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先不說張二郎心裏覺得張巧兒多腹黑,卻說那馬氏和張三娘拉了幾迴後,張三娘的腸胃倒真是通了,舒舒服服的排了積攢了幾天的毒、也沒覺得身體有什麽不適。倒是連那碗紅燒肉碗底的汁兒、都舔得一幹二淨的馬氏,沒一會兒就要鑽一迴茅房,很快就拉得整個人都虛脫了。
這張三娘一見馬氏拉到連路都走不穩、恨不得直接睡在馬桶上,當下就急忙忙的下船想要去替馬氏請個遊醫,沒想到氣若遊絲、渾身無力的馬氏,卻拚命的提了一口氣、出聲阻止張三娘:“三娘,你先別去請遊醫,阿母還能再挺一會兒。”
張三娘聞言頓覺不解,問道:“阿母,你怎地不讓我馬上去請遊醫呢?早點把遊醫請來,你也好早點止住腹瀉、不用再一直往茅房裏鑽啊!”
馬氏聽了有氣無力的衝張三娘擺了擺手,道:“你大伯和大伯母還沒迴來,現下就把遊醫請來,這看病的銀子就得我們自個兒出了……”
這張三娘打小就被馬氏帶在身邊教導,馬氏每每遇上什麽事兒、也都會趁機向張三娘說教,告訴她怎麽做才是對自個兒最有利的。因此久而久之,這張三娘不但養成了和馬氏一模一樣的性子,且還比馬氏多了幾分嬌縱和涼薄。
因此張三娘一聽馬氏那話,還真就打住了腳步不去請遊醫了,改而探頭探腦的往大房一家住的船上張望,一直到馬氏忍不住又拉了幾迴,張三娘才喜出望外的迴頭說了句:“阿母,大伯父和大伯母已經迴來了!你再忍一會兒,我這就去替你請遊醫迴來!”
說完張三娘便一臉欣喜的出了門,不一會兒就請了個遊醫迴到船上。那遊醫其實是個半桶水的郎中,因此一聽馬氏自個兒說吃了碗隔夜的紅燒肉後、就開始跑肚子跑個不停,他立馬就把病因給全都推到那碗隔夜的紅燒肉上,壓根就沒診斷出馬氏鬧肚子的真正緣由。
那遊醫一心想從馬氏身上多撈幾個錢,於是危言聳聽的說了一大堆話兒嚇住馬氏後,又是給她開止瀉藥、又是給她開補虛的藥,總之林林總總的藥開完、再加上診金,一共開口要了馬氏三百文錢。
那馬氏一見遊醫開口要錢,馬上指了指隔壁那艘船,道:“大夫,你上隔壁那艘船找我大嫂要錢去,我們家銀錢都由她管著!”
馬氏心想隻要把遊醫哄到吳氏跟前去,吳氏當著張大海的麵、也不好把遊醫趕迴來,這樣一來她這看病的銀錢便能走公帳了———反正隻要讓吳氏先把這診金出了,哪怕迴頭吳氏再找她要錢,她也打算
死賴到底、絕不把那錢還上。
馬氏一邊在心裏為自己的計策暗喜、一邊催促張三娘趕緊把遊醫帶到隔壁船上去,並給張三娘使了個眼神、讓她一把人帶到就溜迴來,直接把人丟給吳氏就行!
可惜馬氏的如意算盤始終沒能打響———那張三娘還沒來得及把遊醫帶出去,吳氏和張巧兒就“正巧”掀了簾子鑽進船艙裏,一下子就堵住了張三娘的去路。
且張巧兒一鑽進船艙,就笑眯眯的替吳氏說了句話:“二嬸娘您忘記了嗎?前幾日你不才和我阿母說過,說今後咱們兩家的大人病了,請遊醫和抓藥的銀錢都得自個兒出嗎?這才沒幾人,二嬸娘就不記得了?”
張巧兒一進門就一口把馬氏的話給堵死了,讓那遊醫下意識的收住腳步看向馬氏,馬氏見張大海並沒有一並過來,便曉得這事賴不到公帳上去了。
於是馬氏隻能訕訕的衝吳氏笑了笑,裝出一副突然記起的模樣,拍著大腿說道:“瞧我都病糊塗了!四娘你不說、我還真忘了這迴事!多虧四娘你提醒了我,不然我可就得叫這位大夫再多跑一趟了……”
馬氏邊說邊在心裏把自己恨個半死,心裏更是後悔莫及———早知道沒過幾天她就會鬧肚子、得花三百文錢看病抓藥,那她就該晚點和吳氏提張大海的藥錢!要是她晚提了,眼下這三百文錢就不用她自個兒掏腰包了!
馬氏心裏這樣一想,動作也就越發磨磨蹭蹭起來,一直和吳氏東拉西扯的說著閑話,就是不拿出銀錢來給遊醫,大有想要再想法子和吳氏磨一磨、讓吳氏把這錢給出了的意思。
吳氏倒也不怕馬氏磨,反正要各算各的話是馬氏自己親口說的,吳氏有什麽好怕的?馬氏再怎麽折騰,吳氏也占得住理兒!
於是吳氏一直耐住性子、客客氣氣的應付著馬氏,最後還是那遊醫實在是等不及了,隻能開口提醒了馬氏一句:“馬嫂子,你還是趕緊把診金和我結清了吧!你早結了我也好早點把藥給你,你吃了才能早點止瀉,否則我看你就快要再跑一趟茅房了……”
馬氏聞言臉色頓時一變,隨後似乎覺得肚子真的又翻騰起來了,於是她隻能不甘不願的讓張三娘開了箱籠,仔細的數了三百文錢給遊醫、把那止瀉的藥換來,然後一臉心疼的讓張三娘趕緊替她煎藥去,早喝藥她也能早點不用鑽茅房了。
馬氏那肉疼的樣子讓吳氏和張巧兒見了,心裏都覺得十分痛快,張巧兒更是忍不住悄悄的腹誹了馬氏一句———誰讓你自
詡身強力壯、百病不生?誰讓你天天想著占他們大房一家的便宜?
張巧兒心裏在悄悄的腹誹馬氏,但麵上卻掛著擔憂和關切的神色,還不忘乖巧體貼的慰問了馬氏一句:“二嬸娘您好點沒?您的臉色怎麽那麽難看?我和阿母怕你還是拉個不停,所以專程過來瞧瞧你,看看有什麽地方是我們能幫得上忙的……”
馬氏心裏還在為那三百文錢心疼,因此嘴上隻“哼唧”了一聲算是迴答,心裏卻是忍不住嘀咕了句:誰要你們來瞧我啊!你們要是乖乖的呆在自家船上等遊醫過去要錢,那該多好!
而馬氏的那點心思張巧兒自是一清二楚,所以她才會一見張三娘把遊醫請來,就“正好”拉著吳氏過來探望馬氏,讓馬氏沒辦法把遊醫支到大房住的船上去———這也是張巧兒一早就計劃好的,誰讓馬氏前幾天對張大海的腿傷斤斤計較?誰讓她要貪心的霸占那碗紅燒肉?
且先不說馬氏如何,卻說張大海的腳傷才剛剛好、重新和張大江一起出海打漁沒幾天,張大海兄弟經常下網撈魚的那片海域,海水竟詭異的變成了赤紅色!
張巧兒所生活的小漁村裏的漁民,大多都是在附近的海域捕魚、再遠一些的海域他們就不敢去了,畢竟一離的遠、未知的兇險便多了幾分,且深海也容易讓人迷失方向。
因此附近漁民賴以生存的那片海域的海水、一變成赤紅色,附近幾個漁村的漁民也開始變得人心惶惶,即便有人大著膽子、繼續往那血水一樣的海水裏撒網,但捕上來的魚卻十有八九都是死的!那些魚不但已經翻了白肚,魚身還有了不同層次的腐爛,顯然已經死了有一段時日了……
海水變得像血水一樣紅、捕撈上來的魚都是死的,這讓一向都十分迷信的漁民開始變得人心惶惶,各種各樣的流言也開始在幾個漁村裏流傳開來———有人說是因為附近的漁民得罪了海龍王,海龍王發怒才會讓海水變色、海魚變死;
有人則說海裏多了一頭惡鬼,不但興風作浪還吃人、吃魚,說那頭惡鬼全身赤紅並帶有劇毒,所以海水才會被它染成了血紅色、海魚才會紛紛被它毒死。
總之那些謠言讓附近幾個漁村裏的村民都人心惶惶,並且隨著幾日後海麵上開始浮現大批量的死魚,海水變成那詭異的血紅色的麵積變大,漁民們便再也不敢出海捕魚了,並且就算他們出了海也隻會捕到死魚、且賣不錢———城裏大大小小的人家也都聽說了海水變紅、海魚變死一事,因此這段時日沒人再敢買魚迴去吃,
生怕吃出個意外來!
宋人興許不清楚海水變紅、海魚變死的緣故,但張巧兒這個穿越人士卻對這一現象有一些認識———海洋中的一些微藻、原生動物或細菌,在一定環境和條件下爆發性增殖、或聚集達到某一水平,便會引起水體變色、或對海洋中其他生物產生危害。
這種生態異常現象被稱之為“赤潮”、或是“紅潮”。赤潮是生態環境異變所引起的,因此哪怕張巧兒是穿越人士,她也沒辦法阻止海洋自身帶來的災難。
因此張家自然也受到了赤潮的影響,一連幾日都沒辦法出海打漁,張大海和張大江隻能把心思都放在家裏那幾畝田地裏。張家那幾畝薄田裏,其中四畝種了甘蔗,剩餘一畝種了白崧、雍菜、香芹子、萵筍等家常蔬菜。
這甘蔗還沒到收成的時候,其他幾樣蔬菜能采下來賣的也賣不了幾個錢,加之海水依舊赤紅、海上依舊有著大片死魚,讓張大海兄弟沒辦法出海捕魚。
於是沒過幾日,張家便漸漸的有些入不敷出了,並且正好到了張大郎兄弟要繳納下一月束脩的時候,讓吳氏為了既能湊足張大郎兄弟的束脩、又不讓一大家子餓肚子而整日都愁眉苦臉。
這張三娘一見馬氏拉到連路都走不穩、恨不得直接睡在馬桶上,當下就急忙忙的下船想要去替馬氏請個遊醫,沒想到氣若遊絲、渾身無力的馬氏,卻拚命的提了一口氣、出聲阻止張三娘:“三娘,你先別去請遊醫,阿母還能再挺一會兒。”
張三娘聞言頓覺不解,問道:“阿母,你怎地不讓我馬上去請遊醫呢?早點把遊醫請來,你也好早點止住腹瀉、不用再一直往茅房裏鑽啊!”
馬氏聽了有氣無力的衝張三娘擺了擺手,道:“你大伯和大伯母還沒迴來,現下就把遊醫請來,這看病的銀子就得我們自個兒出了……”
這張三娘打小就被馬氏帶在身邊教導,馬氏每每遇上什麽事兒、也都會趁機向張三娘說教,告訴她怎麽做才是對自個兒最有利的。因此久而久之,這張三娘不但養成了和馬氏一模一樣的性子,且還比馬氏多了幾分嬌縱和涼薄。
因此張三娘一聽馬氏那話,還真就打住了腳步不去請遊醫了,改而探頭探腦的往大房一家住的船上張望,一直到馬氏忍不住又拉了幾迴,張三娘才喜出望外的迴頭說了句:“阿母,大伯父和大伯母已經迴來了!你再忍一會兒,我這就去替你請遊醫迴來!”
說完張三娘便一臉欣喜的出了門,不一會兒就請了個遊醫迴到船上。那遊醫其實是個半桶水的郎中,因此一聽馬氏自個兒說吃了碗隔夜的紅燒肉後、就開始跑肚子跑個不停,他立馬就把病因給全都推到那碗隔夜的紅燒肉上,壓根就沒診斷出馬氏鬧肚子的真正緣由。
那遊醫一心想從馬氏身上多撈幾個錢,於是危言聳聽的說了一大堆話兒嚇住馬氏後,又是給她開止瀉藥、又是給她開補虛的藥,總之林林總總的藥開完、再加上診金,一共開口要了馬氏三百文錢。
那馬氏一見遊醫開口要錢,馬上指了指隔壁那艘船,道:“大夫,你上隔壁那艘船找我大嫂要錢去,我們家銀錢都由她管著!”
馬氏心想隻要把遊醫哄到吳氏跟前去,吳氏當著張大海的麵、也不好把遊醫趕迴來,這樣一來她這看病的銀錢便能走公帳了———反正隻要讓吳氏先把這診金出了,哪怕迴頭吳氏再找她要錢,她也打算
死賴到底、絕不把那錢還上。
馬氏一邊在心裏為自己的計策暗喜、一邊催促張三娘趕緊把遊醫帶到隔壁船上去,並給張三娘使了個眼神、讓她一把人帶到就溜迴來,直接把人丟給吳氏就行!
可惜馬氏的如意算盤始終沒能打響———那張三娘還沒來得及把遊醫帶出去,吳氏和張巧兒就“正巧”掀了簾子鑽進船艙裏,一下子就堵住了張三娘的去路。
且張巧兒一鑽進船艙,就笑眯眯的替吳氏說了句話:“二嬸娘您忘記了嗎?前幾日你不才和我阿母說過,說今後咱們兩家的大人病了,請遊醫和抓藥的銀錢都得自個兒出嗎?這才沒幾人,二嬸娘就不記得了?”
張巧兒一進門就一口把馬氏的話給堵死了,讓那遊醫下意識的收住腳步看向馬氏,馬氏見張大海並沒有一並過來,便曉得這事賴不到公帳上去了。
於是馬氏隻能訕訕的衝吳氏笑了笑,裝出一副突然記起的模樣,拍著大腿說道:“瞧我都病糊塗了!四娘你不說、我還真忘了這迴事!多虧四娘你提醒了我,不然我可就得叫這位大夫再多跑一趟了……”
馬氏邊說邊在心裏把自己恨個半死,心裏更是後悔莫及———早知道沒過幾天她就會鬧肚子、得花三百文錢看病抓藥,那她就該晚點和吳氏提張大海的藥錢!要是她晚提了,眼下這三百文錢就不用她自個兒掏腰包了!
馬氏心裏這樣一想,動作也就越發磨磨蹭蹭起來,一直和吳氏東拉西扯的說著閑話,就是不拿出銀錢來給遊醫,大有想要再想法子和吳氏磨一磨、讓吳氏把這錢給出了的意思。
吳氏倒也不怕馬氏磨,反正要各算各的話是馬氏自己親口說的,吳氏有什麽好怕的?馬氏再怎麽折騰,吳氏也占得住理兒!
於是吳氏一直耐住性子、客客氣氣的應付著馬氏,最後還是那遊醫實在是等不及了,隻能開口提醒了馬氏一句:“馬嫂子,你還是趕緊把診金和我結清了吧!你早結了我也好早點把藥給你,你吃了才能早點止瀉,否則我看你就快要再跑一趟茅房了……”
馬氏聞言臉色頓時一變,隨後似乎覺得肚子真的又翻騰起來了,於是她隻能不甘不願的讓張三娘開了箱籠,仔細的數了三百文錢給遊醫、把那止瀉的藥換來,然後一臉心疼的讓張三娘趕緊替她煎藥去,早喝藥她也能早點不用鑽茅房了。
馬氏那肉疼的樣子讓吳氏和張巧兒見了,心裏都覺得十分痛快,張巧兒更是忍不住悄悄的腹誹了馬氏一句———誰讓你自
詡身強力壯、百病不生?誰讓你天天想著占他們大房一家的便宜?
張巧兒心裏在悄悄的腹誹馬氏,但麵上卻掛著擔憂和關切的神色,還不忘乖巧體貼的慰問了馬氏一句:“二嬸娘您好點沒?您的臉色怎麽那麽難看?我和阿母怕你還是拉個不停,所以專程過來瞧瞧你,看看有什麽地方是我們能幫得上忙的……”
馬氏心裏還在為那三百文錢心疼,因此嘴上隻“哼唧”了一聲算是迴答,心裏卻是忍不住嘀咕了句:誰要你們來瞧我啊!你們要是乖乖的呆在自家船上等遊醫過去要錢,那該多好!
而馬氏的那點心思張巧兒自是一清二楚,所以她才會一見張三娘把遊醫請來,就“正好”拉著吳氏過來探望馬氏,讓馬氏沒辦法把遊醫支到大房住的船上去———這也是張巧兒一早就計劃好的,誰讓馬氏前幾天對張大海的腿傷斤斤計較?誰讓她要貪心的霸占那碗紅燒肉?
且先不說馬氏如何,卻說張大海的腳傷才剛剛好、重新和張大江一起出海打漁沒幾天,張大海兄弟經常下網撈魚的那片海域,海水竟詭異的變成了赤紅色!
張巧兒所生活的小漁村裏的漁民,大多都是在附近的海域捕魚、再遠一些的海域他們就不敢去了,畢竟一離的遠、未知的兇險便多了幾分,且深海也容易讓人迷失方向。
因此附近漁民賴以生存的那片海域的海水、一變成赤紅色,附近幾個漁村的漁民也開始變得人心惶惶,即便有人大著膽子、繼續往那血水一樣的海水裏撒網,但捕上來的魚卻十有八九都是死的!那些魚不但已經翻了白肚,魚身還有了不同層次的腐爛,顯然已經死了有一段時日了……
海水變得像血水一樣紅、捕撈上來的魚都是死的,這讓一向都十分迷信的漁民開始變得人心惶惶,各種各樣的流言也開始在幾個漁村裏流傳開來———有人說是因為附近的漁民得罪了海龍王,海龍王發怒才會讓海水變色、海魚變死;
有人則說海裏多了一頭惡鬼,不但興風作浪還吃人、吃魚,說那頭惡鬼全身赤紅並帶有劇毒,所以海水才會被它染成了血紅色、海魚才會紛紛被它毒死。
總之那些謠言讓附近幾個漁村裏的村民都人心惶惶,並且隨著幾日後海麵上開始浮現大批量的死魚,海水變成那詭異的血紅色的麵積變大,漁民們便再也不敢出海捕魚了,並且就算他們出了海也隻會捕到死魚、且賣不錢———城裏大大小小的人家也都聽說了海水變紅、海魚變死一事,因此這段時日沒人再敢買魚迴去吃,
生怕吃出個意外來!
宋人興許不清楚海水變紅、海魚變死的緣故,但張巧兒這個穿越人士卻對這一現象有一些認識———海洋中的一些微藻、原生動物或細菌,在一定環境和條件下爆發性增殖、或聚集達到某一水平,便會引起水體變色、或對海洋中其他生物產生危害。
這種生態異常現象被稱之為“赤潮”、或是“紅潮”。赤潮是生態環境異變所引起的,因此哪怕張巧兒是穿越人士,她也沒辦法阻止海洋自身帶來的災難。
因此張家自然也受到了赤潮的影響,一連幾日都沒辦法出海打漁,張大海和張大江隻能把心思都放在家裏那幾畝田地裏。張家那幾畝薄田裏,其中四畝種了甘蔗,剩餘一畝種了白崧、雍菜、香芹子、萵筍等家常蔬菜。
這甘蔗還沒到收成的時候,其他幾樣蔬菜能采下來賣的也賣不了幾個錢,加之海水依舊赤紅、海上依舊有著大片死魚,讓張大海兄弟沒辦法出海捕魚。
於是沒過幾日,張家便漸漸的有些入不敷出了,並且正好到了張大郎兄弟要繳納下一月束脩的時候,讓吳氏為了既能湊足張大郎兄弟的束脩、又不讓一大家子餓肚子而整日都愁眉苦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