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且受到齊大郎賣魚苗那個法子的啟發,張巧兒也打定主意要想出一個成本接近零,並能夠給張家帶來穩定、源源不斷收入的法子。
其實張巧兒也不是到了十二歲才想要掙錢,她其實早就想在北宋大展拳腳、用從現代帶來的知識大賺一筆,也覺得這穿越女沒露個兩手、帶領全家發家致富奔小康,就白白頂著“穿越女”這個頭銜了!
可問題是張巧兒前世看的小說上寫的、那些隨隨便便就能大賺一筆的法子,張巧兒統統都不會啊!
造玻璃?
這是個技術活,別說具體方法張巧兒這個小白不知道了,就是張巧兒知道、張家也沒條件和本錢讓她造啊!
造火槍、大炮?
這就更是個高級技術活了,張巧兒連炮仗是用什麽做的都不知道,更別提造大炮火槍了!
剽竊詩詞成為一代名人?
張巧兒同學的語文成績一直慘不忍睹、每次考試都是壓線通過……
於是張巧兒真真正正的遇到穿越、親身體驗了一迴後,才發現穿越女並不是萬能的、小說裏頭都是胡說八道的!
更沒什麽皇帝、王爺、大將軍等大人物,被她的穿越女光環迷得神魂顛倒,然後上趕著把奇珍異寶往她跟前送、哭著鬧著要把她娶迴去!唯一和張巧兒有交集的男人齊大郎,還是個摳門小氣的家夥!
於是張巧兒自我反省過後,鬱悶的發現她隻不過比古人多了些亂七八糟的見識、和科學知識而已,有些地方甚至還不如土生土長的古人呢!並且許多現代的新生事物、根本不可能隨隨便便就在古代搗鼓出來的,穿越女想要發家致富其實也得需要天時地利人和、以及運氣和機會……
於是張巧兒認真的琢磨了很久,一時也沒能琢磨出什麽合適的法子來,總覺得腦海裏有著許多可以利用的知識,但卻缺少一把鑰匙打開在北宋能用得上、且最適合張巧兒發家致富的知識!
且先不說張巧兒為賺錢一事如何煩惱,卻說齊家得知張家的情況後,林氏倒也送了不少物事過來。吳氏知道林氏是真心想要幫助他們,可他們也不能仗著人家一片真心、就無休止的占人家的便宜,讓張家欠齊家的人情越積越多。
因此既有了陳家送來的那些物事,吳氏這迴沒有收下林氏送的物事,林氏拗不過固執的吳氏、隻能把物事都拿了迴去,但卻隔三差五的邀請吳氏一家到齊家吃飯,嘴上說是想要他們來湊個熱鬧、讓家裏別
冷冷清清的,心裏其實是想借著這樣的法子幫張家減輕負擔。
吳氏也不好次次都見外的推辭,因此這段時日、張巧兒一家人去齊家的次數也多了起來。這一日又正巧遇到齊大柱的生辰,於是林氏自是特意備了不少好菜,並邀了張巧兒一家過來湊熱鬧、替齊大柱慶生。
齊大柱和張大海一打了照麵、自然就勾肩搭背的吃酒去了;張大郎兄弟和齊大郎兄弟則趁著沒雨在院子裏蹴鞠,吳氏、張巧兒、齊三娘則在廚房給林氏打下手,四個人一邊忙活、一邊說說笑笑,林氏和吳氏還時不時的把做菜的要領傳授給張巧兒和齊三娘。
這齊家做的菜通常是大魚大肉、張家一般很少做,因此許多宋人常吃的好菜張巧兒都沒機會學。於是一有機會到齊家給林氏打下手,張巧兒便總會很認真的跟著林氏學做菜,力求多掌握一些灶上手藝。
而張巧兒跟著林氏學了幾道菜後,才發現原來不止他們家做菜放的鹽極少,像齊家這樣的人家做菜竟然也不多放鹽,似乎連齊家也覺得做菜多放鹽、是一種十分奢侈的行為,因此宋人做菜大多喜歡用醬、再輔以少數的鹽調味。
張巧兒留意到這一點後,之後便留了個心眼打探和鹽有關的大小消息,也特意旁敲側擊的問了見多識廣的齊大郎,最後弄明白北宋的鹽為何那麽金貴———這人不可一日無鹽,鹽吃得少會沒力氣、還會得一些病。因此鹽在百姓日常生活中有著不可或缺性,且因需要的量很大、這個行業的利潤也十分驚人。
鹽的種種特殊之處,讓北宋朝廷把鹽當做課以重稅的對象,這鹽稅重了、鹽自然也就賣得不便宜了。因此宋人才會覺得做菜多放鹽是一種十分奢侈的行為,除了那些大戶人家外,許多人家做菜都隻放少量的鹽、意在給菜調個味兒……
因家住海邊,所以張巧兒對北宋鹽業格外感興趣,還專程往城裏跑了一趟、細細的打探了各大鹽鋪的鹽價。
張巧兒前世就聽說過“三擔米一擔鹽”的說法,原以為這鹽的價錢一定很高,但費心打探過後,張巧兒才發現其實鹽價並沒有她想象中的貴———閩地沿海一帶因靠海產海鹽、因此不是缺鹽的地方,官鹽一石零售價約是八千文錢,折合算下來一斤官鹽也就大約兩百文錢。
不過因老百姓一日三餐或多或少都得吃鹽,因此這鹽商賣鹽主要走的是量,這量一可觀、一石哪怕隻要八千文錢,總數累計在一起也十分嚇人、足於讓鹽商獲得巨額的利潤。
且張巧兒打探
到的還隻是閩南一帶海鹽的價錢,聽說西和、成、鳳州等地一石官鹽賣到四百文錢、甚至更高,讓許多百姓叫苦連天、寧可去買價錢低的“私鹽”。於是官府竟強製分配官鹽、要求每家每戶買一定數額的官鹽,好完成朝廷讓他們上繳的定額鹽稅。
張巧兒覺得一石官鹽要八千文錢,那隻要張家能從海水裏煮些鹽去賣,就算是悄悄的賣給販賣私鹽的商販、價錢對折,那一石也能賣個四千文錢啊!於是張巧兒一邊繼續打探鹽商如何在沿海一帶收鹽,一邊搜羅腦海裏和煮鹽有關的知識,仔細琢磨可行的煮鹽方法……
於是沒過幾日,張巧兒就打探到一個讓她興奮不已的消息———閩南一帶的確是有幾戶人口眾多的“亭戶”(宋代生產海鹽的民戶的專稱),這些亭戶祖祖輩輩都生活在海邊,世代都靠著煮鹽這一技能替朝廷煮鹽,並且他們煮鹽的技能還隻傳男不傳女。
亭戶用所掌握的方法煮出海鹽後,負責鹽政管理的太尉府會派專門的人前來收鹽,然後付給亭戶一定的銀錢。當然,朝廷收鹽的價錢自然比市麵上出售的官鹽的價錢低上不少,不過亭戶煮出來的海鹽量通常都十分可觀,因此沿海一帶的亭戶大多家底厚實、比尋常漁民要有錢。
而張巧兒之所以興奮,乃是因為她前世正好寫過一篇和古代鹽鐵行業有關的論文,碰巧查過古人煮鹽的方法!並且因為方法奇特張巧兒還著重研究過,當時有著很深的記憶!
不過那篇論文仔細一推算、張巧兒寫了都快有二十幾年了,許多內容她記得不是很清楚,必須集中精力迴憶才能零零散散的記全。於是接下來的日子張巧兒唯一需要做的事,就是努力的迴想煮鹽的方法,努力成為掌握暴利行業商品製造秘法的人……
且先不說張巧兒這頭如何,卻說雖然張大海兄弟依舊不能出海打漁,但有了張大河夫婦送來的那些物事,張家省著點吃倒是能把日子過下去。
並且張家還沒把張大河夫婦頭一次送來的物事吃完,陳氏就又親自送了一些過來、並且這一次她直接讓人抗了兩大袋白米過來,看上去就像是真心實意的替張家一大家子著想。
這兩大袋白米對陳家來說也許不算什麽,但對張家來說卻算是厚禮了,加上上次收下的米也還沒吃完,因此吳氏自是不會貪心、當下就婉言謝絕:“三弟妹你太客氣了,上次你們送來的那袋米、足夠我們一家人吃上好一陣子了,這兩袋米你還是抗迴去吧!”
“大嫂你和我客氣什麽?我們家打從
金姐兒出嫁後,就隻剩下我和大河兩個人,可就是隻有我們兩個人、我們一個月都得吃兩袋十來斤重的米才夠!大嫂一家和二哥一家加在一塊兒,可是足足有八口人呢!一袋米哪能夠吃?”
張大河夫婦一日三餐、頓頓都要吃撈幹飯,那米自然也就耗得快了。而張大海一大家子卻是一天隻吃一頓撈幹飯,其餘三餐都是喝稀粥、就鹹菜,米自然也就耗得慢了,眼下家裏的白米也還夠吃……
既然張家的米還夠吃、吳氏自是不會要林氏再送來的兩袋米,且吳氏始終覺得陳氏突然示好、獻殷勤有些不尋常,於是心想能少欠陳家人情就盡量少欠,免得將來因這些人情,張家遇事氣短、有什麽話也不好直接說出口。
於是吳氏堅持不收下陳氏再抗來的兩袋大米,客客氣氣的說道:“三弟妹,我不是在和你客氣、見外,而是你們上次送來的一大袋白米真的還剩下不少,足夠我們吃到度過這個難關了!”
作者有話要說:本文是披著種田皮的言情文、非考據文啊,大家別太細究了,糖水傷不起。
糖水查了資料,其實北宋鹽價較為平穩時、官鹽平均大概是每斤五十文錢,但有些時期鹽價的確是被抬到四百文一斤、還強製賣給老百姓。
本文中因劇情需要,把閩南一帶的鹽價定在每斤兩百文錢(不是百分百精確),所以特此說明、希望大家別深究。
ps:麽麽大家,謝謝大家訂閱~
其實張巧兒也不是到了十二歲才想要掙錢,她其實早就想在北宋大展拳腳、用從現代帶來的知識大賺一筆,也覺得這穿越女沒露個兩手、帶領全家發家致富奔小康,就白白頂著“穿越女”這個頭銜了!
可問題是張巧兒前世看的小說上寫的、那些隨隨便便就能大賺一筆的法子,張巧兒統統都不會啊!
造玻璃?
這是個技術活,別說具體方法張巧兒這個小白不知道了,就是張巧兒知道、張家也沒條件和本錢讓她造啊!
造火槍、大炮?
這就更是個高級技術活了,張巧兒連炮仗是用什麽做的都不知道,更別提造大炮火槍了!
剽竊詩詞成為一代名人?
張巧兒同學的語文成績一直慘不忍睹、每次考試都是壓線通過……
於是張巧兒真真正正的遇到穿越、親身體驗了一迴後,才發現穿越女並不是萬能的、小說裏頭都是胡說八道的!
更沒什麽皇帝、王爺、大將軍等大人物,被她的穿越女光環迷得神魂顛倒,然後上趕著把奇珍異寶往她跟前送、哭著鬧著要把她娶迴去!唯一和張巧兒有交集的男人齊大郎,還是個摳門小氣的家夥!
於是張巧兒自我反省過後,鬱悶的發現她隻不過比古人多了些亂七八糟的見識、和科學知識而已,有些地方甚至還不如土生土長的古人呢!並且許多現代的新生事物、根本不可能隨隨便便就在古代搗鼓出來的,穿越女想要發家致富其實也得需要天時地利人和、以及運氣和機會……
於是張巧兒認真的琢磨了很久,一時也沒能琢磨出什麽合適的法子來,總覺得腦海裏有著許多可以利用的知識,但卻缺少一把鑰匙打開在北宋能用得上、且最適合張巧兒發家致富的知識!
且先不說張巧兒為賺錢一事如何煩惱,卻說齊家得知張家的情況後,林氏倒也送了不少物事過來。吳氏知道林氏是真心想要幫助他們,可他們也不能仗著人家一片真心、就無休止的占人家的便宜,讓張家欠齊家的人情越積越多。
因此既有了陳家送來的那些物事,吳氏這迴沒有收下林氏送的物事,林氏拗不過固執的吳氏、隻能把物事都拿了迴去,但卻隔三差五的邀請吳氏一家到齊家吃飯,嘴上說是想要他們來湊個熱鬧、讓家裏別
冷冷清清的,心裏其實是想借著這樣的法子幫張家減輕負擔。
吳氏也不好次次都見外的推辭,因此這段時日、張巧兒一家人去齊家的次數也多了起來。這一日又正巧遇到齊大柱的生辰,於是林氏自是特意備了不少好菜,並邀了張巧兒一家過來湊熱鬧、替齊大柱慶生。
齊大柱和張大海一打了照麵、自然就勾肩搭背的吃酒去了;張大郎兄弟和齊大郎兄弟則趁著沒雨在院子裏蹴鞠,吳氏、張巧兒、齊三娘則在廚房給林氏打下手,四個人一邊忙活、一邊說說笑笑,林氏和吳氏還時不時的把做菜的要領傳授給張巧兒和齊三娘。
這齊家做的菜通常是大魚大肉、張家一般很少做,因此許多宋人常吃的好菜張巧兒都沒機會學。於是一有機會到齊家給林氏打下手,張巧兒便總會很認真的跟著林氏學做菜,力求多掌握一些灶上手藝。
而張巧兒跟著林氏學了幾道菜後,才發現原來不止他們家做菜放的鹽極少,像齊家這樣的人家做菜竟然也不多放鹽,似乎連齊家也覺得做菜多放鹽、是一種十分奢侈的行為,因此宋人做菜大多喜歡用醬、再輔以少數的鹽調味。
張巧兒留意到這一點後,之後便留了個心眼打探和鹽有關的大小消息,也特意旁敲側擊的問了見多識廣的齊大郎,最後弄明白北宋的鹽為何那麽金貴———這人不可一日無鹽,鹽吃得少會沒力氣、還會得一些病。因此鹽在百姓日常生活中有著不可或缺性,且因需要的量很大、這個行業的利潤也十分驚人。
鹽的種種特殊之處,讓北宋朝廷把鹽當做課以重稅的對象,這鹽稅重了、鹽自然也就賣得不便宜了。因此宋人才會覺得做菜多放鹽是一種十分奢侈的行為,除了那些大戶人家外,許多人家做菜都隻放少量的鹽、意在給菜調個味兒……
因家住海邊,所以張巧兒對北宋鹽業格外感興趣,還專程往城裏跑了一趟、細細的打探了各大鹽鋪的鹽價。
張巧兒前世就聽說過“三擔米一擔鹽”的說法,原以為這鹽的價錢一定很高,但費心打探過後,張巧兒才發現其實鹽價並沒有她想象中的貴———閩地沿海一帶因靠海產海鹽、因此不是缺鹽的地方,官鹽一石零售價約是八千文錢,折合算下來一斤官鹽也就大約兩百文錢。
不過因老百姓一日三餐或多或少都得吃鹽,因此這鹽商賣鹽主要走的是量,這量一可觀、一石哪怕隻要八千文錢,總數累計在一起也十分嚇人、足於讓鹽商獲得巨額的利潤。
且張巧兒打探
到的還隻是閩南一帶海鹽的價錢,聽說西和、成、鳳州等地一石官鹽賣到四百文錢、甚至更高,讓許多百姓叫苦連天、寧可去買價錢低的“私鹽”。於是官府竟強製分配官鹽、要求每家每戶買一定數額的官鹽,好完成朝廷讓他們上繳的定額鹽稅。
張巧兒覺得一石官鹽要八千文錢,那隻要張家能從海水裏煮些鹽去賣,就算是悄悄的賣給販賣私鹽的商販、價錢對折,那一石也能賣個四千文錢啊!於是張巧兒一邊繼續打探鹽商如何在沿海一帶收鹽,一邊搜羅腦海裏和煮鹽有關的知識,仔細琢磨可行的煮鹽方法……
於是沒過幾日,張巧兒就打探到一個讓她興奮不已的消息———閩南一帶的確是有幾戶人口眾多的“亭戶”(宋代生產海鹽的民戶的專稱),這些亭戶祖祖輩輩都生活在海邊,世代都靠著煮鹽這一技能替朝廷煮鹽,並且他們煮鹽的技能還隻傳男不傳女。
亭戶用所掌握的方法煮出海鹽後,負責鹽政管理的太尉府會派專門的人前來收鹽,然後付給亭戶一定的銀錢。當然,朝廷收鹽的價錢自然比市麵上出售的官鹽的價錢低上不少,不過亭戶煮出來的海鹽量通常都十分可觀,因此沿海一帶的亭戶大多家底厚實、比尋常漁民要有錢。
而張巧兒之所以興奮,乃是因為她前世正好寫過一篇和古代鹽鐵行業有關的論文,碰巧查過古人煮鹽的方法!並且因為方法奇特張巧兒還著重研究過,當時有著很深的記憶!
不過那篇論文仔細一推算、張巧兒寫了都快有二十幾年了,許多內容她記得不是很清楚,必須集中精力迴憶才能零零散散的記全。於是接下來的日子張巧兒唯一需要做的事,就是努力的迴想煮鹽的方法,努力成為掌握暴利行業商品製造秘法的人……
且先不說張巧兒這頭如何,卻說雖然張大海兄弟依舊不能出海打漁,但有了張大河夫婦送來的那些物事,張家省著點吃倒是能把日子過下去。
並且張家還沒把張大河夫婦頭一次送來的物事吃完,陳氏就又親自送了一些過來、並且這一次她直接讓人抗了兩大袋白米過來,看上去就像是真心實意的替張家一大家子著想。
這兩大袋白米對陳家來說也許不算什麽,但對張家來說卻算是厚禮了,加上上次收下的米也還沒吃完,因此吳氏自是不會貪心、當下就婉言謝絕:“三弟妹你太客氣了,上次你們送來的那袋米、足夠我們一家人吃上好一陣子了,這兩袋米你還是抗迴去吧!”
“大嫂你和我客氣什麽?我們家打從
金姐兒出嫁後,就隻剩下我和大河兩個人,可就是隻有我們兩個人、我們一個月都得吃兩袋十來斤重的米才夠!大嫂一家和二哥一家加在一塊兒,可是足足有八口人呢!一袋米哪能夠吃?”
張大河夫婦一日三餐、頓頓都要吃撈幹飯,那米自然也就耗得快了。而張大海一大家子卻是一天隻吃一頓撈幹飯,其餘三餐都是喝稀粥、就鹹菜,米自然也就耗得慢了,眼下家裏的白米也還夠吃……
既然張家的米還夠吃、吳氏自是不會要林氏再送來的兩袋米,且吳氏始終覺得陳氏突然示好、獻殷勤有些不尋常,於是心想能少欠陳家人情就盡量少欠,免得將來因這些人情,張家遇事氣短、有什麽話也不好直接說出口。
於是吳氏堅持不收下陳氏再抗來的兩袋大米,客客氣氣的說道:“三弟妹,我不是在和你客氣、見外,而是你們上次送來的一大袋白米真的還剩下不少,足夠我們吃到度過這個難關了!”
作者有話要說:本文是披著種田皮的言情文、非考據文啊,大家別太細究了,糖水傷不起。
糖水查了資料,其實北宋鹽價較為平穩時、官鹽平均大概是每斤五十文錢,但有些時期鹽價的確是被抬到四百文一斤、還強製賣給老百姓。
本文中因劇情需要,把閩南一帶的鹽價定在每斤兩百文錢(不是百分百精確),所以特此說明、希望大家別深究。
ps:麽麽大家,謝謝大家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