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世華從徐城鎮迴來後,就沒有再去其他的地方,這幾天張世華一直都是在陽水鎮待著,天氣是一天天變冷,不過弓手們的訓練卻並沒有停止。


    而且張世華因為手中有了銀錢,自然也不會對弓手們小氣,現在的巡檢司弓手每人張世華都發了兩套棉衣,再加上巡檢司的都是一些年輕小夥子這點寒冷還是沒事的。


    至於徐城鎮那邊,張世華除了派人不時留意一下就沒有其他舉動了,畢竟對於張世華來說,隻要是白蓮教不主動招惹他,他也不想招惹白蓮教,更不想和白蓮教有什麽瓜葛。


    張世華心中並沒有那麽大的野心,說實話他現在對自己的生活很滿意,雖說現在的自己還有和自己一樣的一群漢人正被一群異族統治著,但張世華卻因為家庭的關係並沒有受到過蒙古人的迫害。


    而且張世華前世又是生在一個各個民族和平共處的時代,這就導致張世華不可能像其他那些受過蒙古人迫害的百姓一樣,那麽的憎恨蒙古人。


    而張世華之所以會在這陽水鎮擔任巡檢,訓練弓手更多的也隻是為了亂世中可以自保。


    張世華知道他這種想法或許很自私,但是他在這個世界也有家庭、有親人,他不可能冒著家人都被殺死的風險去造反,去開創一個所謂的新的時代。


    之後的半個月,張世華的生活過的很尋常,巡檢司並沒有遭遇過什麽戰事,張世華每天幹的最多的事也隻是在校場上訓練弓手。


    在張世華的訓練下,現在新招募的五十名弓手已經訓練的差不多了,刀盾兵也早就訓練裝備好了。


    至於盜匪,自從張世華將近百名河盜全部殺死之後,th縣附近的劫匪就完全被張世華嚇破了膽了。


    他們現在躲張世華還來不及呢,又怎麽可能敢去張世華治下的四鎮找事。


    而這種太平無事情況,四鎮的百姓們自然是十分高興,但卻是苦了四鎮之外的那些百姓們了。


    劫匪們不能在四鎮劫掠,自然就會流竄到四鎮之外的其他地區去劫掠,或是加重在其他地區的劫掠程度。


    就比如現在的th縣以南,劫匪之多手段之狠就遠超往年,而縣裏卻對這些活躍在南邊的盜匪毫無辦法。


    沒辦法,縣尹就隻能找張世華這個巡檢幫忙,至於本縣的縣尉那就是一個酒囊飯桶,指望他還不如指望這個世界上有鬼。


    至於讓張世華負責全縣所有鄉鎮是不是於理不符,縣尹馮富樂也管不了這麽多了。


    現在我們的馮縣尹隻知道如果沒辦法解決縣城南邊的劫匪,那他這個縣尹也就做到頭了,所以現在的他才懶得管縣中的縣尉會怎麽想。


    不過th縣的縣尉劉錢就算知道張世華有可能會分割他的權力,他也沒多大意見,畢竟對我們這位劉縣尉來說剿滅這種事離他太遠了,他之所以能成為這th縣的縣尉,就是靠賄賂上官,對他來說能在上任時把錢撈夠本才是關鍵,至於剿匪,張世華他願意去就去嘍。


    發正張世華剿匪總不會少了他一份功勞,他高興還來不及呢,又怎麽會有意見。


    於是在這種情況下,縣中自然而然的就命令張世華這個巡檢,帶領麾下弓手去南麵剿匪。


    在十月底,張世華就接到了上麵派他去南麵剿匪的命令,對於這個命令張世華也不禁有些哭笑不得,看來現在縣中的老爺們還真把他當做自家的長工了。


    想一點好處不給自己,就憑借一紙公文就讓自己去給他們拚命,他們當自己是傻子嗎?


    於是張世華便讓周四九寫給了縣中一份迴文,在這份迴文中,張世華是各種哭窮,到最後更是寫到巡檢司的弓手們還缺少護甲防具,希望縣尹大人能下撥下來一百副弓手防具,這樣自己才能帶著弓手們去剿匪。


    當張世華的這份迴文到了馮縣尹手中時,看完張世華迴文的馮縣令勃然大怒,他一把將張世華的迴文扔在了地上,大聲吼道:他張世華以為自己是誰,不過是一名從九品的小武官罷了,他竟然敢跟本官談條件。


    不過等到馮縣令自己冷靜下來後,卻無奈的發現自己好像還真奈何不了張世華,沒錯張世華在名義上的確是受自己指揮,可是那也隻是名義上罷了,自己這個縣令可沒有罷免張世華這個巡檢的權利,再說人家張世華的張家在上麵也不是沒有路子,他這個外地調來的縣令真要是跟張家這樣的地頭蛇幹起來,最後吃虧的一定是他。


    再說人家也隻是要些防具用來剿匪,用的還是縣裏的東西又不是他的。


    於是無奈的縣尹一邊安慰著自己,一邊便捏著鼻子認了,讓人從縣中的府庫中取出了一百副皮甲,送到了陽水鎮巡檢司。


    而當張世華接到縣中送來的皮甲時,臉上的笑容便止不住的露了出來,雖說這些皮甲在名義上並不是屬於張世華的,還是屬於縣中的,可是到了張世華自己的手上,又怎麽真的可能再將這些皮甲吐出去。


    現在既然好處也拿到了,也要開始處理剿匪的事情了,張世華心裏想到。


    再說現在巡檢司中的五十名新弓手剛訓練好,也該帶他們出去見見血了。


    而後等到張世華拿到護甲的第二天,也就是農曆十一月初一,張世華便帶著巡檢司新老弓手共計一百人,排著整齊的隊列,帶著陽水鎮父老鄉親的祝福,浩浩蕩蕩的離開了陽水鎮。


    在傍晚時,張世華他們才趕到了縣城,而縣城的百姓們看到巡檢司的百餘名弓手,一下子就被震撼到了。


    一百餘人,在行走時竟然隻發出了一個人的腳步聲,那整齊劃一的步伐、還有弓手們腰間手上拿著的鋥亮的戰刀、長槍,和身上那看著堅固無比的皮甲,都深深震撼到的周圍的百姓。


    圍觀的百姓們,看著巡檢司的弓手不禁讚歎道:天哪,這樣的精兵竟然隻是巡檢司的弓手,我怎麽覺得這些人都快趕上州中的官兵了。


    另一人聽了這話卻不屑的哼了一聲說道:得了吧,州中的官兵我又不是沒見過,那水平也就和咱們縣裏的官兵差不多,又哪能和這些人相提並論。


    這位兄弟說的對,州中的官兵和這些人一比的確是差遠了,可是你們知道嗎,就在兩個月前巡檢司的弓手還不是這幅樣子呢,我聽說巡檢司之所以能變成這樣,全是靠了咱們縣城張家的大少爺“張世華張巡檢”訓練的。


    天哪,竟然隻訓練了兩個月就訓練出了這樣的精兵,看來這張大少爺果然是知兵善戰的人啊!


    可不是嗎,要不然能用不到兩個月,就接連剿滅了兩股悍匪。


    有了這樣的精兵,南邊的老百姓可算是得救了。


    張世華他們就這樣在周圍百姓們的讚歎中,進入了th縣縣城。


    不過張世華的臉上卻沒有因為周圍百姓的誇讚而露出笑容,反倒張世華心中還有些生氣,自己帶著人辛辛苦苦的從陽水鎮趕來為縣中剿匪,你馮富樂身為縣尹好歹也要親自迎接一下吧。


    雖說張世華借故向馮富樂要了一百副防具,但是張世華萬萬沒想到這位馮縣令會如此小肚雞腸,到了現在還端著臭架子,想以此給自己難堪嗎,張世華心裏想到。


    可馮富樂這樣的舉動卻讓張世華越發的不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元末稱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須臾乾坤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須臾乾坤並收藏元末稱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