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恩的口供,隨著被處決的消息,很快送到了沈雲麵前。
看罷後,沈雲半晌無語。
先前,白柯說要拿王思恩血祭亡魂,那兩個小花妖生前受的刑罰,一樣一樣的都要加倍用在王思恩身上。其實,他也就是嘴上說說而已,嚇唬過後,給了王思恩一個痛快。
可是,王思恩卻至死不知悔改,見白柯沒有在行刑現場,身邊隻有一群花精草怪,在最後一刻還做著用落桑族人的秘法奪舍的美夢。
當然,她不可能得逞。
白柯就是看穿了她的鬼主意,才故意離開,好見識一下落桑族人的“還魂術”。見識了之後,他一巴掌將王恩恩拍得魂飛魄散。
罪行累累的王思恩終於落得了一個應有的下場。
沈雲對王思恩也是深惡痛絕,完全讚成白柯對她的處決。隻是看罷玉簡,他忍不住迴憶起了當年在王家莊第一次看到王思恩的樣子。
那個時候,這個女孩子的眼睛和山裏的清泉一般清澈。
他從她的身上,看不到任何的野心。他看到的,隻是一個全力護佑幼弟的好姐姐。就和當年他的九姐護著他,是一樣的。
所以,他才給了這對姐弟機會。
沒想到,這對姐弟卻雙雙踏上了邪途,最終皆落得了一個可恥而又可悲的下場。
和他們一樣的,還有齊伯等人。
看完了王思恩的口供,沈雲才知道那天叛逃出去的一百多人裏,有大半是被真正的叛徒嚇的,還有一些是過於迷信親朋,稀裏糊塗的跟著行事。就連齊伯也沒有真正動過背叛青木派的念頭。
最初,齊伯隻是想護著野雞嶺營地,等待沈雲平安歸來。隻是護著護著,他在不知不覺之中,野心膨脹,忘了初衷,隻記得護食。
甚至當沈雲歸來,也令他坐立不安起來。對沈雲的種種削減他權力的舉措,暗生惱怒。
但即便是這樣,他還是沒有想到要卷了所有的糧食,率人叛逃。
隻是他被貪婪蒙蔽了心智,看不出王思恩為了量身打造的圈套。
就這樣,他一步又一步的越走越遠。最後,大錯鑄成,他不敢麵對,隻能跟著匆匆逃走。
在逃亡的路上,齊伯等絕大多數人都後悔了。但他們都對《弟子守則》再熟悉不過。事已至此,他們是不可能再迴頭了。自己作死出來的路,唯有硬著頭皮走下去。
另一方麵,他們也不是傻子,對設計他們的修士同盟軍更是恨之入骨。
於是,在逃到野雞嶺的邊界,當真正的叛逃者們都借說實在是跑不動了,提出來要休整一兩天時,齊伯等人立刻意識到這裏頭又有圈套,心裏生了警惕,一個個變得疑神疑鬼的。
看到這裏,沈雲心裏好不慚愧。
王思恩對齊伯等人的心思分析入骨,拿捏得也十分到位。
可是他呢?
真的是疏忽了啊。
再往下看,他看得出來,齊伯等人出逃之後的狀態正是王思恩想要看到的情形——她的下一步計劃就是要誘使這些叛逃者墮魔。如果這些人團結一心,且是鐵了心的要組團逃出野雞嶺,她如何誘發他們的心魔,令他們墮魔?正所謂疑心生暗鬼,據她的切身經驗,心魔就是這麽滋生出來的。
為了加快墮魔的進程,一直暗中跟蹤他們的王思恩給那夥真正的叛逃者們下了新的指令:找機會鬧內訌,將人分成數隊,不要聚在一起。
因為這些才能削弱這些叛徒的力量,而且能令他們彼此相互猜疑,更利於心魔的成長。
本來就已經形同一盤散沙,再加上成心誘導,齊伯等人果真上了當,兩天裏,大吵接著小吵,沒個清淨的時候。最後,為了晚飯的分量問題,他們吵著吵著,終於大打出手,一百多號人終於分成數個團隊,在密林裏各據一方,相互提防。
接下來,王思恩親自出麵,以修士同盟軍特使的身份,隔三岔五的給他們輪流送吃食、藥材。
不過,吃食和藥材隻是誘餌,她真正要送給這些人的是混在儲物袋裏的那些所謂的神功。
名字自然是牛氣之極,仙味十足。而實際上,這些全是極其霸道的旁門左道。是她精心挑選出來。便是青木派的功法包容性極大,也與這些功法相左。隻是這些人修為低下,又被保護得太好,別看一個一個的是長老、管事,最不濟也是個小隊長,其實見識有限得很。他們根本識別不出來。等他們發現不對勁……嗬嗬,一切都晚了。
王思恩費盡心機,為的是進一步削減叛逃者們的戰力,確保計劃的最後成功。
隻是這一迴,她失算了。對這些“神功心法”起了貪念的,隻有少數人。他們恰好就是真正的叛逃者們。而齊伯等大多數人心裏警覺得很,沒有上當。哪怕是練了“神功”的人,修為一日千裏,進展神速,他們也沒有動搖。
很快的,這些人一個接一個的走火入魔,變得人不人,鬼不鬼。齊伯等人終於再也無法自欺欺人,也放棄了對修士同盟軍的最後一絲期望。
他們開始密謀離開野雞嶺,擺脫所謂的特使大人。
王思恩第一時間察覺到了。
已經是自己網裏的獵物,她怎麽可能容他們逃走?
更何況這裏頭還有她恨之入骨,一心想要將之剝皮拆骨的齊伯之流。
這時,錢柳和端木光終於找到了王思恩,兩人合力將後者送進了落桑族人的秘密地牢裏。可以說是救了齊伯等人一命。
除了那些已經入魔的真正叛逃者們,齊伯等人相繼逃出了野雞嶺。
端木光他們得了沈雲的命令,隻是將他們確實離開的情況上報給了沈雲,沒有再繼續追蹤。
如今加上王思恩的供詞,叛逃事件的前因後果,在沈雲這裏是再清楚不過了。
手握玉簡,靜坐了小半天,沈雲長長的歎了一口氣,鋪開紙張,伏案揮筆疾書起來。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從王思恩姐弟倆,齊伯等人的事例裏,不論是他,還是青木派都要好好反省,吸取教訓。
比如說,青木派從開派之日起,就說按規章製度辦事。可是,真的做到了嗎?
從王思恩、齊伯等人的行事上,沈雲覺得沒有。
好吧,他自己也沒有完全做到。
為什麽會這樣呢?
一方麵,王思恩、齊伯等人其實潛意識裏對《弟子守則》的敬畏,遠遠不如對他這個門主大人。換而言之,他們不認《弟子守則》等門派裏的所有規章製度,隻認他這個門主大人。
所以,當他們發現自己不被門主大人認可,或者說,從門主大人這裏得不到他們想要的東西之後,他們便生了背叛之心——王思恩在口供裏分析,認為齊伯沒有真正生出背叛的心思。沈雲是不讚成的。齊伯不過是比王思恩運氣好一些,形勢還沒有讓他真正走到那一步。這兩人從本質上來說,就是一路人。兩人都是那種膽大包天,自私自利,又蠢又自以為聰明的人。更準確的說,齊伯因為年長一些,閱曆更豐富一些,所以,更擅長隱忍、掩藏、偽裝。如果也給齊伯足夠的時間,沈雲相信,齊伯最後對青木派、對他的恨意隻會比王思恩更深,背叛也會更徹底。
這個問題,要如何解決呢?
沈雲覺得,王思恩等人會走到末路,也可以歸根於他們的本性問題。
修行至今,沈雲閱人無數。同時,也充分認識到,一樣米,養百樣人。
青木派要引導凡人修仙,以之為道,為立派之根本,那麽,決定了青木派不能象傳統的修真一樣,在傳法方麵立出各種苛刻的選擇。
所以,如果再碰到王思恩之類的凡人,青木派還是不能拋棄他們,還是要一樣的傳他們修行的功法,引導他們修行。
但是,必須規範、約束他們。
怎麽規範,怎麽約束?沈雲從王思恩等人身上吸取的經驗教訓是,必須更加嚴格的強調《弟子守則》等各項規章製度的無上地位。在它們麵前,青木派上下,人人平等,人人必須遵守。他這個門主首當其衝,必須以之為行為準則。
另一方麵,沈雲覺得,王思恩、齊伯等人都是相當之精明的。他們很會鑽營。而青木派開派不久,《弟子守則》等各項規章製度都很不完善,也給了他們鑽空子的大把機會。每每得手之後,王思恩之流的野心、私欲便等於被喂養大了一些。久而久之,路越走越偏。象王思恩在口供裏便不止一次的提到,她也不知道自己怎麽會走到了這一步。很多時候,她都覺得自己變得很陌生,麵目可憎。
也就是說,助長王思恩等人越長越歪的,其實,青木派不完善的規章製度也是一個原因。
當然,人要鑽營,削尖腦袋鑽空子,那是沒法攔得住的。但完善的規章製度,形成嚴謹的體係,至少能讓這些人受阻、碰壁,受到教訓,從而生出敬畏之心來,受到限製。
由以上兩個方麵,沈雲再得出一個經驗教訓,即,門主大人的權限。
這個問題也要從兩個方麵來著手。一是,先前說過的,他沈雲要帶頭遵守門派裏的各項規章製度,二是,他的權限要削弱。
青木派是他一手創立起來的。是以,在很多方麵,他的命令,往往比規章製度更有威信,更有約束力。
從他個人來說,威信大,好行事。但是,對於青木派來說,卻是禍根子,無異飲鴆止渴。
王思恩、齊伯等人對青木派造成的傷害與損失,是這方麵的明證,亦是慘痛的教訓。
所以,為青木派長久計,也是為了自己的道,沈雲認為自己要做到將門主的權利送進籠子裏。
不然的話,他也沒有把握,自己有一天,會不會步上王思恩、齊伯等人的後塵,自我膨脹,麵目全非。
具體的要怎麽做呢?
沈雲首先想到的是提高長老會的權限和威信。
長老會不象門主一職。它最大的優勢是,長老會由多人組成。這些人勢均力敵,很難變成隻有一個聲音。所以,長老會整體走偏的機率,遠遠小於門主。
提到這個問題,他不得不承認,長老會雖然取得了一些成功,閃光點和可取之處不少,但是和他這個門主一樣,需要改進的地方太多……
刷刷刷……等放下筆來,沈雲這才發現,屋子裏的落桑珠不知道什麽時候亮了起來。屋外夜色深沉,霧氣朦朧。
竟然已經將近子夜。
“咕嚕咕嚕……”,腸鳴如雷。
晚飯也顧不上去吃。這是餓了呢。
沈雲摸了摸肚子,心道:如果齊伯還在……
想到這裏,他神色黯然,又是禁不住的歎氣。
看著麵前這迭厚厚的稿紙,沈雲自言自語道:“不能再有更多的齊伯了。”從書案後麵站起來,改變的決心更甚。
隻是這些匆匆寫成,還稱不上是方案,隻是他的一些感悟與反省。很多內容還要細化,要反複斟酌,修改。另外有很多地方,他其實還沒考慮成熟。
如果魏清塵、道長他們在,那就好了。他可以拿出來,與他們商量,討論,共同推敲……
想到這裏,沈雲將稿紙先收進百寶囊裏,揉了揉肚子,大步往外走去。
天大地大,吃飯最大。填飽肚子先!
廚房那邊卻他留了飯。見他過來,當值的管事連忙將飯菜從灶上端過來。
他們也是有心了。
吃過晚飯後,灶上按規定便撤了火。但是,灶膛裏有餘溫。他們將飯菜用大瓦缽裝著,放在灶膛裏。這會兒拿出來,還是熱的。
見沈雲吃得甚歡,管事在一旁眉開眼笑的解釋道:“擱儲物袋裏,飯菜也能保溫,那是在外頭,沒辦法講究。在家裏的話,還是擱在灶膛裏熱著,沾些柴火氣,更好吃一些。平時,我們都是這樣留飯的。”
沈雲這才知道,原來,廚房那邊向來都是這樣給因故沒趕上飯點的弟子們留飯的。對此,他甚是讚同,一邊吃,一邊點頭道:“吃著更香哩。”
管事大受鼓舞:“那麽,以後,我們給你留飯,也一樣的用灶膛熱著。”
“好啊。”沈雲滿口應下。
看罷後,沈雲半晌無語。
先前,白柯說要拿王思恩血祭亡魂,那兩個小花妖生前受的刑罰,一樣一樣的都要加倍用在王思恩身上。其實,他也就是嘴上說說而已,嚇唬過後,給了王思恩一個痛快。
可是,王思恩卻至死不知悔改,見白柯沒有在行刑現場,身邊隻有一群花精草怪,在最後一刻還做著用落桑族人的秘法奪舍的美夢。
當然,她不可能得逞。
白柯就是看穿了她的鬼主意,才故意離開,好見識一下落桑族人的“還魂術”。見識了之後,他一巴掌將王恩恩拍得魂飛魄散。
罪行累累的王思恩終於落得了一個應有的下場。
沈雲對王思恩也是深惡痛絕,完全讚成白柯對她的處決。隻是看罷玉簡,他忍不住迴憶起了當年在王家莊第一次看到王思恩的樣子。
那個時候,這個女孩子的眼睛和山裏的清泉一般清澈。
他從她的身上,看不到任何的野心。他看到的,隻是一個全力護佑幼弟的好姐姐。就和當年他的九姐護著他,是一樣的。
所以,他才給了這對姐弟機會。
沒想到,這對姐弟卻雙雙踏上了邪途,最終皆落得了一個可恥而又可悲的下場。
和他們一樣的,還有齊伯等人。
看完了王思恩的口供,沈雲才知道那天叛逃出去的一百多人裏,有大半是被真正的叛徒嚇的,還有一些是過於迷信親朋,稀裏糊塗的跟著行事。就連齊伯也沒有真正動過背叛青木派的念頭。
最初,齊伯隻是想護著野雞嶺營地,等待沈雲平安歸來。隻是護著護著,他在不知不覺之中,野心膨脹,忘了初衷,隻記得護食。
甚至當沈雲歸來,也令他坐立不安起來。對沈雲的種種削減他權力的舉措,暗生惱怒。
但即便是這樣,他還是沒有想到要卷了所有的糧食,率人叛逃。
隻是他被貪婪蒙蔽了心智,看不出王思恩為了量身打造的圈套。
就這樣,他一步又一步的越走越遠。最後,大錯鑄成,他不敢麵對,隻能跟著匆匆逃走。
在逃亡的路上,齊伯等絕大多數人都後悔了。但他們都對《弟子守則》再熟悉不過。事已至此,他們是不可能再迴頭了。自己作死出來的路,唯有硬著頭皮走下去。
另一方麵,他們也不是傻子,對設計他們的修士同盟軍更是恨之入骨。
於是,在逃到野雞嶺的邊界,當真正的叛逃者們都借說實在是跑不動了,提出來要休整一兩天時,齊伯等人立刻意識到這裏頭又有圈套,心裏生了警惕,一個個變得疑神疑鬼的。
看到這裏,沈雲心裏好不慚愧。
王思恩對齊伯等人的心思分析入骨,拿捏得也十分到位。
可是他呢?
真的是疏忽了啊。
再往下看,他看得出來,齊伯等人出逃之後的狀態正是王思恩想要看到的情形——她的下一步計劃就是要誘使這些叛逃者墮魔。如果這些人團結一心,且是鐵了心的要組團逃出野雞嶺,她如何誘發他們的心魔,令他們墮魔?正所謂疑心生暗鬼,據她的切身經驗,心魔就是這麽滋生出來的。
為了加快墮魔的進程,一直暗中跟蹤他們的王思恩給那夥真正的叛逃者們下了新的指令:找機會鬧內訌,將人分成數隊,不要聚在一起。
因為這些才能削弱這些叛徒的力量,而且能令他們彼此相互猜疑,更利於心魔的成長。
本來就已經形同一盤散沙,再加上成心誘導,齊伯等人果真上了當,兩天裏,大吵接著小吵,沒個清淨的時候。最後,為了晚飯的分量問題,他們吵著吵著,終於大打出手,一百多號人終於分成數個團隊,在密林裏各據一方,相互提防。
接下來,王思恩親自出麵,以修士同盟軍特使的身份,隔三岔五的給他們輪流送吃食、藥材。
不過,吃食和藥材隻是誘餌,她真正要送給這些人的是混在儲物袋裏的那些所謂的神功。
名字自然是牛氣之極,仙味十足。而實際上,這些全是極其霸道的旁門左道。是她精心挑選出來。便是青木派的功法包容性極大,也與這些功法相左。隻是這些人修為低下,又被保護得太好,別看一個一個的是長老、管事,最不濟也是個小隊長,其實見識有限得很。他們根本識別不出來。等他們發現不對勁……嗬嗬,一切都晚了。
王思恩費盡心機,為的是進一步削減叛逃者們的戰力,確保計劃的最後成功。
隻是這一迴,她失算了。對這些“神功心法”起了貪念的,隻有少數人。他們恰好就是真正的叛逃者們。而齊伯等大多數人心裏警覺得很,沒有上當。哪怕是練了“神功”的人,修為一日千裏,進展神速,他們也沒有動搖。
很快的,這些人一個接一個的走火入魔,變得人不人,鬼不鬼。齊伯等人終於再也無法自欺欺人,也放棄了對修士同盟軍的最後一絲期望。
他們開始密謀離開野雞嶺,擺脫所謂的特使大人。
王思恩第一時間察覺到了。
已經是自己網裏的獵物,她怎麽可能容他們逃走?
更何況這裏頭還有她恨之入骨,一心想要將之剝皮拆骨的齊伯之流。
這時,錢柳和端木光終於找到了王思恩,兩人合力將後者送進了落桑族人的秘密地牢裏。可以說是救了齊伯等人一命。
除了那些已經入魔的真正叛逃者們,齊伯等人相繼逃出了野雞嶺。
端木光他們得了沈雲的命令,隻是將他們確實離開的情況上報給了沈雲,沒有再繼續追蹤。
如今加上王思恩的供詞,叛逃事件的前因後果,在沈雲這裏是再清楚不過了。
手握玉簡,靜坐了小半天,沈雲長長的歎了一口氣,鋪開紙張,伏案揮筆疾書起來。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從王思恩姐弟倆,齊伯等人的事例裏,不論是他,還是青木派都要好好反省,吸取教訓。
比如說,青木派從開派之日起,就說按規章製度辦事。可是,真的做到了嗎?
從王思恩、齊伯等人的行事上,沈雲覺得沒有。
好吧,他自己也沒有完全做到。
為什麽會這樣呢?
一方麵,王思恩、齊伯等人其實潛意識裏對《弟子守則》的敬畏,遠遠不如對他這個門主大人。換而言之,他們不認《弟子守則》等門派裏的所有規章製度,隻認他這個門主大人。
所以,當他們發現自己不被門主大人認可,或者說,從門主大人這裏得不到他們想要的東西之後,他們便生了背叛之心——王思恩在口供裏分析,認為齊伯沒有真正生出背叛的心思。沈雲是不讚成的。齊伯不過是比王思恩運氣好一些,形勢還沒有讓他真正走到那一步。這兩人從本質上來說,就是一路人。兩人都是那種膽大包天,自私自利,又蠢又自以為聰明的人。更準確的說,齊伯因為年長一些,閱曆更豐富一些,所以,更擅長隱忍、掩藏、偽裝。如果也給齊伯足夠的時間,沈雲相信,齊伯最後對青木派、對他的恨意隻會比王思恩更深,背叛也會更徹底。
這個問題,要如何解決呢?
沈雲覺得,王思恩等人會走到末路,也可以歸根於他們的本性問題。
修行至今,沈雲閱人無數。同時,也充分認識到,一樣米,養百樣人。
青木派要引導凡人修仙,以之為道,為立派之根本,那麽,決定了青木派不能象傳統的修真一樣,在傳法方麵立出各種苛刻的選擇。
所以,如果再碰到王思恩之類的凡人,青木派還是不能拋棄他們,還是要一樣的傳他們修行的功法,引導他們修行。
但是,必須規範、約束他們。
怎麽規範,怎麽約束?沈雲從王思恩等人身上吸取的經驗教訓是,必須更加嚴格的強調《弟子守則》等各項規章製度的無上地位。在它們麵前,青木派上下,人人平等,人人必須遵守。他這個門主首當其衝,必須以之為行為準則。
另一方麵,沈雲覺得,王思恩、齊伯等人都是相當之精明的。他們很會鑽營。而青木派開派不久,《弟子守則》等各項規章製度都很不完善,也給了他們鑽空子的大把機會。每每得手之後,王思恩之流的野心、私欲便等於被喂養大了一些。久而久之,路越走越偏。象王思恩在口供裏便不止一次的提到,她也不知道自己怎麽會走到了這一步。很多時候,她都覺得自己變得很陌生,麵目可憎。
也就是說,助長王思恩等人越長越歪的,其實,青木派不完善的規章製度也是一個原因。
當然,人要鑽營,削尖腦袋鑽空子,那是沒法攔得住的。但完善的規章製度,形成嚴謹的體係,至少能讓這些人受阻、碰壁,受到教訓,從而生出敬畏之心來,受到限製。
由以上兩個方麵,沈雲再得出一個經驗教訓,即,門主大人的權限。
這個問題也要從兩個方麵來著手。一是,先前說過的,他沈雲要帶頭遵守門派裏的各項規章製度,二是,他的權限要削弱。
青木派是他一手創立起來的。是以,在很多方麵,他的命令,往往比規章製度更有威信,更有約束力。
從他個人來說,威信大,好行事。但是,對於青木派來說,卻是禍根子,無異飲鴆止渴。
王思恩、齊伯等人對青木派造成的傷害與損失,是這方麵的明證,亦是慘痛的教訓。
所以,為青木派長久計,也是為了自己的道,沈雲認為自己要做到將門主的權利送進籠子裏。
不然的話,他也沒有把握,自己有一天,會不會步上王思恩、齊伯等人的後塵,自我膨脹,麵目全非。
具體的要怎麽做呢?
沈雲首先想到的是提高長老會的權限和威信。
長老會不象門主一職。它最大的優勢是,長老會由多人組成。這些人勢均力敵,很難變成隻有一個聲音。所以,長老會整體走偏的機率,遠遠小於門主。
提到這個問題,他不得不承認,長老會雖然取得了一些成功,閃光點和可取之處不少,但是和他這個門主一樣,需要改進的地方太多……
刷刷刷……等放下筆來,沈雲這才發現,屋子裏的落桑珠不知道什麽時候亮了起來。屋外夜色深沉,霧氣朦朧。
竟然已經將近子夜。
“咕嚕咕嚕……”,腸鳴如雷。
晚飯也顧不上去吃。這是餓了呢。
沈雲摸了摸肚子,心道:如果齊伯還在……
想到這裏,他神色黯然,又是禁不住的歎氣。
看著麵前這迭厚厚的稿紙,沈雲自言自語道:“不能再有更多的齊伯了。”從書案後麵站起來,改變的決心更甚。
隻是這些匆匆寫成,還稱不上是方案,隻是他的一些感悟與反省。很多內容還要細化,要反複斟酌,修改。另外有很多地方,他其實還沒考慮成熟。
如果魏清塵、道長他們在,那就好了。他可以拿出來,與他們商量,討論,共同推敲……
想到這裏,沈雲將稿紙先收進百寶囊裏,揉了揉肚子,大步往外走去。
天大地大,吃飯最大。填飽肚子先!
廚房那邊卻他留了飯。見他過來,當值的管事連忙將飯菜從灶上端過來。
他們也是有心了。
吃過晚飯後,灶上按規定便撤了火。但是,灶膛裏有餘溫。他們將飯菜用大瓦缽裝著,放在灶膛裏。這會兒拿出來,還是熱的。
見沈雲吃得甚歡,管事在一旁眉開眼笑的解釋道:“擱儲物袋裏,飯菜也能保溫,那是在外頭,沒辦法講究。在家裏的話,還是擱在灶膛裏熱著,沾些柴火氣,更好吃一些。平時,我們都是這樣留飯的。”
沈雲這才知道,原來,廚房那邊向來都是這樣給因故沒趕上飯點的弟子們留飯的。對此,他甚是讚同,一邊吃,一邊點頭道:“吃著更香哩。”
管事大受鼓舞:“那麽,以後,我們給你留飯,也一樣的用灶膛熱著。”
“好啊。”沈雲滿口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