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剛吃年飯時提到的新黨書記是一個多月前才來陽光鄉報到的。那一天,一輛黑色的“本田”轎車駛進了陽光鄉的“小香港”。當天恰逢趕集,“小香港”內人群熙熙攘攘,貨攤的主人和買主們正熱火朝天地討價還價,氣宇軒昂的“本田”在“小香港”內隻能像一隻甲殼蟲向前慢慢爬行。
“這是路嗎?”“本田”內一位帶眼鏡的清瘦中年男人自言自語道。他是清河縣的組織部副部長孔子明,這次是陪著老同學王天亮來陽光鄉報到上任的。
“通往鄉政府隻有這一條路,趕集的日子人多,你即使按破喇叭老百姓對你也是愛理不理,所以隻能自己小心些。”司機接過話說道。
“鄉政府不管麽?”孔子明問司機。
“這個不清楚,我記得每次來都這樣。如果運氣好,碰上不趕集的日子就好些。”
坐在後排的王天亮緊鎖眉頭,沉默不語。
王天亮今年三十九歲,在官場是個不上不下的年齡。他這次是從本縣的豐平鄉調來任陽光鄉的黨委書記,調任前在組織部工作的老同學孔子明就給他透了口風。他對這次調任不甚滿意。他原本想迴縣城當個局長或者主任什麽的,結果未能如願。“失手”的原因他不甚清楚,或許如孔子明說的是“少燒了一灶火”(錢比人家送的少)吧。現在他想做的就是在新任上弄出點動靜,讓那些龜孫王八知道他王天亮非等閑之輩,屆時再到關鍵人物那裏猛燒幾把火,就不信搞不定。
“本田”駛進了鄉政府四合院,孔子明和王天亮下了車。鄉辦公室主任郝有才立即點起了一掛長長的鞭炮,然後小跑上去雙手緊握孔子明的手說道:“老孔同誌,一路辛苦,小弟迎接來遲,恕罪!恕罪!”
“你總是這麽客氣。讓我介紹一下,這是你們鄉新來的黨委書記王天亮同誌。” 孔子明和郝有才早就相識,來之前孔子明跟他打過招唿。
“久仰!久仰!我們盼星星盼月亮,終於把您盼來了。我叫郝有才,在辦公室聽差。”
王天亮微微一笑。這時鄉政府其他正副科級幹部都過來了,郝有才一一向他倆作介紹。
中午時分,鄉政府食堂裏擺上了酒宴,鄉政府的正副科級全部到場,為王天亮接風洗塵。在桌上大家都未談工作上的事情。郝有才表現特別積極,一會兒給王天亮、孔子明敬酒,一會兒講上幾個笑話,酒宴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進行。
第二天,郝有才安排了一個新任書記與全體鄉幹部的見麵會。在會上王天亮作了自我介紹,並聽取了鄉長陳公昊對陽光鄉情況的簡短匯報。走馬上任後,王天亮開始馬不停蹄地走訪各村各點。走訪期間他除了提問外,很少發表個人意見,讓各村委的幹部摸不到他的深淺。
還不到十天就要過年了。王天亮挑了個趕集的日子,讓郝有才引路,帶領正副科級幹部在鄉上的角角落落走了一遍,迴來之後立即召開了工作會議。
“一圈走下來,大家都談談自己的感想吧。”王天亮對在座的幹部說道。
“蠻熱鬧的,老百姓這兩年兜裏有了些錢,有事沒事都來集上轉轉,捎點東西迴去。”郝有才率先發言。
“不見得吧,莊稼人家裏活多,東西要不是非買不可的話,誰會沒事來閑逛呢?”鄉紀檢書記鍾誌明不認同郝有才的說法。
“要我說呀,咱們應該治理治理街上的秩序了。現在的老百姓也太不象話了,為了幾個小錢什麽都不顧,擺攤都擺到鄉政府門口了;如再不管的話,我看他們接下來就該擺到咱們院裏來了——什麽玩意!”鄉武裝部長胡大春顯然對這些擺攤的人極為不滿。
“咱們鄉幹部的家屬不也在門口擺攤麽?你別看他們賺錢少,但好歹能混口飯吃,你不讓擺,他們會答應麽?何況我們還收了人家的衛生費。”副鄉長白芒火說。
“剛才大家也都看到了,鄉上的農貿市場狹窄、擁擠,且年久失修,已經破爛不堪了。頂棚是用石棉瓦蓋的,上麵有許多破洞,碰上下雨天,外麵下大雨,裏麵下小雨,在裏麵買菜和賣菜的人都叫苦不迭。要是能修一個新的農貿市場,老百姓肯定會對鄉政府感恩戴德。”常務副鄉郭光輝一邊說,一邊查看王天亮的臉色。
“誰不知道要修,可錢呢?現在鄉幹部吃飯都成問題,拿什麽去搞這麽一個大工程。”鄉長陳公昊無奈地說。
“我看咱們現在要做的、且能做到的就是治理一下‘小香港’。店主們本可以在店內做買賣,可他們非要占道賣東西,簡直成了路霸。人家在鄉政府門口擺攤的攤販多少交了點衛生費,他們占道經營交了啥?什麽都沒交!”胡大春忿忿地敲了敲桌子,“咱們一定要勒令他們把店鋪門口的攤檔拆除掉,還大家一條寬敞的路!”
“你們知道麽,‘小香港’裏的‘好又香’餐館新出了一道菜,叫‘童子拜壽’。其實就是將生下來不到一星期的乳豬扒掉內髒清蒸,再醮上調料吃,味道好極了!有空王書記去嚐嚐?”郝有才轉過臉來興奮地對王天亮說,強咽了一下口水。
“嚐個屁!你不說吃就會死麽?想吃自己吃去!”王天亮突然大聲發話,瞪圓了眼睛盯著郝有才,把個郝有才盯得像鬥敗了的公雞,蔫蔫地低下了頭。
在場的幹部都驚呆了,這是王天亮自上任以來大家第一次看他發脾氣,而且不留任何情麵。會場頓時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
過了好一會兒,鄉長陳公昊接過胡大春的話題說:“鄉上的街容街貌確實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地步了,問題拖到現在未解決,我作為鄉長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這次治理我想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不能像過去一樣雷聲大、雨點小,久而久之老百姓就不當一迴事了。我看這樣,哪天我們抽空坐下來仔細研究一下,拿出一個切實可行的方案,力爭這次整治藥到病除,永不複發。王書記,你的意見呢?”陳公昊說完,用征詢的目光看著王天亮。
“研究可以,但要快!”王天亮說,“我這段時間一直在下麵走訪,看到了一些,也聽到了一些。別的我先不說,我隻想和各位談一談政府與群眾的關係。政府是什麽?說白了政府就是管理群眾的機構。國家給予你管理的權力,你不管,或者管不好,就是你政府的責任。如今的群眾不是當年支援八路軍、解放軍的群眾了,隨著社會的發展,他們的頭腦越來越複雜,也就越來越不好管。如果你心慈手軟,他們就認為你是隻病貓,就會有人跳出來和你叫板,刁鑽得很啦!政府如何管理群眾呢?毛主席老人家曾經就說過一句話: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管理和被管理永遠是一對矛盾,有矛盾就有鬥爭,要想在鬥爭中取得勝利,你就必須強過你的對手;否則你就被對手壓倒了。陽光鄉的工作今後如何開展,老實說,我現在心裏還沒有底,還有很多情況要了解,毛主席不是說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麽。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從今天開始,大家一定要改掉以往拖拖拉拉、婆婆媽媽的工作作風!咱們都是爺們,做事就應該拿出爺們的魄力,今後決不允許任何人在這裏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鍾。誰不作為,出了問題我就揪誰的辮子……”
王天亮康慨激昂地說了一通,讓在座的幹部又吃了一驚,有人耳朵聽著心裏在打鼓,也有人心裏暗暗佩服。散會前,王天亮對陳公昊說:“小陳,你再組織大家討論一下,拿出一個可行的方案,這個問題一定要在過年前解決掉!”
陳公昊不敢怠慢,第二天就給王天亮匯報了他們討論的方案。
“就這樣辦!”王天亮當場拍板同意了。
在一個趕集的日子,陳公昊將鄉裏的幹部分成五個小組,每個小組都有自己明確的責任區,由一位領導幹部帶領著,到鄉上各店鋪、各攤點下通知,要求各店鋪撤掉占道經營的貨攤。鄉政府門口的臨時攤點一律搬到派出所前麵的大空地上,那裏陳公昊早安排人釘上了一排木樁,隔了一片空地擺臨時攤點。在鄉上顯眼的地方,鄉幹部貼上了大字報,將通知內容寫在上麵,並說明屆時若有不照辦者,將沒收一切財物。
一時間,鄉上的店主和攤販們議論紛紛,大家口頭上答應照辦,但心裏都不以為然,這種事情以前又不是沒發生過,光打雷,不下雨,嚇唬誰呢。
又是一個趕集日,早飯過後,鄉政府的幹部全體出動,身後跟了一輛“龍馬”貨運車,準備“清洗”街道。
鄉政府的幹部當然知道這一次整治街道非同尋常,有親屬擺攤的鄉幹部早就叮囑了親屬近期不要出攤。因此,今天鄉政府門口的臨時攤點零零散散,比以往少了將近一半;其它地方則一切照舊。
看到還有人在鄉政府門前擺攤,王天亮心裏一陣冷笑,大喝一聲:“給我動手!”一時間,鄉幹部仿佛聽到了衝鋒的號角,個個如狼似虎地撲向攤點。攤主們一時還沒緩過神來,擺在地上的貨物就頃刻間被一掃而光。站在遠處的攤販們看到這架勢,想都沒想卷起貨物拚命狂奔,鄉幹部不依不饒,像貓追耗子般追上去一把奪下貨物。
貨物被搶的攤主們有的好漢不吃眼前虧,一聲不吭地站在旁邊;有的則哭天搶地,罵鄉幹部不是人。一位六十多歲的老漢拉住鄉幹部不放手,要求返還貨物。鄉幹部根本不吃這一套,一把將老漢推倒在地上,任他在地上哭哭啼啼……
鄉幹部們現在轉戰到了“小香港”。王天亮一看肺都氣炸了——沒有一家店鋪拆掉門前的貨攤。“真操蛋!給我全部拆掉,誰敢阻攔抓誰!”王天亮大聲下令道。鄉幹部不由分說,驅散貨攤前的顧客,七手八腳開始了拆卸作業,將“勝利果實”全部扔進了“龍馬”的敞篷車鬥裏。店主們看得目瞪口呆,但沒有一個敢反抗,默默地看著鄉幹部將自己的東西拿走。
經過鄉幹部一上午的“艱苦奮戰”,陽光鄉各街道清理得幹幹淨淨,“龍馬”來來迴迴跑了十幾趟,將沒收來的“戰利品”傾倒在鄉政府的籃球場上。
“街道是誰負責掃?”王天亮問隨行的人。
“柳根寶。”郝有才答道。
“給我叫來!”
“是!”郝有才答應了一聲,就急急忙忙找柳根寶去了。
不大一會兒,柳根寶被帶到了王天亮麵前。
王天亮一看柳根寶差點沒樂出來。柳根寶看上去五十多歲。頭發亂篷篷的,穿一件露了豬油(棉花)的破棉襖,胸前的紐扣掉得一顆不剩,隻好用一根稻草搓的繩子捆著。小腿上褲腳吊得老高,一隻腳光著,另一隻腳套著破襪子。腳上的兩隻舊解放鞋前麵都開了幫,腳丫子露在外麵。一眼看上去,柳根寶分明是個乞丐。
“你就是柳根寶麽?”王天亮問他。
“是!首長!”柳根寶挺直腰板,大聲答道。
王天亮實在憋不住了,哈哈大笑,旁邊的鄉幹部也跟著笑起來。
“你一個人負責掃鄉上所有的街道麽?”王天亮繼續問他。
“對,就他一個人負責。”郝有才替柳根寶迴答。
“沒問你,要他自己講。”王天亮斜了郝有才一眼。
“是!我一個人掃!”
“你一天掃幾遍啊?”
“掃兩遍,上午一遍,下午一遍。”
“掃街一個月多少錢?”
“一百五十塊!”
“好,柳根寶,你給我聽著:從明天開始,你給我早、中、晚各掃一遍。要是哪一天少掃一遍,我拿你是問,聽到沒有!”王天亮瞪著眼睛對他大聲說。
柳根寶嚇了一跳,不由自主提了下褲子,然後也大聲說:“是!首長!”
“別老是首長首長的,叫我老王就可以了。當然,不會白讓你辛苦,以後每月給你多加五十元。”
“謝謝首長!不,謝謝老王!”柳根寶感恩戴德地向王天亮作了作輯。
沒收來的東西堆滿了籃球場,有半數店主過來贖走了一部分值錢的貨物。王天亮讓郝有才組織人清理剩下的東西,叮囑大家一件都不允許拿來私用,除了可當柴火燒的竹木材料外,其餘的一律封存起來。
自從這次整治後,再也沒人敢占道經營和亂設攤點了。鑒於王天亮這次整理“小香港”的手段兇狠潑辣,老百姓給他送了一個外號——“閻王”。
“這是路嗎?”“本田”內一位帶眼鏡的清瘦中年男人自言自語道。他是清河縣的組織部副部長孔子明,這次是陪著老同學王天亮來陽光鄉報到上任的。
“通往鄉政府隻有這一條路,趕集的日子人多,你即使按破喇叭老百姓對你也是愛理不理,所以隻能自己小心些。”司機接過話說道。
“鄉政府不管麽?”孔子明問司機。
“這個不清楚,我記得每次來都這樣。如果運氣好,碰上不趕集的日子就好些。”
坐在後排的王天亮緊鎖眉頭,沉默不語。
王天亮今年三十九歲,在官場是個不上不下的年齡。他這次是從本縣的豐平鄉調來任陽光鄉的黨委書記,調任前在組織部工作的老同學孔子明就給他透了口風。他對這次調任不甚滿意。他原本想迴縣城當個局長或者主任什麽的,結果未能如願。“失手”的原因他不甚清楚,或許如孔子明說的是“少燒了一灶火”(錢比人家送的少)吧。現在他想做的就是在新任上弄出點動靜,讓那些龜孫王八知道他王天亮非等閑之輩,屆時再到關鍵人物那裏猛燒幾把火,就不信搞不定。
“本田”駛進了鄉政府四合院,孔子明和王天亮下了車。鄉辦公室主任郝有才立即點起了一掛長長的鞭炮,然後小跑上去雙手緊握孔子明的手說道:“老孔同誌,一路辛苦,小弟迎接來遲,恕罪!恕罪!”
“你總是這麽客氣。讓我介紹一下,這是你們鄉新來的黨委書記王天亮同誌。” 孔子明和郝有才早就相識,來之前孔子明跟他打過招唿。
“久仰!久仰!我們盼星星盼月亮,終於把您盼來了。我叫郝有才,在辦公室聽差。”
王天亮微微一笑。這時鄉政府其他正副科級幹部都過來了,郝有才一一向他倆作介紹。
中午時分,鄉政府食堂裏擺上了酒宴,鄉政府的正副科級全部到場,為王天亮接風洗塵。在桌上大家都未談工作上的事情。郝有才表現特別積極,一會兒給王天亮、孔子明敬酒,一會兒講上幾個笑話,酒宴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進行。
第二天,郝有才安排了一個新任書記與全體鄉幹部的見麵會。在會上王天亮作了自我介紹,並聽取了鄉長陳公昊對陽光鄉情況的簡短匯報。走馬上任後,王天亮開始馬不停蹄地走訪各村各點。走訪期間他除了提問外,很少發表個人意見,讓各村委的幹部摸不到他的深淺。
還不到十天就要過年了。王天亮挑了個趕集的日子,讓郝有才引路,帶領正副科級幹部在鄉上的角角落落走了一遍,迴來之後立即召開了工作會議。
“一圈走下來,大家都談談自己的感想吧。”王天亮對在座的幹部說道。
“蠻熱鬧的,老百姓這兩年兜裏有了些錢,有事沒事都來集上轉轉,捎點東西迴去。”郝有才率先發言。
“不見得吧,莊稼人家裏活多,東西要不是非買不可的話,誰會沒事來閑逛呢?”鄉紀檢書記鍾誌明不認同郝有才的說法。
“要我說呀,咱們應該治理治理街上的秩序了。現在的老百姓也太不象話了,為了幾個小錢什麽都不顧,擺攤都擺到鄉政府門口了;如再不管的話,我看他們接下來就該擺到咱們院裏來了——什麽玩意!”鄉武裝部長胡大春顯然對這些擺攤的人極為不滿。
“咱們鄉幹部的家屬不也在門口擺攤麽?你別看他們賺錢少,但好歹能混口飯吃,你不讓擺,他們會答應麽?何況我們還收了人家的衛生費。”副鄉長白芒火說。
“剛才大家也都看到了,鄉上的農貿市場狹窄、擁擠,且年久失修,已經破爛不堪了。頂棚是用石棉瓦蓋的,上麵有許多破洞,碰上下雨天,外麵下大雨,裏麵下小雨,在裏麵買菜和賣菜的人都叫苦不迭。要是能修一個新的農貿市場,老百姓肯定會對鄉政府感恩戴德。”常務副鄉郭光輝一邊說,一邊查看王天亮的臉色。
“誰不知道要修,可錢呢?現在鄉幹部吃飯都成問題,拿什麽去搞這麽一個大工程。”鄉長陳公昊無奈地說。
“我看咱們現在要做的、且能做到的就是治理一下‘小香港’。店主們本可以在店內做買賣,可他們非要占道賣東西,簡直成了路霸。人家在鄉政府門口擺攤的攤販多少交了點衛生費,他們占道經營交了啥?什麽都沒交!”胡大春忿忿地敲了敲桌子,“咱們一定要勒令他們把店鋪門口的攤檔拆除掉,還大家一條寬敞的路!”
“你們知道麽,‘小香港’裏的‘好又香’餐館新出了一道菜,叫‘童子拜壽’。其實就是將生下來不到一星期的乳豬扒掉內髒清蒸,再醮上調料吃,味道好極了!有空王書記去嚐嚐?”郝有才轉過臉來興奮地對王天亮說,強咽了一下口水。
“嚐個屁!你不說吃就會死麽?想吃自己吃去!”王天亮突然大聲發話,瞪圓了眼睛盯著郝有才,把個郝有才盯得像鬥敗了的公雞,蔫蔫地低下了頭。
在場的幹部都驚呆了,這是王天亮自上任以來大家第一次看他發脾氣,而且不留任何情麵。會場頓時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
過了好一會兒,鄉長陳公昊接過胡大春的話題說:“鄉上的街容街貌確實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地步了,問題拖到現在未解決,我作為鄉長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這次治理我想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不能像過去一樣雷聲大、雨點小,久而久之老百姓就不當一迴事了。我看這樣,哪天我們抽空坐下來仔細研究一下,拿出一個切實可行的方案,力爭這次整治藥到病除,永不複發。王書記,你的意見呢?”陳公昊說完,用征詢的目光看著王天亮。
“研究可以,但要快!”王天亮說,“我這段時間一直在下麵走訪,看到了一些,也聽到了一些。別的我先不說,我隻想和各位談一談政府與群眾的關係。政府是什麽?說白了政府就是管理群眾的機構。國家給予你管理的權力,你不管,或者管不好,就是你政府的責任。如今的群眾不是當年支援八路軍、解放軍的群眾了,隨著社會的發展,他們的頭腦越來越複雜,也就越來越不好管。如果你心慈手軟,他們就認為你是隻病貓,就會有人跳出來和你叫板,刁鑽得很啦!政府如何管理群眾呢?毛主席老人家曾經就說過一句話: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管理和被管理永遠是一對矛盾,有矛盾就有鬥爭,要想在鬥爭中取得勝利,你就必須強過你的對手;否則你就被對手壓倒了。陽光鄉的工作今後如何開展,老實說,我現在心裏還沒有底,還有很多情況要了解,毛主席不是說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麽。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從今天開始,大家一定要改掉以往拖拖拉拉、婆婆媽媽的工作作風!咱們都是爺們,做事就應該拿出爺們的魄力,今後決不允許任何人在這裏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鍾。誰不作為,出了問題我就揪誰的辮子……”
王天亮康慨激昂地說了一通,讓在座的幹部又吃了一驚,有人耳朵聽著心裏在打鼓,也有人心裏暗暗佩服。散會前,王天亮對陳公昊說:“小陳,你再組織大家討論一下,拿出一個可行的方案,這個問題一定要在過年前解決掉!”
陳公昊不敢怠慢,第二天就給王天亮匯報了他們討論的方案。
“就這樣辦!”王天亮當場拍板同意了。
在一個趕集的日子,陳公昊將鄉裏的幹部分成五個小組,每個小組都有自己明確的責任區,由一位領導幹部帶領著,到鄉上各店鋪、各攤點下通知,要求各店鋪撤掉占道經營的貨攤。鄉政府門口的臨時攤點一律搬到派出所前麵的大空地上,那裏陳公昊早安排人釘上了一排木樁,隔了一片空地擺臨時攤點。在鄉上顯眼的地方,鄉幹部貼上了大字報,將通知內容寫在上麵,並說明屆時若有不照辦者,將沒收一切財物。
一時間,鄉上的店主和攤販們議論紛紛,大家口頭上答應照辦,但心裏都不以為然,這種事情以前又不是沒發生過,光打雷,不下雨,嚇唬誰呢。
又是一個趕集日,早飯過後,鄉政府的幹部全體出動,身後跟了一輛“龍馬”貨運車,準備“清洗”街道。
鄉政府的幹部當然知道這一次整治街道非同尋常,有親屬擺攤的鄉幹部早就叮囑了親屬近期不要出攤。因此,今天鄉政府門口的臨時攤點零零散散,比以往少了將近一半;其它地方則一切照舊。
看到還有人在鄉政府門前擺攤,王天亮心裏一陣冷笑,大喝一聲:“給我動手!”一時間,鄉幹部仿佛聽到了衝鋒的號角,個個如狼似虎地撲向攤點。攤主們一時還沒緩過神來,擺在地上的貨物就頃刻間被一掃而光。站在遠處的攤販們看到這架勢,想都沒想卷起貨物拚命狂奔,鄉幹部不依不饒,像貓追耗子般追上去一把奪下貨物。
貨物被搶的攤主們有的好漢不吃眼前虧,一聲不吭地站在旁邊;有的則哭天搶地,罵鄉幹部不是人。一位六十多歲的老漢拉住鄉幹部不放手,要求返還貨物。鄉幹部根本不吃這一套,一把將老漢推倒在地上,任他在地上哭哭啼啼……
鄉幹部們現在轉戰到了“小香港”。王天亮一看肺都氣炸了——沒有一家店鋪拆掉門前的貨攤。“真操蛋!給我全部拆掉,誰敢阻攔抓誰!”王天亮大聲下令道。鄉幹部不由分說,驅散貨攤前的顧客,七手八腳開始了拆卸作業,將“勝利果實”全部扔進了“龍馬”的敞篷車鬥裏。店主們看得目瞪口呆,但沒有一個敢反抗,默默地看著鄉幹部將自己的東西拿走。
經過鄉幹部一上午的“艱苦奮戰”,陽光鄉各街道清理得幹幹淨淨,“龍馬”來來迴迴跑了十幾趟,將沒收來的“戰利品”傾倒在鄉政府的籃球場上。
“街道是誰負責掃?”王天亮問隨行的人。
“柳根寶。”郝有才答道。
“給我叫來!”
“是!”郝有才答應了一聲,就急急忙忙找柳根寶去了。
不大一會兒,柳根寶被帶到了王天亮麵前。
王天亮一看柳根寶差點沒樂出來。柳根寶看上去五十多歲。頭發亂篷篷的,穿一件露了豬油(棉花)的破棉襖,胸前的紐扣掉得一顆不剩,隻好用一根稻草搓的繩子捆著。小腿上褲腳吊得老高,一隻腳光著,另一隻腳套著破襪子。腳上的兩隻舊解放鞋前麵都開了幫,腳丫子露在外麵。一眼看上去,柳根寶分明是個乞丐。
“你就是柳根寶麽?”王天亮問他。
“是!首長!”柳根寶挺直腰板,大聲答道。
王天亮實在憋不住了,哈哈大笑,旁邊的鄉幹部也跟著笑起來。
“你一個人負責掃鄉上所有的街道麽?”王天亮繼續問他。
“對,就他一個人負責。”郝有才替柳根寶迴答。
“沒問你,要他自己講。”王天亮斜了郝有才一眼。
“是!我一個人掃!”
“你一天掃幾遍啊?”
“掃兩遍,上午一遍,下午一遍。”
“掃街一個月多少錢?”
“一百五十塊!”
“好,柳根寶,你給我聽著:從明天開始,你給我早、中、晚各掃一遍。要是哪一天少掃一遍,我拿你是問,聽到沒有!”王天亮瞪著眼睛對他大聲說。
柳根寶嚇了一跳,不由自主提了下褲子,然後也大聲說:“是!首長!”
“別老是首長首長的,叫我老王就可以了。當然,不會白讓你辛苦,以後每月給你多加五十元。”
“謝謝首長!不,謝謝老王!”柳根寶感恩戴德地向王天亮作了作輯。
沒收來的東西堆滿了籃球場,有半數店主過來贖走了一部分值錢的貨物。王天亮讓郝有才組織人清理剩下的東西,叮囑大家一件都不允許拿來私用,除了可當柴火燒的竹木材料外,其餘的一律封存起來。
自從這次整治後,再也沒人敢占道經營和亂設攤點了。鑒於王天亮這次整理“小香港”的手段兇狠潑辣,老百姓給他送了一個外號——“閻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