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張家出了事後,上門前來安慰吳氏和幾個孩子的人也有不少,除了老族長親自來了一趟,那位從京城迴來的顧氏也來了一迴,並送了不少物事給吳氏。
吳氏本以為那顧氏親自前來探望她,隻是礙於親戚間的情麵走個過場,沒想到才沒隔幾天那顧氏就又提著物事上門來了,一和吳氏打了照麵就親切的攜了她的手,說道:“我一老婆子老呆屋裏悶得慌,於是便出來四下走動串串門,路過齊家便順道進來看看堂侄媳婦兒和幾個孩子……”
那顧氏嘴裏雖然說是來看幾個孩子的,但目光卻沒在張巧兒身上多做停留,而是有意無意的往裏屋掠去,沒見著張大郎兄弟的身影後、更是有意無意的問了句:“大郎和二郎呢?怎麽沒見著兩個孩子?”
吳氏對顧氏的來意多少有些忌諱,於是也不把在屋裏溫書的張大郎兄弟叫出來,而是隨口扯了個謊話:“那兩個小子迴書塾讀書去了,沒在家裏!雖然他們現在有孝在身不能參加最後一輪殿試,但也不能因守孝就把功課全都放下,還是得勤讀苦學、三年後也好再考一迴。”
張巧兒聽了,馬上借口去給顧氏沏茶、偷偷的去知會了張大郎兄弟一聲,讓他們躲在屋裏別出來,免得露了陷。
而顧氏一到堂屋坐定,便順著先前的話題問起了張大郎兄弟的情況來:“堂侄媳婦兒,這是兩個孩子頭一迴參考科舉吧?”
“沒錯,是頭一迴上京趕考,沒想到還沒考完他們的父親就出了事……”吳氏說到最後、聲音漸漸小了下去,臉上也多了一絲黯淡的神色、顯然是想起了張大海心裏不好受。
顧氏見了連忙開口安撫了吳氏一句:“你也別太傷心了,不是沒找到人嗎?說不定堂侄兒好端端的在別處養身子呢!再說了,大郎和二郎也算是爭氣的孩子,雖然這迴沒能金榜題名、光宗耀祖,但他們好歹也是一路考到了殿試,也不是因沒本事才沒考個功名迴來,三年後他們一定能一舉成名、讓你這當娘的享福。”
吳氏客氣的答了句“承您吉言了”,隨後並未再多說、想就此把這個話題打住,沒想到顧氏卻對張大郎兄弟饒有興趣,繼續往下問道:“我聽說大郎和二郎是孿生兄弟,那歲數應該是一樣大吧?”
吳氏答道:“他們的確是孿生兄弟,隻不過大郎比二郎長得高一些。”
顧氏點了點頭,隨後輕描淡寫的再問了句:“我聽老族長說,他們今年也有十六了,可曾同人定親了?”
吳氏雖
然不想把兩個兒子的信息透露太多給顧氏,但長輩問話她也不敢不答,於是隻能避重就輕的答了幾句:“兩個小子今年是已經十六了,不過因一直沒尋到合適的人家,所以親事一直都沒定下來。”
那顧氏一聽張大郎兄弟的親事都還沒定下來,便打住了話題沒再往下追問,隨後和吳氏再說了一些無關緊要的閑話,最後又開解安撫了吳氏幾句,問了問吳氏今後的生計可有什麽難處,待吳氏一一作答並表示生計不成問題,顧氏才起身告辭,說是出來久了有點乏了、想迴去歇一歇了。
顧氏一走,張巧兒就一臉擔心的攙扶住吳氏,道:“娘,堂叔婆她不會是看上大哥或是二哥,想從他們中間過繼一個過去吧?”
吳氏臉上也有著擔憂的神色,但嘴上卻說著安撫張巧兒的話:“興許她隻是關心我們沒別的意思,我們家出了這樣的事、長輩多慰問幾句也算正常。阿妹你別擔心,哪怕你堂叔婆真提出過繼一事,我也絕不會答應的……”
吳氏母女雖然心裏多有猜測,但顧氏也沒明著說要過繼,張家人也不好對她避而不見,隻能叮囑張大郎兄弟平日裏少和顧氏碰麵,別讓那顧氏有相看的機會。
此後張巧兒和吳氏便忙著經營小吃攤,因這小吃攤都是從別人手中買剩魚來做的,因此雖然家裏的漁船沒了、但小吃攤的生意卻沒受到太大影響。為了早早的重新替一家人找到棲身之處,張巧兒和吳氏開始起早貪黑的忙碌起來,而張大郎兄弟閑暇之餘則會扛著鋤頭下地,把家裏那幾畝地的農活都包攬了去。
而就在張家一家人忙著掙錢買房屋時,陳家的陳氏也一樣忙個不停,不過這陳氏是忙著給被休迴來的金姐兒重新找個婆家!可惜被婆家休迴來的女子,便算是被貼上了“婦德有缺”的標簽,樸實的農家人大多都十分不待見、對這樣的女子恨不得避而遠之,也就說金姐兒現下算是淪落到了、連鄉下人家都不想要的地方。
可惜陳氏母女一向都自命不凡、自以為是,她們長期以來堆積起來的優越感,不但沒讓她們認清眼下的形勢,還讓她們看不起尋常的農家人,覺得尋常的農家人配不上金姐兒這個地主家唯一的小娘子,挑女婿時更是一點都沒放低姿態……
不過有了上迴的教訓後,陳氏已經不打算再把金姐兒嫁到城裏去了,而是打算讓金姐兒走她的老路———就近招個肯入贅到陳家的女婿,讓金姐兒以後的孩子繼續姓陳,也算是讓陳家將來的家業能有繼承的人!
陳氏心想就憑
他們陳家這份不小的產業,尋常的鄉野小子定是會十分眼饞、擠破腦袋想擠進他們陳家的大門當上門女婿,畢竟一成為陳家的上門女婿,從此就不愁吃不愁穿、日子可以過得像張大河那般滋潤———這可比許多農家小戶的小子過的那有上頓、沒下頓的日子強多了!
於是自我感覺依舊良好的陳氏和金姐兒一合計,立馬決定這次招上門女婿、一定要挑村裏最出色的小子!並且金姐兒還在陳氏挑上門女婿的條件上、再多追加了一個條件———樣貌當然必須俊美出眾,倒插門後也必須事事都聽她這個娘子的,但卻不能是個娘娘腔!
於是金姐兒定下條件後,村裏上上下下但凡有些“姿色”、尚未婚配的小子,都被陳氏給請到了陳家做了一迴客,可惜金姐兒眼光比陳氏高、個個都瞧不上眼,讓陳氏最終沒轍隻能把範圍擴大到鄰村,讓陳家招婿一事立時成了鄉親們茶餘飯後最愛八卦的事兒。
張巧兒自然也聽說了陳家招婿一事,於是便忙裏偷閑的和吳氏感歎了句:“娘,這金姐兒要是沒被休過一迴,他們家估計也不難找上門女婿。可惜金姐兒現下已被認定是婦德有缺之人,哪還有人家會要這樣的媳婦兒啊?”
吳氏一邊十指靈活的穿針走線,一邊隨口答了句:“就是,可偏偏你三嬸娘和金姐兒對被休一事都不以為然,一雙眼睛依舊長在頭頂上、也還是像以前那樣瞧不起咱這些鄉下人,總覺得咱們配不上他們陳家的高門檻!”
張巧兒聞言忍不住好奇的問了句:“既然陳家瞧不上我們這些鄉下人,那當初三嬸娘怎會相中三叔、讓三叔上陳家當了上門女婿?”
“還不是因為你三叔皮相好、性子也好拿捏?加上當時你三嬸娘年紀也不小了,再挑來挑起不願意出嫁、可就成老姑婆嘍!”吳氏說著頓了頓,才說出了最關鍵的理由:“其實也是因為你三嬸娘喜歡皮相長得俊美的男人,你瞧她眼下給金姐兒挑夫婿,不也盡是挑那些白白淨淨、模樣兒俊秀的小子嗎?”
張巧兒一聽吳氏這話,當下便有了小小的得意、並語帶自豪的誇了齊大郎一句:“要說白淨俊秀,前後幾條村的人哪有人比得上齊大哥哥?”
吳氏笑著點了點張巧兒的鼻尖,道:“你這丫頭倒是說得一點都沒錯!不過齊家大小子可是已經定了親的人,你三嬸娘可不敢把主意打到他頭上,不然我可和她沒完!”
“娘說的對,三嬸娘是不敢打齊大哥哥的主意,”張巧兒說話間想到了和齊大郎長相有著幾分神似的
齊二郎,於是忍不住補了句:“不過齊二哥哥可是還沒定親,他長得雖然不如齊大哥哥、但也差不到哪兒去,三嬸娘不會瞧上他吧?”
“我想應該不會!上迴齊家堅持不肯退親,讓你三嬸娘從那之後就不大待見齊家的人,應是不會瞧上齊二小子……”
吳氏母女都認定有了上迴的教訓後,陳氏應該明白張巧兒和齊大郎的親事是受律法保護、不是她能隨便打主意的,也認為她不會看上齊二郎。因此母女二人隻把陳家招婿一事當成了解悶的玩笑,並未把這件事放在心上、也不曾生出什麽憂慮來。
沒想到第二天張巧兒和吳氏一從城裏擺完攤迴來,就意外的從齊三娘口中得知、齊大郎被陳氏尋了個由頭請到了陳家去了!
張巧兒聽了齊三娘的話後倒是不著急、也十分信任齊大郎,可吳氏一聽說陳氏把齊大郎給找了過去,當下就氣衝衝的拉上張巧兒、立馬就要上陳家去要人,說是怎麽也不能讓陳氏把女婿給搶了去,那著急彪悍的模樣讓張巧兒頓時有些哭笑不得———這陳氏把齊大郎找去,也不一定就是看中齊大郎、想招齊大郎為婿啊!不還有個齊二郎橫在中間嗎?
再說了,那陳氏就算想讓齊大郎入贅為婿,以齊大郎那驕傲的性子、肯定是二話不說就當場拒絕!更別說齊大郎和她還有婚姻在身呢!
張巧兒正想把這些道理細細的說與吳氏聽,勸她大可不用如此著急、立馬衝到陳家去。沒想到張巧兒還沒來得及開口,顧氏便笑吟吟的上門來拜訪了,且這一次顧氏還把張家的老族長一並請了過來,並且一和吳氏打了照麵就說明了來意……
作者有話要說:卡文卡得好銷魂,一直逼迫自己打開文檔,擠啊擠靈感和文字,悲催~
額,斷在這裏乃們是不是又很恨我,那啥———欲知詳情,且看下迴分解。
咳咳,頂著鍋蓋逃跑,記得評分和評論哦,人家喜歡看乃們滴留言~
吳氏本以為那顧氏親自前來探望她,隻是礙於親戚間的情麵走個過場,沒想到才沒隔幾天那顧氏就又提著物事上門來了,一和吳氏打了照麵就親切的攜了她的手,說道:“我一老婆子老呆屋裏悶得慌,於是便出來四下走動串串門,路過齊家便順道進來看看堂侄媳婦兒和幾個孩子……”
那顧氏嘴裏雖然說是來看幾個孩子的,但目光卻沒在張巧兒身上多做停留,而是有意無意的往裏屋掠去,沒見著張大郎兄弟的身影後、更是有意無意的問了句:“大郎和二郎呢?怎麽沒見著兩個孩子?”
吳氏對顧氏的來意多少有些忌諱,於是也不把在屋裏溫書的張大郎兄弟叫出來,而是隨口扯了個謊話:“那兩個小子迴書塾讀書去了,沒在家裏!雖然他們現在有孝在身不能參加最後一輪殿試,但也不能因守孝就把功課全都放下,還是得勤讀苦學、三年後也好再考一迴。”
張巧兒聽了,馬上借口去給顧氏沏茶、偷偷的去知會了張大郎兄弟一聲,讓他們躲在屋裏別出來,免得露了陷。
而顧氏一到堂屋坐定,便順著先前的話題問起了張大郎兄弟的情況來:“堂侄媳婦兒,這是兩個孩子頭一迴參考科舉吧?”
“沒錯,是頭一迴上京趕考,沒想到還沒考完他們的父親就出了事……”吳氏說到最後、聲音漸漸小了下去,臉上也多了一絲黯淡的神色、顯然是想起了張大海心裏不好受。
顧氏見了連忙開口安撫了吳氏一句:“你也別太傷心了,不是沒找到人嗎?說不定堂侄兒好端端的在別處養身子呢!再說了,大郎和二郎也算是爭氣的孩子,雖然這迴沒能金榜題名、光宗耀祖,但他們好歹也是一路考到了殿試,也不是因沒本事才沒考個功名迴來,三年後他們一定能一舉成名、讓你這當娘的享福。”
吳氏客氣的答了句“承您吉言了”,隨後並未再多說、想就此把這個話題打住,沒想到顧氏卻對張大郎兄弟饒有興趣,繼續往下問道:“我聽說大郎和二郎是孿生兄弟,那歲數應該是一樣大吧?”
吳氏答道:“他們的確是孿生兄弟,隻不過大郎比二郎長得高一些。”
顧氏點了點頭,隨後輕描淡寫的再問了句:“我聽老族長說,他們今年也有十六了,可曾同人定親了?”
吳氏雖
然不想把兩個兒子的信息透露太多給顧氏,但長輩問話她也不敢不答,於是隻能避重就輕的答了幾句:“兩個小子今年是已經十六了,不過因一直沒尋到合適的人家,所以親事一直都沒定下來。”
那顧氏一聽張大郎兄弟的親事都還沒定下來,便打住了話題沒再往下追問,隨後和吳氏再說了一些無關緊要的閑話,最後又開解安撫了吳氏幾句,問了問吳氏今後的生計可有什麽難處,待吳氏一一作答並表示生計不成問題,顧氏才起身告辭,說是出來久了有點乏了、想迴去歇一歇了。
顧氏一走,張巧兒就一臉擔心的攙扶住吳氏,道:“娘,堂叔婆她不會是看上大哥或是二哥,想從他們中間過繼一個過去吧?”
吳氏臉上也有著擔憂的神色,但嘴上卻說著安撫張巧兒的話:“興許她隻是關心我們沒別的意思,我們家出了這樣的事、長輩多慰問幾句也算正常。阿妹你別擔心,哪怕你堂叔婆真提出過繼一事,我也絕不會答應的……”
吳氏母女雖然心裏多有猜測,但顧氏也沒明著說要過繼,張家人也不好對她避而不見,隻能叮囑張大郎兄弟平日裏少和顧氏碰麵,別讓那顧氏有相看的機會。
此後張巧兒和吳氏便忙著經營小吃攤,因這小吃攤都是從別人手中買剩魚來做的,因此雖然家裏的漁船沒了、但小吃攤的生意卻沒受到太大影響。為了早早的重新替一家人找到棲身之處,張巧兒和吳氏開始起早貪黑的忙碌起來,而張大郎兄弟閑暇之餘則會扛著鋤頭下地,把家裏那幾畝地的農活都包攬了去。
而就在張家一家人忙著掙錢買房屋時,陳家的陳氏也一樣忙個不停,不過這陳氏是忙著給被休迴來的金姐兒重新找個婆家!可惜被婆家休迴來的女子,便算是被貼上了“婦德有缺”的標簽,樸實的農家人大多都十分不待見、對這樣的女子恨不得避而遠之,也就說金姐兒現下算是淪落到了、連鄉下人家都不想要的地方。
可惜陳氏母女一向都自命不凡、自以為是,她們長期以來堆積起來的優越感,不但沒讓她們認清眼下的形勢,還讓她們看不起尋常的農家人,覺得尋常的農家人配不上金姐兒這個地主家唯一的小娘子,挑女婿時更是一點都沒放低姿態……
不過有了上迴的教訓後,陳氏已經不打算再把金姐兒嫁到城裏去了,而是打算讓金姐兒走她的老路———就近招個肯入贅到陳家的女婿,讓金姐兒以後的孩子繼續姓陳,也算是讓陳家將來的家業能有繼承的人!
陳氏心想就憑
他們陳家這份不小的產業,尋常的鄉野小子定是會十分眼饞、擠破腦袋想擠進他們陳家的大門當上門女婿,畢竟一成為陳家的上門女婿,從此就不愁吃不愁穿、日子可以過得像張大河那般滋潤———這可比許多農家小戶的小子過的那有上頓、沒下頓的日子強多了!
於是自我感覺依舊良好的陳氏和金姐兒一合計,立馬決定這次招上門女婿、一定要挑村裏最出色的小子!並且金姐兒還在陳氏挑上門女婿的條件上、再多追加了一個條件———樣貌當然必須俊美出眾,倒插門後也必須事事都聽她這個娘子的,但卻不能是個娘娘腔!
於是金姐兒定下條件後,村裏上上下下但凡有些“姿色”、尚未婚配的小子,都被陳氏給請到了陳家做了一迴客,可惜金姐兒眼光比陳氏高、個個都瞧不上眼,讓陳氏最終沒轍隻能把範圍擴大到鄰村,讓陳家招婿一事立時成了鄉親們茶餘飯後最愛八卦的事兒。
張巧兒自然也聽說了陳家招婿一事,於是便忙裏偷閑的和吳氏感歎了句:“娘,這金姐兒要是沒被休過一迴,他們家估計也不難找上門女婿。可惜金姐兒現下已被認定是婦德有缺之人,哪還有人家會要這樣的媳婦兒啊?”
吳氏一邊十指靈活的穿針走線,一邊隨口答了句:“就是,可偏偏你三嬸娘和金姐兒對被休一事都不以為然,一雙眼睛依舊長在頭頂上、也還是像以前那樣瞧不起咱這些鄉下人,總覺得咱們配不上他們陳家的高門檻!”
張巧兒聞言忍不住好奇的問了句:“既然陳家瞧不上我們這些鄉下人,那當初三嬸娘怎會相中三叔、讓三叔上陳家當了上門女婿?”
“還不是因為你三叔皮相好、性子也好拿捏?加上當時你三嬸娘年紀也不小了,再挑來挑起不願意出嫁、可就成老姑婆嘍!”吳氏說著頓了頓,才說出了最關鍵的理由:“其實也是因為你三嬸娘喜歡皮相長得俊美的男人,你瞧她眼下給金姐兒挑夫婿,不也盡是挑那些白白淨淨、模樣兒俊秀的小子嗎?”
張巧兒一聽吳氏這話,當下便有了小小的得意、並語帶自豪的誇了齊大郎一句:“要說白淨俊秀,前後幾條村的人哪有人比得上齊大哥哥?”
吳氏笑著點了點張巧兒的鼻尖,道:“你這丫頭倒是說得一點都沒錯!不過齊家大小子可是已經定了親的人,你三嬸娘可不敢把主意打到他頭上,不然我可和她沒完!”
“娘說的對,三嬸娘是不敢打齊大哥哥的主意,”張巧兒說話間想到了和齊大郎長相有著幾分神似的
齊二郎,於是忍不住補了句:“不過齊二哥哥可是還沒定親,他長得雖然不如齊大哥哥、但也差不到哪兒去,三嬸娘不會瞧上他吧?”
“我想應該不會!上迴齊家堅持不肯退親,讓你三嬸娘從那之後就不大待見齊家的人,應是不會瞧上齊二小子……”
吳氏母女都認定有了上迴的教訓後,陳氏應該明白張巧兒和齊大郎的親事是受律法保護、不是她能隨便打主意的,也認為她不會看上齊二郎。因此母女二人隻把陳家招婿一事當成了解悶的玩笑,並未把這件事放在心上、也不曾生出什麽憂慮來。
沒想到第二天張巧兒和吳氏一從城裏擺完攤迴來,就意外的從齊三娘口中得知、齊大郎被陳氏尋了個由頭請到了陳家去了!
張巧兒聽了齊三娘的話後倒是不著急、也十分信任齊大郎,可吳氏一聽說陳氏把齊大郎給找了過去,當下就氣衝衝的拉上張巧兒、立馬就要上陳家去要人,說是怎麽也不能讓陳氏把女婿給搶了去,那著急彪悍的模樣讓張巧兒頓時有些哭笑不得———這陳氏把齊大郎找去,也不一定就是看中齊大郎、想招齊大郎為婿啊!不還有個齊二郎橫在中間嗎?
再說了,那陳氏就算想讓齊大郎入贅為婿,以齊大郎那驕傲的性子、肯定是二話不說就當場拒絕!更別說齊大郎和她還有婚姻在身呢!
張巧兒正想把這些道理細細的說與吳氏聽,勸她大可不用如此著急、立馬衝到陳家去。沒想到張巧兒還沒來得及開口,顧氏便笑吟吟的上門來拜訪了,且這一次顧氏還把張家的老族長一並請了過來,並且一和吳氏打了照麵就說明了來意……
作者有話要說:卡文卡得好銷魂,一直逼迫自己打開文檔,擠啊擠靈感和文字,悲催~
額,斷在這裏乃們是不是又很恨我,那啥———欲知詳情,且看下迴分解。
咳咳,頂著鍋蓋逃跑,記得評分和評論哦,人家喜歡看乃們滴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