也罷,朕已經告誡過你,身為儲副,擅預邊事,國法家法,父親陛下,都是饒不了你的。你知道麽?”定權點頭道:“臣知道。”皇帝又道:“隻憑著這件事情,朕就可以廢了你的儲君位。你知道麽?”定權點頭道:“臣知道。”皇帝點頭吩咐道:“定權,爹爹是皇帝。有些事情,你不要怪爹爹做得無情了。”迴頭吩咐道:“取過來。”
內侍答應了一聲,將一早準備好的馬鞭捧了上來,皇帝看也不看,隻是偏頭吩咐道:“去吧。”定權慢慢起身,伏跪下來,那內侍舉鞭兜頭便向他肩背上抽了下去,雖則深秋多穿了幾層衣物,但終究是擋不住沉沉的鞭撻,定權亦不言語,隻是伏在地上咬著袖口微微發抖。不知笞撻幾何,皇帝抬首見他已是衣裂血出,背上亦盡是縱橫鞭痕,這才揚手吩咐道:“可以了。”定權緩緩抬起頭來,一張臉上早已青白難看,皇帝卻猶似不見,隻道:“這件
事也便算了,若有下次,朕絕不會再輕饒。”定權勉強叩首道:“臣謝過陛下。”皇帝道:“這次的事情,既然你已經說了出來,便還是交給你去辦。朕送你到顧思林的府上去,你告訴他朕還是擔心邊事,已叫逢恩又迴去了;再過幾日就會叫齊王也迴他的封地去。其他還該說些什麽,想必你也應該清楚,就不必朕再囑咐了吧?”
定權答道:“是。”皇帝點頭道:“你即刻便去吧,兩個時辰之後,朕再接你迴來。”定權又答了聲是,遲疑道:“陛下,臣想更了衣再過去。”皇帝淡淡一哂道:“更衣便不必了,隻是還有一樣東西,委屈你先戴著吧。”語音甫落,已有內侍將兩副鐐銬送了進來。定權難以置信,慢慢立起了身子,低聲訴道:“臣終究還是儲君,陛下竟然連這點體麵都不肯留給臣了麽?”皇帝道:“朕叫王慎用簷子送你過去,除了顧思林,誰都瞧不見你的樣子。”定權笑了一聲,定定望著皇帝道:“該說的臣都會說,陛下又何必如此?”皇帝並不去瞧他,隻是疲憊地撫了撫頭,道:“朕隻是擔心你會說,他卻未必聽得進去。你去吧,快去吧。”
定權再沒有說話,默默低頭,任由那內侍給自己戴上了手鐐腳銬,慢慢轉身出了殿門。經過門檻時,抬腳不起,兀自趔趄了一下,便險些跌倒在地上,直扯得那一身傷處都痛入了骨髓。與齊王一樣,走出去了許遠,尤可聽見那鐐上鐵鏈拖在禦階馳道上,發出的清脆撞擊聲,在那沉沉夜色中反複折蕩。皇帝默默拭了一下眼睛,恍惚便覺得有人在眼前,再睜眼時,卻又是什麽都沒有了。不由輕輕一笑,喃喃自語道:“朕真的是老了。”
抬著太子的簷子悄悄落到顧思林府上的後門前時,已近醜時末刻了。宮眾內侍叫門半日,方等得顧府中的家人過來,那家人瞧見一行人俱是宮內打扮,也呆住了,正不知是否該見禮,便聽王慎吩咐道:“快去叫你家大人起來,就說太子殿下駕到了。”那家人驚得目瞪口呆,朝那頂簷子望了一眼,這才答應著飛奔而去。王慎打起轎簾,見定權臉色雪白,額上汗珠猶在不斷亂滾,不由擔憂問道:“殿下,可還撐得住?”定權皺眉道:“把你身上的鬥篷給我。”王慎低聲道:“殿下,這不合製度。”定權冷笑道:“那你就讓我這樣進去,對著將軍說話?”
王慎遲疑了片刻,終是解下了鬥篷,輕輕幫他圍上,擋住了身後傷痕。顧思林不及更衣,便叫人扶著到了門外,見來的果然是定權,連忙問道:“殿下是怎麽過來了?”定權看了他一眼,問道:“舅舅的腿疾如何了?”顧思林不
由愣了一下,道:“謝殿下掛念,臣已無大礙了。”定權點了點頭,道:“如此便好,進去說話吧。”方一抬腳,顧思林聽見響動,低頭一看,忙驚問道:“殿下,這是……”定權並不答話,隻是扶著王慎慢慢進到了廳內。
王慎扶定權坐好,又替他擦了擦額頭上的汗,這才悄然退了出去。顧思林忙上前來見禮,定權亦不去攙扶,隻道:“舅舅請起,坐吧。”顧思林見他臉色已經難看到了極點,
皇帝咬牙道:“朕當日問你,你不肯說實話;今日問你,你還是不說。朕已然告誡過你,太子是你的親弟弟,叫你顧念著一絲半分的手足之情,結果隻是東風射馬耳,你一心隻想著早日扳倒他,還給張陸正寫了一紙婚書,如今叫人家捏在手裏,一口死死咬住了你。這是朕的過失——朕怎麽早就沒有發覺,你是如此愚不可及的東西!”定棠早是又急又怕,用手背匆匆擦了一把眼角,對皇帝哭道:“臣糊塗,但太子寫的那張……”皇帝不待他說完,暴怒道:“太子的那張字條上,可有明白提到李柏舟的名字麽?可有明白說要冤死李柏舟一家麽?朕告訴你,從張家抄出來的,也都是這種語焉不詳的東西。他如今隻要在殿上一喊冤,說這不過他們私底下泄憤的言語,你死無葬身之地!”
定棠已經嚇傻了,聽了這話,才知道了個中的厲害,一時再無法可想,隻得上前抱住皇帝雙腿哭道:“兒該死,還求爹爹保全。”皇帝嫌惡掙開他,起身指他道:“朕最後再問你一遍,中秋的事情是不是你所為?你好好想清楚了是想死還是想活,再迴話吧。”定棠本不是糊塗人,隻是今夜的事情太過突然,順著皇帝的意思想了半日,才忽然明白了此事的前因後果,一時隻覺手腳都酸軟無力,喃喃道:“原來是顧思林……是太子和顧思林一道,將陛下和臣都騙了。”一麵奮力膝行到皇帝腳邊,連連叩首道:“臣罪該萬死,還望陛下念著父子之情,念在母親的麵上,饒了臣這一次吧。”
皇帝低頭看著這個兒子,心中忽覺失望到了極點,道:“你起來吧。朕饒不饒你還在其次,隻看太子和顧思林饒不饒得了你了。顧思林敢這麽做,定是一早已經部署周密,成竹在胸,隻等著你入甕了。若是顧逢恩還來得及迴去,長州無事的話,你或者還有一線生機;若是長州出了事情,朕也沒有辦法,你就好自為之吧。”
定棠還待哭喊分說,皇帝已冷下臉吩咐道:“朕看不得這個,將齊王送迴去,叫他這幾日裏,都不許再出府門一步。”兩旁內侍答應著,早已上前來將齊王架出了殿去。走出老遠,猶聽見他哭嚷著叫陛下的聲音,皇帝手扶幾案慢慢坐了下來,忽覺肋下疼得厲害,再看眼前燈燭,也模糊做了一團,剛剛疑心是頭腦又昏漲了,想要以手去壓。可那手卻徑自到了眼角,拭了一把方知道,原來竟是眼中淚下。呆呆坐了半晌,方吩咐道:“去叫王慎,叫他把太子送過來。”一旁的內侍沒有聽清,乍著膽子問道:“陛下,是要將太子殿下請過來嗎?”皇帝點頭道:“不拘去哪裏找副鐐銬,再尋條馬鞭過來,預備在外頭。”那內侍摸不到頭腦,卻也趕緊領命而去。
定權這幾日睡覺不分晝夜,此刻剛睡熟,阿寶卻更警覺些,一聽見門外有腳步聲,忙翻身起來。走到外室略看了一眼,見滿院盡是提著燈籠的內使,忙迴去將喚醒定權道:“殿下,外頭來人了。”方說著,王慎已經徑自進了內室,也不及見禮,便道:“殿下,陛下傳喚殿下即刻入宮。”定權登時睡意全無,望了他一眼,小心問道:“這麽晚了,可知是什麽事情?”王慎道:“臣一直都在這宗正寺內,宮內的事情也不清楚。殿下不必憂心,陛下有旨,是要臣親自將殿下護送到晏安宮去的。”定權一瞬間已轉過了四五個念頭,思想即便是長州出事了,也斷沒有這麽快便會報進京城,想不到是什麽事由,隻道:“孤先換身衣服,再去見駕。”王慎急道:“殿下,這個時候還講究這些?”一麵提了塌邊的一件團領襴袍,想是他睡前換下的,手忙腳亂幫他穿上,道:“殿下快移駕吧,陛下還在等著呢。”
阿寶見二人雖都不多說,卻皆是神情慌張,隻是紮煞著手默默站在一旁,也不多話。定權急步出了門去,忽然迴首望了她一眼,隻見她正定定望向自己,便輕輕點了點頭,這才抬腳出了門。
走到宗正寺外,一副肩輿早已在外候著,吳龐德滿麵笑容,舉手讓道:“請殿下登輿。”定權狐疑看了一眼,問道:“這不是禦用的麽?我怎麽敢乘?”王慎道:“這也是陛下吩咐下了的,殿下無需多慮,快請登輿。”定權心下愈發的疑惑,卻也不及再問,隻得上了那肩輿,叫四人抬著,直從宗正寺到了永安門外。
待下得輿來,一旁王慎早已趕上前來,隨他走到晏安殿外玉階上時,見左右無人,卻突然在他耳邊低語道:“聽說適才齊王是哭著叫人架迴去的,殿下迴話前可都要想好了。”定權聽了這句話,看了他
一眼,忽而想起中秋他勸自己跪求之事,心中一凜,一念瞬時閃過,咬了咬牙,問道:“你一早也是知道的?”王慎低頭道:“臣什麽都不知道,隻知道是要為了殿下好。”定權歎了口氣,也不再追問,對一內侍道:“去向陛下通報,就說我在殿外候宣。”那內侍道:“陛下有旨,殿下來了,進殿便是。”一麵幫他開了殿門,將他引了進去。
時隔一月,定權重又踏進這堂皇宮室,被那明亮燈燭一耀,心中竟然咯噔了一下。皇帝見他要行禮,隻道:“不必了,過來吧。”定權見皇帝的神情已是疲憊之極,臉色卻比往常要和緩了許多,方在思想,卻又聞皇帝道:“你晚上想必並沒有吃好,朕現在也餓了,叫禦膳房準備了些宵夜,你就陪著朕再吃一些吧。”定權低低答了一聲:“是。”隨著皇帝到了膳桌旁坐下,見桌上所擺的卻是自己素來愛吃的幾樣東西,不由抬頭望了皇帝一眼。
皇帝也正在看他,此時亦笑道:“坐下吧。”定權謝恩坐定,又親自盛了一碗燕窩粥奉給皇帝,皇帝接過,溫聲道:“太子揀喜歡的也多吃些。”定權雖明知皇帝喚自己過來,絕不是為了一餐晚膳,忽而一時也不願多做他想,隻答了一句:“謝陛下。”便接過羹匙,慢慢將一碗粥喝盡,又吃了半隻宮點。皇帝隻是默默看著他吃粥,自己也用了兩三匙,見他放手,才問道:“吃好了麽?”定權點了點頭,道:“是。”皇帝在燈下又細細打量了他半晌,方道:“三哥兒,朕有話要跟你說。”
定權見皇帝終於肯說到正題,站起身來方要跪下,便聞皇帝道:“並不是什麽要緊的事,你坐著聽就是了。”定權應了聲是,這才又坐了迴去。便聞皇帝問道:“朕適才已經問過齊王中秋的事情了。”定權聞言,隻是默不作聲,皇帝又道:“是朕冤屈你了,隻是你為何當時一句分辯都沒有,卻要等到現在才說。”定權答道:“是臣糊塗罷了。”皇帝笑道:“你一向就不是個糊塗的人。李柏舟的事情,做得何等幹淨,若不是張陸正一提,朕也不知該如何查起了。”定權見皇帝說話也並不避諱,一時無語可對,良久才勉強答道:“臣有罪。”皇帝道:“你不必拘束,這件事情前次已經罰過你了,朕也不想再追究。今夜朕同你隻論父子,不講君臣。有什麽話,爹爹就直截問你了,你也不必拐彎抹角,至於說真說假,也隨你心意。”定權低頭道:“是,爹爹請問。”皇帝想了半日,問道:“你有過幾個嫡親的手足,你可知道麽?”定權不明皇帝為何忽然問起此事,想了想道:“臣有五個兄弟,兩個妹妹。”皇帝搖頭道:“
朕問的是和你一母所出的。”定權狐疑答道:“隻有臣一人,還有鹹寧公主。”提到早夭的幼妹,心上不免難過,又不願叫皇帝看見,便低下了頭來。
皇帝也是半晌不語,方又開口道:“顧思林沒有和你說過?”定權奇道:“說過什麽?”皇帝望了望殿外夜色,隻道:“這次的事情,顧思林之前沒有同你說過?”定權臉色一白,想了半日,忽道:“臣都是知道的。”皇帝歎氣道:“你既然這麽講,朕也隻能說一句,你的戲未免做得也太像了,朕竟不知你還有這般的本事。”定權低低答道:“臣該死。”皇帝又道:“那你既然都知道了,為何前日還要和朕說出那樣的話來?”定權咬了咬牙,答道:“臣又害怕了。”
皇帝笑了笑,站起來走到他麵前,輕輕摸了摸他頭頂的發髻,手又一路滑下,搭在了他的肩上,低頭問道:“還是忠孝難兩全是不是?隻是你這忠給了朕,孝卻是給了他。”定權方想開口,皇帝便道:“朕沒有要怪你的意思。你的難處,朕也知道。”定權不由抬頭望了皇帝一眼,隻聽他又笑道:“你我若隻是君臣,或者隻是父子,這事情都不會有這般的棘手。阿寶,爹爹或有對你不住的地方,可是陛下卻並沒有。你不在其位,便根本不會明白。”
自定權記事以來,父親從沒有喚過自己的乳名,也從未和自己說過如此親密的話語,此刻聽了,竟疑自己身在夢中,隻是便是做夢也從未有過如此的景麵,一時心軟,竟無話可說。皇帝又問道:“你說四月間給顧思林寫了信,可是確有此事?”定權點了點頭,皇帝又已是冷下了臉,道:“朕不管你寫了些什麽,督戰也罷擾戰也罷,朕已經告誡過你,身為儲副,擅預邊事,國法家法,父親陛下,都是饒不了你的。你知道麽?”定權點頭道:“臣知道。”皇帝又道:“隻憑著這件事情,朕就可以廢了你的儲君位。你知道麽?”定權點頭道:“臣知道。”皇帝點頭吩咐道:“定權,爹爹是皇帝。有些事情,你不要怪爹爹做得無情了。”迴頭吩咐道:“取過來。”
內侍答應了一聲,將一早準備好的馬鞭捧了上來,皇帝看也不看,隻是偏頭吩咐道:“去吧。”定權慢慢起身,伏跪下來,那內侍舉鞭兜頭便向他肩背上抽了下去,雖則深秋多穿了幾層衣物,但終究是擋不住沉沉的鞭撻,定權亦不言語,隻是伏在地上咬著袖口微微發抖。不知笞撻幾何,皇帝抬首見他已是衣裂血出,背上亦盡是縱橫鞭痕,這才揚手吩咐道:“可以了。”定權緩緩抬起頭來,一張臉上早已青白難看,皇帝卻猶似不見,隻道:“這件
事也便算了,若有下次,朕絕不會再輕饒。”定權勉強叩首道:“臣謝過陛下。”皇帝道:“這次的事情,既然你已經說了出來,便還是交給你去辦。朕送你到顧思林的府上去,你告訴他朕還是擔心邊事,已叫逢恩又迴去了;再過幾日就會叫齊王也迴他的封地去。其他還該說些什麽,想必你也應該清楚,就不必朕再囑咐了吧?”
定權答道:“是。”皇帝點頭道:“你即刻便去吧,兩個時辰之後,朕再接你迴來。”定權又答了聲是,遲疑道:“陛下,臣想更了衣再過去。”皇帝淡淡一哂道:“更衣便不必了,隻是還有一樣東西,委屈你先戴著吧。”語音甫落,已有內侍將兩副鐐銬送了進來。定權難以置信,慢慢立起了身子,低聲訴道:“臣終究還是儲君,陛下竟然連這點體麵都不肯留給臣了麽?”皇帝道:“朕叫王慎用簷子送你過去,除了顧思林,誰都瞧不見你的樣子。”定權笑了一聲,定定望著皇帝道:“該說的臣都會說,陛下又何必如此?”皇帝並不去瞧他,隻是疲憊地撫了撫頭,道:“朕隻是擔心你會說,他卻未必聽得進去。你去吧,快去吧。”
定權再沒有說話,默默低頭,任由那內侍給自己戴上了手鐐腳銬,慢慢轉身出了殿門。經過門檻時,抬腳不起,兀自趔趄了一下,便險些跌倒在地上,直扯得那一身傷處都痛入了骨髓。與齊王一樣,走出去了許遠,尤可聽見那鐐上鐵鏈拖在禦階馳道上,發出的清脆撞擊聲,在那沉沉夜色中反複折蕩。皇帝默默拭了一下眼睛,恍惚便覺得有人在眼前,再睜眼時,卻又是什麽都沒有了。不由輕輕一笑,喃喃自語道:“朕真的是老了。”
抬著太子的簷子悄悄落到顧思林府上的後門前時,已近醜時末刻了。宮眾內侍叫門半日,方等得顧府中的家人過來,那家人瞧見一行人俱是宮內打扮,也呆住了,正不知是否該見禮,便聽王慎吩咐道:“快去叫你家大人起來,就說太子殿下駕到了。”那家人驚得目瞪口呆,朝那頂簷子望了一眼,這才答應著飛奔而去。王慎打起轎簾,見定權臉色雪白,額上汗珠猶在不斷亂滾,不由擔憂問道:“殿下,可還撐得住?”定權皺眉道:“把你身上的鬥篷給我。”王慎低聲道:“殿下,這不合製度。”定權冷笑道:“那你就讓我這樣進去,對著將軍說話?”
王慎遲疑了片刻,終是解下了鬥篷,輕輕幫他圍上,擋住了身後傷痕。顧思林不及更衣,便叫人扶著到了門外,見來的果然是定權,連忙問道:“殿下是怎麽過來了?”定權看了他一眼,問道:“舅舅的腿疾如何了?”顧思林不
由愣了一下,道:“謝殿下掛念,臣已無大礙了。”定權點了點頭,道:“如此便好,進去說話吧。”方一抬腳,顧思林聽見響動,低頭一看,忙驚問道:“殿下,這是……”定權並不答話,隻是扶著王慎慢慢進到了廳內。
王慎扶定權坐好,又替他擦了擦額頭上的汗,這才悄然退了出去。顧思林忙上前來見禮,定權亦不去攙扶,隻道:“舅舅請起,坐吧。”顧思林見他臉色已經難看到了極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