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升月落、潮起潮落,平淡如水的日子一天天的翻過去,轉眼便過了八個年頭,張巧兒一眨眼也是個八歲的小姑娘了。
這八年來日子雖然過得平平淡淡的,但仔細算下來倒也有幾樁大事可略微提一提,一是當張巧兒的兩個雙胞胎哥哥六歲時,張家大房做了一個很重要的決定———把他們送到城裏的書塾去讀書識字,給他們走和父母截然不同的路的機會。
小漁村裏被送到城裏書塾讀書的小子倒是有不少,不過那些小子家裏大多都在陸地上紮了根,像張家這樣一家人隻能擠在漁船上度日的人家,還真沒什麽人家願意花錢送小子去讀書,畢竟這束脩可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張家本也沒錢送張大郎兄弟去讀書的,但張大海不想兩個兒子將來和自己一樣,隻能過這種靠海而生、常常有上頓沒下頓的苦日子。於是最終一咬牙,把當年徐家送來的彩禮拿了出來,用那些彩禮當束脩、把張大郎兄弟一起送到了書塾去。
張家大房既決定要勒緊褲腰帶培養兩個兒子,那之後的日子自是處處都要省吃儉用,以便把張大郎兄弟的束脩給省出來。這樣一來,張家的日子也就過得比以往艱難了一些,但勉強還算是能應對過去。
這第二樁大事,就是張巧兒六歲那一年被送到外祖父家小住了一年。
原來張巧兒六歲那一年,地裏的莊稼遭了蟲災、讓那一年地裏的收成十分不好,張家一大子人一日三餐都隻能喝稀粥、吃野菜。兩房的大人倒是都能咬牙硬撐下來,但幾個正在長身子的孩子,卻因長期營養不良、個個都瘦得厲害。
於是張家大房迫於無奈,也不忍見原本白白胖胖的閨女一日比一日瘦,因此吳氏最終狠心把最疼愛的幺女張巧兒,送到娘家去寄養了一年。一直等到張家的日子慢慢的好轉了,吳氏才把張巧兒從娘家接了迴來。
張巧兒被送去吳家小住後,雖然不能常常見到張大海等人,但幸好外祖父、外祖母以及幾位舅舅都對她疼愛有加,加上張巧兒這個偽蘿莉一向嘴甜,總有本事把長輩給哄得眉開眼笑,因此吳家的幾位長輩對張巧兒也都是疼愛有加。
張巧兒這個偽蘿莉適應環境的本事,讓她在吳家那一年依舊過得無憂無慮、充滿了歡聲笑語。且吳家的家境也比張家要稍微好上一點,這讓張巧兒之前掉的那些肉很快就被養了迴去,吳氏把張巧兒接迴家時、張巧兒已經胖得足以和小豬崽媲美。
且先不提這八年來的大小鎖事,卻說前幾日張大
海背著竹簍子上山挖筍時,不慎跌了一跤把腿給摔壞了。這張大海腿一摔壞便不能行動自如,除了得花錢請遊醫來接骨換藥外,張家也就隻剩張大江一個勞力了,因此一連數日張大江都獨自一人出海打漁,讓馬氏心裏頗為不滿。
這馬氏一邊心疼自個兒丈夫幹兩人的活,一邊每天拉長脖子瞧張大海換了幾次藥,一見張大海一天內竟得早、中、晚各換一次藥,馬氏心裏馬上就更不痛快了,覺得張大江一個人辛辛苦苦打漁換來的幾個錢,都給賴在家裏偷懶的張大海給花光了!
這馬氏一覺得被大房占便宜,馬上就開始有些不消停,先是在一些小事上頻頻占便宜、像是要把自家的損失給占迴來般,後來馬氏更是尋了個機會、找了當家的吳氏理論。
馬氏一到吳氏、馬上就“劈裏啪啦”的倒了一堆話出來:“大嫂,這小半個月來我們大江可是每天都累死累活的,又要出海打漁、又要挑魚到城裏賣,賣完魚扒幾口飯就得急忙忙的扛著鋤頭下田去了,連午覺都顧不上歇、就怕那幾畝田荒廢了……”
吳氏這段時日要照顧摔了腿行動不便的張大海,因此隻能由馬氏一人陪張大江下地種田。不過大房的兩個小子一下學就會去田裏幫張大江,但張大江卻總是板著臉把他們趕迴去,說是他們要有那閑工夫就該好好溫書,不該到田裏瞎摻和。
張大江的這份心意、吳氏知道後自是十分感動,且她也知道這段時日二房分擔的事的確是較多,於是一聽馬氏這話、吳氏馬上主動表態道:“二弟妹說的對,二弟最近這小半個月的確是累了些,我晚上做飯時多煮兩個雞蛋給他補補!”
“大嫂你可別和我裝糊塗!這雞蛋你不說我也要煮給我們大江吃,用不著你來費心!我現下想和你說的乃是大哥的診金,”馬氏說著頓了頓,指了指船頭一角那個裝了膏藥的罐子,問道:“這一罐子膏藥得不少銀錢吧?我看大哥一天要換三迴膏藥呢!這一小罐子膏藥怕是不夠他換幾天吧?”
吳氏知道馬氏一向愛斤斤計較,也就懶得和她扯那些沒用的話,而是直截了當的問道:“二弟妹,你找我究竟想說什麽,你就直截了當的說了吧!別和我兜來兜去了!我正忙著教我們阿妹針線活計呢,沒閑工夫和你兜圈子!”
“嘿嘿,”心思被戳破、讓馬氏有些不自在的幹笑了兩聲,笑完她很快就說出了今天來找吳氏重點:“我就是想和大嫂說一聲———這大哥的診金可是筆不小的開支、萬萬不能算在咱家的公帳上,不然我們二房可就
虧大了!”
吳氏還真想不出二房好端端的怎麽就虧大了,於是她隻能耐住性子“請教”馬氏:“那二弟妹你說說,你們二房怎麽就虧大了?”
“大嫂你這話可就奇了!我們二房怎麽就沒虧了?”馬氏立馬把嗓音提了個八度,撇著嘴憤憤不平的說道:“我們大江每天都要把大哥那份力給一起出了,這多出點力本也不算什麽,可憑什麽我們二房辛辛苦苦多出力的時候、還要分擔一半大哥看病的錢?!這膏藥又沒用在我們大江身上!”
馬氏一口氣說了大堆話,說完竟還有臉問吳氏:“大嫂你說說,我們這可不就是兩頭都吃虧?大嫂你可不能叫我們二房兩頭吃虧啊,所以大哥的膏藥錢你們大房得自個兒出!這樣才公平!”
在船艙裏做針線活的張巧兒聽了覺得氣不過,於是便放下活計鑽了出來,麵帶笑容、不緊不慢的提醒了馬氏一句:“二嬸娘,上個月阿姐一連發熱了好幾日、那熱都退不下去,二嬸娘可是急得一連替阿姐請了好幾個遊醫來看病,且還開了好幾副好藥煎給阿姐喝呢!我記得這筆賬可都是記在公中的賬上啊……”
張巧兒先是輕描淡寫的把、張三娘發燒治病一事提了出來,隨後才故作單純和不解的反問吳氏道:“阿母,怎地阿姐看病花的錢要記在公帳上頭,阿爹看病花的錢卻不能記上去?有這樣分的嗎?”
吳氏曉得張巧兒這個小機靈是在拿話堵馬氏的嘴,於是一邊笑著摸了摸張巧兒的頭,一邊斜看了馬氏一眼示意她迴答,想看看麵對張巧兒這樣直白的質問、馬氏能給出什麽樣的解釋來。
沒想到那馬氏還真是無恥到家了,她聽了張巧兒的話後、竟理直氣壯的答道:“這大人和孩子生病自是不同了!這孩子病得頻繁、大人哪會三天兩頭就得病?!所以這孩子看病自然都要走公帳,大人可就不行了!再說了,你們大房有三個孩子、我們二房才一個孩子,再怎麽算都是我們二房吃虧!”
這吳氏和馬氏當了這麽多年的妯娌了,對她的品性自是十分了解,明白這馬氏要是不鬧出個結果來、一定不會善罷甘休,加之最近家裏的活計的確是壓在張大江一個人的肩膀上,吳氏心裏多少覺得有些過意不去。
因此吳氏仔細的想了想,最終看在張大江的麵上、開口給了馬氏想要的答案:“既然二弟妹覺得你們二房吃虧,那大海看病的銀錢我們大房自個兒出就是。不過這事既然起了這個頭,那日後無論二弟和二弟妹得了大病還是小病,這看病的銀錢可就得你
們二房自個兒出了,不能再用公中的錢了……”
馬氏自詡身強體壯、一輩子都會沒病沒痛,也認為張大江比張大海年輕壯實,自是也不會有什麽病痛!且馬氏一向目光短淺、隻看得到眼前的利益,眼下更是隻想著先把張大海看病的錢都推給大房、不當這個冤大頭!
於是馬氏想都沒想就應下了吳氏的話,道:“行,就按大嫂說的辦!以後我們夫婦有什麽病我們自個兒花錢看……”
“二弟妹同意就好。”
吳氏說完衝馬氏點了點頭,牽了張巧兒就往自家船艙裏鑽,那馬氏一邊往自家那艘船走去,一邊不忘重複叮囑了吳氏一句:“那大嫂你可要記住了,這件事我們就這樣說定了,你可別偷偷的用公中的錢給大哥看病買藥,迴頭我可是會翻開公中賬冊的!”
這八年來日子雖然過得平平淡淡的,但仔細算下來倒也有幾樁大事可略微提一提,一是當張巧兒的兩個雙胞胎哥哥六歲時,張家大房做了一個很重要的決定———把他們送到城裏的書塾去讀書識字,給他們走和父母截然不同的路的機會。
小漁村裏被送到城裏書塾讀書的小子倒是有不少,不過那些小子家裏大多都在陸地上紮了根,像張家這樣一家人隻能擠在漁船上度日的人家,還真沒什麽人家願意花錢送小子去讀書,畢竟這束脩可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張家本也沒錢送張大郎兄弟去讀書的,但張大海不想兩個兒子將來和自己一樣,隻能過這種靠海而生、常常有上頓沒下頓的苦日子。於是最終一咬牙,把當年徐家送來的彩禮拿了出來,用那些彩禮當束脩、把張大郎兄弟一起送到了書塾去。
張家大房既決定要勒緊褲腰帶培養兩個兒子,那之後的日子自是處處都要省吃儉用,以便把張大郎兄弟的束脩給省出來。這樣一來,張家的日子也就過得比以往艱難了一些,但勉強還算是能應對過去。
這第二樁大事,就是張巧兒六歲那一年被送到外祖父家小住了一年。
原來張巧兒六歲那一年,地裏的莊稼遭了蟲災、讓那一年地裏的收成十分不好,張家一大子人一日三餐都隻能喝稀粥、吃野菜。兩房的大人倒是都能咬牙硬撐下來,但幾個正在長身子的孩子,卻因長期營養不良、個個都瘦得厲害。
於是張家大房迫於無奈,也不忍見原本白白胖胖的閨女一日比一日瘦,因此吳氏最終狠心把最疼愛的幺女張巧兒,送到娘家去寄養了一年。一直等到張家的日子慢慢的好轉了,吳氏才把張巧兒從娘家接了迴來。
張巧兒被送去吳家小住後,雖然不能常常見到張大海等人,但幸好外祖父、外祖母以及幾位舅舅都對她疼愛有加,加上張巧兒這個偽蘿莉一向嘴甜,總有本事把長輩給哄得眉開眼笑,因此吳家的幾位長輩對張巧兒也都是疼愛有加。
張巧兒這個偽蘿莉適應環境的本事,讓她在吳家那一年依舊過得無憂無慮、充滿了歡聲笑語。且吳家的家境也比張家要稍微好上一點,這讓張巧兒之前掉的那些肉很快就被養了迴去,吳氏把張巧兒接迴家時、張巧兒已經胖得足以和小豬崽媲美。
且先不提這八年來的大小鎖事,卻說前幾日張大
海背著竹簍子上山挖筍時,不慎跌了一跤把腿給摔壞了。這張大海腿一摔壞便不能行動自如,除了得花錢請遊醫來接骨換藥外,張家也就隻剩張大江一個勞力了,因此一連數日張大江都獨自一人出海打漁,讓馬氏心裏頗為不滿。
這馬氏一邊心疼自個兒丈夫幹兩人的活,一邊每天拉長脖子瞧張大海換了幾次藥,一見張大海一天內竟得早、中、晚各換一次藥,馬氏心裏馬上就更不痛快了,覺得張大江一個人辛辛苦苦打漁換來的幾個錢,都給賴在家裏偷懶的張大海給花光了!
這馬氏一覺得被大房占便宜,馬上就開始有些不消停,先是在一些小事上頻頻占便宜、像是要把自家的損失給占迴來般,後來馬氏更是尋了個機會、找了當家的吳氏理論。
馬氏一到吳氏、馬上就“劈裏啪啦”的倒了一堆話出來:“大嫂,這小半個月來我們大江可是每天都累死累活的,又要出海打漁、又要挑魚到城裏賣,賣完魚扒幾口飯就得急忙忙的扛著鋤頭下田去了,連午覺都顧不上歇、就怕那幾畝田荒廢了……”
吳氏這段時日要照顧摔了腿行動不便的張大海,因此隻能由馬氏一人陪張大江下地種田。不過大房的兩個小子一下學就會去田裏幫張大江,但張大江卻總是板著臉把他們趕迴去,說是他們要有那閑工夫就該好好溫書,不該到田裏瞎摻和。
張大江的這份心意、吳氏知道後自是十分感動,且她也知道這段時日二房分擔的事的確是較多,於是一聽馬氏這話、吳氏馬上主動表態道:“二弟妹說的對,二弟最近這小半個月的確是累了些,我晚上做飯時多煮兩個雞蛋給他補補!”
“大嫂你可別和我裝糊塗!這雞蛋你不說我也要煮給我們大江吃,用不著你來費心!我現下想和你說的乃是大哥的診金,”馬氏說著頓了頓,指了指船頭一角那個裝了膏藥的罐子,問道:“這一罐子膏藥得不少銀錢吧?我看大哥一天要換三迴膏藥呢!這一小罐子膏藥怕是不夠他換幾天吧?”
吳氏知道馬氏一向愛斤斤計較,也就懶得和她扯那些沒用的話,而是直截了當的問道:“二弟妹,你找我究竟想說什麽,你就直截了當的說了吧!別和我兜來兜去了!我正忙著教我們阿妹針線活計呢,沒閑工夫和你兜圈子!”
“嘿嘿,”心思被戳破、讓馬氏有些不自在的幹笑了兩聲,笑完她很快就說出了今天來找吳氏重點:“我就是想和大嫂說一聲———這大哥的診金可是筆不小的開支、萬萬不能算在咱家的公帳上,不然我們二房可就
虧大了!”
吳氏還真想不出二房好端端的怎麽就虧大了,於是她隻能耐住性子“請教”馬氏:“那二弟妹你說說,你們二房怎麽就虧大了?”
“大嫂你這話可就奇了!我們二房怎麽就沒虧了?”馬氏立馬把嗓音提了個八度,撇著嘴憤憤不平的說道:“我們大江每天都要把大哥那份力給一起出了,這多出點力本也不算什麽,可憑什麽我們二房辛辛苦苦多出力的時候、還要分擔一半大哥看病的錢?!這膏藥又沒用在我們大江身上!”
馬氏一口氣說了大堆話,說完竟還有臉問吳氏:“大嫂你說說,我們這可不就是兩頭都吃虧?大嫂你可不能叫我們二房兩頭吃虧啊,所以大哥的膏藥錢你們大房得自個兒出!這樣才公平!”
在船艙裏做針線活的張巧兒聽了覺得氣不過,於是便放下活計鑽了出來,麵帶笑容、不緊不慢的提醒了馬氏一句:“二嬸娘,上個月阿姐一連發熱了好幾日、那熱都退不下去,二嬸娘可是急得一連替阿姐請了好幾個遊醫來看病,且還開了好幾副好藥煎給阿姐喝呢!我記得這筆賬可都是記在公中的賬上啊……”
張巧兒先是輕描淡寫的把、張三娘發燒治病一事提了出來,隨後才故作單純和不解的反問吳氏道:“阿母,怎地阿姐看病花的錢要記在公帳上頭,阿爹看病花的錢卻不能記上去?有這樣分的嗎?”
吳氏曉得張巧兒這個小機靈是在拿話堵馬氏的嘴,於是一邊笑著摸了摸張巧兒的頭,一邊斜看了馬氏一眼示意她迴答,想看看麵對張巧兒這樣直白的質問、馬氏能給出什麽樣的解釋來。
沒想到那馬氏還真是無恥到家了,她聽了張巧兒的話後、竟理直氣壯的答道:“這大人和孩子生病自是不同了!這孩子病得頻繁、大人哪會三天兩頭就得病?!所以這孩子看病自然都要走公帳,大人可就不行了!再說了,你們大房有三個孩子、我們二房才一個孩子,再怎麽算都是我們二房吃虧!”
這吳氏和馬氏當了這麽多年的妯娌了,對她的品性自是十分了解,明白這馬氏要是不鬧出個結果來、一定不會善罷甘休,加之最近家裏的活計的確是壓在張大江一個人的肩膀上,吳氏心裏多少覺得有些過意不去。
因此吳氏仔細的想了想,最終看在張大江的麵上、開口給了馬氏想要的答案:“既然二弟妹覺得你們二房吃虧,那大海看病的銀錢我們大房自個兒出就是。不過這事既然起了這個頭,那日後無論二弟和二弟妹得了大病還是小病,這看病的銀錢可就得你
們二房自個兒出了,不能再用公中的錢了……”
馬氏自詡身強體壯、一輩子都會沒病沒痛,也認為張大江比張大海年輕壯實,自是也不會有什麽病痛!且馬氏一向目光短淺、隻看得到眼前的利益,眼下更是隻想著先把張大海看病的錢都推給大房、不當這個冤大頭!
於是馬氏想都沒想就應下了吳氏的話,道:“行,就按大嫂說的辦!以後我們夫婦有什麽病我們自個兒花錢看……”
“二弟妹同意就好。”
吳氏說完衝馬氏點了點頭,牽了張巧兒就往自家船艙裏鑽,那馬氏一邊往自家那艘船走去,一邊不忘重複叮囑了吳氏一句:“那大嫂你可要記住了,這件事我們就這樣說定了,你可別偷偷的用公中的錢給大哥看病買藥,迴頭我可是會翻開公中賬冊的!”