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軍逼得甚急,自仗馬匹身強體壯,竟漸漸往陸褚兩軍靠了上來。眼看得漢軍已入射界,胡軍中持重駑者開向漢軍放箭,便有斷後的弓弩兵數人被射下馬來。陸衡急道:“給他們點顏色嚐嚐!”馬步稍慢,弓弩兵們轉身搭箭迴射,然而此次夜襲眾兵所備的都是適合快射投火的弓箭,並不帶弩機,一時吃了大虧。射出去的箭還未跟胡兵交上就已掉落地麵,竟是一個人也沒射中。且弓箭比之弩機不易瞄準,尤其快馬奔馳時更難命中,就看著閃亮的箭鏃亂飛,卻是一點沒有準頭。
陸衡哪裏肯讓自己的人吃虧,大喊一聲:“拿箭來!”縱馬靠到一個小兵士旁奪過一把硬弓,又從他箭筒中抽出一支箭,就看陸衡身子一側,拉弓上弦,朝馬後射出一箭,忽聽得遠處“啊”的一聲慘叫,那最領先的追兵被射中墜馬。稍後兩名追兵也一前一後墜馬身亡——原來是範襄、褚熙浩又引弓各射中了一人。陸衡大喜,又借來三箭連射,忽想到胡人之所以緊追不舍,乃是因為前隊兵士所持火把指引了方向,便急令:“前方兵士一律舍棄火把奔馳,叫胡人認不得咱們的所在!”眾兵士聽令陸續將手持的火把扔掉。褚熙浩靠馬過來,提議道:“咱們今天就拿後麵的追兵開葷如何?”陸衡答道:“正和我意!”因命範襄不要再射殺來人,留給他二人以為標靶。
每有胡人逼近,他二人就迴身射殺,令尾後追兵難以上前;漢軍丟棄了火把,胡軍再難找著漢軍的方位,初時還能跟上,漸漸就摸不清漢軍的動向了。眼見得離長城近了,胡軍擔心中了漢軍的埋伏,不敢再追,自己退了迴去。
陸、褚兩支各數百人的小隊,果真安全地歸營。眾將領在城口親自迎接,守城兵士們手持兵刃高聲歡唿,雖是黑夜,城內一時燈火閃耀,人聲鼎沸,好不熱鬧!此次夜襲大大振奮了守軍的士氣,也是陸衡、褚熙浩二人的第一次並肩作戰,他二人嚐到了甜頭,已經開始籌劃以後的作戰方略了。
有一便有二,有二便有三。次日夜間兩軍又悄悄出動,這次與頭迴不同,兩人料想胡軍上次吃了虧,人人心中都有了警覺,要再殺進敵營怕很危險,故令兵士們大多攜帶弓箭弩機出動。等近敵營還有半裏多的地方,弓箭兵射出火箭引燃胡人營帳,逼帳中人員離帳逃命救火,隨後由弩兵逐一射殺;敵多則騎馬退走,決不戀戰。第三夜隻派出二十餘人帶戰鼓號角遠遠地吹奏打擊,讓胡人以為又是漢軍前來夜襲,亂作一團,等派人出來追時卻找不著半個人影,剛一收兵歸營,戰鼓吹角複鳴,逼得胡軍不得不出來一探究竟。如此一試再三,胡軍一整夜都在時刻防範漢軍可能的突襲,竟連一個時辰的安生覺都求之不得。晝間胡王縱想派兵南襲,見己方勇士多在瞌睡打盹,不由得不放棄。
兩支不足千人的漢軍,憑著機智謀略,竟令戰場情勢大為改觀:越來越多的漢軍部隊參與對胡營的夜襲,二人被任命為這些軍隊的主帥,統領襲擾事務。之前陸衡、褚熙浩兩部還隻能對胡騎前營造成影響,後來隨著規模的擴大,整個胡軍從上到下都沒了安生,一入夜便風聲鶴唳,生怕漢軍衝殺進來。
胡軍漸漸也增加了應對的手段,譬如派出大隊人馬在漢軍必經之路上設伏,入夜後漢軍一旦經過即包圍殲滅,初時也得過兩次手。然而陸褚二人畢竟狡詐,及時調整策略,有時幾天不出城,白白令伏兵撲個空,既沒了耐心又白白消耗精力;有時又以襲兵作餌,在其後埋伏大量精兵,胡騎的伏兵剛追上餌兵,卻發現己軍已反被漢軍包圍——此所謂黃雀補蟬,黃雀在後也!突襲與反突襲,伏擊與反伏擊,成為胡漢開春第一戰之中獨特的景觀,曆數千百年戰史也是少有的!
話說胡軍習慣於在沙場縱馬衝殺,橫掃了北方大草原,到了漢境卻不得不入境隨俗,跟漢人打起持久戰來,兩軍對峙日久,漢軍自恃後方糧草充足,自然樂意;然胡軍補給初時由車馬攜帶,數量很是有限,其後主要從所經之地掠奪而得,如今餘糧日少,又不時遭漢軍夜襲燒毀,漸漸露出窘態來。
胡軍貴族聚在屠耆主帳商議,眼下出路隻有兩條:一是休兵北歸,等待合適時機再南下侵漢,隻是單於一心想打出個勝仗來,必不會答應,若真退兵單於定不會輕饒了右屠耆。再者雁門以北本是左屠耆王、單於長子利雅的封地(胡以左為尊,故常以太子為左屠耆王),利雅為須卜氏閼氏所生,右屠耆努多之妹唿衍氏閼氏也為單於生了一個王子,胡俗“子以母貴”,唿衍閼氏位尊於須卜閼氏,依先製應立唿衍閼氏之子為左屠耆,然單於卻違製用須卜閼氏之子利雅。唿衍氏自此與須卜氏及左屠耆結仇。此次南侵本當由左屠耆出擊,努多借上年“雁門之襲”之威,又聯絡蘭氏、邱林氏等貴族支持,總算爭取到帶兵的機會,若無功而返必定難在須卜氏麵前立足。故休兵北歸之計不可取。其二,長城雖城高身長,綿延萬裏,但除了雁門一段布防森嚴外,其餘各地都相當薄弱,尤其雁門西南與西河郡間更是有一段缺失,雖然彼處路途甚為艱險,但卻足以避過漢軍的阻擊南下。此雖無奈之舉,倒也算變通之法。努多決定用第二計。
前方探子忽然來報:胡軍正在拔營向北遁走。眾將一聽,都到長城之上遠望確認,遠遠一看果真在撤營牽馬,向北歸去。眾人以為胡人大軍退了,南侵之危總算解除,都不由得鬆了口氣。便有人提議飛鴻傳書長安,向新帝報喜。陸衡心中卻仍有三分疑惑,隻是在諸將麵前不好直言。待議事結束,陸衡私下詢問於褚丘石:“將軍以為胡人退兵有幾成可信?”褚丘石覺他問得好奇怪,不過心知他自比別人多個心眼,如此問來必定有緣由的,因答道:“看眼下的情形倒是有七八成真,不知你以為如何?”
陸衡遂言道:“我父親曾說過,胡人性格堅韌無比,不達目的決不罷休。他曾遠及極北之地,見胡人捕獵,為了得到一張上等的白毛狐裘,竟可在白狐出沒之處潛伏十天半月之久,直至有所獲方才歸家。現如今胡軍雖叫我軍再三襲擾,士氣大不如前,但傷的隻是皮毛,其主力卻是絲毫未損的,此等形勢下退兵絕非胡人作為,故我以為有詐。”
褚丘石思慮道:“若真如你所言,則胡人應是故意佯裝北歸,先令我城防鬆懈,入夜後再出急兵突擊我長城守軍,屆時我軍猝不及防,長城怕是難守住啊;或者胡軍見我部難以突破,改道從別處南侵——這等作為也不乏先例。”
“誠如將軍所言,我等該探明胡人的確實動向,同時早作準備才是。”
褚丘石甚為同意,急令一股輕騎尾隨胡人斷後之軍,探明其去向。兩個時辰後探子報來:胡軍出走五十裏後改道向西南旋走。
此時其目的已不言自明,褚丘石召集諸將,將輕騎查探到的情報告知眾人,同時委派陳將軍及李氏兄弟各領騎兵一萬直出關塞,牽製阻擊胡軍。兩軍將領暗算距離方位,抄近路追擊,不過個半時辰即與胡人斷後之軍接上了,二話不說就開打。胡軍雖有七萬,比漢軍兩萬人為多,但斷後之部不過數千人,故在一處漢軍又是遠多於胡軍,一陣衝殺,把數千胡軍打得個七零八落,前方右屠耆王得知己軍被圍,一時又敵我交錯在一起,全然不知曉漢軍的兵力,以為定是漢軍主力,急命全軍迴擊救援。
漢軍主帥見誘敵之計已經達成,不等胡騎迴援即向長城方向遁走,胡馬雖快,但兩軍距離畢竟相當,一時半會兒也是難以接近,而且胡人吃了虧鐵定要報複,各分軍雖然人員編製略有分配,畢竟原始粗淺,上了戰場之後便是自由突擊衝殺,比不得漢軍還講陣形分工。胡騎雖然勇猛,打仗卻隨心直率,此時各部都一心追殺前方的漢軍,哪裏顧得其他,等趕上之時已經早到了長城之下。
七萬胡騎被牢牢粘在長城以外,欲攻而不得入,欲走而脫不得。剛顯出撤兵的動作即有大批的漢軍自塞內湧出痛擊其後,令前軍不得不退迴救援。城內城外,兩軍又陷入了之前的僵局。
陸衡明白一直僵持著絕非良策,要徹底結束眼前的窘態隻有一戰,而且必須是一場決定成敗的大戰。顯然胡人也是期望如此。故這一戰既要順胡人的想法,也要出乎其意料,弄出個神來之筆,一擊即斷其首級!——此所謂“斬首”也!
箭已在弦上,催發即在瞬間……
因為這一節中涉及了胡人原型匈奴比較多的政治文化方麵的議題,若有讀者想更了解書中胡人的政治及軍事體製,可以查看http://duyixp。blog。sohu/64837923。html
陸衡哪裏肯讓自己的人吃虧,大喊一聲:“拿箭來!”縱馬靠到一個小兵士旁奪過一把硬弓,又從他箭筒中抽出一支箭,就看陸衡身子一側,拉弓上弦,朝馬後射出一箭,忽聽得遠處“啊”的一聲慘叫,那最領先的追兵被射中墜馬。稍後兩名追兵也一前一後墜馬身亡——原來是範襄、褚熙浩又引弓各射中了一人。陸衡大喜,又借來三箭連射,忽想到胡人之所以緊追不舍,乃是因為前隊兵士所持火把指引了方向,便急令:“前方兵士一律舍棄火把奔馳,叫胡人認不得咱們的所在!”眾兵士聽令陸續將手持的火把扔掉。褚熙浩靠馬過來,提議道:“咱們今天就拿後麵的追兵開葷如何?”陸衡答道:“正和我意!”因命範襄不要再射殺來人,留給他二人以為標靶。
每有胡人逼近,他二人就迴身射殺,令尾後追兵難以上前;漢軍丟棄了火把,胡軍再難找著漢軍的方位,初時還能跟上,漸漸就摸不清漢軍的動向了。眼見得離長城近了,胡軍擔心中了漢軍的埋伏,不敢再追,自己退了迴去。
陸、褚兩支各數百人的小隊,果真安全地歸營。眾將領在城口親自迎接,守城兵士們手持兵刃高聲歡唿,雖是黑夜,城內一時燈火閃耀,人聲鼎沸,好不熱鬧!此次夜襲大大振奮了守軍的士氣,也是陸衡、褚熙浩二人的第一次並肩作戰,他二人嚐到了甜頭,已經開始籌劃以後的作戰方略了。
有一便有二,有二便有三。次日夜間兩軍又悄悄出動,這次與頭迴不同,兩人料想胡軍上次吃了虧,人人心中都有了警覺,要再殺進敵營怕很危險,故令兵士們大多攜帶弓箭弩機出動。等近敵營還有半裏多的地方,弓箭兵射出火箭引燃胡人營帳,逼帳中人員離帳逃命救火,隨後由弩兵逐一射殺;敵多則騎馬退走,決不戀戰。第三夜隻派出二十餘人帶戰鼓號角遠遠地吹奏打擊,讓胡人以為又是漢軍前來夜襲,亂作一團,等派人出來追時卻找不著半個人影,剛一收兵歸營,戰鼓吹角複鳴,逼得胡軍不得不出來一探究竟。如此一試再三,胡軍一整夜都在時刻防範漢軍可能的突襲,竟連一個時辰的安生覺都求之不得。晝間胡王縱想派兵南襲,見己方勇士多在瞌睡打盹,不由得不放棄。
兩支不足千人的漢軍,憑著機智謀略,竟令戰場情勢大為改觀:越來越多的漢軍部隊參與對胡營的夜襲,二人被任命為這些軍隊的主帥,統領襲擾事務。之前陸衡、褚熙浩兩部還隻能對胡騎前營造成影響,後來隨著規模的擴大,整個胡軍從上到下都沒了安生,一入夜便風聲鶴唳,生怕漢軍衝殺進來。
胡軍漸漸也增加了應對的手段,譬如派出大隊人馬在漢軍必經之路上設伏,入夜後漢軍一旦經過即包圍殲滅,初時也得過兩次手。然而陸褚二人畢竟狡詐,及時調整策略,有時幾天不出城,白白令伏兵撲個空,既沒了耐心又白白消耗精力;有時又以襲兵作餌,在其後埋伏大量精兵,胡騎的伏兵剛追上餌兵,卻發現己軍已反被漢軍包圍——此所謂黃雀補蟬,黃雀在後也!突襲與反突襲,伏擊與反伏擊,成為胡漢開春第一戰之中獨特的景觀,曆數千百年戰史也是少有的!
話說胡軍習慣於在沙場縱馬衝殺,橫掃了北方大草原,到了漢境卻不得不入境隨俗,跟漢人打起持久戰來,兩軍對峙日久,漢軍自恃後方糧草充足,自然樂意;然胡軍補給初時由車馬攜帶,數量很是有限,其後主要從所經之地掠奪而得,如今餘糧日少,又不時遭漢軍夜襲燒毀,漸漸露出窘態來。
胡軍貴族聚在屠耆主帳商議,眼下出路隻有兩條:一是休兵北歸,等待合適時機再南下侵漢,隻是單於一心想打出個勝仗來,必不會答應,若真退兵單於定不會輕饒了右屠耆。再者雁門以北本是左屠耆王、單於長子利雅的封地(胡以左為尊,故常以太子為左屠耆王),利雅為須卜氏閼氏所生,右屠耆努多之妹唿衍氏閼氏也為單於生了一個王子,胡俗“子以母貴”,唿衍閼氏位尊於須卜閼氏,依先製應立唿衍閼氏之子為左屠耆,然單於卻違製用須卜閼氏之子利雅。唿衍氏自此與須卜氏及左屠耆結仇。此次南侵本當由左屠耆出擊,努多借上年“雁門之襲”之威,又聯絡蘭氏、邱林氏等貴族支持,總算爭取到帶兵的機會,若無功而返必定難在須卜氏麵前立足。故休兵北歸之計不可取。其二,長城雖城高身長,綿延萬裏,但除了雁門一段布防森嚴外,其餘各地都相當薄弱,尤其雁門西南與西河郡間更是有一段缺失,雖然彼處路途甚為艱險,但卻足以避過漢軍的阻擊南下。此雖無奈之舉,倒也算變通之法。努多決定用第二計。
前方探子忽然來報:胡軍正在拔營向北遁走。眾將一聽,都到長城之上遠望確認,遠遠一看果真在撤營牽馬,向北歸去。眾人以為胡人大軍退了,南侵之危總算解除,都不由得鬆了口氣。便有人提議飛鴻傳書長安,向新帝報喜。陸衡心中卻仍有三分疑惑,隻是在諸將麵前不好直言。待議事結束,陸衡私下詢問於褚丘石:“將軍以為胡人退兵有幾成可信?”褚丘石覺他問得好奇怪,不過心知他自比別人多個心眼,如此問來必定有緣由的,因答道:“看眼下的情形倒是有七八成真,不知你以為如何?”
陸衡遂言道:“我父親曾說過,胡人性格堅韌無比,不達目的決不罷休。他曾遠及極北之地,見胡人捕獵,為了得到一張上等的白毛狐裘,竟可在白狐出沒之處潛伏十天半月之久,直至有所獲方才歸家。現如今胡軍雖叫我軍再三襲擾,士氣大不如前,但傷的隻是皮毛,其主力卻是絲毫未損的,此等形勢下退兵絕非胡人作為,故我以為有詐。”
褚丘石思慮道:“若真如你所言,則胡人應是故意佯裝北歸,先令我城防鬆懈,入夜後再出急兵突擊我長城守軍,屆時我軍猝不及防,長城怕是難守住啊;或者胡軍見我部難以突破,改道從別處南侵——這等作為也不乏先例。”
“誠如將軍所言,我等該探明胡人的確實動向,同時早作準備才是。”
褚丘石甚為同意,急令一股輕騎尾隨胡人斷後之軍,探明其去向。兩個時辰後探子報來:胡軍出走五十裏後改道向西南旋走。
此時其目的已不言自明,褚丘石召集諸將,將輕騎查探到的情報告知眾人,同時委派陳將軍及李氏兄弟各領騎兵一萬直出關塞,牽製阻擊胡軍。兩軍將領暗算距離方位,抄近路追擊,不過個半時辰即與胡人斷後之軍接上了,二話不說就開打。胡軍雖有七萬,比漢軍兩萬人為多,但斷後之部不過數千人,故在一處漢軍又是遠多於胡軍,一陣衝殺,把數千胡軍打得個七零八落,前方右屠耆王得知己軍被圍,一時又敵我交錯在一起,全然不知曉漢軍的兵力,以為定是漢軍主力,急命全軍迴擊救援。
漢軍主帥見誘敵之計已經達成,不等胡騎迴援即向長城方向遁走,胡馬雖快,但兩軍距離畢竟相當,一時半會兒也是難以接近,而且胡人吃了虧鐵定要報複,各分軍雖然人員編製略有分配,畢竟原始粗淺,上了戰場之後便是自由突擊衝殺,比不得漢軍還講陣形分工。胡騎雖然勇猛,打仗卻隨心直率,此時各部都一心追殺前方的漢軍,哪裏顧得其他,等趕上之時已經早到了長城之下。
七萬胡騎被牢牢粘在長城以外,欲攻而不得入,欲走而脫不得。剛顯出撤兵的動作即有大批的漢軍自塞內湧出痛擊其後,令前軍不得不退迴救援。城內城外,兩軍又陷入了之前的僵局。
陸衡明白一直僵持著絕非良策,要徹底結束眼前的窘態隻有一戰,而且必須是一場決定成敗的大戰。顯然胡人也是期望如此。故這一戰既要順胡人的想法,也要出乎其意料,弄出個神來之筆,一擊即斷其首級!——此所謂“斬首”也!
箭已在弦上,催發即在瞬間……
因為這一節中涉及了胡人原型匈奴比較多的政治文化方麵的議題,若有讀者想更了解書中胡人的政治及軍事體製,可以查看http://duyixp。blog。sohu/64837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